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籌措人機
字數:2869 加入書籤
王富安在碾子溝得到了江榮廷的絕對信任和全力支持,心中那團沉寂多年的技術報國之火重新熊熊燃燒起來。
要實現子彈複裝乃至更長遠的目標,單憑他一人之力是遠遠不夠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裏的“器”,既指設備,也指人才。
與江榮廷、劉紹辰仔細商議後,王富安帶著首批活動經費和明確的任務,再次返回吉林。他此行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秘密招募可靠的技師與工匠;二是通過各種渠道,采購建立子彈複裝線所必需的關鍵設備。
回到吉林,王富安首先悄然聯係了當年在吉林機器局共事過的老同事、老部下,以及他自己帶過的幾個徒弟。多年過去,這些人散落各處,有的在官辦的小型修械所勉強糊口,有的轉行做了修理馬車、農具的普通鐵匠,更有甚者,因身懷技藝卻被排擠,隻能在社會底層掙紮。
在一處隱秘的茶館包間裏,王富安見到了幾位昔日同僚。當他說出江榮廷欲秘密創辦兵工作坊,邀請他們共襄盛舉時,反應各不相同。
“富安兄,你這是……這是私造軍火!要掉腦袋的!”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工匠臉色發白,連連擺手,“當年機器局被毀,咱們能撿回條命就不錯了,可不敢再沾這殺頭的勾當了!”
“是啊,王師傅,心意我們領了。可這事實在太險,咱們都是有家小的人……”另一人也麵露難色,憂心忡忡。
恐懼和顧慮是正常的。王富安理解他們的心情,他並沒有空談大道理,而是拿出了實實在在的條件。
他壓低聲音,卻語氣堅定:“諸位,我明白大家的擔憂。但請想想,我們空有一身技藝,卻隻能看著洋人的槍炮橫行,看著咱們自己的軍隊受製於人,於心何甘?江大人並非尋常官吏,他求賢若渴,更有擔當!他承諾,凡願赴碾子溝者,其一,酬金五十兩,按月足額發放,絕不拖欠!其二,家眷若願同去,碾子溝負責安置,分給田宅,子女可入新式學堂。其三,工坊內,技術之事,由我等一言而決,絕無外行指揮內行之事!其四,江大人已部署周密,工坊設在隱秘之處,護衛森嚴,安全無虞!”
真金白銀,加上安家落戶的承諾,以及技術上的尊重和相對安全的保障,像是一塊塊重重的砝碼,壓在了這些猶豫不決的工匠心頭。他們大多生活窘迫,懷才不遇,對現狀充滿不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最終,有三位技術過硬、且家中負擔相對較重的老同事,以及王富安的兩個徒弟,被說動了,願意冒險一搏。他們約定好分批秘密前往碾子溝的方式和時間。
人才方麵初有收獲,王富安立刻與留在吉林協調的劉紹辰會合,著手解決更關鍵的設備問題。
製造子彈,即便是複裝,也需要一係列專用設備。其中最關鍵的有幾種:用於將黃銅片衝壓成彈殼雛形的銅盂衝床、用於在彈殼底部精準壓裝底火的底火裝配機、以及用於將鉛錠或銅塊加工成標準彈頭的專用模具和小型衝壓機。這些設備在當時的中國極其罕見,隻能通過特殊渠道從國外零散購入。
一路,由劉紹辰出麵,通過森木進行。森木是個精明的商人,在豐厚的傭金和維持與江榮廷這條重要渠道的考慮下,積極通過其在日本國內的關係,尋找可以提供的廠家。這些設備被拆解成“礦山機械零件”,混雜在正常的礦山機械訂單中,分批次通過日本商船的航線,運抵營口,再輾轉陸路運往吉林。
另一路,則動用了江榮廷與彼得羅夫的關係。王富安親自起草了一封密信,由江榮廷署名,派人送往哈爾濱。
“為維護地方治安,剿滅匪患,需建立一處小型修械所,並補充消耗之彈藥,望彼得能提供些許便利,采購一些小型機床及模具”。
信中附上了一張禮單。彼得羅夫利用自己在俄軍後勤係統的一些老關係,從俄軍倉庫或與俄軍有聯係的歐洲商人那裏,搞到了一些二手的、或是被認為“過時”的小型衝壓機和模具。這些設備同樣被拆解,偽裝成“礦山機械”或“普通工業零件”,通過俄方控製的鐵路線,運至哈爾濱,再由德盛商行在哈爾濱的分號接手,想辦法轉運回碾子溝。
這個過程充滿了風險與不確定性。每一批“零件”的啟運、轉運、接收,都牽動著江榮廷的心。劉紹辰坐鎮吉林,協調兩邊渠道,應對沿途關卡盤查,運用銀錢和關係打通關節。王富安則憑借其專業知識,在設備運抵後,親自查驗,確保關鍵部件沒有損壞或缺失。
時間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兩個月後,最後一批偽裝成“礦山破碎機主軸”的銅盂衝床核心部件,安全運抵碾子溝後山那個已被嚴密守衛起來的山穀。所有預定的關鍵小型設備,終於全部到位。
臨時搭建的工棚裏,王富安撫摸著這些冰冷的、卻承載著熱切希望的鋼鐵部件,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對身旁的江榮廷和劉紹辰說道:“分統,劉先生,最難的骨頭,總算啃下來了。這些機器,調試組裝後,複裝子彈所需的殼、頭、底火成形工序,便有了根基。”
然而,他話鋒一轉,眉頭又微微皺起:“不過,目前我們仍有關鍵一環無法自給——無煙火藥和成熟的底火配方及原料。這兩樣,目前還隻能想辦法通過洋行以外購‘采礦炸藥’和‘特殊化學製劑’的名義,少量、分批地秘密購入。這仍是我們的命門所在。”
江榮廷看著這些費盡周折弄來的設備,目光堅定:“已然邁出第一步,便是天大的進展!火藥和底火之事,徐徐圖之。王先生,接下來,就看您和諸位師傅的了!需要什麽,盡管開口!”
山穀中,叮叮當當的聲響開始響起,是安裝、調試機器的聲音。一座隱藏在深山裏的、簡陋卻意義非凡的兵工萌芽,在東北的土地上,悄然開始了它的第一次呼吸。自主之路,漫長而艱險,但他們,已經踏出了最堅實的一步。
喜歡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請大家收藏:()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