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省級項目攻堅戰與家庭再適應
字數:6774 加入書籤
暮春的陽光透過聯盟辦公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林薇握著省婦聯發來的合作函,手指微微發顫 —— 函件上 “省級職場媽媽創業賦能項目” 的字樣,像一束強光,讓她既興奮又忐忑。這是聯盟成立以來接到的最大規模項目,覆蓋全省十個地市,要為兩千名待業職場媽媽提供係統性培訓,若能做好,不僅能徹底打響聯盟口碑,還能獲得穩定的政策支持。
“薇姐,咱們真的要接這個項目嗎?” 李姐湊過來,看著函件上的數字,眼神裏滿是擔憂,“兩千人培訓,需要多少講師和場地啊?咱們現在的團隊,連市級項目都勉強撐著,省級項目…… 會不會太冒險了?”
林薇放下函件,指尖劃過桌麵的聯盟組織架構圖 —— 核心團隊僅五人,兼職講師不足三十人,且缺乏跨地市協調經驗。她知道李姐的顧慮並非多餘,可這個機會太珍貴了,錯過就可能再也沒有。“得接,” 她深吸一口氣,語氣堅定,“但不能硬接,咱們得找幫手。”
話音剛落,手機響起,是張遠發來的視頻請求。屏幕接通瞬間,他帶著笑意的臉跳了出來:“薇薇,項目提前收尾,我明天就能回家!” 身後傳來小糯米興奮的尖叫,孩子扒著屏幕,奶聲奶氣地喊:“爸爸,你要帶禮物嗎?”
林薇的心瞬間被暖意填滿,連日來的焦慮消散大半:“好啊,路上注意安全。小糯米,爸爸回來給你帶你最愛的恐龍玩具。”
掛了電話,李姐笑著說:“張遠回來就好了,他懂管理,還能幫你搭把手。” 林薇點點頭,心裏卻隱隱有些不安 —— 張遠離開半年,聯盟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小組織,家庭節奏也因他的缺席形成了新的平衡,他突然歸來,會不會打破這份平靜?
第二天下午,林薇帶著小糯米去高鐵站接張遠。看到他推著行李箱從出站口走來,孩子掙脫林薇的手,像小炮彈一樣衝過去,卻在離他兩步遠的地方停下,怯生生地看著他 —— 半年未見,曾經黏人的小糯米,竟對爸爸生出了陌生感。
張遠蹲下身,張開雙臂想抱她,孩子卻轉身跑回林薇身邊,緊緊抱住她的腿:“媽媽,我有點怕。” 林薇心裏一酸,趕緊蹲下身安撫:“糯米,這是爸爸呀,你不是天天念叨他嗎?”
張遠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隨即起身接過林薇手裏的包,故作輕鬆地說:“沒事,孩子小,慢慢就熟了。對了,聽說你們接了省級項目?回家好好聊聊。”
回家的路上,小糯米始終縮在林薇懷裏,偶爾偷偷看張遠一眼,卻不肯跟他說話。婆婆早已燉好排骨,看到張遠進門,笑著迎上來:“可算回來了!快洗手吃飯,嚐嚐媽給你留的排骨。” 飯桌上,張遠試圖給小糯米夾菜,孩子卻把碗往旁邊挪了挪,小聲說:“我自己來。”
林薇看著這一幕,心裏不是滋味。飯後,她把張遠拉進書房,輕聲說:“你不在家這半年,糯米天天看你的照片,可真見了麵,還是生分了。以後多陪陪她,慢慢就好了。”
張遠點點頭,目光落在書桌上的省級項目方案上,眉頭漸漸皺起:“這個項目,你們準備怎麽落地?兩千人培訓,按咱們現在的師資和場地,根本撐不起來。”
“我想跟地市婦聯合作,借用他們的場地,再從當地招募兼職講師,咱們負責課程研發和培訓指導。” 林薇遞過方案,“你看這樣行不行?”
張遠翻看方案,手指在 “講師招募” 那頁停頓:“當地講師質量怎麽把控?要是像上次那樣出現不專業的情況,不僅砸了聯盟口碑,還會影響和省婦聯的合作。”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幾分嚴肅,“我覺得你們太急了,聯盟剛穩定,應該先鞏固現有業務,而不是冒然接這麽大的項目。”
林薇心裏一沉,她沒想到張遠會第一個反對:“這不是冒進,是機會!咱們做聯盟的初衷,不就是幫更多媽媽嗎?現在有能力承接更大的項目,為什麽要放棄?”
