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極地啟程暗流湧

字數:6762   加入書籤

A+A-


    西北邊境山穀的寒風,如同無數把冰冷的刻刀,裹挾著粗糲的沙塵與剛才激戰留下的刺鼻硝煙味,無情地吹拂著剛剛完成短程空間折躍、驚魂未定的眾人。短暫的、仿佛靈魂被剝離又強行塞回的眩暈感過去,淩霄強忍著五髒六腑翻江倒海般的不適,從艾拉堅實的攙扶中掙脫,努力站直身體,環顧四周陌生的環境。
    他們身處一個相對隱蔽的、早已幹涸的寬闊河床底部,腳下是大小不一的鵝卵石和龜裂的泥土。遠處,連綿起伏的雪山輪廓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夜空下顯得格外沉默而威嚴,如同亙古存在的巨神,俯瞰著這群渺小的闖入者。空氣中彌漫著戈壁特有的幹燥與清冷,與方舟內那種恒溫無菌的環境截然不同。
    “確認當前位置,已成功脫離方舟七號影響範圍,位於預定接應坐標點東南方向約一點五公裏處。”“雷公”快速檢查著隨身攜帶的、經過特殊加固幸運未在空間折躍中損壞的戰術終端,屏幕上的gps信號雖然微弱但已穩定。他的語氣盡可能保持著一貫的沉穩,但眉宇間難以掩飾的深深疲憊與對未來的凝重,依然清晰可見。“接應車隊信號已捕捉到,預計四到五分鍾後到達指定匯合點。”
    那尊因耗盡能量而變得如同普通岩石的“守望者”石像,被“山魈”小心地放置在旁邊一塊相對平坦的巨岩旁,它沉默地矗立著,表麵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沙塵,如同一位完成了階段性使命、陷入沉睡的遠古衛士。淩霄下意識地摸了摸懷中那塊緊貼胸口的星鑰碎片,它似乎因為回到了熟悉的地表環境,傳來一絲微弱的、令人安心的暖意。而與此同時,腦海中那個關於冰封世界的影像——“北極寒淵”、“星靈熔爐”的模糊坐標,如同被最精準的刻刀烙印下一般,變得無比清晰且揮之不去。新的、明確的方向已經出現,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指向北極的那條路,注定比他們之前經曆的任何險境都要更加漫長、更加寒冷、更加布滿了未知的致命荊棘。
    幾分鍾在焦灼的等待中顯得格外漫長。終於,熟悉的引擎低沉咆哮聲由遠及近,撕裂了山穀的寂靜。三輛塗裝著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雪地迷彩、經過進一步改裝的全地形突擊車,如同在夜色中潛行的幽靈般,衝破最後一段黑暗,精準而迅速地停在了他們麵前。車上利落地跳下幾名同樣全副武裝、眼神銳利的接應隊員,與“雷公”進行了簡短、高效、幾乎無聲的交接確認。
    沒有時間進行任何形式的寒暄或感慨,每一秒都彌足珍貴。眾人默契地合力,將必要的裝備和那尊沉重的石像迅速搬上車輛。車門剛一關閉,車隊立刻啟程,引擎發出壓抑的轟鳴,沿著幹涸的河床,向著最近的一個絕密補給點疾馳而去。他們迫切需要在那裏進行哪怕隻是短暫的休整,補充幾乎消耗殆盡的物資,並製定出前往那片生命禁區的詳細行動計劃。
    車廂在崎嶇路麵上顛簸,內部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連續的惡戰、顛覆認知的驚人真相、以及壓在肩頭關乎世界存亡的沉重使命,如同三座大山,讓隊伍中的每一個人都身心俱疲,幾乎達到了極限。淩霄將額頭靠在冰冷車窗上,望著窗外飛速倒退的、正逐漸被東方地平線滲出的一絲魚肚白染上淡淡金邊的荒涼景象,內心卻如同沸水般無法平靜。北極——那片被永恒冰封的白色荒漠,是地球上最後未被完全征服的疆域之一,也是傳說中“星靈熔爐”可能藏匿之地。諾亞最後的警告、“守鑰人”老周語重心長的提示、還有腦海中那份來自“守望者”的殘缺記憶烙印,都無比清晰地指向那裏——那裏既存在著修複星鑰、扭轉乾坤的巨大機遇,也必然潛伏著同等甚至更加巨大的、足以吞噬一切的未知危險。
