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工作調整

字數:2543   加入書籤

A+A-


    回到李家坳的半個月,我正忙著組織村民平整土地,為開春種土豆做準備。蓄水池的冰已經化了大半,輸水管道順著田埂鋪到地頭,王德山老漢每天都要去看幾遍,用拐杖敲敲管道聽聲響,像嗬護自家娃娃似的。張嬸的男人從縣城買回了土豆種子,用麻袋整齊地碼在村委會的窯洞裏,空氣裏彌漫著潮濕的泥土氣息。
    這天中午,我剛和農業局的技術員看完墒情,王書記就舉著份報紙匆匆跑來,皺紋裏都帶著笑意:“澤嵐!你看你看,縣報頭版!” 報紙上印著穀書記在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照片,標題加粗寫著 “傳承老區精神,辦好民生實事”,文中特意提到 “李家坳村大學生村官李澤嵐帶領群眾修路打井,用實幹贏得民心”。
    消息像長了翅膀,不僅在村裏傳開,更順著新修的水泥路飛到了鄉裏。鄉黨委書記王建軍在班子會上看到報紙時,指間的煙卷燒到了盡頭都沒察覺。他盯著 “李澤嵐” 三個字看了半晌,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這個年輕人確實能幹,把李家坳那個老大難的路修通了,還引來了穀書記的關注。” 散會後,他把組織委員叫到辦公室,低聲交代了幾句,窗外的迎春花枝椏在風中輕輕搖晃。
    三天後的清晨,鄉辦公室的小張騎著摩托車衝進村裏,車後座的檔案袋在晨光裏格外顯眼。“李書記,恭喜恭喜!” 他把檔案袋往我手裏塞,凍得通紅的臉上堆著笑,“鄉裏下調任文件了,調你去鄉黨政辦任幹事!”
    我捏著厚實的牛皮紙檔案袋,指尖有些發顫。村委會的窯洞瞬間擠滿了人,王德山老漢搶過文件,戴上老花鏡逐字逐句地念,聲音因為激動微微發顫:“經鄉黨委研究決定,調任李澤嵐同誌為 青石鄉黨政辦公室幹事……” 念到落款的紅色公章時,他突然提高嗓門:“咱澤嵐要去鄉裏當幹部了!”
    村民們炸開了鍋,張嬸往我手裏塞了袋炒花生:“早說你是幹大事的料!到了鄉裏可別忘了咱李家坳!” 老會計抹著眼淚算日子:“你去年夏天來的,剛好八個月,就修了路、打了井,現在又調去鄉裏,真是好樣的!” 孩子們圍著摩托車蹦跳,喊著 “李書記升官啦”,窯洞裏的熱氣都帶著甜味。
    收拾行李時,我翻出剛來時穿的那件藍色衝鋒衣,袖口已經磨出了毛邊,衣角還沾著修路時的水泥漬。王書記蹲在旁邊幫我捆紮被褥,煙袋鍋在地上磕了又磕:“到了鄉裏好好幹,別給咱老區丟人。記著常回村裏看看,土豆熟了我讓張嬸給你捎去。” 他往我包裏塞了個布包,打開一看是袋炒好的南瓜子,還是年前我帶回來的那種。
    去鄉裏報到那天,村民們自發地在村口送行。王德山老漢拄著拐杖站在最前麵,胸前的軍功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張嬸的男人開來了三輪車,堅持要送我到鄉裏;孩子們舉著自己畫的畫,上麵歪歪扭扭寫著 “謝謝李書記”。新修的水泥路上,車輪碾過積雪的咯吱聲、村民們的叮囑聲和孩子們的笑聲交織在一起,像一首質樸的歌謠。
    鄉黨政辦在紅磚小樓的二樓,窗戶正對著院子裏的垂柳。辦公室主任把我領到靠窗的辦公桌前,桌上擺著嶄新的文件夾和筆筒:“李幹事,你的位置在這兒,以後多向這裏老同誌學習,這裏和村裏還是有點區別的。” 同事們熱情地打招呼,有人遞來熱茶,有人送來辦公用品,陌生的環境裏透著暖意。
    王書記找我談話時,陽光剛好透過百葉窗落在辦公桌上。他看著我檔案裏的照片,照片上的我穿著學士服,眼神青澀:“22 歲大學畢業,到村裏鍛煉了八個月,現在 23 歲正式進入鄉機關,年輕有為啊。” 他語重心長地說:“穀書記很關注你,到了鄉裏要繼續保持實幹作風,把李家坳的經驗用到全鄉工作中去。”
    走出書記辦公室,走廊裏的宣傳欄貼著全鄉幹部名單,我的名字印在 “黨政辦幹事” 一欄,墨跡新鮮。窗外的垂柳抽出了嫩芽,嫩綠的枝條在風中搖擺,像在為我招手。我摸了摸口袋裏王德山老漢塞的南瓜子,指尖傳來熟悉的觸感,心裏明白,從今天起,我的肩上不僅有李家坳村民的期盼,更有組織的信任和沉甸甸的責任。
    下班時,夕陽把辦公樓染成了金紅色。我站在院子裏望著李家坳的方向,新修的水泥路像條銀色的帶子在黃土坡上延伸,蓄水池的波光在遠處隱約可見。八個月的時光在腦海裏閃過:修路時的汗水、打井時的泥濘、村民們捐款時的真誠、穀書記調研時的鼓勵…… 這些畫麵像電影膠片,在心裏一幀幀放映。
    手機在口袋裏震動,是王書記發來的短信:“澤嵐,村裏的土豆種上了,大家都念叨你呢。” 我望著遠方的黃土坡,手指在屏幕上敲下回複:“請鄉親們放心,我會繼續努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發送成功的提示彈出時,晚風吹過走廊,帶來了春天的氣息,也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23 歲的我,站在鄉機關的走廊裏,望著曾經奮鬥過的土地,心裏充滿了力量。從大學生村官到鄉鎮幹部,改變的是工作崗位,不變的是為民服務的初心。李家坳的路修通了,而我的路,才剛剛開始。在這條充滿希望的道路上,我會帶著老區人民的期盼,帶著組織的信任,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讓青春在基層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