“幫人也要量力而行。” 張遠放下方案,“我在深圳見多了因擴張太快而崩盤的團隊,咱們現在的核心問題是缺人、缺資源,強行接項目,隻會把自己拖垮。”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聲音漸漸提高。書房門被輕輕推開,婆婆探進頭來,手裏拿著一杯水:“別吵了,孩子都睡了。有話好好說,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聯盟。”
林薇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火氣:“這事我再想想,先不聊了。” 她轉身走出書房,心裏堵得難受 —— 她以為張遠歸來會是助力,卻沒想到第一關就是理念分歧。
接下來的幾天,林薇一邊忙著和地市婦聯對接,一邊觀察張遠和小糯米的互動。張遠確實在努力靠近孩子,每天下班就陪小糯米搭積木、讀繪本,可孩子始終帶著一絲拘謹,從不說 “爸爸抱”。有一次,張遠想給她講睡前故事,小糯米卻拉著林薇的手說:“我要媽媽講,爸爸講的不好聽。”
張遠的手僵在半空,臉上露出失落的神色。林薇趕緊打圓場:“糯米,爸爸剛回來,還不知道你喜歡聽什麽故事,咱們一起聽爸爸講好不好?” 孩子不情願地點點頭,卻在故事講到一半時睡著了。
看著張遠落寞地收拾繪本,林薇走過去,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別著急,慢慢來。你不在家的時候,糯米每天都要對著你的照片說‘爸爸什麽時候回來’,她心裏是想你的。”
“我知道,” 張遠歎了口氣,“是我不好,錯過了她半年的成長。對了,聯盟的項目,你和地市婦聯談得怎麽樣了?”
林薇心裏一暖,知道他還是關心聯盟的事:“談得差不多了,場地能解決,但講師還是個大問題。十個地市,每個地市至少需要二十名講師,咱們現有的兼職講師根本不夠,當地招募的又怕質量不達標。”
張遠沉吟片刻:“我在深圳認識幾個做職業培訓的朋友,他們有成熟的講師資源庫,還能提供標準化培訓體係,或許能幫上忙。我明天聯係一下,看看能不能達成合作。”
林薇眼睛一亮,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一半:“真的嗎?那太好了!有他們幫忙,講師的問題就能解決一大半。”
可新的問題很快出現。張遠聯係的培訓機構提出,要抽取項目總經費的 30% 作為合作費用,還要求在培訓材料上標注他們的品牌名稱。“30% 太高了,” 李姐看到合作方案,急得直皺眉,“咱們這個項目本就是公益性質,經費有限,抽走 30%,後續的教材和場地費用都不夠了。”
林薇看著方案,心裏也犯了難。培訓機構態度強硬:“我們的講師資源和培訓體係都是經過驗證的,30% 的費用已經很優惠了。要是你們覺得不合適,隻能另找他人。”
談判陷入僵局,林薇坐在辦公室裏,看著窗外來往的人群,心裏滿是焦慮。張遠打來電話時,她忍不住把心裏的煩躁一股腦倒了出來:“他們就是趁火打劫!可除了他們,咱們又找不到其他合適的資源,難道真要放棄這個項目?”
“別著急,” 張遠的聲音帶著安撫的力量,“我再跟他們談談,看看能不能把費用降到 20%,品牌標注可以商量,但要保證咱們聯盟的主導權。另外,我聯係了以前的公司,他們願意以公益讚助的形式提供一部分資金,緩解咱們的經費壓力。”
林薇沒想到張遠會動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心裏一陣感動:“謝謝你,老公。我之前還跟你吵架,對不起。”
“一家人,說什麽對不起。” 張遠笑著說,“晚上我早點回家,咱們一起跟培訓機構視頻談判,人多力量大。”
晚上的談判並不順利,培訓機構堅持 30% 的費用不肯讓步。就在林薇快要放棄時,婆婆突然走進書房,手裏拿著一個厚厚的本子:“薇薇,你看看這個。” 本子裏記錄著聯盟成立以來所有的培訓案例、學員反饋和講師資料,還有幾十位優秀學員的聯係方式。
“這些學員都是通過咱們的培訓成功創業的,” 婆婆笑著說,“他們說不定願意回來當兼職講師,既能幫咱們解決問題,還能給新學員講實戰經驗,比外麵找的講師更合適。”
林薇眼前一亮,猛地拍了下桌子:“對啊!我怎麽沒想到!” 她立刻翻出學員名單,挑出二十位在各地市創業成功的媽媽,挨個打電話說明情況。讓她驚喜的是,不到半小時,就有十五位媽媽答應回來幫忙,還表示 “不要報酬,隻想為聯盟盡份力”。
“培訓機構那邊,咱們可以減少合作規模,隻讓他們提供核心講師培訓,費用降到 15%,剩下的講師從優秀學員裏選拔。” 林薇重新調整方案,心裏充滿了底氣。
第二天,當林薇把新方案擺在培訓機構麵前,同時展示優秀學員的創業案例和講師資質時,對方終於鬆了口:“15% 可以,但要保證學員講師的培訓質量,我們要參與考核。”
解決了講師和經費問題,項目終於進入落地階段。林薇和張遠分工合作:林薇負責課程體係優化和地市婦聯對接,張遠負責講師培訓和資金管理,李姐和王老師則牽頭組建地方執行小組。每天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討論項目進展,小糯米也湊過來,用蠟筆畫出 “媽媽和爸爸一起工作” 的圖畫,奶聲奶氣地說:“爸爸媽媽一起加油!”
