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江南風至
字數:6977 加入書籤
滄州碼頭區,如今已是大變模樣。昔日主要用於軍事轉運的碼頭,被專門劃出了一片熱鬧的“通商市集”。
幾條木棧道延伸入水,停泊的船隻密密麻麻,既有滄州本地及山東各地的貨船,更醒目地夾雜著不少掛著蘇、杭、揚、鬆江等地商號旗幟的江南商船。
空氣中混雜著北方幹燥的塵土味、河水的腥氣、牲畜的膻味,以及從南方船上飄來的茶葉、絲綢、藥材、甚至熱帶水果的獨特氣息。
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搬運工的號子聲、算盤珠子的劈啪聲,匯成一片鼎沸的市聲,充滿了亂世中難得的活力。
一艘掛著“江記”旗號、裝飾頗為考究的客船緩緩靠岸。
船上下來一位身著杭綢長衫、頭戴方巾的中年管事,身後跟著幾個精幹夥計。他正是揚州鹽魁江萬齡派來的心腹管事,姓錢。
錢管事臉上帶著江南商人慣有的精明與謹慎,目光銳利地掃視著碼頭和市集。他沒有直接去找官府,而是熟門熟路地找到了本地鹽梟陳興良設在碼頭的一個貨棧。
“陳爺,久仰大名!敝姓錢,奉揚州江翁之命,特來拜會!”
錢管事笑容可掬,遞上名帖和一份不菲的禮單。
陳興良早已接到風聲,豪爽地將人迎入貨棧內室。
寒暄過後,錢管事切入正題,笑著說:“陳爺如今在劉將軍麾下,風光無限啊!這滄州鹽市……規矩似乎與別處不同?”
他話裏話外,都在試探劉體純對鹽政的態度,尤其是對兩淮鹽引體係的態度。
陳興良打著哈哈說道:“錢管事客氣了!劉將軍治下,講究一個‘通商賈’、‘厘定稅率’。
鹽嘛,自然也是商品。隻要照章納稅,遵守法度,來源正當,在滄州地界,皆可買賣。
至於鹽引?那是前朝舊製,劉將軍未曾提及。”
這話讓錢管事心頭一跳——這意味著劉體純至少在控製區內,實質上廢除了鹽引專賣製度,實行了鹽業自由貿易!這對壟斷兩淮鹽利的江家來說,既是威脅,也是機遇。
錢管事試探道:“那……若我江家有意運鹽至此銷售,劉將軍……”
陳興良意味深長地一笑道:“將軍有令,隻要按‘鎮守府軍需司’定下的稅率繳納商稅,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滄州碼頭,敞開了歡迎!錢管事若有興趣,不妨先運一小批試試水?”
錢管事心領神會,這既是邀請,也是考驗。他需要親眼看看滄州的市麵、稅吏的執行和安全性。他當即表示會盡快安排一批淮鹽北運。
另一處碼頭,蘇州“瑞錦祥”布莊的掌櫃孫先生,正帶著夥計在市集上仔細查看滄州本地出產的土布、棉紗,甚至還有少量粗糙的麻布。
他一邊用手指撚著布料的經緯,感受著質地,一邊不動聲色地與本地布商攀談。
“老哥,這布……織得還算緊實,就是紗粗了點,顏色也單調。”
孫掌櫃語氣溫和,帶著些許江南口音評點著。
本地布商陪著笑:“掌櫃的是行家!俺們這兒的織機老舊,染坊手藝也糙,比不得江南的綾羅綢緞。不過勝在便宜、厚實,鄉裏鄉親和兵營裏用著實在!”
孫掌櫃點點頭道:“確實實在。不知貴地這棉花、生絲產量如何?劉將軍的《農工商五條》裏說鼓勵種棉種桑……”
“棉花種得不少!官府貸種子,還派‘勸農吏’指導咧!桑樹……剛開頭,不多。”布商打開了話匣子。
孫掌櫃心中迅速盤算著,棉花有潛力,但棉紡技術落後,成品低端。生絲幾乎空白。
滄州本地的布匹市場對他吸引力不大,但原料和未來的市場空間值得關注。更讓他惦記的是另外一種東西。他看似隨便的問了一句:
“聽聞貴地工坊秘製出一種‘香皂’,去汙力甚佳?不知何處有售?”
