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信任 “裂痕” 與家庭 “共生”
字數:6486 加入書籤
初夏的微風帶著梔子花香飄進聯盟辦公室,林薇盯著電腦屏幕上的培訓數據報表,眉頭擰成了疙瘩。省級項目啟動一個月,首批五個地市的培訓效果反饋陸續傳來,其中兩個地市的學員滿意度竟跌破 60%,遠低於預期的 85%,更有學員在匿名問卷裏寫道:“課程內容和本地需求脫節,講師像在念稿子,感覺聯盟隻是為了完成任務。”
“薇姐,這兩個地市的執行小組負責人剛才打電話來,說學員抱怨越來越多,有二十多個人提出要退費。” 李姐拿著文件夾匆匆走進來,語氣裏滿是焦慮,“更麻煩的是,網上出現了不少抹黑咱們的帖子,說‘聯盟拿了政府補貼卻敷衍培訓’,還有人扒出咱們和培訓機構合作的事,造謠說‘聯盟吞了大半經費’。”
林薇的心猛地一沉,手指劃過鼠標,點開那些惡意帖子,標題刺眼 ——“省級公益項目竟是‘圈錢工具’?職場媽媽聯盟遭學員集體投訴”。帖子裏還附了幾張模糊的培訓現場照片,刻意拍了講師照本宣科、學員低頭玩手機的場景,卻隻字不提大部分地市 80% 以上的滿意度。
“肯定是同行搞的鬼。” 王老師也湊過來,氣得臉發紅,“咱們接了省級項目,搶了不少機構的資源,他們早就眼紅了。”
林薇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先別慌,退費的事,讓執行小組逐一聯係學員,了解具體不滿,能解決的立刻調整;網上的謠言,咱們收集證據,聯係平台投訴刪除,同時發布澄清聲明,附上各地市的真實滿意度數據和經費使用明細。”
正說著,手機響起,是省婦聯項目負責人打來的:“林女士,我們收到了不少學員的投訴,還看到了網上的帖子。雖然知道可能有誤會,但上級部門很重視,要求你們一周內拿出整改方案,否則可能會暫停後續經費撥付。”
掛了電話,林薇靠在椅背上,隻覺得渾身無力。她以為解決了師資和場地問題,項目就能順利推進,卻忽略了地市執行的細節把控,更沒料到會遭遇惡意抹黑。這段時間,她和張遠忙著優化課程、培訓講師,幾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小糯米好幾次晚上醒來看不到媽媽,抱著枕頭哭著找 “媽媽講故事”,現在項目還出了這麽大的問題,她突然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無法平衡好一切。
“要不,咱們先暫停那兩個地市的培訓,派核心團隊過去駐場整改?” 李姐小心翼翼地提議。
林薇點點頭:“我和張遠明天就去最嚴重的 A 市,你和王老師留在總部,處理網上的輿情和其他地市的協調工作。”
晚上回家,林薇把情況跟張遠一說,他立刻開始收拾行李:“正好我這周可以調休,陪你一起去。不過有個事得跟你說,公司最近有個華東區總監的空缺,領導想推薦我,需要去上海輪崗三個月,考察期過了就能正式任命。”
林薇手裏的水杯頓了一下,心裏五味雜陳。華東區總監是張遠一直想要的職位,可三個月的輪崗,意味著他又要暫時離開家,聯盟項目正處於整改關鍵期,家裏還有小糯米需要照顧,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撐住。
“你想去嗎?” 林薇輕聲問。
張遠看著她,眼神裏滿是猶豫:“說實話,我很想爭取,但現在這個情況,我走了,你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我已經跟領導說了,等項目穩定了再考慮。”
林薇心裏一暖,卻又有些愧疚:“別因為我和聯盟耽誤你的前途,輪崗的事,你再和領導溝通看看,能不能遠程參與部分工作,實在不行,我這邊也能應付。”
“說什麽呢,” 張遠握住她的手,“聯盟是咱們共同的心血,家裏也是。比起職位,我更不想看到你這麽累。”
一旁的婆婆聽著兩人的對話,笑著說:“你們倆啊,就是想太多。明天你們去 A 市,小糯米交給我,保證把她照顧得好好的。張遠輪崗的事,等項目整改好了再說,咱們一家人,隻要心齊,什麽事都能解決。”