    經過數小時顛簸,車隊終於抵達了秘密補給點——一個巧妙偽裝成早已廢棄多年、破敗不堪的邊境氣象站的地下設施。厚重的金屬大門在驗證身份後緩緩滑開,露出了內部燈火通明、充滿現代科技感的廣闊空間。在這裏,隊伍獲得了寶貴的十幾個小時休整時間。傷員,尤其是那位小腿被嚴重腐蝕的隊員,得到了隨隊軍醫“蒲公英”和基地遠程醫療專家聯合進行的更完善手術和治療;所有人在經曆了連番惡戰後,終於能吃上一口熱食,在安全的床鋪上勉強睡上幾個小時;所有裝備都進行了全麵、細致的檢修,並針對即將麵對的極地環境進行了特殊改裝——加裝超低溫防護層、更換大容量低溫電池、安裝防滑履帶和雪地導航係統。大量的高能壓縮口糧、固態燃料、武器彈藥以及專門用於極地生存的特種設備被源源不斷地裝載上車,將車輛塞得滿滿當當。
    在此期間,淩霄嚐試再次與那個來自“旅鴿”飛行器殘骸的神秘人工大腦進行深度溝通。金屬箱被連接到補給點穩定安全的能源接口上,指示燈光恢複了穩定的綠色呼吸狀態。但無論淩霄如何小心翼翼地調動星樞之力嚐試接觸其核心,或是通過語音直接詢問關於“門徒”、“潘多拉”或北極的信息,得到的回應都極其有限且邏輯混亂不堪。大多是“危險……必須阻止……核心指令錯誤……數據丟失……”之類的碎片化詞語重複,似乎其核心邏輯單元在飛行器墜毀或更早之前與“門徒”的衝突中,就受到了不可逆的嚴重損傷。唯一能夠清晰、反複傳達的信息,依舊是那個最初就令人極度不安的警告:潘多拉是誘餌,一個精心設計的、指向毀滅的陷阱。這進一步加深了淩霄心中的緊迫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此同時,“雷公”則利用補給點高度加密的通訊設備,與後方最高指揮部以及“守鑰人”留下的那個隱秘單線渠道進行了緊急通訊。反饋回來的信息同樣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是雪上加霜:全球範圍內,多個偏遠且人跡罕至的地區,都陸續監測到了異常的、與潘多拉能量特征相似的能量波動,同時伴有不明生物活動的報告激增,似乎潘多拉開啟後造成的空間擾動和能量汙染,其影響範圍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散。更令人擔憂的是,有多個可靠情報來源顯示,“掘墓者”這個神秘掠奪者組織的活動近期異常頻繁,其主力艦隊似乎也在進行大規模集結,動向直指高緯度區域,其最終目標,極有可能與他們一樣,也是北極!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行動必須加快,而且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隱蔽、更加謹慎。”“雷公”在戰情簡報會上,用激光筆指著電子沙盤上那片廣闊的、被白色覆蓋的北極圈區域,聲音沉重,“根據‘守鑰人’提供的情報碎片,結合淩霄從‘守望者’那裏獲得的坐標信息交叉驗證,我們的目標區域,鎖定在格陵蘭島巨大冰蓋的深處,一處從未被任何現代地質勘探或衛星地圖記錄標記過的、被稱為‘寒淵’的巨大冰裂穀。那裏環境極端惡劣,常年超低溫、狂風、強磁暴,冰層結構複雜多變,常規的交通工具和勘探手段在那裏幾乎寸步難行,生存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戰。”
    “那我們如何穿越幾百公裏厚的冰蓋?靠這兩條腿和這幾輛車,根本不可能。”“扳手”提出了最現實的問題,眉頭緊鎖。