布商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說道:“那玩意兒金貴著呢!產量少,工坊直接管控,市麵上難見。不過……聽說碼頭‘萬貨行’的東家單員外有點門路,他好像跟工坊的鄧將軍搭上了線。”
孫掌櫃眼睛一亮,謝過布商,立刻吩咐夥計打聽“萬貨行”單元慶的下落。
單元慶的“萬貨行”如今是滄州碼頭市集上最熱鬧的鋪麵之一。
他利用與鄧鐵牛建立的有限聯係,成為了滄州工坊區部分“特產”流向市場的關鍵渠道。
鋪子裏,除了常見的南北貨,最引人注目的是擺在顯眼位置、用小木匣子包裹的“滄州香皂”,以及幾塊顏色深淺不一、帶著氣泡紋路但確實能透光的“滄州琉璃”殘次品。
這兩樣東西,吸引著無數好奇和探究的目光。
孫掌櫃很快找到了單元慶。兩人在“萬貨行”後堂落座,香茶奉上。
“單員外果然手眼通天!這‘香皂’和‘琉璃’,竟能弄到手!”孫掌櫃恭維道。
單元慶矜持一笑說:“孫掌櫃過譽。不過是響應劉將軍新政,為工坊出產的稀罕物尋個銷路罷了。這‘香皂’去汙力確實不凡,兵營、工坊、大戶人家都用得上,就是產量……唉,油脂難得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巧妙地暗示了瓶頸,也抬高了價值。
孫掌櫃拿起一塊香皂仔細嗅聞,又在手上試了試泡沫,眼中難掩驚訝和興奮,不住聲地說:“此物若運往江南,乃至海外,必是奇貨!單員外,不知這買賣……”
單元慶擺擺手:“孫掌櫃莫急。此物乃軍需民用之要品,產量有限,優先供應本地。外銷……需得鎮守府批準。不過嘛,”
他話鋒一轉,壓低聲音,“劉某正在城西投建一座‘精炭窯’和一座‘琉璃坊’,用的就是工坊傳出來的法子。若孫掌櫃有興趣,待我這邊的琉璃燒製出成色更好的器物,咱們再談合作如何?江南的銷路,可全賴孫掌櫃了!”
他拋出了更大的誘餌——未來潛力無限的琉璃器!
孫掌櫃一下子心撲通撲通的跳了起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
他立刻意識到,與單元慶合作,搶占琉璃製品的江南甚至海外代理權,將是天大的商機!
“單兄,此事必須帶著兄弟,需要多少定銀,單兄盡管開聲!”
……
城西河灣,單元慶投資的琉璃坊內爐火正熾。
鄧鐵牛派來的幾位匠人正在混身足汗忙碌著,這是最新一輪的熔煉。
原料是淘洗得更精細的石英砂、精煉的高嶺土、加入軟錳礦粉脫色,燃料則是單元慶自家窯廠產出的優質精炭。
經過一天一夜的煆燒,窯爐緩緩冷卻。當窯門打開,工匠們小心翼翼取出坩堝,敲開外層時,一陣低低的驚呼響起!
這一次,坩堝內的玻璃液凝結後,呈現出一種更為純淨的淡青色,氣泡顯著減少,透明度大大提高!雖然距離晶瑩剔透還有差距,但已經能清晰地透過它看到對麵的物體輪廓!
更令人驚喜的是,一位心靈手巧的吹製匠人,成功吹出了一個形狀相對規整、壁厚均勻的小花瓶!
雖然表麵還有些許波紋和微小氣泡,但在陽光下,它已經能折射出迷人的光彩!
