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腐葉解板與水源暗戰
字數:3697 加入書籤
林薇的指尖剛觸到板結的土壤,指關節就被硌得生疼 —— 土壤結成青黑色的硬塊,用指甲摳都掉不下渣,底下的種苗根係蜷成一團,發黑的根須像枯死的鐵絲。“100 畝全這樣!” 老秦蹲在田埂上,手裏攥著棵枯萎的種苗,葉片一碰就碎,“農技人員說 72 小時不救活,這些苗就全爛在地裏!咱們 50 戶農戶,今年就指著這些苗活啊!”
基地外的吵鬧聲越來越近。50 戶農戶舉著 “還我 50 萬賠償” 的牌子,人群裏有人舉著啟星偽造的 “破產公告”,紙頁被風吹得嘩啦響:“啟星都說你們要倒閉了,還我們血汗錢!”
林薇剛要說話,漢斯的越洋電話打進來,背景音裏滿是消費者的抱怨:“15 家商超把啟星仿品擺進非遺專區!有個老太太買了仿品,哭著說‘中國非遺怎麽變成這樣了’!僅剩的 50 套訂單,要 3 重檢測報告,成本要 2 萬歐元,咱們根本承擔不起!”
電腦屏幕上,啟星的仿品廣告跳出來 ——“非遺同款手作套裝,3 折搶購,送轉基因種苗”,下麵的評論全是 “買到假貨”“再也不買中國手作”。土壤檢測機構的 “不合格” 報告也被快遞員送來,“草木灰含量 4%<8%,含腐葉土,判定不合格” 的結論,像塊石頭壓在林薇心上。
聯盟群裏的消息更讓人心涼。山西染坊發了張 “啟星土壤合**議” 的照片:“跟著啟星,至少能拿到合格檢測報告”;河北竹編跟著轉發,還在行業群發了 “基地解板結實驗數據”,啟星的人立刻評論:“傳統手作不懂科學,解板結也是瞎折騰”。
“瞎折騰?這是咱們老祖宗傳了幾十年的解板結法子!” 婆婆突然從柴房裏拖出個老犁耙,木柄上刻著 “1947”,沾著褐色的腐葉土,“你爺爺 1947 年在山區,遇到比這還嚴重的板結,就用腐葉土 + 淘米水解的!這裏有他的筆記,寫著‘腐葉土埋根,淘米水灌根,三天就活’!”
林薇趕緊接過犁耙,木柄的裂痕蹭得手指發疼。犁耙木柄夾層裏,藏著張泛黃的紙,是爺爺的解板結筆記:“霜降後腐葉,曬三日碾碎,與土壤按 1:2 混合;淘米水需沉澱一日,加艾草汁少許,灌根時沿苗邊慢澆,忌猛灌”,落款日期是 “1947 年 10 月 21 日”,旁邊畫著個簡易的灌根示意圖,連 “每棵苗灌半斤水” 都標得清清楚楚。
半小時後,基地的山路上擠滿了人 —— 婆婆的老鄰居、學員的家人,甚至被啟星威脅過的農戶,都背著竹筐上山挖腐葉土。“林總,啟星的話咱不聽!” 老秦放下半筐腐葉土,手裏還攥著張 “啟星混板結劑的證據”,“我已經聯係了其他農戶,咱們一起告啟星,讓他們賠種苗錢!”
婆婆站在板結的田裏,指揮大家鋪腐葉土:“按筆記來,一層腐葉土一層土,別壓太實!” 她的手背被老犁耙磨出紅泡,卻顧不上揉,小糯米蹲在旁邊幫她遞淘米水桶,水桶太重,孩子趔趄了一下,淘米水灑了點在鞋上,卻笑著說 “沒事,土壤喝到就行”。
就在這時,一個穿藍色工裝的年輕人騎著電動車趕來,是啟星草木灰供應商的小馮。“林總,我是小馮!” 他從包裏掏出一疊文件,“這是啟星買板結劑的合同,還有解藥配方!我媽是傳統染布的,我不能讓他們毀了老手藝!” 他還拿出個檢測盒,“這是板結劑快速檢測試紙,遇聚丙烯酰胺顯紫色,你們快測測剩下的草木灰!”
