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狂瀾不倒

字數:7855   加入書籤

A+A-


    望樓之上,朔風如刀,裹挾著江麵上的濕冷寒氣,狠狠切割著林凡的臉頰,留下一道道刺骨的涼意。但這徹骨的寒風,卻絲毫無法冷卻他胸中那團熊熊燃燒的不屈之火,反而如同薪柴般,讓火焰燒得愈發熾烈。
    楚歌四麵,殺機環伺,江夏城如同驚濤駭浪中的一葉孤舟,隨時可能被吞噬。投降的念頭如同鬼魅般隻在他腦中一閃,便被他用鋼鐵般的意誌徹底碾碎。他林凡,生於草莽卻誌在天下,曆經千難萬險才走到今日,豈是那種引頸就戮、屈膝求生的懦夫之輩?!
    魯肅臨別時的鄭重警告,楊修書信中暗藏的陰詭詭計,張嶷冒死傳回的詳實情報,如同無數鋒利的碎片,在他腦中瘋狂旋轉、碰撞,激蕩起滔天巨浪。許都朝堂上對他的猜忌與忌憚,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江東周瑜步步緊逼的軍事壓迫,如同一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荊山山越各部蠢蠢欲動的威脅,如同潛藏的毒蛇;還有內部某些勢力的暗中分化、搖擺不定……
    這一切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看似無解的死局,仿佛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他和整個江夏牢牢困住。但就在這絕境之中,林凡那超越時代的眼光,如同穿透烏雲的陽光,捕捉到了一絲轉瞬即逝的契機;而他破釜沉舟的決心,更如同一柄巨斧,要在這鐵板一塊的困局中,強行撕開一道生機的縫隙!
    不能被動等待!絕對不能任由敵人將絞索一步步收緊,最終束手待斃!必須主動出擊,以攻為守,在這各方勢力互相猜忌、各有圖謀的複雜局麵中,製造混亂,攪動風雲,為自己,為江夏,為麾下所有將士,搏出一線生機!
    一個極其大膽,甚至堪稱瘋狂的連環計策,在他心中逐漸清晰、成型,每一個環節都險象環生,卻又環環相扣,直指要害。他要利用這盤錯綜複雜的棋局,下一盤險中求勝的大棋,將所有對手都拖入這渾水之中!
    他猛地轉身,衣袍在寒風中獵獵作響,眼神銳利如鷹隼,快步走下望樓,對緊隨其後、神色凝重的親隨厲聲下令,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立刻去做三件事!半點延誤都不許有!”
    “第一,以最緊急的渠道,動用所有能動用的力量,通知我們在許都的所有暗線,尤其是子桓公子那邊!將魯肅二次來訪、提及丞相病情及‘特殊旨意’之事,以‘憂心丞相聖體、恐有小人趁隙作祟’的名義,巧妙散播出去!要快,要狠,要在司馬懿反應過來之前,讓這消息傳遍許都的大街小巷,鑽進每一個人的耳朵裏!”
    “第二,傳令張嶷,讓他即刻再探荊山,重點盯住白虎、黑風二部的一舉一動!不必刻意阻攔他們與江東的接觸,反而要暗中推波助瀾,但關鍵是,要設法讓荊山其他較小的宗部知曉,江東許給白虎、黑風的‘百裏山澤’,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從他們這些小部的領地中硬生生割取,是從他們嘴裏搶食!”
    “第三,即刻以我的名義,給楊修回信!語氣要拿捏得當,既要惶恐不安,又要充滿感激,要淋漓盡致地表達我對丞相的無限忠誠,以及此刻身處險境、孤立無援的彷徨無助!告訴他,為求自保,我願獻出部分‘火器’樣品,但……必須要他設法讓丞相下一道明確保我性命、確認我江夏太守官職的旨意,我才能‘安心’交出!否則,我林凡寧可與江夏共存亡,玉石俱焚,也絕不會讓畢生心血落入那些‘居心叵測’之徒手中!”
    三條指令,如同三把淬了毒的利刃,精準狠辣,分別刺向許都、荊山和楊修(及其背後的司馬懿)三大要害!
    他要讓許都的水徹底變渾,讓曹丕有足夠的理由介入此事,借曹丕之手牽製司馬懿,更要讓曹操那本就多疑的心,對司馬懿生出更深的猜忌!
    他要讓荊山內部先亂起來,讓山越各部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互相猜忌、反目成仇,從根本上瓦解他們與江東可能形成的同盟,讓他們無暇全力東顧,減輕江夏的壓力!
