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招安初議
字數:3222 加入書籤
夜色漫進龍脖子溝時,屯子裏的動靜漸漸沉了下去。江榮廷推開自家院門,就見窗紙上映著吳佳怡的身影,手裏正縫補著什麽,昏黃的油燈把影子拉得溫厚。
“回來了?”吳佳怡聽見動靜,掀簾迎出來,“今日風大,凍著了吧?我燉了薑湯。”
江榮廷在炕沿坐下,接過薑湯喝了一口,辣意剛漫開,便開口道:“昨日北溝那仗,你猜咱救的是誰?竟是寧古塔副都統,舒淇。”
吳佳怡手上的針線頓了頓,眼裏閃過點訝異:“朝廷的命官?怎麽會陷在那兒?”
“聽他說,是帶隊伍巡查卡倫,沒防著白熊匪幫設伏。”江榮廷放下碗,指尖在炕桌上輕輕敲著,“那舒淇倒是條漢子,坡上龍旗快倒時,他親自攥著旗杆往前衝。”
吳佳怡重新拿起針線,嘴角彎了彎:“能讓你說‘漢子’,想必不是尋常官爺。”
“確是敞亮人。”江榮廷想起白日裏的對話,語氣沉了沉,“今天他跟我說了樁事——招安。說朝廷正用人,咱這民團若編入正規軍,弟兄們能得個正經名分,他還說,若真要走這條路,他能保咱周全。”
吳佳怡穿針的手停了,抬眼望他:“你怎麽想?”
“我心裏打鼓。”江榮廷眉頭皺起來,“蘇和泰把我關在靜園,若不是大哥帶著人逼過來,怕是難活著回來。官府的話,能信嗎?”
“那你覺得舒淇這人如何?”吳佳怡沒接他的話,反倒追問。
“戰場上衝在最前,對弟兄們也沒擺官架子。”江榮廷想了想,“昨日他說保咱們周全時,眼神倒不像是假的。”
“那你怕的,是官府這兩個字,還是具體哪個人?”吳佳怡目光清亮,“吉林的蘇和泰貪權,寧古塔的舒淇尚義,這就像咱金幫裏,有許金龍那樣的惡霸,也有宋大哥這樣的好人,不能一概而論。”
江榮廷沉默了。他知道吳佳怡說得在理,可心裏那道坎總過不去。
“這些日子,我去那邊看弟兄們家眷時,”吳佳怡歎了口氣,“見孩子們在臨時搭的學堂念書,娘們湊在一塊兒搓麻繩,日子看著安穩,可我總瞧著懸。你想過沒有?這安穩是靠著你手裏的槍杆子撐著的。朝廷能容咱們在這兒采金、練兵嗎?開春的時候佟世功來二道河子,若不是劉紹辰用金沙打點,他能帶兵退走?”
她放下針線,往前湊了湊:“弟兄們跟著你,不是為了當一輩子山大王。咱們在碾子溝做得再好,在官府眼裏,終究是‘私設民團’,哪天他們騰出手來,這金溝說不準就成了第二個八麵城。”
江榮廷的心猛地一沉。吳佳怡說的,都是他沒敢深想的事。他總想著守住這方天地,卻忘了這天地外頭,還有更大的風浪。
“招安了,弟兄們就能脫下‘匪’的名頭,”吳佳怡的聲音軟下來,帶著懇切,“就算不能個個當官,至少能堂堂正正做人。將來孩子們走出去,說爹是保家衛國的兵,不比說爹是金溝裏的把頭強?舒淇說關外不寧,俄人倭寇都盯著這塊地,咱們若能借著朝廷的名分,守著這關外的土,才算真的對得起弟兄們。”
油燈劈啪爆了個燈花,照亮江榮廷臉上的猶豫。他想起北溝戰場上,清軍旗手攥著殘破龍旗不肯鬆手的模樣,想起舒淇說“都是中國人”時的眼神,想起弟兄們跟著他殺許金龍、鬥李占奎,不是為了鬥狠,隻是想活下去。
“你說得對,”他終於開口,聲音裏帶著釋然,“我總想著自己吃過的虧,倒忘了弟兄們的將來。這事,該好好盤算盤算。”
吳佳怡笑了,拿起薑湯碗遞給他:“再喝點,暖暖身子。明日先送舒都統回去,咱們從長計議。”
第二日天剛亮,舒淇便要啟程回寧古塔。江榮廷領著龐義、劉紹辰送到溝口,舒淇翻身上馬,又回頭道:“江把總,我在寧古塔備著好酒,等你消息。”
“舒都統保重,”江榮廷拱手,“不出半月,我定給你個回話。”
看著清軍的隊伍消失在山道盡頭,江榮廷轉身對身後兩人道:“去通知朱順、範老三、劉寶子,半個時辰後,會房議事。”
金幫總會的會房裏,劉紹辰捧著個賬本,見江榮廷進來,率先起身;範老三剛從大青溝趕回來,身上還帶著礦砂的寒氣;劉寶子撓著頭皮,眼神裏帶著好奇;龐義和朱順分坐兩側,神色肅穆。
“今日叫各位來,是說招安的事,”江榮廷開門見山,將舒淇的提議說了一遍,“舒都統承諾,若咱們想歸順朝廷,他會上書蘇和泰。”
話音剛落,劉寶子先開了口:“把總,咱現在不是挺好?有吃有喝,不用看官府臉色,招安了還得聽他們瞎指揮,劃算嗎?”
範老三一直沒說話,這時猛地拍了下桌子:“我怕的是蘇和泰說翻臉就翻臉,若招安後他們卸磨殺驢,弟兄們的命咋辦?”
朱順皺著眉,緩緩道:“三哥的顧慮得防著。但舒都統這人,北溝一戰我看在眼裏,不像背信棄義之輩。關鍵是,招安後咱們能得到啥,又得舍啥。”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江榮廷身上,等著他拿主意。
江榮廷看向劉紹辰:“紹辰,怎麽看?”
劉紹辰放下賬本,清了清嗓子:“各位當家,依我看,招安是遲早的事。咱們現在有一千多弟兄,兵強馬壯,碾子溝年產金九萬兩,這在朝廷眼裏,既是實力,也是隱患。與其等他們派兵來剿,不如主動歸順,占個先機。”
他頓了頓,繼續道:“舒都統說的很實在——保留編製,把總統領。這意味著咱們兵權還在手裏,隻是換了個名頭。有了朝廷的名分,咱們采金、經商,稅吏不敢亂伸手;跟俄人、倭寇打交道,也師出有名。”
範老三仍有些猶豫:“那咱跟官府打交道,總得受氣吧?”
“受氣也比被圍剿強,”劉紹辰笑了笑,“就像咱金幫立規矩,總得有個章法。朝廷再亂,也比當‘匪’強——至少弟兄們的家眷能光明正大地走出去,孩子們能去府城念書。”
這話戳中了眾人的軟肋。
喜歡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請大家收藏:()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