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孵化基地成長痛與家庭磨合課
字數:6784 加入書籤
盛夏的陽光透過創業孵化基地的玻璃窗,在地麵投下斑駁的光影。林薇站在基地入口,看著牆上新貼的 “租金調整通知”,眉頭緊緊擰成一團 —— 房**然通知,從下個月起,場地租金上漲 50%,理由是 “周邊商圈升級,租金同步調整”。這意味著,基地每月要多支出近三萬元,而目前聯盟的公益資金僅夠維持基本運營,這筆額外開支像一塊巨石,瞬間壓得她喘不過氣。
“薇姐,你看這通知了嗎?” 李姐拿著剛打印的財務報表匆匆走來,語氣裏滿是焦慮,“咱們這個月的營收剛夠覆蓋水電費和講師補貼,再漲租金,根本撐不下去。要不…… 咱們縮減場地麵積?把二樓的展示區關掉?”
林薇搖搖頭,目光掃過基地裏忙碌的身影:A 市的王大姐正在打包剛賣出去的手工編織籃,B 市的李妹對著手機直播推銷自家種的水果,角落裏幾個年輕媽媽圍在一起,討論著短視頻腳本。“展示區不能關,那是學員產品的主要曝光窗口,關了會影響她們的銷量。” 她深吸一口氣,“先別急,我去跟房東談談,看看能不能爭取緩漲或者少漲一點。”
找到房東時,對方正坐在辦公室裏喝茶,聽完林薇的請求,頭也不抬地說:“林女士,不是我不給你麵子,周邊同等麵積的場地,租金早就比這高了,我已經給你留了情麵。要麽按新租金交,要麽月底前搬離,沒別的商量。”
林薇還想再爭取,房東卻擺了擺手:“別多說了,我還有事要忙。” 說完,起身走進了裏間,留下林薇站在原地,滿心無奈。
回到基地,剛走進大門,就聽到一陣爭吵聲。循聲望去,隻見王大姐和李妹正站在貨架旁爭執,幾個學員圍在旁邊勸架。“你憑什麽把我的編織籃擺在最下麵?顧客根本看不到!” 王大姐指著貨架底層,氣得臉通紅。
李妹也不甘示弱:“你的籃子占地方,擺在下麵怎麽了?我的水果新鮮,就得擺在最顯眼的位置,賣得快才能減少損耗!”
“你這是自私!大家都是學員,憑什麽你的東西就特殊?”
“我自私?你上個月占了半個直播區,耽誤我賣貨的時候怎麽不說?”
兩人越吵越凶,林薇趕緊走過去:“別吵了!有話好好說,都是為了把生意做好,吵解決不了問題。”
王大姐看到林薇,委屈地說:“薇姐,你評評理,她總是搶占好位置,我們這些手工類的產品,本來就不好賣,再被擺在角落裏,更沒人買了。”
李妹也紅著眼眶:“我也不容易,水果放不住,要是賣不出去,就全爛了,那可是我全家的指望。”
林薇看著兩人激動的樣子,心裏泛起一陣無力。基地運營三個月,學員們的生意漸漸有了起色,可隨之而來的,是場地分配、客源爭奪等一係列矛盾。之前大家忙著起步,沒心思計較,現在生意穩定了,分歧也越來越明顯。
“這樣吧,” 林薇沉吟片刻,“咱們重新製定場地分配規則,按產品類型劃分區域,手工類、生鮮類、文創類各占一塊,每個區域每周輪換一次展示位置,保證公平。另外,咱們統一安排直播時間,輪流使用直播區,避免爭搶。”
這個提議得到了圍觀學員的認可,王大姐和李妹雖然還有些不情願,但也沒再反駁。林薇看著大家散開的背影,心裏卻沒輕鬆多少 —— 租金的問題還沒解決,現在又出現了學員矛盾,再這樣下去,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孵化基地,可能真的要撐不下去了。
晚上回家,林薇把基地的困境跟張遠一說,他立刻皺起眉頭:“租金漲這麽多,確實是個難題。我明天問問公司的行政部門,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場地資源,或許能爭取到優惠。”
“謝謝你,老公。” 林薇靠在他肩上,疲憊地說,“有時候我真覺得,自己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明明能力有限,卻非要撐著做這麽大的事。”
“別這麽說,” 張遠輕輕拍著她的背,“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幫助了這麽多媽媽創業,這不是不自量力,是有擔當。咱們一起想辦法,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一旁的婆婆正在給小糯米喂飯,聽到兩人的對話,放下碗筷說:“薇薇,要是錢不夠,媽這裏還有點積蓄,是之前給你們攢的,雖然不多,但能幫一點是一點。”
林薇趕緊搖頭:“媽,您的錢留著養老,不能動。我們自己能解決。”