    他更要將楊修和司馬懿架在火上烤!想要夢寐以求的“火器”?可以!但必須拿曹操的正式承諾來換!他倒要看看,司馬懿如何說服猜忌心重的曹操下這道旨意!又要看楊修如何在司馬懿麵前交代,如何咽下這枚燙手的山芋!
    這是一招驅狼吞虎、禍水東引的絕殺之策!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複,成敗與否,在此一舉!
    命令下達的瞬間,潛伏在暗處的“暗影”組織,如同精密咬合的齒輪,瞬間開始全力運轉。潛伏在許都的暗線們,冒著被察覺、被誅殺的極大風險,將“江東魯肅秘會林凡,席間密談丞相病情及所謂‘特殊旨意’”的消息,通過茶館閑談、市井流言、官員私語等多個渠道,如同瘟疫般迅速擴散開來。
    消息並未直接指向司馬懿,卻巧妙地將“特殊旨意”與“丞相病情”牢牢捆綁在一起,這短短一句話,足以在許都那潭本就波譎雲詭的深水中,激起千層巨浪。
    曹丕第一時間便通過專屬渠道得到了消息,他眼中瞬間閃過一抹精光,立刻意識到這是打擊司馬懿、鞏固自身儲君地位的絕佳機會,絕不容錯過。他連夜整理衣冠,以最快的速度入宮求見曹操,言辭懇切,神情擔憂,句句不離“憂心父皇聖體,恐江東細作散布謠言、動搖國本”,懇請曹操徹查消息來源,揪出背後操縱之人,並“謹慎處置江夏事宜,切勿中了周瑜的反間之計,寒了天下忠臣之心”。他姿態放得極低,完全是一副忠臣孝子、一心維護父皇權威與曹魏基業的模樣。
    曹操本就生性多疑,近日頭風病的反複發作,更讓他心神不寧,脾氣愈發暴躁。聞聽此事,又見曹丕如此“關切”,心中對司馬懿此前一直極力主張“強硬處置”林凡的動機,頓時產生了強烈的懷疑。難道司馬懿真的與江東有所勾結?或是想借江東之手除掉林凡,趁機擴張自己的勢力?無數個念頭在他腦中盤旋,他當即傳召司馬懿入宮。
    殿內燭火搖曳,曹操端坐於榻上,雖未直言質問,但那冰冷銳利、如同鷹隼般的審視目光,如同實質般落在司馬懿身上,讓司馬懿脊背發涼,如芒在背,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心中暗叫不好,卻又不知消息是如何泄露,隻能硬著頭皮應對。
    與此同時,荊山深處,張嶷帶著幾名精銳斥候,巧妙運作,將“江東厚此薄彼,暗中隻與白虎、黑風兩部密謀,欲獨吞江夏以西百裏肥沃之地,全然不顧其他各部死活”的消息,通過收買小部信使、散布匿名字條等方式,悄然散布給了荊山其他大小宗部。
    原本就對白虎、黑風兩部勢力日益膨脹心存不滿的各部首領,得知消息後頓時嘩然!利益當前,誰肯甘心為他人做嫁衣,眼睜睜看著肥肉被兩大部族獨吞?一時間,荊山內部暗流洶湧,猜忌與不滿如同野草般瘋長,原本在江東撮合下可能形成的攻守同盟,尚未真正成型,便已出現了無法彌補的裂痕。
    而許都城中,楊修收到林凡那封“聲情並茂”、字裏行間既充滿惶恐不安,又帶著最後一絲“期盼”的回信時,也是又喜又憂,心情複雜到了極點。喜的是林凡似乎終於鬆口,願意交出火器樣品,這意味著他在司馬懿麵前能有個交代;憂的是林凡提出的條件——必須要有丞相明確的保命旨意!這無疑是給他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他如何向急於得到火器的司馬懿交代?又如何去勸說猜忌心重、且對林凡本就心存芥蒂的曹操下這道旨意?
    林凡這一套環環相扣的組合拳,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原本看似鐵板一塊、毫無生機的困局,開始出現了細微的鬆動和混亂,局勢悄然發生著改變。
    然而,周瑜畢竟是周瑜,江東大都督的智謀與手段,絕非尋常人可比。就在林凡全力攪動風雲,試圖為江夏爭取一線生機之際,對岸的江東水寨,終於亮出了那蓄勢已久、足以致命的獠牙!
