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滄波結盟

字數:3597   加入書籤

A+A-


    滄州碼頭的秋夜,運河水麵倒映著城頭新立的替天行道大纛。
    劉體純獨立船塢高處,臉上那道箭痕在火把下泛著暗紅。
    他收到了福建鄭芝龍的傳信,言派其子赴滄州,今日抵達。
    主公,有海船靠岸!張敬東按刀急報,仔細望了望說道:鄭字旗!
    劉體純霍然轉身,隻見一艘三桅福船如巨鯨破開薄霧,悄然泊入碼頭。
    “看來是了,我們過去迎迎!”劉體純笑一笑說道。
    大船船體吃水極深,顯是滿載貨物。
    跳板放下,率先踏岸的竟是個身形挺拔的少年,不過弱冠之年,眉宇間卻凝著與年齡不符的沉毅。
    他身著石青箭袖,外罩犀皮軟甲,腰懸一長一短兩口倭刀,步伐沉穩如礁石。
    大明招討大將軍麾下,鄭森。奉家父芝龍將軍之命,特來拜會滄州劉公。
    少年抱拳行禮,聲如金玉相擊。
    劉體純眼中精光一閃,冷笑道:鄭家的船?好膽色!此地近清虜重地,你也敢來?
    清虜水師,土雞瓦狗。鄭成功嘴角微揚,帶著海上男兒特有的傲氣。
    滄州孤軍抗虜,焚糧守城,家父聞之擊節讚歎,言真豪傑當如是!特命晚輩冒險北上,隻為親睹劉公風采!
    兩人目光在空中相撞,一個如淬火鋼刀,一個似未出鞘的寶劍。
    “這小子就是鄭成功了!果然不凡!。”劉體純心裏讚歎不已。
    滄州府衙後堂,燭火通明。
    鄭成功帶來的樟木箱次第打開,奇光異彩瞬間流瀉滿室。
    第一箱,是細麻布袋盛裝的淡黃色結晶,在燭光下折射出冰淩般的光澤。
    呂宋硝石三百擔。
    鄭成功抓起一把,晶體從指縫簌簌滑落,輕聲說:比福建土硝純度高五成,配滄州精炭,可製上等發射藥。
    第二箱,赤銅錠碼放整齊,斷麵泛著熟栗般的紫紅光澤。
    倭國赤銅兩百錠。聽聞劉公改良火銃需延展性極佳之銅,此物可堪用?
    第三箱掀開,濃鬱的藥香撲鼻而來。川滇的天麻、三七、蟲草分類捆紮,油紙密封。
    川廣藥材五十箱。家父言,滄州軍民浴血,當以此略盡心意。
    劉體純的目光掃過這些價比黃金的軍需命脈,最終定格在鄭成功臉上,笑笑問道:令尊所求何物?
    鄭成功擊掌,隨從抬上最後一隻精巧的紫檀木匣。
    匣蓋開啟,雪白的杭綢襯底上,隻靜靜躺著一麵巴掌大的滄州瑤台鏡。
    此鏡,已轟動月港。
    鄭成功指尖輕撫鏡框鑲嵌的羊脂玉,鄭重說道:濠境佛郎機商人稱其為東方魔鏡,一麵在果阿葡屬印度)可換等重黃金!
    家父的船隊,需要它打開馬尼拉、巴達維亞乃至歐羅巴的商路!
    他又指向牆角陳列的幾件樣品。一套薄如蛋殼、透光見影的素白滄州玉茶具;幾枚內嵌彩色絲紋、溫潤如玉的梳妝匣;更有幾件晶瑩剔透、雕琢成瑞獸瓜果的玻璃鎮紙,在燭火下流光溢彩。
    倭國大名癡迷滄州玉的脆響,稱其聲如清磬;泰西貴婦爭搶瑤台玉妝匣,謂其色勝琥珀;至於這水晶玻璃器,鄭成功眼中閃動著商賈的精明,略略停頓後說:在紅毛夷眼中,價比鑽石。家父願以硝石、銅料、南洋稻米、暹羅藥材為抵,包銷滄州工坊所出琉璃、瑤台玉器、滄州玉瓷、瑤台寶鏡!
    燭淚堆疊,燭火搖曳。
    鄭成功展開一卷海圖,手指指著蜿蜒的海岸線說道:劉公據運河咽喉,卻苦於臨清梗阻,陸路轉運靡費千金。我鄭家船隊,可為滄州另辟海路!
    食指重重點在登州之東一處海灣,笑道:此乃私港,暗礁環抱,僅容福船出入。滄州貨物可由小清河入海,至此換裝大船。南下蘇鬆、閩粵,北上朝鮮、倭國,硝石、銅錠、糧米、藥材,皆由此源源輸入滄州!
    劉體純凝視海圖,仿佛看到一條掙脫陸上桎梏的藍色血脈。
    他猛地抬頭:船!我要能載重、抗炮的貨船圖紙!
    鄭成功大笑道:何須圖紙?
    他解下腰間一枚青銅虎符拍在案上說:首批交易,鄭家附贈可載萬石的兩艘。附送熟稔北洋航路的老舵工十人。更可助劉公在滄州河口設私港船塢。
    他壓低聲音,一字句說:家父還有一言,清虜若再犯滄州,鄭家水師必襲其遼東後路。陸海夾擊,讓阿巴泰有來無回!
    劉體純眼中終於燃起灼灼火焰。他拔刀出鞘,寒光映著燭火。
    好!滄州所產琉璃、瑤台玉器、滄州玉瓷、瑤台鏡,優先供給鄭家船隊。我另有一份——
    他示意趙金捧上一個蒙著紅綢的托盤。
    紅綢掀開,赫然是十二支烏沉沉的短銃!銃身比尋常手銃更短,但槍管更厚,尾部裝有新式燧發機括。
    滄州新造手槍,三十步內可透重甲。
    劉體純將一柄短銃推向鄭成功,說道:此批贈予賢侄,剿海盜、抗紅毛,當有奇效。
    鄭成功撫過冰冷的銃身,霍然起身抱拳道:劉公豪氣!自此滄波萬裏,皆為通途!
    兩日後夜,滄州河口。
    兩艘新下水的福船升起滿帆,鄭成功獨立船頭。船艙滿載著第一批晶瑩剔透的滄州琉璃器、溫潤如玉的賽璐珞妝匣、素白如雪的骨瓷,以及用稻草精心包裹的瑤台寶鏡。
    岸上,劉體純目送一艘大船的帆影融入渤海夜色。他手中摩挲著一塊鄭成功留下的倭國赤銅錠,冰涼堅硬。
    身後,運河工地上傳來新募船工夯土的號子,混合著船匠鋸木的聲響。
    主公,製將軍李過的人馬已到城外二十裏。張敬東低聲道。
    “李過?他來幹什麽?”
    劉體純有點吃驚。
    喜歡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請大家收藏:()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