張遠立刻拿著試紙去檢測,剩下的草木灰果然顯紫色。“還好沒全用!” 他鬆了口氣,趕緊幫著熬製 “腐葉土 淘米水 艾草汁” 混合液,電腦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 6 個,罐底沾著沒衝開的粉末,他的眼睛紅得像布滿血絲,卻笑著說 “咱們肯定能救活種苗”。
小糯米的防偽也派上了用場。她把草木灰顆粒嵌進剪紙,貼在布繩上,舉著水杯說 “大家看,泡水顯深褐色的是真的!” 漢斯在歐洲組織 “防偽體驗會”,消費者捏著布繩裏的草木灰顆粒,聞到泥土清香,都歡呼起來:“是真的!跟仿品不一樣!”1 周內,30 家小眾店重新上架基地產品,50 套訂單的檢測報告也順利通過。
三天後,好消息接連傳來 ——100 畝板結土壤經腐葉土和淘米水養護,種苗葉片重新轉綠,根係也伸展開來;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土壤檢測機構,暫停了新標準執行;山西染坊、河北竹編帶著 “啟星賄賂錄音” 回歸,還聯合基地發起 “全球傳統土壤保護聯盟”,5 家歐洲非遺品牌主動加入;催債的供應商看到基地好轉,也同意 “延期付款”。
基地的田裏,熱鬧得像過節 —— 婆婆在教農戶灌根,小糯米舉著草木灰剪紙,教大家認 “真草木灰顆粒”;張遠在調試 “土壤濕度監測係統”,屏幕上是 100 畝種苗的實時生長數據;老秦被農戶圍著,聽他講 “怎麽跟啟星鬥智鬥勇”。陽光灑在腐葉土上,泥土的清香混著艾草味,暖得像春天。
好景沒持續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剛收到國內文旅景區的種苗訂單,老秦就跑進來,臉色慘白:“啟星收購了周邊 3 個水庫!說明年起,非合作品牌要麽花 10 倍價買水,要麽就沒水澆地!咱們 100 畝苗,一天要澆 20 噸水,沒水就全枯死!”
漢斯的緊急電話也來了:“啟星在全球申請‘傳統土壤配方專利’!把你婆婆的法子改名叫‘生態改良劑’,要向用這個法子的品牌收專利費!5 家歐洲小品牌已經收到侵權警告了!”
張遠拿著一份匿名快遞跑進來,裏麵是 “啟星與農業高校的合**議”:“他們要改灌溉水標準,把水質硬度提得特別高,咱們的水庫水根本達不到!以後種苗就算沒板結,也會被判定‘不合格’!”
林薇站在腐葉土堆旁,看著小糯米貼在上麵的 “草木灰顆粒剪紙”,突然覺得一陣寒意。她知道,啟星的終極水源絞殺來了 —— 從水庫壟斷到水質標準,從土壤專利到種苗圍剿,他們想徹底掐斷傳統手作的水源根脈。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她拿起手機,在 “全球傳統土壤保護聯盟” 的群裏發了條消息:“啟星想壟斷水源、搶專利,咱們就聯合建蓄水池、告專利無效!明天上午 9 點,基地開水源守護會,想一起扛的,來。”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她看到遠處的路上,有輛印著 “啟星水務” 的卡車駛過,車廂裏裝滿了水管,車身上貼著 “啟星專屬水源” 的標簽。林薇握緊了婆婆遞來的老犁耙(木柄沾著腐葉土,帶著爺爺的溫度),指尖觸到小糯米剪紙的草木灰顆粒 —— 隻要傳統種苗還在,隻要匠心還在,隻要全球守藝人還在,就沒有跨不過的坎。隻是她不知道,啟星已經偷偷在基地的蓄水池裏,混入了 “水質硬化劑”,這批水一旦用來灌溉,會導致種苗根係鈣化,再也無法吸收養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