張遠看著畫,笑著把小糯米抱進懷裏:“糯米要不要當咱們的‘小監工’,監督爸爸媽媽把工作做好?” 孩子用力點點頭,小手緊緊抱住他的脖子,終於不再像以前那樣拘謹。
可就在項目啟動前一周,林薇突然接到省婦聯的電話:“林女士,有個緊急情況,咱們原定的主會場場地因突發維修無法使用,能不能換個場地?後天就要啟動儀式了,時間很緊張。”
林薇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主會場需要容納兩百人,還要有專業的設備和布置,兩天時間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她趕緊給張遠打電話,聲音帶著顫抖:“場地出問題了,後天就要用,怎麽辦?”
“別慌,” 張遠的聲音依舊沉穩,“我現在就聯係朋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場地。你先準備啟動儀式的流程和材料,場地的事交給我。”
那天下午,張遠跑遍了市區的會展中心和酒店,要麽場地已滿,要麽設備不符合要求。就在他快要絕望時,突然想起之前合作過的一家母嬰商場,對方有一個可容納三百人的活動廳,平時用於親子活動。他立刻趕過去,找到商場負責人,說明項目的公益性質和社會意義。
“我們可以免費提供場地,” 負責人笑著說,“但希望能在啟動儀式上設置母嬰產品體驗區,也算給我們做個宣傳。” 張遠毫不猶豫地答應,當場簽訂了場地使用協議。
啟動儀式當天,陽光明媚。當林薇站在主會場的舞台上,看著台下兩百名來自各地市的職場媽媽,還有身邊幫忙維持秩序的張遠、李姐,以及抱著小糯米坐在觀眾席第一排的婆婆時,眼淚突然湧上眼眶。她深吸一口氣,拿起話筒:“歡迎大家來到省級職場媽媽創業賦能項目啟動儀式現場。我曾經也是一名陷入迷茫的職場媽媽,知道大家麵臨的困境……”
她講述了自己產後抑鬱、重返職場受挫,最終創辦聯盟的經曆,台下的媽媽們紛紛紅了眼眶。當她介紹到場的優秀學員講師,講述她們的創業故事時,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小糯米突然從婆婆懷裏站起來,揮舞著小手喊:“媽媽加油!媽媽最棒!”
林薇看著女兒,又看向身邊的張遠,他正笑著朝她點頭,眼裏滿是驕傲。那一刻,她突然明白,所謂的 “成功”,從來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而是有家人的支持,有夥伴的陪伴,有一群人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
項目啟動後,林薇和張遠更忙了,卻總能抽出時間陪伴小糯米。每天早上,張遠送孩子去幼兒園,路上給她講項目裏的趣事;晚上,林薇陪孩子玩遊戲時,會讓她 “扮演小講師”,教爸爸媽媽做手工。漸漸地,小糯米越來越黏張遠,每天放學都會撲進他懷裏,分享幼兒園的新鮮事。
有一次,小糯米生病發燒,晚上哭鬧不止。張遠抱著她在客廳來回走,哼著搖籃曲,直到她睡著。林薇看著他疲憊卻溫柔的側臉,心裏滿是暖意。“以後晚上我多起來看看孩子,你白天還要忙項目,別太累了。” 她輕聲說。
“沒事,” 張遠笑著說,“以前總覺得工作忙,忽略了你們,現在才知道,陪孩子長大,比什麽都重要。對了,項目進展很順利,省婦聯說要把咱們的模式在全省推廣,還要推薦咱們參評‘年度公益組織’。”
林薇靠在他肩上,心裏充滿了幸福感。她知道,這個項目隻是聯盟發展的一個新起點,未來還會遇到更多挑戰,但隻要一家人攜手同行,就沒有跨不過的坎。
周末,林薇帶著小糯米去項目培訓現場,看著優秀學員講師在台上分享創業經驗,新學員們認真記錄的樣子,心裏充滿了成就感。張遠走過來,遞給她一瓶水:“累了吧?歇會兒。”
“不累,” 林薇笑著說,“看著這麽多媽媽通過咱們的項目找到方向,覺得一切都值了。對了,晚上咱們帶媽和糯米去吃她最愛吃的火鍋吧,慶祝項目順利推進。”
“好啊,” 張遠牽著她的手,小糯米在兩人中間蹦蹦跳跳,“以後不管多忙,咱們都要抽出時間陪家人,工作和家庭,咱們都能兼顧好。”
夕陽下,一家三口的影子被拉得很長,溫暖而幸福。林薇知道,聯盟的路還很長,家庭的故事還在繼續,但隻要心懷初心,攜手並肩,就一定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