    “基地已經緊急調動了一架經過特殊改裝、具備短距起降能力和一定程度雷達隱形功能的‘雪鴞’式重型戰略運輸機。”雷公指向沙盤上標記的一個臨時起降點,“它將負責將我們連同所有裝備,遠程投送到目標區域邊緣的一個相對安全點。空投之後,剩下的路,就要完全靠我們自己了。”他頓了頓,目光緩緩掃過在場每一張堅毅卻難掩倦容的臉,“我必須再次強調,我們不僅要麵對地球上最嚴酷的自然環境,還極有可能遭遇同樣覬覦‘熔爐’的‘掘墓者’主力,甚至……要警惕那些可能被潘多拉泄露的能量所吸引、侵蝕,從而發生未知變異、並適應了北極嚴寒的恐怖生物。每一步,都可能是萬丈深淵。”
    寶貴的休整時間轉瞬即逝。隊伍再次集結出發,乘坐隱蔽的車輛轉移到邊境一處荒廢的軍用機場。巨大的“雪鴞”運輸機早已在此等候,其流線型的機身和特殊的吸波塗層,讓它幾乎與夜色融為一體。長達十數小時的飛行,機艙外是無垠的、單調卻壯闊得令人心悸的冰雪世界,白茫茫一片,仿佛整個世界都被凍結了,蘊含著一種無聲卻無處不在的殺機。機艙內,隊員們利用最後的時間反複檢查、調試著每一件裝備,氣氛凝重得如同即將凝結的冰。
    終於,在經曆了漫長的飛行和最後一段險象環生的超低空突防後,運輸機在預定坐標附近找到了一處相對平坦的冰原,成功實施了高風險的空投作業。三輛加裝了寬大履帶和防滑鏈、如同鋼鐵雪地巨獸般的突擊車,依靠大型降落傘穩穩落地,在深厚的積雪中砸出巨大的凹坑。隊員們迅速駕車脫離降落區,消失在漫天飛舞的、如同白色沙暴般的風雪之中,留下的痕跡很快就被新的降雪覆蓋。
    極地的嚴寒,瞬間以一種物理性的力量包裹了所有人。即使穿著最先進的、能抵抗零下六十度低溫的主動加熱防寒服,那股仿佛能凍結靈魂的刺骨冷意,依舊無孔不入地滲透進來。狂風卷著堅硬的冰粒,如同密集的子彈般砸在強化車窗上,發出持續不斷的“沙沙”聲響。能見度急劇下降,有時不足十米,車載導航係統受到強烈地磁幹擾,變得極不可靠,隊伍的前進方向,嚴重依賴預先下載的、並不完整的地下結構掃描圖和淩霄手中星鑰碎片那持續不斷的、微弱的指向性感應。
    在能見度極低的風雪中艱難行駛了約半天後,他們終於抵達了坐標指示的那個巨大冰淵的邊緣。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且心生畏懼:那是一個仿佛被天神用巨斧狂暴劈開的、寬度超過一公裏、深不見底的黑暗裂口!冰壁近乎垂直,光滑如鏡,反射著慘白的天光。呼嘯的狂風從淵底倒灌上來,帶著億萬年前冰層封存的、足以凍結血液的極致寒意,發出鬼哭狼嚎般的巨響。
    “坐標指向淵底……這下麵,就是所謂的‘寒淵’?”艾拉望著那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線和生命的無盡黑暗,聲音不由自主地有些發顫。她作為與自然能量親近的守護者後裔,能清晰地感覺到,這片區域的自然之力被一種更古老、更冰冷、更絕對的存在所壓製,她的能力在這裏受到了極大的限製。
    “車輛無法下去,我們必須放棄載具,徒步下行。”“雷公”果斷下令,留下電子戰專家“陀螺”和一名傷勢未完全複原的隊員,利用車輛能源建立臨時通訊中繼站並負責看守這個重要的撤退點,其餘人攜帶必要的武器裝備、科研儀器和生存物資,利用冰鎬、繩索和便攜式升降設備,開始沿著陡峭濕滑的冰壁,進行漫長而危險的垂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垂降過程是對意誌和體能的極限考驗。冰壁並非堅固一體,時而遇到脆弱的冰層或隱藏的裂縫,時有巨大的冰塊因承重而崩落,墜向深淵,久久聽不到回響,那聲音令人毛骨悚然。淩霄集中全部精神,依靠星鑰碎片傳來的、如同指南針般越來越清晰的微弱感應,在複雜的冰壁結構中引導著隊伍向下的大致方向。隨著下降的深度增加,一種奇異的感覺逐漸在每個人心頭浮現——這裏的極致寒冷中,似乎開始混雜著一絲極其微弱、若有若無、但卻與星鑰能量隱隱同源的、奇異的溫暖能量流,仿佛來自冰蓋最深處、接近地心的位置,這詭異的矛盾感更添了幾分神秘。
    就在他們下降到大約數百米深度,幸運地找到了一個相對寬敞、可以暫時落腳休整的冰洞平台時,負責斷後並監控上方情況的“靈狐”突然通過加密通訊頻道發出了急促的警報!
