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信念的錨點

字數:2558   加入書籤

A+A-


    徐瀚飛那封沉甸甸的回信,像一塊浸透了水的厚實海綿,被淩霜緊緊攥在手裏,也沉沉地壓在她心口。信紙粗糙的觸感,仿佛還帶著薑家坳田間地頭的土腥氣和陽光的味道。她沒有立刻再讀一遍,隻是那麽捏著,背靠著宿舍冰涼的鐵床架,慢慢滑坐到地上。
    窗外,省城夏末的喧囂隔著玻璃悶悶地傳進來,汽車喇叭、人聲鼎沸,卻像隔著一層厚厚的膜,模糊而遙遠。宿舍裏空蕩蕩的,孫梅的床鋪隻剩光禿禿的木板,其他室友也都陸續搬走了,牆角堆著她打包好的幾隻紙箱,空氣裏浮動著塵埃和離別後特有的清冷。
    腦子裏卻像燒開的水,咕嘟咕嘟翻滾著信裏的每一個字。那些關於土壤、種子、示範田、土法防蟲的具體得不能再具體的建議,不再是紙上談兵的理論,而是像一幅幅清晰的畫卷,在她眼前展開:她仿佛看到自己挽著褲腳,踩在濕潤的田埂上,跟老農一起查看苗情;看到在村頭老槐樹下,掛起一塊小黑板,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解怎麽辨認病蟲害;看到收獲時節,金黃的玉米棒子堆成小山,鄉親們臉上露出久違的、實實在在的笑意……
    “千頭萬緒……然意義深遠。” “無愧於心,腳踏實地。” “但有所需,凡我所能,必不推辭。”
    這些話,一遍遍在她耳邊回響。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空洞的鼓勵,每一個字都像夯土一樣,結實、沉重,一下下砸在她搖擺不定的心坎上,把那點最後的不安和虛榮,砸得粉碎。
    她想起前幾天,係裏負責就業的老師又找她談了一次話。老師推了推眼鏡,語氣帶著惋惜和不解:“淩霜啊,農科院那個名額,我可是費了不少力氣幫你爭取的。專業對口,平台好,發展前景廣闊。回縣裏……唉,不是我說,那個農技站,條件艱苦,能做出什麽成績?你別一時衝動,耽誤了自己的前程啊!”
    當時,她隻是低著頭,手指絞著衣角,含糊地應著:“老師,我再想想……”
    現在,她不用再想了。
    徐瀚飛的信,像一把精準的鑰匙,哢噠一聲,打開了她心裏那把鏽蝕的鎖。她之前所有的猶豫、彷徨,與其說是害怕艱苦,不如說是害怕孤獨,害怕不被理解,害怕自己那點微薄的力量,在巨大的現實麵前不堪一擊。可現在,她知道,她不是一個人。在遠方那片沉默的土地上,有一個人,用他全部的經驗和沉默的堅守,為她鋪下了一塊最堅實的墊腳石。他理解她選擇的價值,甚至,比她看得更遠、更透。
    這種被深刻理解和堅定支撐的感覺,像一股暖流,瞬間湧遍四肢百骸,驅散了所有寒意和膽怯。她猛地從地上站起來,因為動作太快,眼前黑了一下,但她顧不上,幾步衝到書桌前。那張印刷精美、代表著“陽關道”的農科院推薦表,還靜靜躺在抽屜底層。她把它抽出來,展開,又看了一遍上麵誘人的單位名稱和待遇說明。然後,她深吸一口氣,拿起筆,在表格背麵空白處,用力地劃了一個大大的叉。
    筆尖劃過紙張,發出刺啦一聲輕響,卻像一聲清脆的號角,在她心裏吹響。她沒有絲毫猶豫,將表格仔細地折好,重新塞回抽屜最深處,像一個儀式,徹底告別了那條看似平坦的道路。
    接著,她翻出了那張皺巴巴的、從報紙上剪下來的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的招聘啟事。紙張粗糙,字跡模糊,卻仿佛透著泥土的芬芳。她把它撫平,壓在玻璃板下。然後,她拿出嶄新的信紙,開始寫求職信。不是打印,是用筆,一字一句地寫。
    “尊敬的縣農業技術推廣站領導:您好!我是省農大本屆畢業生淩霜,獲悉貴站招聘技術人員,深感榮幸,特此申請……我生於本縣,長於農村,對家鄉土地懷有深厚感情……在校期間,係統學習農業知識,並曾赴山區支教,深切體會農業技術推廣之於農村發展的重要性……我誌願回到基層,紮根鄉土,將所學知識服務於家鄉農業建設,為改變家鄉麵貌貢獻綿薄之力……”
    她寫得很慢,每一個字都凝聚著她的決心。寫到“紮根鄉土”四個字時,她的筆停頓了一下,眼前浮現出徐瀚飛信中所描繪的那些具體而微的場景,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實感。
    寫完求職信,她仔細封好,貼上郵票。這封信,比任何一份投往大城市的簡曆都更讓她感到鄭重。
    做完這一切,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城市華燈初上,霓虹閃爍,勾勒出繁華的輪廓。淩霜站在窗邊,望著樓下川流不息的車燈,心中卻異常平靜。那些曾經讓她迷醉的流光溢彩,此刻仿佛成了遙遠的背景板。她的心,已經飛越了這片燈海,落在了遠方那片星光黯淡、卻無比堅實的土地上。
    她回身,從枕頭底下拿出徐瀚飛的信,又仔仔細細讀了一遍。這一次,她讀得更慢,仿佛在咀嚼每一句話背後的重量和期許。讀到最後,她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堅定而柔和的笑容。
    她拿出那本跟隨她多年的、頁麵已經泛黃的筆記本,翻到新的一頁,鄭重地寫下:
    “今日決意,返鄉。前路雖艱,然心有所向,足下生根。謹記:腳踏實地,無愧於心。以所學,報鄉土。願為星火,點亮微光。”
    合上筆記本,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和力量。信念,終於找到了它沉甸甸的錨點。這個夏天,她不僅完成了學業,更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成人禮。未來的路清晰而堅定地展現在眼前,盡管知道必然充滿荊棘,但她已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