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丹盟論道
字數:3708 加入書籤
寧寒接過那枚鐫刻著藥鼎圖案的徽章,指尖觸及邊緣那道銀紋時,葛雲執事撫掌大笑:“韓老哥若是知曉你今日成就,定當欣慰!”
這話引得旁觀的幾位丹師紛紛側目。那位嚴肅的老執事難得露出笑意:“原來是韓大師高徒,難怪有如此造詣。”
正當眾人議論之際,丹室門扉輕啟,三位身著金邊黑袍的老者緩步而入。為首白眉長老目光掃過寧寒胸前徽章,眼中精光一閃:“方才聽聞有稚子通過一品考核,便是此子?”
葛雲連忙躬身:“參見三位長老。正是寧寒小友。”
紅臉長老俯身細觀寧寒煉製的清心丹,嘖嘖稱奇:“丹紋清晰,藥力凝而不散。小友年方九歲便有這般火候,韓琛那老家夥倒是撿到寶了。”
寧寒執弟子禮:“晚輩代家師謝過長老誇讚。”
白眉長老捋須輕笑:“回去告訴韓琛,他若得空,來丹盟與老夫手談一局。小友既已是一品煉丹師,可常來丹盟藏書閣閱覽。”
此時,先前離去的中年考核者去而複返,身後跟著幾位聞訊而來的世家子弟。聽聞九歲孩童通過考核,整個前廳已是一片嘩然。
“三長老!”錦衣青年失聲驚呼,“您是說讓他自由出入藏書閣?”
紅臉長老不悅拂袖:“怎麽,覺得我等老眼昏花?”
錦衣青年急忙躬身:“晚輩不敢!隻是這清心丹的成色...”
“成色如何?”白眉長老輕哼,“爾等可知這丹藥純淨度已接近二階?”
滿場頓時寂靜。幾位丹師湊近細看,皆露驚容。
寧寒在眾多熾熱目光中微微蹙眉。葛雲見狀連忙打圓場:“三位長老,孩子剛通過考核,不如讓他先歇息片刻?”
白眉長老恍然拍額:“是老夫心急了。小友且去休息室稍坐,待手續辦妥。”
休息室內,寧忠如鬆立於門側。窗外隱約傳來議論:
“聽說了嗎?有個九歲娃娃考取了一品!”
“豈止?三位長老親自召見...”
門扉輕響,蘇婉清去而複返。她盯著寧寒胸前徽章,咬唇道:“你師父真是韓琛?”
寧寒斟了杯清茶,目光淡然:“姑娘何出此問?”
“別裝傻!”少女快步走近,“韓琛大師隱居多年,怎會突然收徒?而且...”她壓低聲音,“那幻耳菇的藥性,你分明比標準答案更精通...”
寧忠悄然挪步,擋在兩人之間。
蘇婉清氣惱跺腳:“你當本小姐是那些宵小?方才...多謝你留了顏麵。”
寧寒抬眸:“蘇姑娘若是對丹道有疑,明日可來藏書閣一同探討。”
......
次日清晨,丹盟藏書閣內。
寧寒正翻閱一本《百草精要》,身旁忽然傳來清脆女聲:“你果然在此。”
蘇婉清在他對麵坐下,取出昨日煉製的清心丹:“為何你的丹藥藥性更純?我按《丹經正解》煉製,火候分毫不差。”
寧寒合上書卷:“蘇姑娘可曾想過,靜心花采摘後藥力會隨時間流逝?”
“自然知道,所以我都選用清晨新采的...”
“但姑娘可曾測過,不同年份的靜心花,最佳投料時機其實不同?”寧寒指尖輕點丹方,“三年份的靜心花,需在爐溫七分時投入;而五年份的,反而要待爐溫全開。”
蘇婉清怔住:“這...典籍上從未記載!”
“因為這是經驗之談。”寧寒取出自己煉製的清心丹,“姑娘可聞得出,我這枚用的是幾年份的靜心花?”
少女俯身細嗅,臉色漸變:“至少十年...你從何處得來?”
“城東李記藥鋪。”寧寒輕笑,“掌櫃的說這是陳年舊貨,一直無人問津。”
二人正交談間,紅臉長老不知何時出現在書架後,聞言撫掌大笑:“妙啊!小友竟懂得因地製宜之理!”
蘇婉清慌忙起身行禮。
長老擺擺手,目光灼灼地看向寧寒:“接著說說,你還發現了什麽?”
寧寒從容道:“晚輩發現,同一丹方在不同地域煉製,因水土差異,需微調君臣佐使的比例。比如黑山郡水質偏寒,煉製清心丹時,寧神草的分量就該增加半分。”
“好好好!”紅臉長老連聲讚歎,“韓琛當真教出個好徒弟!今日午後來煉丹房,老夫要親眼看看你的手法。”
......
三日後,丹盟地火房。
蘇婉清額角沁汗,緊盯丹爐。忽然爐火微顫,她急道:“不好!要凝丹失敗了!”
一旁觀摩的幾位丹師紛紛搖頭。卻見寧寒抬手輕彈,一枚冰晶沒入爐底:“蘇姑娘,此刻該增一分文火,而非強壓。”
說也奇怪,原本躁動的爐火頓時溫順,丹香漸濃。
蘇婉清難以置信地看著成丹:“你...你怎麽會冰蓮宮的控火訣?”
“這不是控火訣。”寧寒淡淡道,“隻是以寒性材料平衡火候的常識。”
白眉長老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眼中滿是欣賞:“小友對藥性相生相克的理解,已不輸二品丹師。”
......
又過五日,藏書閣角落。
蘇婉清將一疊筆記推到寧寒麵前:“這是我整理的三十二種一階丹方改良心得,你...幫我看看。”
寧寒仔細翻閱,偶爾提筆批注。當看到“聚氣丹”篇時,他筆尖一頓:“姑娘可知,若將青冥草替換為月見藤,成丹率能提升兩成?”
“可月見藤性烈,如何與其他藥材相容?”
“所以要先以晨露浸泡三個時辰。”寧寒蘸水在桌上畫出藥性變化圖,“看,這樣就能中和烈性...”
蘇婉清看得入神,不自覺靠近。待回過神,兩人幾乎肩並肩,她頓時耳根泛紅。
“你...你這些知識從何學來?韓大師不可能連這些細節都教...”
寧寒合上筆記,目光掠過窗外暮色:“丹道如海,每個人都在摸索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