婆婆卻堅持:“什麽養老不養老的,咱們是一家人,你們有困難,媽不能看著不管。再說,這孵化基地是幫媽媽們做事的好地方,媽也想幫襯一把。”
看著婆婆真誠的眼神,林薇心裏暖暖的,嘴上卻還是拒絕了:“媽,您的心意我們領了,但錢的事,我們再想想別的辦法,您別擔心。”
就在這時,小糯米突然舉起手裏的畫筆,奶聲奶氣地說:“媽媽,畫畫,我要畫畫。”
婆婆眼睛一亮:“對了,糯米快四歲了,該報興趣班了。我看小區裏的孩子都在學畫畫、跳舞,咱們也給糯米報兩個,女孩子學這些,以後有氣質。”
林薇愣了一下,她倒是沒想過這麽早給孩子報興趣班,便說:“媽,糯米還小,不用這麽早報班吧?讓她多玩玩挺好的。”
“怎麽能不急?” 婆婆放下碗,認真地說,“女孩子要從小培養,我跟張遠他姥姥,就是從小教他妹妹學跳舞,你看她現在多精神。咱們給糯米報個畫畫班,再報個舞蹈班,德智體美全麵發展。”
張遠也在一旁附和:“媽說得有道理,早點報班,讓孩子多學點東西,沒壞處。”
林薇卻不這麽認為:“報班可以,但得看糯米喜歡什麽。要是她不喜歡,報了也是白花錢,還會讓她有壓力。不如先帶她去體驗一下,看看她對什麽感興趣。”
“小孩子懂什麽喜歡不喜歡?” 婆婆皺起眉頭,“都是大人引導的,你小時候沒人引導,不也沒學過這些?現在有條件了,就得讓孩子多學,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林薇還想再爭辯,張遠拉了拉她的手,小聲說:“別跟媽爭了,先按她的意思,報兩個體驗班,讓糯米試試,要是不喜歡,再停也不遲。”
林薇看著婆婆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小糯米天真的臉龐,最終點了點頭。可她心裏清楚,這隻是暫時的妥協,關於孩子的教育,她還是想尊重孩子的意願,而不是盲目跟風。
接下來的幾天,林薇一邊忙著找場地資源,一邊處理基地的學員矛盾,還要抽時間帶小糯米去體驗興趣班。舞蹈班裏,小糯米站在一群孩子中間,顯得有些拘謹,老師教的動作,她跟不上也不願意學,全程低著頭,時不時看向門口的林薇,眼裏滿是委屈。
林薇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下課後,趕緊抱起孩子:“糯米,是不是不喜歡跳舞?要是不喜歡,咱們就不報了。”
小糯米用力點點頭,抱著林薇的脖子說:“媽媽,跳舞不好玩,我喜歡畫畫,喜歡在地上畫小花。”
林薇笑著說:“好,那咱們就隻報畫畫班,好不好?”
回到家,林薇把小糯米的想法告訴了婆婆,沒想到婆婆卻不高興了:“才體驗一次,怎麽就知道不喜歡?小孩子就是三分鍾熱度,多學幾次就喜歡了。必須兩個班都報,不能由著她的性子來。”
“媽,孩子不喜歡,報了也沒用,還會讓她反感。” 林薇耐著性子解釋,“咱們培養孩子,不是為了讓她跟別人比,是為了讓她開心。她喜歡畫畫,就先讓她學畫畫,以後要是想嚐試別的,再報也不遲。”
“你就是太慣著她了!” 婆婆的語氣有些激動,“我帶大張遠兄妹,都是嚴格要求,現在他們不也挺好?你這樣縱容孩子,以後她會越來越任性。”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聲音漸漸提高。張遠下班回家,看到婆媳倆劍拔弩張的樣子,趕緊打圓場:“媽,薇薇,別吵了,都是為了糯米好。咱們明天一起帶糯米去畫畫班,看看她是不是真的喜歡,要是她能堅持,就先報畫畫班,舞蹈班以後再說,好不好?”
婆婆看了看張遠,又看了看一旁低著頭的小糯米,最終點了點頭:“行,就按你說的辦,要是她學幾天就不想學了,必須把舞蹈班加上。”
林薇知道,這已經是婆婆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便不再爭辯,心裏卻暗暗決定,以後要多和婆婆溝通,讓她慢慢理解 “尊重孩子興趣” 的重要性。
解決了家裏的小摩擦,林薇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基地的問題上。張遠聯係了幾家合作企業,可要麽場地位置太遠,不方便學員經營,要麽租金雖然便宜,但要求基地幫企業做廣告,林薇覺得這會影響基地的公益性質,婉言拒絕了。
就在林薇快要絕望的時候,基地的老學員王大姐找到了她:“薇姐,我有個主意。我侄子在街道辦工作,他們最近在推廣‘社區便民服務站’,想引入一些本地創業項目,不僅能提供免費場地,還能給一定的創業補貼。咱們要是能和街道辦合作,把基地搬到社區裏,租金和資金的問題不就都解決了?”
