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骨灰顏料的真相

字數:4515   加入書籤

A+A-


    ·樣本a (教堂壁畫紅色區域“腦脊液”樣本關聯):東歐平原特定流域,土壤中重金屬比例及殘留化學武器降解物標記,與二戰期間切姆諾、索比堡等滅絕營周邊環境數據高度吻合。(關聯事件:猶太毒氣室係統)
    ·樣本b (畫筆所作集中營畫作赭石區域):波蘭奧斯威辛地區,高濃度煤塵顆粒及特定工業副產物,與比克瑙集中營焚屍爐燃料及附近工廠排放記錄一致。(關聯事件:集中營焚屍爐)
    ·樣本c (父親發絲附著殘留物微量顏料痕跡):中國南京地區,長江下遊沉積物特征及特定曆史時期水體汙染物標記,與1937年南京城區土壤及水樣存檔數據模型匹配。(關聯事件:南京大屠殺)
    ·其他檢測出的交叉汙染及微量標記來源識別:報告中還冷靜地列舉了識別出的其他微量標記,包括來自中非大湖地區盧旺達)、前南斯拉夫地區斯雷布雷尼察)、柬埔寨殺戮戰場)、亞美尼亞種族滅絕遺址)等地的特征性元素。報告注明,這些骨灰在加工或儲存過程中可能存在少量混合。
    生物活性及異常物理性質檢測:
    ·所有骨灰顏料樣本中,均檢測到極微量的、結構異常穩定近乎惰性)的神經肽片段,與長期極端壓力、恐懼、痛苦等情緒狀態下的腦化學產物高度相似。
    ·顏料在與特定載體如壁畫牆體、特定底料處理的畫布)結合,並受到物理刮擦、特定頻率的聲波尤其是人類悲鳴、祈禱的頻段)、或強烈的情感能量場如高度集中的悲傷、憤怒、恐懼)擾動時,有極低概率會滲出微量的、與原主人生理狀態相關的組織液。
    報告列舉了檢測到的可能性:淚液樣分泌物高度悲傷恐懼)、血液組分極端痛苦創傷)、汗液緊張掙紮)…以及腦脊液深度神經創傷瀕死狀態)。
    索菲亞猛地推開椅子,衝進洗手間,對著馬桶劇烈地幹嘔起來。
    胃部痙攣著,卻什麽也吐不出來,隻有酸澀的膽汁灼燒著喉嚨。
    她觸碰的,她試圖修複的,她甚至考慮用來進行那瘋狂“交易”的……竟然是……是無數逝者的骸骨!
    是被係統性屠殺、被遺忘在集體記憶邊緣的、活生生的人的最後殘骸!
    這不僅僅是藝術材料,這是屍骸的煉金術!
    是將人類曆史上最極致的、最集中的痛苦,用工業化的手段研磨成粉,混合著油脂,封裝在錫管裏的……地獄顏料!
    她擰開水龍頭,用冰冷的水反複衝洗臉頰,試圖驅散那瞬間籠罩全身的、粘稠的惡寒。
    抬起頭,鏡中的自己臉色慘白如紙,眼神渙散,如同剛從墳墓中爬出。
    她看著鏡中那個驚恐的女人,又想起工作台上那份報告。
    她回到畫室,目光落在那些她慣用的、來自知名品牌、包裝精美的錫管顏料上。
    它們突然變得無比陌生而恐怖。
    那些鮮豔的鉻黃、深邃的普藍、沉靜的翠綠……
    其下是否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由無名者的痛苦淬煉而成的底色?
    整個藝術史的光輝殿堂,其地基是否由無數這樣的“骨灰顏料”默默支撐?
    她想起鏡魔的交易——“修改曆史畫布”。
    現在她明白了,這“畫布”並非比喻,而可能就是由無數逝者骨灰鋪就的、承載著真實曆史創傷的實體。
    而修改它,意味著要用同源的、蘊含著其他痛苦記憶的“顏料”,去覆蓋、去重繪、去進行一場褻瀆的、與亡魂的對話。
    這太瘋狂了!太褻瀆了!是對死者的最大不敬!
    然而,一個冰冷徹骨的聲音在她心底響起,如同鏡魔的意念回響:
    如果曆史本身,就是用血與火書寫,用白骨堆砌,用無盡的痛苦作為底色呢?
