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冬夜圍爐暖,閑話歲月長

字數:2440   加入書籤

A+A-


    大雪封山的第七天,藥鋪的屋簷下已經掛起了冰棱,像一串串透明的水晶。青禾坐在爐邊,手裏納著鞋底,線穿過厚厚的棉布,留下均勻的針腳。爐上煨著的藥罐咕嘟作響,當歸和黃芪的氣息混著炭火的暖意,在屋裏彌漫開來,驅散了窗外的寒氣。
    “青禾,藥好了沒?”晚晴抱著一卷書稿從裏屋出來,鼻尖凍得通紅。她剛把新補的《南北草藥圖譜》謄抄完,紙頁上還帶著墨香。“蘇先生說這劑‘固本湯’得慢火煨足兩個時辰,我守著看了半天,胳膊都凍僵了。”
    青禾放下鞋底,揭開藥罐的蓋子,乳白色的藥湯泛著細密的泡沫:“差不多了,再燜一刻鍾就能濾出來。”她往爐裏添了塊木炭,火星子“劈啪”跳起來,映得兩人臉上都暖融融的。“阿木呢?不是說去張婆婆家借篩子嗎?怎麽還沒回來?”
    話音剛落,院門外就傳來阿木的聲音,帶著風雪的寒氣:“我回來啦!”他推門進來,身上落滿了雪,像個圓滾滾的雪球,手裏卻緊緊攥著個竹篩,篩子上還蓋著塊布,“張婆婆給了些新炒的南瓜子,說讓咱們圍爐時吃。”
    晚晴趕緊接過篩子,笑著拍掉他身上的雪:“看你凍的,快過來烤烤火!”阿木搓著凍得通紅的手湊到爐邊,目光落在晚晴手裏的書稿上:“圖譜抄完了?快讓我看看!”
    書稿攤在桌上,字跡娟秀,繪圖精細——有青禾畫的北方當歸,根須虯勁;有晚晴補的江南茯苓,菌核飽滿;還有蘇文軒批注的藥性,墨跡沉穩。阿木翻到浙貝母那頁,見旁邊畫著個小小的竹籃,籃沿綴著紫蘇花,忍不住笑了:“這不是我給你編的那個籃子嗎?”
    “是啊,”青禾拿起書稿,指尖拂過那朵紫蘇花,“晚晴說,得把咱們藥圃的故事也畫進去,才算是完整的圖譜。”
    正說著,蘇文軒披著蓑衣從外麵進來,手裏提著個油紙包:“周大夫托人送的幹薑到了,今年的品相好,我挑了些個頭大的,留著開春配藥。”他把油紙包放在櫃台上,看到桌上的書稿,眼裏露出讚許,“抄得真整齊,等過了年,讓貨郎送到縣城刻印,也好讓更多大夫參考。”
    晚晴眼睛一亮:“真能刻印?我在蘇州府時,見過書坊刻印醫書,要是咱們的圖譜能傳出去,說不定能幫到更多人。”阿木也跟著點頭:“我來編書套,用最結實的竹篾,保證經得住磨損!”
    青禾給每人倒了杯藥茶,當歸的微苦混著紅糖的甜,在舌尖化開:“蘇先生,您看這圖譜裏的炮製方法,要不要再添些?比如白術土炒時,用哪種土最好?”蘇文軒沉吟道:“可以加,就寫‘取灶心土,炒至白術表麵掛霜’,這是我師父傳下來的法子,比普通黃土更能健脾。”
    爐火燒得旺,南瓜子在篩子裏散發出焦香。阿木剝著瓜子,突然想起什麽:“對了,李嬸家的孫子說想學編竹器,我答應開春教他,到時候讓他給藥鋪編些藥簍,比買的結實。”晚晴笑著接話:“我也帶了兩個蘇州府的學徒,等雪化了讓他們來藥圃學學,北方的藥材種植,他們還真沒見過。”
    青禾看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心裏暖融融的。窗外的雪還在下,簌簌地落著,像在給屋裏的熱鬧伴奏。她想起三年前剛到村裏時,自己還是個連藥碾子都轉不動的姑娘,如今卻能和大家一起編著圖譜,守著藥鋪,守著這片土地,守著身邊這些可親可敬的人。
    “說起來,”蘇文軒喝了口藥茶,“明年開春,咱們把東頭的荒地開出來,多種些浙貝母和白術,周大夫說縣城藥鋪的訂單都排到秋收了。”阿木立刻接話:“我去請王大爺的牛來耕,保證把地翻得平平整整!”晚晴也道:“我帶來的石斛種苗該移栽了,得搭個暖棚,青禾你幫我看看選址?”
    “好啊,”青禾笑著點頭,“就選藥圃南邊,背風向陽,適合石斛生長。”
    夜深時,雪終於停了。阿木去灶房熱了些饅頭,晚晴把書稿收好,蘇文軒則在整理藥材。青禾坐在爐邊,看著跳躍的火苗,突然覺得,這寒冬臘月的夜晚,竟比任何時候都讓人踏實。有暖爐驅寒,有藥香安神,有故人相伴,有說不完的家常,還有那些正在慢慢生長的希望——像爐子裏的炭火,看似安靜,卻積蓄著燎原的暖意。
    阿木端來熱饅頭,給每人遞了一個:“快吃,還是熱的。”青禾接過饅頭,咬了一口,麥香混著藥茶的氣息,在嘴裏漫開。她看著窗外皎潔的月光,雪地裏泛著銀輝,像鋪了層厚厚的棉絮。
    “等雪化了,”青禾輕聲說,“咱們去後山采些鬆針,晚晴說茯苓菌種喜歡鬆針鋪的底土。”阿木點頭:“我再編個大竹筐,裝鬆針正好。”晚晴笑著補充:“還得帶上圖譜,把鬆樹林的地形畫下來,明年好找。”
    蘇文軒看著他們,眼裏的笑意像融化的春水:“好,都記著。”
    爐火漸漸轉弱,藥香卻愈發醇厚。青禾知道,這個冬天不會冷了,因為他們的心緊緊靠在一起,像藥圃裏的藥材,根連著根,在歲月裏紮得更深,長得更旺,終將在春天裏,綻放出最動人的芳華。
    喜歡蝕靈玄途請大家收藏:()蝕靈玄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