第90章 放鹿歸山

字數:3629   加入書籤

A+A-


    剛進七月,白山的中午也開始變得燥熱。
    李滿倉家後院圈養的那頭梅花鹿,卻顯得有些焦躁不安。
    它不再是去年冬天被救回時那瘦弱可憐的模樣,在靈泉水持續不斷的滋養下,它體型矯健勻稱,皮毛光滑油亮,棕色的底毛上,白色的斑點如同雪地裏綻放的梅花,清晰而美麗。
    尤其是頭頂那對剛剛骨化完成、分著四個叉、覆蓋著柔軟茸皮的鹿角,更顯其雄駿一歲的鹿,還不能割鹿茸)。
    它不再安於在圈舍裏悠閑踱步,而是時常用蹄子刨著地麵,脖頸伸長,發出一聲聲或悠長、或短促、帶著急切叫聲。
    “爹,點點怎麽了?它是不是想出去玩了?”六歲的冬蘭扒在圈舍的柵欄邊,小臉上寫滿了擔憂。
    點點這個名字是她給取的,因為鹿身上的斑點像星星點點。
    這大半年,喂草、清理圈舍,她是最積極的一個,早已將點點視為家裏不可或缺的一員。
    李滿倉站在女兒身邊,大手輕輕放在她頭上,目光深邃地看著圈舍中躁動不安的雄鹿。
    他當然知道點點怎麽了。
    這是雄鹿夏季的發情期,繁衍後代的本能,正在它血脈裏蘇醒、奔湧。
    它不再滿足於這方寸之間的安逸,渴望回歸山林,去爭奪它的領地,它的配偶。
    “它不是想出去玩,”李滿倉的聲音平靜,帶著一種洞悉自然規律的淡然,“它是長大了,想回它真正的家了。”
    “回家?”冬蘭扭過頭,大眼睛裏瞬間蒙上了一層水汽,“這裏不就是它的家嗎?我們有好多好吃的草,還有甜甜的水她不知道是靈泉水)……它為什麽要走?”
    看著小女兒泫然欲泣的模樣,李滿倉心裏一軟,但還是耐心解釋:“點點的家在大山裏,那裏有它的同伴。就像小鳥長大了要飛走,小魚長大了要遊向大河一樣,這是它的天性。”
    “可是……可是我會想它的……”冬蘭的眼淚終於掉了下來,小手緊緊抓住父親的衣角。
    李滿倉蹲下身,擦去女兒的眼淚:“冬蘭乖,點點屬於大山。我們救了它,養好了它,現在它有力氣回家了,我們應該為它高興。”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引導,“而且說不定哪天,它想我們了,還會回來看我們。”
    “真的嗎?”冬蘭眨著淚眼,將信將疑。
    “爹什麽時候騙過你?”李滿倉笑了笑,心裏卻知道,山林險惡,鹿群遷徙,這一別,很可能就是永訣。
    但給孩子留個念想,總比讓她直麵分離的悲傷要好。
    安撫好小女兒,李滿倉心裏已經做了決定。
    放生點點,勢在必行。這不僅是為了順應自然,也是為了點點本身。
    近一年來的喂養,李滿倉一家人跟點點之間也有了一定的感情。
    長期圈養,即使有靈泉水,也無法替代廣闊山林對一隻野生雄鹿的意義。
    他將放生的想法跟大哥李滿屯和王秀芹說了。
    李滿屯雖然覺得有點可惜,這鹿養得這麽好,鹿茸眼看明年就能割了,那可是值錢的東西。
    但他現在對弟弟的決定幾乎是盲從,既然滿倉說放,那就放。
    王秀芹則是心疼冬蘭,但也明白道理,隻是歎氣:“放吧放吧,就不知道冬蘭那丫頭要哭幾場才罷。”
    於是,在一個朝霞滿天的清晨,李滿倉打開了點點圈舍。
    一家人幾乎都出來送行。冬蘭紅著眼睛,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王秀芹特意給她烙的糖餅掰了一小塊,小心翼翼地遞到點點嘴邊。
    點點似乎明白了什麽,溫順地低下頭,用鼻子嗅了嗅,慢慢含進嘴裏,然後輕輕舔了舔冬蘭的小手,發出幾聲低低的、仿佛告別般的鳴叫。
    李滿倉拍了拍點點結實的身軀,低聲道:“走吧,回你的山林去,好好活著。”
    點點抬起頭,看了看李滿倉,又看了看周圍熟悉的人和院落,最後它揚起頭顱,發出一聲清越悠長的鹿鳴。
    然後邁開矯健的四肢,先是小跑,繼而加速,如同一道棕色的閃電,衝出院門,躍過村後的小溪,頭也不回地紮進了那片沐浴在金色晨曦中的茫茫林海。
    冬蘭終於忍不住,“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撲進王秀芹懷裏。
    夏竹和秋菊也眼圈紅紅,春梅默默攬住妹妹們的肩膀。
    李滿倉望著點點消失的方向,目光悠遠,心中並無太多傷感,隻有一種了卻因果的釋然,以及對自然規律的敬畏。
    點點走了,家裏的生活很快又恢複了往日的節奏。
    菌房的工作按部就班,第一批烘幹的香菇和木耳品質極佳,李滿倉已經開始聯係秋冬季的銷路。
    藥田裏的柴胡和黃芪長勢旺盛,葉片肥厚,莖稈粗壯,引得偶爾來看的周建黨都連連稱奇,隻說李滿倉伺候莊稼是一把好手。
    這天下午,李滿倉正在菌房和胡秋萍、夏竹一起檢查新一批榆黃蘑的發菌情況,生產隊的會計急匆匆地跑來。
    “滿倉!支書和隊長讓你趕緊去隊部一趟,公社來電話了,說是縣裏要組織各公社的生產隊長和副業骨幹,後天到咱們李家坳來開現場會,學習咱們種蘑菇的經驗呢!”
    消息像一陣風,瞬間傳遍了菌房。胡秋萍和夏竹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喜。
    李滿倉倒是比較平靜,縣裏孫副主任上次視察時就有這個意向,如今不過是落實了。
    “知道了,我這就去。”他放下手裏的菌瓶,對胡秋萍道,“胡知青,現場的講解和展示,恐怕還得你多費心,你口才好,見識廣。”
    胡秋萍爽快答應:“沒問題,滿倉叔,資料都是現成的,我整理一下就行。”
    來到隊部,王振山和周建黨正興奮地搓著手,臉上是壓抑不住的激動。
    “滿倉!聽到了嗎?全縣的現場會啊!這可是咱們李家坳露大臉的機會!”王振山聲音洪亮。
    周建黨相對沉穩些,但眼裏的笑意也藏不住:“是啊,孫副主任這是要把咱們樹成典型了。滿倉,這次現場會,你可是主角,務必把咱們的經驗好好總結,講清楚,可不能掉鏈子。”
    喜歡1975,別賣我女兒請大家收藏:()1975,別賣我女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