第二天一早,林薇和張遠就趕往 A 市。培訓現場的情況比預想中更糟:講師拿著統一的課件照本宣科,台下的學員要麽低頭刷手機,要麽小聲聊天,有幾位媽媽甚至直接趴在桌上打瞌睡。林薇悄悄坐在後排,聽了十分鍾就忍不住皺眉 —— 課程裏講的 “短視頻流量運營技巧”,對 A 市這些以 “手工製作”“農產品帶貨” 為主的媽媽們來說,根本不實用。
課間休息時,林薇攔住一位準備離開的學員:“大姐,不好意思,能問問你對課程不滿意的地方嗎?我們想改進。”
那位媽媽歎了口氣:“姑娘,你們的課程太‘洋氣’了,我們農村媽媽,哪懂什麽流量運營?我們就想知道,怎麽把自家種的菜、做的手工賣到網上,你們講的那些,根本用不上。”
林薇心裏一沉,終於明白問題所在 —— 之前為了追求 “標準化”,課程內容沒有結合各地市的產業特色,導致 “水土不服”。她立刻召集 A 市執行小組和講師,重新調整課程:保留基礎的短視頻製作技巧,新增 “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手工品直播帶貨實戰” 等本地化內容,還邀請當地做電商成功的媽媽來做分享嘉賓。
整改方案落地的第二天,培訓現場的氛圍就明顯好轉。林薇看著學員們認真記筆記、積極提問的樣子,心裏稍稍鬆了口氣。可就在這時,張遠接到了公司的緊急電話:“張總監,華東區的項目出了點問題,需要你立刻去上海一趟,至少要待半個月,不然可能會影響你的任命。”
張遠掛了電話,臉色有些難看。林薇看出他的為難,輕聲說:“你去吧,這裏有我和執行小組,沒問題的。”
“可是你一個人……” 張遠還在猶豫。
“放心吧,” 林薇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已經不是以前那個連麵試失敗都要哭的林薇了。你去忙你的,家裏和聯盟,我都能照顧好。”
張遠最終還是去了上海。他走後,林薇更忙了,白天在 A 市盯著培訓整改,晚上還要遠程處理總部的輿情和其他地市的問題,每天隻能睡四五個小時。有一次,她在培訓現場突然頭暈,差點摔倒,幸好被旁邊的講師扶住。
“薇姐,你要是累了就休息會兒,別硬撐。” 講師擔憂地說。
林薇搖搖頭,喝了杯溫水緩了緩:“沒事,等這兩個地市的整改有了效果,我再好好休息。”
可屋漏偏逢連夜雨,A 市的整改剛有起色,另一個問題地市 B 市又傳來消息:合作的培訓機構突然單方麵提高講師培訓費用,否則就撤走派駐的核心講師。“他們就是趁火打劫!知道咱們現在離不開他們的講師,故意抬價。”B 市執行小組負責人在電話裏氣得直跺腳。
林薇握著手機,隻覺得一陣無力。張遠在上海忙得連電話都沒時間接,婆婆在家帶著小糯米,她不想讓老人擔心,隻能自己扛著。那天晚上,她坐在酒店的窗邊,看著外麵的萬家燈火,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她不知道自己這麽拚到底值不值得,甚至開始懷念以前那個隻需要帶娃、偶爾拍短視頻的日子。
就在她快要撐不住的時候,手機突然收到一條群消息,是聯盟的優秀學員群。群裏,A 市的幾位學員正在分享:“多虧了聯盟調整後的課程,我昨天直播賣自家的草莓,一下子賣了兩百多斤!”“我也簽了兩個手工品訂單,太感謝薇姐和講師們了!” 還有學員主動說:“聽說 B 市的講師出了問題,我們幾個在 B 市的學員可以臨時幫忙,雖然沒那麽專業,但能給新學員講講實戰經驗!”
看著這些消息,林薇的心裏瞬間充滿了力量。她立刻聯係 B 市的學員,組建了一支 “學員講師團”,又和培訓機構談判:“你們要是堅持抬價,我們就全部改用學員講師,雖然經驗不足,但勝在接地氣,而且我們已經收集了你們之前未按合同提供合格講師的證據,真要鬧到省婦聯,誰都沒好處。”
培訓機構沒想到林薇會這麽強硬,又怕事情鬧大影響聲譽,最終同意按原價格繼續合作。解決了 B 市的問題,林薇終於鬆了口氣,她給張遠發了條微信:“問題都解決了,你放心吧,注意身體。”
張遠很快回複,附帶一張他在上海辦公室加班的照片:“老婆你太厲害了!等我回去,一定好好補償你。對了,小糯米今天在視頻裏說,想媽媽了,你有空給她打個電話。”
林薇趕緊撥通家裏的視頻電話,屏幕裏,小糯米穿著婆婆新買的連衣裙,手裏拿著一幅畫:“媽媽,你看我畫的全家福,有爸爸、媽媽、奶奶,還有小糯米!你什麽時候回來呀?”