林薇眼前一亮:“真的嗎?那太好了!你能幫我聯係一下你侄子嗎?我想跟他談談具體合作細節。”
王大姐笑著說:“沒問題,我這就給他打電話。”
第二天,林薇和張遠一起去了街道辦,接待他們的是王大姐的侄子,街道辦副主任李偉。聽完林薇的介紹,李偉很感興趣:“你們的孵化基地幫助職場媽媽創業,還能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的本地產品和服務,正好符合我們‘社區便民服務站’的理念。我們可以提供一個兩百平米的場地,免租金三年,每年還給五萬元創業補貼,但有個條件,你們要優先聘用社區裏的待業媽媽,還要定期在社區開展創業培訓,幫助更多媽媽就業。”
這個條件對林薇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她立刻答應:“沒問題!我們不僅會聘用社區待業媽媽,還會把培訓課程免費對社區開放,為更多媽媽提供幫助。”
簽完合**議,林薇走出街道辦,陽光灑在身上,溫暖而明亮。張遠握住她的手,笑著說:“看吧,隻要不放棄,總有解決的辦法。”
回到基地,林薇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學員們,大家都興奮地歡呼起來。王大姐和李妹也笑著互相道歉,之前的矛盾早已煙消雲散。“薇姐,以後我們再也不吵架了,一定好好合作,把生意做好,不辜負你和街道辦的支持。” 王大姐說。
李妹也點點頭:“是啊,以後咱們互相幫助,我的水果賣不完,就做成水果幹,和王大姐的編織籃搭配著賣,肯定能賣得更好。”
看著學員們融洽的樣子,林薇心裏充滿了成就感。接下來的幾天,大家一起打包貨物、整理貨架,準備搬到新場地。張遠也抽時間過來幫忙,還聯係了之前合作過的企業,捐贈了一批貨架和展示櫃,節省了不少開支。
搬家那天,婆婆也帶著小糯米來到基地,幫忙給學員們遞水、收拾東西。小糯米拿著畫筆,在新場地的牆上畫了一朵大大的太陽花,奶聲奶氣地說:“媽媽,這裏好漂亮,像個大花園。”
林薇蹲下身,在女兒臉上親了一口:“是啊,這裏以後就是媽媽和阿姨們的‘創業花園’,我們會在這裏種出很多‘幸福果實’。”
新基地開業那天,街道辦的領導親自到場剪彩,社區裏的居民也紛紛來捧場,不到一上午,學員們的產品就賣出了大半。王大姐的編織籃被一位老奶奶買走,還預定了十個,送給即將結婚的孫女做嫁妝;李妹的水果也被社區超市看中,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
看著眼前熱鬧的場景,林薇心裏滿是感動。她想起剛創辦聯盟時的艱難,想起遭遇抄襲時的無助,想起省級項目整改時的焦慮,再看看現在,基地裏充滿了歡聲笑語,學員們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家裏的婆媳關係也越來越融洽,小糯米在畫畫班學得不亦樂乎,還經常把自己的畫作送給基地的學員們。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婆婆給林薇夾了一塊排骨:“薇薇,你做得真好,幫助了這麽多媽媽,媽以前有時候太固執,你別往心裏去。以後糯米的教育,就按你的意思來,她喜歡畫畫,就讓她好好學,開心最重要。”
林薇心裏一暖:“媽,謝謝您理解。以後咱們有什麽事,都一起商量,一家人齊心協力,比什麽都重要。”
張遠也笑著說:“是啊,以後我會多抽時間陪你們,基地的事,咱們一起扛,家裏的事,也一起分擔。”
小糯米舉起手裏的畫,上麵畫著四個人:爸爸、媽媽、奶奶和她自己,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我們是幸福的一家人!” 孩子奶聲奶氣地說。
林薇看著畫,又看了看身邊的家人,眼裏泛起淚光。她知道,孵化基地的發展還會遇到新的挑戰,家裏也可能會有新的摩擦,但隻要一家人同心同德,隻要學員們互相支持,就沒有跨不過的坎。
睡前,林薇像往常一樣打開備忘錄,寫下一段話:“曾經以為,做事業要一路坦途才叫成功,經營家庭要毫無矛盾才叫幸福,後來才明白,所謂成功,是在一次次困境中學會堅持;所謂幸福,是在一次次磨合中懂得包容。孵化基地的‘成長痛’,讓我看到了學員們的凝聚力;家庭的‘磨合課’,讓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溫暖。未來,不管遇到什麽,隻要心懷熱愛,攜手同行,就沒有什麽能阻擋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
放下手機,林薇走到窗邊,看著外麵的星空,心裏一片平靜。她知道,屬於她和聯盟的故事,屬於這個小家的幸福可能要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