    這一日,天色未明,濃得化不開的霧氣再次籠罩了江麵,能見度不足三尺,天地間一片朦朧。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濃霧之中,隱隱約約、縹緲斷續的歌聲,如同幽靈般悄然傳來!
    那歌聲用的竟是純正的楚地方言,曲調哀婉淒切,如泣如訴,一字一句,都唱盡了故鄉的凋敝殘破,親人的生死離散,連年征戰的無盡苦楚與絕望……
    “是楚歌!是我們家鄉的歌!”城頭一名須發斑白的荊州籍老兵,聽到這熟悉的曲調,瞬間臉色煞白,失聲驚呼,眼中瞬間蓄滿了淚水,臉上寫滿了絕望。
    更多的歌聲從濃霧中傳來,開始還是零星幾點,如同風中殘燭,漸漸匯聚成一片,從四麵八方包裹了江夏城,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將整座城池籠罩其中!無數個聲音用最熟悉的鄉音,唱著最悲愴的思鄉悲歌,狠狠勾起了城中絕大多數荊州籍士卒心底最深沉的鄉愁與疲憊。
    數月苦戰,糧草短缺,朝不保夕,前途渺茫……所有被強行壓抑的負麵情緒,在這熟悉的鄉音催化下,如同決堤的洪水,瞬間洶湧爆發!
    “我想家了……我想我娘了……”一名年輕的士卒再也忍不住,蹲在城頭,雙手抱頭,失聲痛哭。
    “打不下去了,真的打不下去了……這樣打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娘啊……兒可能再也回不去了……您可要保重身體……”
    哭泣聲、哀歎聲、絕望的低語聲,如同瘟疫般在城頭迅速蔓延開來。軍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瓦解、崩潰!就連一些身經百戰的軍官,也麵露戚容,握緊兵器的手微微顫抖,眼中充滿了迷茫與動搖。
    鎮守城頭的文聘見狀,又驚又怒,須發倒豎,厲聲嗬斥,試圖穩定軍心,甚至拔出佩劍,當場斬殺了兩名帶頭哭泣、動搖軍心的士卒,鮮血濺灑在冰冷的城牆上,卻依舊無法遏製這股蔓延的絕望情緒,反而讓更多人心中的恐懼愈發強烈。
    攻心為上!周瑜終於使出了他最強的一招——楚歌攻心!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便要瓦解江夏守軍最後的抵抗意誌,讓江夏城不攻自破!
    林凡在府中聞訊,心中咯噔一下,當即快步趕往城頭。剛登上城牆,那漫天遍野、直擊人心的楚歌便傳入耳中,再看著周圍士卒們崩潰絕望的神情,他的心瞬間沉到了穀底。他千算萬算,布下了無數後手,卻萬萬沒算到周瑜會用出這一招!這是赤裸裸的陽謀,直擊人心最柔軟的地方,針對的是人性最基本的弱點,讓人無從防備!
    “監軍!怎麽辦?!再這樣下去,不用江東進攻,江夏城自己就垮了!”文聘急得雙眼赤紅,聲音沙啞,死死抓住林凡的手臂,語氣中充滿了絕望與期盼。
    林凡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大腦如同高速運轉的齒輪,飛速思索對策。堵不如疏,壓不如導!周瑜能用鄉音勾起悲傷與絕望,那我就用鄉音,點燃他們心中的怒火與血性!
    他深吸一口氣,猛地拔出腰間佩劍,劍身出鞘,發出一聲清脆的龍吟。他縱身一躍,穩穩落在最高的一處垛口之上,迎著刺骨的寒風,運足全身中氣,用他所能模仿出的、最悲愴蒼涼,卻又帶著一股不屈之意的楚地音調,放聲高歌!
    他唱的,不是思鄉的哀歌,不是絕望的怨曲!他唱的是楚國先賢屈原流傳千古的《國昌》!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他的歌聲,初時還有些生澀,帶著一絲刻意模仿的痕跡,但很快便融入了那悲壯激昂的詩句之中,變得愈發慷慨激昂,充滿了金戈鐵馬的殺伐之氣,充滿了視死如歸的決絕與剛強!在這片哀婉纏綿的楚歌之中,如同一柄劈開黑暗的利劍,撕裂了濃重的濃霧,直衝雲霄!
