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市政府辦
字數:3290 加入書籤
市政府大樓的門衛室在門崗右側,玻璃窗擦得鋥亮,能照見人身上的褶皺。李澤嵐攥著錄用通知書的手指微微發白,深藍色的新襯衫是母親在縣城百貨大樓買的,領口的標簽磨得脖子發癢——張鄉長說“第一天上班,得穿得正式些”。
“同誌您好,我是新來的公務員李澤嵐,今天第一天報到。”他把通知書遞過去,門衛大爺推了推老花鏡,鏡片後的眼睛在他身上掃了掃,又對著登記表核對半天,才拿起內部電話:“喂,市辦綜合一科嗎?你們科新來的李澤嵐到了……好嘞。”
掛了電話,大爺指了指門口的刷卡機:“先登記,等會兒有人下來接你。”登記表的第三行寫著“報到部門”,他提筆寫下“市政府辦公室綜合一科”,筆尖劃過紙麵的沙沙聲裏,心跳得像揣了隻兔子。
沒等三分鍾,樓梯口就傳來輕快的腳步聲。一個穿白色連衣裙的姑娘快步走來,齊耳短發別著銀色發卡,臉上帶著爽朗的笑:“是李澤嵐吧?我是綜合一科的林薇,周主任讓我來接你。”她說話時語速很快,像蹦豆子,伸手接過他手裏的行李袋,“別看這袋子小,裝的都是家當吧?”
李澤嵐跟著她往裏走,大理石地麵光可鑒人,映得人影有些發飄。走廊兩側的牆上掛著全市地圖,紅箭頭密密麻麻地指著重點項目,他一眼就看見了青石鄉的位置——在地圖左下角,像枚不起眼的圖釘。
“周主任今天一早就問你到了沒。”林薇推開綜合一科的門,辦公室裏的鍵盤聲突然停了,七八雙眼睛齊刷刷望過來,“給大家介紹下,這是咱科新來的李澤嵐,從青石鄉考來的,筆試麵試雙第一呢。”
靠窗的辦公桌後,一個戴黑框眼鏡的男人推了推眼鏡,站起身來。他約莫三十歲,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白襯衫的袖口係著精致的鏈扣:“我是科裏的老同誌,馬文濤,負責會務協調。”他說話時嘴角噙著笑,眼神卻像掃描儀,把李澤嵐從頭發梢打量到鞋跟。
隔壁桌的大姐探過頭來,齊劉海下的眼睛彎成月牙,身上的碎花襯衫透著溫和:“我叫趙秀蘭,管檔案的。你坐我對麵吧,桌子都給你擦幹淨了。”她的指甲修剪得整整齊齊,桌角擺著個搪瓷杯,印著“先進工作者”的字樣,和父親那枚獎章倒有幾分像。
最後排靠窗的位置,一個穿格子襯衫的年輕人正對著電腦敲得飛快,聞言抬了抬頭,露出顆小虎牙:“我叫肖陽,剛來半年,負責文件收發。以後打印、複印啥的找我,保證比打印機還快。”他說話時身子還對著屏幕,手指在鍵盤上敲出個句號,像是給自我介紹加了個標點。
林薇把行李袋放在靠窗的空桌上:“這就是你的工位,周主任在裏間辦公室,你先整理下,我去通報一聲。”
辦公桌是深色實木的,比青石鄉黨政辦的舊木桌亮堂多了,抽屜裏還留著前任的一支鋼筆,筆帽上刻著“為人民服務”。李澤嵐剛把帶來的筆記本擺好,就聽見林薇喊他:“李澤嵐,周主任叫你。”
周明遠的辦公室不大,牆上掛著幅“求真務實”的書法,字如其人,筆鋒沉穩。他正低頭看著文件,左手食指上的月牙疤在日光燈下格外清晰。聽見腳步聲,他抬起頭,眼角的細紋舒展開:“來了?坐。”
李澤嵐在對麵的椅子上坐下,椅墊的彈性讓他有些不自在。周明遠推過來一杯茶,茶葉在熱水裏舒展:“體檢結果沒問題,檔案也審完了,從今天起,你就是綜合一科的正式成員了。”他翻開麵前的文件夾,“知道綜合科幹啥不?”
“寫材料,辦會務,協調部門……”李澤嵐想起趙書記給的《辦公室工作手冊》,話沒說完就被打斷。
“不全對。”周明遠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綜合科是市政府的‘筆杆子’,更是‘傳聲筒’。領導的想法要通過咱的筆變成政策,基層的聲音要通過咱的耳朵傳到上麵。你在青石鄉待過兩年,這是你的優勢,但也得注意——別把基層的‘野路子’帶到機關來。”
他從抽屜裏拿出一摞文件:“這是近三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你先吃透。下周一跟我去參加農村工作座談會,回來寫篇紀要,算是你的入職作業。”文件的封皮上印著紅色的“秘密”字樣,李澤嵐接過時,指尖有些發沉。
“知道為啥把你放我手下不?”周明遠突然問,眼神裏帶著審視。沒等李澤嵐回答,他自己笑了,“我看了你的麵試答卷,寫紅果村修路那段,提到‘政策要像布鞋,底子實、不硌腳’,這話對我的胃口。”他指了指自己的腳,“我穿了十年布鞋,比皮鞋舒服,也比皮鞋經穿。”
走出辦公室時,林薇正站在門口等他,手裏拿著個考勤卡:“給你辦的,早上八點打卡,中午十二點吃飯,下午兩點上班,五點半下班。”她湊近了些,壓低聲音,“周主任看著溫和,對材料要求特別嚴,上次馬文濤寫的講話稿被他改了七遍,改得直掉眼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秀蘭端來一杯水,杯子上印著卡通圖案:“別聽小林嚇唬你。周主任是刀子嘴豆腐心,去年我兒子高考,他特意批了三天假,還幫著找了輔導老師。”她指了指肖陽,“小肖上次把文件送錯部門,也是周主任去給人賠的笑臉。”
馬文濤拿著份會議通知走過來,臉上依舊掛著標準的微笑:“下周三有個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你跟著我去會場,先學學怎麽擺牌子、調話筒。這活兒看著簡單,錯一個字都可能出大事。”他把通知放在李澤嵐桌上,“下午抽空把參會人員名單背下來,別到時候叫錯領導職務。”
肖陽突然從電腦後探出頭:“濤哥又嚇唬新人。澤嵐哥,別理他,他就是想顯示自己資曆老。”他扔過來一包咖啡,“晚上加班寫材料用得上,周主任的材料,十有八九得熬夜。”
李澤嵐把咖啡放在桌角,看著眼前的同事們——精明的馬文濤,爽朗的林薇,溫和的趙秀蘭,活潑的肖陽,還有那位看似嚴厲卻藏著細心的周明遠。他們像一幅拚圖,組合成他即將融入的新環境。
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照在辦公桌上,把“為人民服務”的鋼筆字照得發亮。李澤嵐摸了摸口袋裏父親給的獎章,冰涼的金屬貼著心口,突然覺得不管是青石鄉的泥土,還是市政府的辦公桌,隻要心裏裝著事,手裏握著筆,腳下的路就永遠能走得踏實。
肖陽的鍵盤聲又響了起來,林薇在給各縣區打電話確認參會人數,趙秀蘭在整理檔案袋,馬文濤對著鏡子調整領帶——辦公室的日常,就在這些細碎的聲響裏開始了。李澤嵐翻開周明遠給的工作報告,指尖落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那章,突然想起紅果村的冷庫,想起李家坳的新教室,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
他知道,新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