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左右為難
字數:2828 加入書籤
三月底的青石鄉剛褪去寒意,鄉機關食堂的香椿炒雞蛋成了搶手菜。我端著餐盤找座位時,聽見隔壁桌的幹部低聲議論:“這周班子會又要吵起來了,聽說趙書記想推紅果村修路項目。”“張鄉長肯定不讚成,上個月教育經費的事還沒掰扯清楚呢。” 這些話像細小的冰碴,讓我心裏泛起一絲涼意。
這種微妙的氣氛在日常工作中隨處可見。周一晨會布置本周工作時,趙書記站在講台上強調:“春季是項目建設黃金期,各部門要抓緊謀劃,尤其是紅果村的路,必須提上日程。” 他說話時目光掃過全場,在張鄉長身上停頓了兩秒。
張鄉長坐在第一排,手指在筆記本上輕輕敲著,等趙書記講完才緩緩開口:“趙書記說得對,不過春季也是農業生產關鍵期,農資補貼、春耕指導這些事不能耽誤,財政資金得優先保障這些民生剛需。” 他沒有直接反駁,卻巧妙地把話題引向了資金分配,會議室裏的空氣頓時變得有些凝重。
晨會結束後,我去送文件,路過張鄉長辦公室時,聽見他正在打電話:“財政局那邊再催催,中小學的課桌椅都快散架了,這筆錢必須這個月到位…… 什麽?鄉裏要修紅果村的路?我沒聽說過,你讓他們先打報告。” 掛電話的聲音不輕,隔著門板都能感受到他的不悅。
真正讓我察覺到矛盾的是一份調研報告。上周我按周主任的要求,寫了篇《青石鄉特色產業發展現狀分析》,裏麵提到紅果村蘋果滯銷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趙書記看後在報告上批示:“此報告很有價值,建議以此為依據,盡快啟動紅果村修路項目。”
我把批示後的報告送到張鄉長辦公室,他戴著老花鏡逐字逐句地看,眉頭越皺越緊。“小李,” 他指著報告裏的數據分析,“你這數據來源是什麽?紅果村去年蘋果產量多少?實際滯銷比例有多大?修路投入和產出能不能成正比?這些都沒說清楚。”
他拿起紅筆在報告上圈畫:“調研報告要實事求是,不能為了立項而誇大問題。” 最後在趙書記的批示下方寫道:“建議先做可行性研究,待數據核實後再議。” 兩種不同顏色的筆跡在紙上形成鮮明對比,像兩條互不相讓的平行線。
更明顯的分歧出現在周三的黨政聯席會上。討論年度預算調整時,趙書記提出從預備費中劃撥五十萬作為紅果村修路啟動資金,張鄉長立刻翻開預算報表:“預備費總共才八十萬,萬一發生自然災害怎麽辦?上個月柳溪村山體滑坡,搶險救災花了不少錢,這筆錢不能動。”
“修路也是民生工程,” 趙書記提高了音量,“蘋果爛在地裏,老百姓意見更大!”“可以先修簡易砂石路應急,花不了多少錢,等財政寬裕了再修水泥路。” 張鄉長不緊不慢地回應,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其他班子成員都低頭沉默,沒人敢插話。
最終會議沒形成統一意見,趙書記拍板:“這事我來協調,先按五十萬準備。” 散會時我收拾文件,發現張鄉長的筆記本上寫著 “盲目決策” 四個字,字跡用力得幾乎要劃破紙頁。
這種矛盾也體現在對下屬的態度上。有次我寫了篇關於春耕生產的信息稿,先送給分管農業的張鄉長審閱,他逐字逐句修改,補充了大量數據:“這裏要寫清楚良種補貼發放戶數,還有農技人員下鄉次數,用事實說話。”
等我按他的意見修改後送給趙書記,卻被要求重寫:“寫得太幹巴,沒有氣勢。要突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這些關鍵詞,把咱們鄉的工作亮點再提煉提煉,讓人一看就有幹勁。” 兩份修改意見風格迥異,我夾在中間,隻能熬夜寫了兩個版本。
辦公室的老王看出了我的難處,午休時給我泡了杯熱茶:“小李,這兩位領導脾氣不一樣,趙書記是部隊轉業的,作風硬朗,喜歡大刀闊斧;張鄉長是老鄉鎮,一步一個腳印幹上來的,做事謹慎。以前在項目上就有分歧,你別往心裏去。”
周五的全鄉幹部大會上,這種暗流湧動的矛盾差點擺上台麵。趙書記在總結講話時說:“有些同誌思想保守,凡事畏首畏尾,錯失發展機遇。” 話音剛落,張鄉長就接著發言:“我們要穩中求進,不能盲目冒進,任何項目都要考慮財政承受能力,不能拍腦袋決策。”
台下的幹部們麵麵相覷,誰都聽出了話裏的弦外之音。我坐在後排記錄,筆尖在紙上停頓了好幾次,心裏明白,這種表麵和諧下的分歧,比公開的爭吵更讓人難受。
會後去檔案室查資料,管理員李大姐悄悄告訴我:“前幾年修鄉衛生院門診樓,兩位領導就吵過一架,趙書記想蓋三層,張鄉長堅持蓋兩層,最後折中蓋了兩層半。” 她指著檔案櫃裏的圖紙,“你看這設計多別扭,都是當時妥協的結果。”
走出檔案室,夕陽正穿過辦公樓的走廊,在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我想起剛到鄉裏時,趙書記拍著我的肩膀說 “年輕人要敢闖敢幹”,張鄉長則語重心長地叮囑 “基層工作要穩紮穩打”。兩種看似都有道理的工作思路,卻在實際操作中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
回到辦公室,我翻開筆記本,上麵記滿了兩位領導的工作要求,有些甚至互相矛盾。窗外的玉蘭花不知何時開了,潔白的花瓣在風中輕輕搖曳。我知道,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分歧,背後是工作理念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將會在接下來的紅果村修路項目中,以更激烈的方式展現出來。
夜色漸濃,辦公樓裏的燈光一盞盞熄滅,隻有黨政辦還亮著燈。我整理著明天要用的文件,心裏暗暗祈禱,希望這些隱藏的矛盾不會影響到民生項目的推進,畢竟無論是紅果村的路,還是孩子們的課桌椅,都承載著老百姓實實在在的期盼。而我能做的,就是在這些矛盾中小心翼翼地尋找平衡點,讓該幹的事能順利推進。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