    那麽,用這同源的、由痛苦本身煉成的材料去修改它,是否是一種扭曲的、殘酷的公平?
    甚至是唯一可能起效的方式?
    她顫抖著拿起那份報告,強迫自己翻到最後一頁。
    在技術附錄之後,有一張複雜的元素分布圖譜,旁邊有一行似乎是某個分析員隨手寫下的、不符合正式報告格式的注釋,字跡潦草:
    “樣本間觀察到非化學鍵的能量共鳴現象,尤其在涉及大規模群體性創傷事件的源材料之間,類似於集體痛苦頻率的共振。
    建議客戶謹慎處理,可能存在未定義的場效應。”
    集體痛苦頻率的共振。
    索菲亞閉上眼睛。
    她仿佛看到,無數逝者的哀嚎、恐懼、憤怒、絕望,並未隨著肉體的消亡而消散,而是被壓縮在這些細小的、經過高溫煆燒的骨灰顆粒中。
    它們如同沉睡的火山,彼此呼喚,彼此共鳴,形成了一個無聲卻能量巨大的、跨越時空的創傷場。
    而她的畫筆,她的意誌,或許就是激活這個場,引導這股恐怖能量進行“修改”的媒介,或者說,導體。
    她走到被厚重絨布覆蓋的鏡子前,沒有掀開它,隻是對著那冰冷的、無形的存在低語,聲音因幹嘔而沙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看到了……顏料的真相。”
    鏡麵之後,一片死寂。
    但她能清晰地感覺到,那個破碎的存在正在“傾聽”,如同潛伏在深水下的巨獸。
    “我……接受你的工具。”
    她的聲音帶著一種絕望後的、近乎虛脫的堅定。
    “但我要知道,如何使用它們,才不至於……在修改曆史之前,先被這些痛苦……吞噬。”
    布幔之下,鏡麵似乎微微泛起一絲幾乎無法感知的漣漪。
    一股極其微弱、卻帶著明確指引方向的寒意,如同觸手般透出,越過空間,指向了她鎖在抽屜裏的、那些從世界各地檔案館、網絡深處收集來的、關於曆史創傷的電子和紙質檔案資料。
    第一步,或許是找到能與特定“骨灰顏料”產生共鳴的……具體的曆史畫麵與記憶。
    這場危險的舞蹈,終於要踏出第一步。
    接受了“骨灰顏料”那令人作嘔的真相後,索菲亞陷入了一種近乎自毀的創作狂熱。
    她將自己鎖在畫室裏,拉緊所有窗簾,隻有電腦屏幕幽藍的光和調色盤旁那盞孤燈提供著照明。
    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鬆節油和亞麻仁油氣味,幾乎要掩蓋住那股源自顏料本身、若有若無的陰冷異樣。
    那是無數逝者被研磨成粉後,殘留的、無聲的呐喊。
    她選擇的第一個“修改”對象,是一張來自南京大屠殺檔案的照片複製品。
    一個約莫十四五歲的少女,蜷縮在破損的城牆角落,眼神空洞,仿佛靈魂已被抽離,隻剩下一個承受無盡恐懼的軀殼。
    她決定使用那份標注為“南京來源”的骨灰顏料實驗室報告中樣本c的關聯物),混合特製的媒介,嚐試在畫布上“重現”並“修改”這個瞬間。
    這不是藝術創作,這是一場儀式,一次對曆史凝固傷口的直接幹預,是她與鏡魔交易的第一次實踐。
    調配顏料的過程充滿了心理上的掙紮。
    當那灰白色的、細膩得令人心悸的骨粉與油料在玻璃板上混合時,她似乎能聽到遙遠的哭喊與哀鳴,能聞到硝煙、血腥和江水腥臊的氣味。
    畫筆她暫時還不敢再次動用那支父親的遺發畫筆)蘸飽了這特製的、冰冷的“顏料”,觸碰到繃緊的畫布時,她感到一股明確的寒意順著筆杆蔓延到手臂,如同握住了一塊永不融化的冰。
    她畫得很慢,很艱難。
    喜歡藍蝶茶殤:死神在人間的八種形態請大家收藏:()藍蝶茶殤:死神在人間的八種形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