“成了!這次真成了!”單元慶捧著這個略顯粗糙卻意義非凡的琉璃花瓶,激動得手都在抖。他知道,真正的財富之門,正在向他打開。
他立刻派人去請孫掌櫃,同時,也向鎮守府報喜。
當然,核心的配方和工藝細節,在鄧鐵牛的嚴密監督下,依然牢牢掌握在劉體純的工坊匠人手中。
江南商人的湧入,帶來了銀錢、貨物、技術和新的視野。滄州市麵空前繁榮:
糧行裏,江南運來的稻米與山東本地的麥粟同台競爭,糧價趨於穩定。
鐵器鋪中,本地粗鐵與南方運來的銅料、錫料並陳,工匠們打造著更精良的農具和……兵器胚子。
藥鋪內,北方的藥材與江南甚至嶺南的珍貴藥材互通有無。
甚至出現了專門為江南商人服務的客棧、酒樓和牙行。
商人們的心態也在悄然變化,從最初的謹慎觀望,到現在親眼看到滄州的變化,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
市場井然有序、稅率相對低廉且明確、“秘坊”產品驚世駭俗、每天幾隊兵丁巡邏,嚴禁偷盜、搶掠……
許多商人不在等待,開始加大投入。
錢管事在確認了鹽市規則和安全後,開始組織更大規模的淮鹽北運。
孫掌櫃則幹脆在滄州租下了一個小院,作為“瑞錦祥”的臨時分號,一麵等待琉璃精品,一麵開始小批量收購滄州棉花,嚐試改良本地土布。
江南商人起初對北地“草莽”治下的商業環境頗多疑慮,甚至帶著優越感。沒有幾個人相信,一直流竄的農民軍將領會治理城市。
但滄州高效的商業管理、工坊展現出的技術潛力,以及劉體純軍隊展現出的紀律性,讓他們不得不收起輕視,開始認真對待這個新興的市場和潛在的合作夥伴。
從某種程度上講,滄州的城市管理已經超過了大部分華夏城市。
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變化在悄悄的滋生。
江南商人敏銳地嗅到了清廷即將對南方用兵的血腥氣息。甚至,各種勢力之間也會頻繁爆發衝突。
表麵平靜的南方,水底下的暗湧正在醞釀中。
滄州劉體純的存在,不僅是一個商機,更隱隱然成了亂世中的一處“避風港”。
與滄州建立緊密的商業聯係,甚至在此投資產業,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一種分散風險、尋求退路的策略。
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裏,不僅僅是商人的做法,也是許多豪門大族的慣用手段。
私下裏,已有商人開始打聽在滄州購置產業、安置家小的可能性。
也有一些士家子弟開始向滄州、德州一帶集中。
鎮守府內,劉體純聽著負責商務的屬官和鄧鐵牛關於江南商人湧入、市麵繁榮以及琉璃坊進展的匯報,臉上並無太多喜色。繁榮是好事,但也是靶子。
手下的管理者,以他的幾個親兵加上原大明官吏為主。
劉體純準備做一次“敲黑板”模式的講話,他要慢慢的提高這些人的管理水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正衣襟,清清嗓子,劉體純開口了。
“江南的錢糧貨物,正是我軍所需。商人逐利而來,正好為我所用。然則,需得警惕幾點:”
“其一,嚴防細作!商隊之中,必混有清虜及南方各勢力的探子。李黑娃,你的人要盯緊了,尤其是那些四處打聽軍情、工坊秘技的!”
“其二,掌控命脈!糧食、鐵料、硝磺、戰馬等戰略物資,交易必須通過‘軍需司’核準,優先滿足軍用!絕不允許商人囤積居奇,操縱市價!”
“其三,工坊核心,不得外泄!精炭、琉璃、乃至香皂的改良工藝,核心匠人必須掌控在工坊內,與單元慶等人合作,隻給成品或半成品,關鍵技術環節必須分隔!”
“其四,稅賦公平,法度嚴明!對所有商人,無論南北,一視同仁!該收的稅,一文不能少;該保的平安,寸步不能讓!讓江南的商人看看,在我劉體純治下經商,比在那些貪官汙吏手下,更有利,更安心!”
他走到窗前,望著運河上千帆競渡的景象,目光深邃,轉身大聲說道:
“這繁榮,是火中取栗,來之不易。
多爾袞在造炮,尚可喜、耿精忠在穩固後方,洪承疇的招撫毒計正撒向南邊……
江南的銀子、貨物、技術流進來,我們的兵甲、火器、人心更要強起來!
百業初興,萬不可掉以輕心,也不能忘記了我們周圍的敵人。更不能忘了我們肩上擔負的`振興中華,驅除韃虜的重擔!
諸位,打醒十二分精神,兢兢業業,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
最後,我再強調一次,凡是發現通敵叛變、貪贓枉法者,殺無赦!”
喜歡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請大家收藏:()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