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感受

字數:2662   加入書籤

A+A-


    2008年的春風裹著沙塵,把縣委組織部的捷達車吹得微微發晃。李澤嵐望著窗外掠過的黃土坡,手裏攥著的舊記事本被汗浸濕了邊角。第三十七頁記著2006年5月:“青石鄉黨政辦的打印機又卡紙了,趙書記說‘寫材料靠的是腦子,不是機器’。”字跡旁的紅墨水已經發暗,那是當年趙書記用鋼筆戳出來的點點墨跡。
    “澤嵐,別緊張。”坐在副駕駛的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誠轉過頭,他的黑皮鞋擦得鋥亮,與車底板的黃土形成鮮明對比,“市裏點的將,青石鄉那邊重視得很。趙書記昨天還打了三個電話,說‘一定把小李鄉長的住處安排妥當’。”
    李澤嵐笑了笑,指尖在記事本上的“李家坳”三個字上摩挲。2005年他剛到李家坳當村官,張誠還是組織部的普通幹事,來考察時蹲在土豆田裏問他:“城裏娃能吃這苦?”當時他手裏正捧著顆剛挖的土豆,泥點子濺在白襯衫上,像幅笨拙的畫。
    捷達車剛過青石河老橋,就看見趙書記帶著一群人在土場上等。他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軍綠色夾克,袖口磨出的毛邊在風裏打顫,身後跟著鄉黨委班子成員,一個個都站得筆直,像列隊的士兵。
    “張部長!可把您盼來了!”趙書記的大嗓門穿透風沙,先握住張誠的手,又轉向李澤嵐,巴掌拍得他胳膊發麻,“2006年你從黨政辦調走,我就跟張部長說‘這後生是塊種莊稼的好料,遲早得回青石鄉’,你看,2008年這不就應驗了?”
    張誠拍了拍趙書記的肩膀,語氣帶著鄭重:“老趙,澤嵐是市裏點的將,陳書記特意交代,要讓他在青石鄉放開手腳幹。”他掃過在場的鄉幹部,“組織部把人送到了,往後工作上多支持,有困難直接找我。”
    走進鄉辦公樓時,李澤嵐注意到走廊裏新鋪了層水泥,蓋住了2006年他在黨政辦跑材料時留下的串串鞋印。但樓梯轉角的木扶手還是老樣子,被無數隻手磨得發亮,他當年總在這兒歇腳,因為抱著材料爬樓太沉。
    “二樓西頭那間屋,按張部長的意思重新收拾了。”趙書記推開房門,裏麵的石灰味還沒散盡,“2006年你在黨政辦熬夜寫材料,總說這屋窗戶小,我讓人換了塊大玻璃,現在能看見李家坳的梯田了。”
    窗台上擺著個搪瓷缸,缸沿磕掉塊瓷,露出裏麵的黑鐵皮——李澤嵐一眼就認出來,這是2005年他在李家坳用的那個,王大娘幫他在缸底刻了個“嵐”字,現在被摩挲得發亮。
    “張部長特意交代,得讓你住得舒心。”趙書記指著牆角的新鐵皮櫃,“你當年在黨政辦的東西都收著呢,小馬,把箱子搬進來。”
    黨政辦幹事小馬抱著個紙箱進來,裏麵露出來本《農村政策匯編》,2006年的借閱標簽還貼在封麵上,第42頁有他畫的波浪線:“土豆種植補貼需直接發放到農戶手中”,旁邊有趙書記用紅筆寫的“已落實”。
    張誠在屋裏轉了圈,目光落在牆上的《青石鄉地圖》上:“澤嵐在市政府辦待過,眼界寬,你們多跟他學學。”他拍了拍李澤嵐的後背,“當年你在李家坳寫的調研報告,市裏還留著,現在該把紙上的字變成地裏的苗了。”
    中午的接風飯擺在鄉食堂,桌上的土豆燉雞塊冒著熱氣。張誠夾了塊土豆放進李澤嵐碗裏:“嚐嚐,還是不是2005年的味道?”李澤嵐咬了口,麵乎乎的,和當年王大娘燉的一個味,眼眶突然有點熱。
    飯桌上,趙書記掏出個皺巴巴的本子:“2006年澤嵐在黨政辦算過筆賬,說咱鄉的土豆要是搞深加工,能多賣三成價。現在他回來了,這事該提上日程了。”
    張誠放下筷子,看著李澤嵐:“市裏搞‘萬名幹部下基層’,就是要解決這種實打實的問題。你在市政府辦接觸過辛普勞項目,知道市場行情,放手幹,組織部給你撐腰。”
    送張誠返程時,李澤嵐站在土場上望著捷達車駛遠。趙書記遞給他支煙,煙盒是2008年新款的“延安”,但他抽的還是老牌子“金絲猴”。“別覺得張部長重視是壓力,”趙書記吐出個煙圈,“2005年你在李家坳種試驗田,不也頂著壓力?現在不過是換了個大點的田。”
    李澤嵐望著遠處的李家坳,土坯房頂的煙囪正冒著煙。他突然想起2006年離開黨政辦那天,趙書記也是在這兒送他,說“咱青石鄉的土認人,走得再遠也能聞見味”。現在站在2008年的風裏,他才算真正懂了這話——那些在李家坳踩過的泥、在黨政辦寫過的材料、在市政府辦記過的教訓,原來都是這片土地在等他回來的理由。
    回到宿舍,李澤嵐翻開小馬送來的紙箱,最底下壓著張照片:2005年冬天,他和趙書記蹲在李家坳的土豆窖裏,兩人都裹著軍大衣,笑得一臉憨氣。照片背麵有行字,是2006年他調去黨政辦時寫的:“此去經年,終會歸來。”
    2008年的陽光透過新換的玻璃窗照進來,落在照片上,像給那句承諾鍍了層金邊。李澤嵐掏出手機給周明遠發了條信息:“已到青石鄉,張部長很重視,趙書記說要重啟深加工項目。”
    很快收到回複:“組織部的重視是東風,能不能結果,還看你往地裏紮多深。”
    李澤嵐把手機揣進兜裏,走到窗前望著李家坳的方向。遠處的黃土坡上,新翻的土地像塊塊補丁,在陽光下泛著金褐色的光。他知道,2008年的春天,該把2005年埋下的種子,好好澆澆水了。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