看著女兒稚嫩的臉龐,林薇的眼淚又掉了下來:“媽媽再過幾天就回去了,給你帶好吃的好不好?”
“好!” 小糯米笑著點頭,“媽媽要注意身體,別太累了,奶奶說你要是累垮了,小糯米會心疼的。”
掛了電話,林薇擦幹眼淚,心裏充滿了溫暖。她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聯盟的學員、團隊,還有家人的支持,再難的坎也能跨過去。
一周後,兩個問題地市的整改效果顯著,學員滿意度飆升到 90% 以上,網上的謠言也在聯盟發布的澄清聲明和學員的真實反饋下不攻自破。省婦聯項目負責人特意打來電話:“林女士,你們的整改很及時,效果也很好,上級部門很滿意,後續經費會按時撥付。還有,很多學員給我們寫信,表揚你們的課程幫她們解決了實際問題,真是謝謝你們了!”
林薇笑著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能幫到大家,比什麽都重要。”
張遠也從上海回來了,他不僅順利完成了項目,還說服公司同意他 “遠程參與華東區工作”,不用長期駐場。“以後我既能兼顧工作,又能在家幫你,再也不用讓你一個人扛了。” 張遠抱著林薇,語氣裏滿是愧疚。
回家那天,婆婆做了一桌子林薇愛吃的菜,小糯米撲進她懷裏,緊緊抱住她的脖子:“媽媽,你終於回來了!我好想你!”
林薇抱著女兒,看著身邊的張遠和婆婆,心裏充滿了幸福感。吃飯時,張遠突然拿出一個文件夾:“薇薇,我有個想法,咱們聯盟現在有這麽多優秀學員,不如成立一個‘職場媽媽創業孵化基地’,給她們提供場地、資金和資源支持,讓更多媽媽能實現創業夢想。”
林薇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好!我們還可以和各地市的婦聯合作,爭取政策支持,讓孵化基地能幫助更多人。”
婆婆也笑著說:“我也能幫忙,給她們做飯、看孩子,讓媽媽們能安心創業。”
接下來的日子,林薇和張遠開始籌備創業孵化基地。聯盟的學員們得知後,紛紛報名加入,有的提供場地,有的捐贈物資,還有的主動擔任誌願者。孵化基地成立那天,省婦聯的領導親自到場揭牌,看著一個個充滿活力的職場媽媽在基地裏忙碌,林薇心裏滿是成就感。
有一天,林薇正在基地給學員們講創業經驗,小糯米突然跑過來,手裏拿著一朵小花:“媽媽,這是我給你摘的花,老師說你是最棒的媽媽!”
林薇蹲下身,接過花,在女兒臉上親了一口:“謝謝你,糯米。媽媽也覺得,能做你的媽媽,能幫助這麽多媽媽,是最幸福的事。”
張遠走過來,握住林薇的手,小糯米站在兩人中間,一家三口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陽光透過基地的窗戶,灑在他們身上,溫暖而明亮。
晚上,林薇把小糯米哄睡著後,坐在書房裏,打開備忘錄,寫下一段話:“曾經以為,平衡事業和家庭,是要做到事事完美,後來才明白,真正的平衡,是學會接納不完美,懂得互相依靠。聯盟項目的危機,讓我看到了學員們的信任和支持;張遠的輪崗,讓我們學會了更坦誠地溝通;小糯米的思念,讓我懂得了陪伴的意義。未來,不管聯盟發展到多大,家庭永遠是我最堅實的後盾,而聯盟,是我和無數職場媽媽共同的夢想。”
放下手機,林薇走到客廳,看到張遠正在給婆婆按摩肩膀,婆婆手裏拿著孵化基地的照片,笑得合不攏嘴。“薇薇,你看咱們基地多熱鬧,以後肯定能幫到更多媽媽。” 婆婆笑著說。
“是啊,” 林薇走過去,坐在他們身邊,“以後咱們一家人,還要一起努力,讓更多職場媽媽能兼顧家庭和夢想。”
張遠握住她的手,輕聲說:“不管遇到什麽困難,我們都一起麵對。”
林薇看著眼前的家人,心裏充滿了希望。她知道,聯盟的路還很長,家庭的故事還在繼續,但隻要一家人同心同德,隻要心懷初心,就沒有什麽能阻擋他們追求幸福和夢想的腳步。而她自己,也終於在這場 “職場媽媽” 的修行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 “平衡之道”—— 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愛共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