    城上城下的守軍都愣住了,紛紛停下了哭泣與哀歎,怔怔地抬起頭,望向垛口上那個高歌的身影,聽著這截然不同、卻同樣源自楚地的悲壯歌聲。那歌聲裏,沒有軟弱,沒有退縮,隻有戰士的勇武,國士的忠誠,和寧死不屈的剛強!
    林凡一遍又一遍地吟唱著最後幾句,聲音愈發高亢,愈發激昂:“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他舉起手中還沾染著血跡的長劍,奮力指向城外濃得化不開的迷霧,用盡全身力氣嘶吼,聲音如同驚雷般炸響在每一個守軍的耳邊:“諸位荊楚子弟!可還記得先祖之勇烈?!可還留有楚人之血性?!周瑜小兒,欲以這靡靡之音,消磨我等鬥誌,瓦解我等軍心,讓我等如羔羊般引頸就戮,讓我江夏百萬生民淪為魚肉!我等豈能讓他如願?!”
    “今日,要麽如屈原大夫般,以身殉國,魂兮歸來,見我荊楚大好河山!要麽,便如這《殉國》之士,血戰到底,馬革裹屍,讓江東鼠輩見識我荊楚男兒的錚錚鐵骨與不屈剛強!”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誓言,言猶在耳!今日之江夏,便是我等之郢都!便是我等誓死捍衛的家園!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殺——!”
    他最後一聲“殺”,如同九天驚雷,炸響在江夏城頭,震得每個人的耳膜嗡嗡作響,卻也震醒了他們心中沉睡的血性!
    那被鄉愁和恐懼壓製的熱血,那深植於血脈之中的楚人傲骨,被林凡這悲壯激昂的歌聲和震耳欲聾的怒吼,徹底點燃了!
    “殺——!”
    “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
    “讓周瑜見識我荊楚男兒的厲害!”
    “與江夏共存亡!殺!殺!殺!”
    震天動地的怒吼聲,如同狂暴的颶風,瞬間衝散了那哀婉纏綿的楚歌,響徹雲霄!守軍們眼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燃燒的火焰,緊握手中的兵器,怒視著迷霧籠罩的江麵,仿佛要將所有的恐懼和悲傷,都化作複仇的力量,與來犯之敵死戰到底!
    周瑜精心策劃的攻心之計,被林凡以更激烈、更悲壯、更直擊人心的方式,硬生生頂了回去!
    江麵上的楚歌,在江夏守軍震天動地的怒吼聲中,如同潮水般漸漸消散,最終歸於沉寂。濃重的濃霧依舊籠罩著江麵,隔絕了兩岸的視線,但城頭的氣氛,已然截然不同。
    一種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的慘烈氣勢,如同無形的屏障,彌漫在江夏城頭的每一個角落,感染著每一名守軍。他們挺直了脊梁,緊握手中的兵器,眼神堅定而決絕,再也不見之前的迷茫與絕望。
    文聘站在林凡身旁,看著眼前站在垛口上,身形挺拔如鬆,衣袍在寒風中獵獵作響,仿佛與身後數千將士融為一體的林凡,心中震撼無以複加。他跟隨曹操多年,見過無數名將豪傑,卻從未見過,有人能以一己之力,在如此絕境之中,力挽狂瀾,重塑軍魂!這份魄力與膽識,這份對人心的精準把握,著實令人驚歎。
    林凡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持劍的手臂微微顫抖,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臉色也有些蒼白。方才那一番高歌與嘶吼,幾乎耗盡了他所有的心力。但他知道,這僅僅是暫時化解了危機,周瑜絕不會就此罷休,更大的風暴,或許還在後麵。
    他抬起頭,望向對岸濃霧彌漫的江東水寨,目光仿佛穿透了層層迷霧,看到了那位端坐於中軍大帳之中,算無遺策的江東都督周瑜。
    “周瑜,你的手段,我接下了。”林凡在心中默念,眼神愈發堅定,“但這江夏城,這城中數萬將士與百萬生民,隻要我林凡還有一口氣在,你就休想輕易踏足!”
    他緩緩轉身,麵向所有嚴陣以待的守軍,聲音雖然沙啞,卻帶著無比的堅定與力量,如同磐石般擲地有聲:
    “諸位將士!死戰的時候,到了!”
    回應他的,是更加狂暴、更加整齊的怒吼,震得城牆都微微顫抖:
    “死戰!死戰!死戰!”
    砥柱立狂瀾,楚歌化戰吼!一場注定載入史冊的血戰,即將拉開序幕。江夏的最終命運,將在接下來的血與火的洗禮中,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