    “有情況!上方約兩百米處……有高速移動的物體正在接近!速度很快!不是已知的極地動物!是機械體!數量……三……不,是五個!能量特征掃描匹配……是‘掘墓者’的‘冰蝠’偵察無人機!”
    所有人瞬間心髒一緊,迅速熄滅頭燈,隱蔽到冰洞深處的陰影之中,緊張地抬頭望去。隻見幾個通體雪白、外形扁平流暢如同蝠鱝、幾乎與冰雪環境完全融為一體的小型無人機,正悄無聲息地貼著陡峭的冰壁,如同幽靈般向下滑翔盤旋。它們底部安裝的多頻譜掃描器發出微弱的、令人不安的紅色光線,如同嗜血的複眼,極其仔細地掃描著冰壁上的每一處細微痕跡,包括他們剛剛留下的攀岩釘和繩索摩擦的印記!顯然,這些該死的“尾巴”已經成功追蹤到了他們的降落點,並一路跟了下來!
    “他們果然跟來了!陰魂不散!”“雷公”的臉色在冰洞的幽暗光線下陰沉得可怕,“不能讓他們把我們的精確位置和下行路線發回去!‘山魈’,‘扳手’,找準機會,幹掉它們!務必一擊必中,避免打草驚蛇!”
    “山魈”和“扳手”立刻悄無聲息地舉起安裝了高效消音器和熱成像瞄準鏡的精準步槍,冰冷的槍口對準了那幾隻正在逐漸降低高度、進行精細掃描的“冰蝠”無人機。手指緩緩扣上扳機,呼吸幾乎停止。
    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箭在弦上的瞬間,異變陡生!
    從冰淵下方更深、更濃重的黑暗中,毫無征兆地猛地射出數道快如閃電、幾乎與黑暗融為一體的影子!它們移動軌跡詭異,帶著一股刺骨的寒氣!
    哢嚓!哢嚓嚓!
    令人牙酸的、仿佛玻璃被瞬間凍裂的清脆聲響接連響起!那幾架代表著“掘墓者”尖端科技的“冰蝠”無人機,甚至沒來得及做出任何規避反應,就在空中被那幾道幽藍影子接觸的瞬間,徹底凍結成了一個個姿態各異的冰坨!連螺旋槳都保持著旋轉的姿勢被定格!然後失去所有動力,直直地、無聲無息地墜向下方無盡的黑暗深淵,很快便消失在視野中!
    這一切發生得實在太快、太突兀,以至於冰洞中的眾人都沒能立刻反應過來,依舊保持著瞄準的姿勢,目瞪口呆。
    那幾道幽藍的影子在空中靈巧地一個盤旋,仿佛不受重力影響般,緩緩顯露出了它們的真容——那是一種大約半人高、形如蜘蛛、但通體仿佛由萬年不化的半透明寒冰構成的奇異生物!它們的八隻複眼如同最純淨的藍寶石,閃爍著冰冷而無情的幽光,鋒利的口器開合間,噴吐出縷縷肉眼可見的白色寒氣。它們就那樣靜靜地懸浮在半空之中,八隻冰晶構成的節肢微微擺動,齊齊地將那冰冷的“目光”投向了淩霄等人藏身的冰洞方向。
    一種無聲的、純粹的、仿佛能將靈魂都凍結的冰冷殺意,如同實質般瞬間彌漫開來,牢牢鎖定了冰洞中的每一個生命體!
    這些是什麽東西?是“星靈”留在此地的古老守護者?還是……北極冰淵這片極端環境中,自行演化出來、並被深處“熔爐”散逸的能量所影響、異化了的可怕掠食者?
    前有神秘而強大的冰蛛攔路,後有“掘墓者”的大部隊可能隨時循著無人機最後的信號抵達。他們被徹底困在了這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冰淵絕壁之上,陷入了進退維穀的絕境!
    而就在這令人窒息的對峙時刻,淩霄手中的星鑰碎片,卻反常地、清晰地散發出一陣溫和的、如同故友重逢般的能量波動。這波動不再是指向深淵底部,而是明確地指向了那些懸浮在外、充滿敵意的冰晶蜘蛛,同時也更加堅定地指向冰淵更深處的、那片未知的黑暗……
    本章完)
    喜歡赤幟寰宇:複興之戰請大家收藏:()赤幟寰宇:複興之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