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邀請

字數:3153   加入書籤

A+A-


    辛普勞公司銷售總部的會議室裏,午後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桌上,一份《青石鄉馬鈴薯產業發展報告》被李澤嵐輕輕推到馬克麵前。此時考察已近尾聲,李澤嵐攥著筆的手微微用力,語氣裏滿是真誠與期待——這是他醞釀了三天的想法,也是此次赴美考察最重要的“收尾目標”。
    “馬克先生,這三天的考察讓我收獲太多,辛普勞的技術、模式,甚至對農戶的責任擔當,都讓我深受觸動。”李澤嵐的目光落在報告扉頁的“青石薯源”ogo上,“但我也發現,咱們之間有很多可以合作的空間——比如,青石鄉有優質的脫毒種薯基地和5000畝標準化種植田,而辛普勞有先進的深加工技術和全球銷售渠道,要是能合作,既能讓辛普勞的產品在中國有更穩定的原料供應,也能幫青石鄉的馬鈴薯走向更大的市場。”
    馬克拿起報告,翻到“種薯品質檢測數據”那一頁,手指在“病毒零感染、澱粉含量19”的數字上停住:“李鄉長,我注意到你們的種薯品質確實不錯,之前湯姆也跟我誇過你們組培中心的基礎很好。不過,合作涉及原料供應、技術標準、利益分配等很多問題,不是一次考察就能定下來的。”
    “我明白,所以我想正式邀請辛普勞團隊,下個月來中國、來青石鄉考察。”李澤嵐立刻接話,語氣堅定又帶著誠意,“上次咱們在郵件裏聊過原料供應的初步意向,還有很多細節沒敲定——你們可以去看我們的種薯田、組培中心,親眼看看老鄉們是怎麽按標準種植的;也可以去正在建設的深加工園區,看看我們的廠房規劃和設備采購計劃。隻有你們實地考察了,咱們才能把合作的細節談得更實、更細。”
    蘇晴適時補充道:“馬克先生,我報道過青石鄉的產業發展,他們的‘鄉集體+農戶’模式很有特色——農戶按標準種植,企業保底價收購,還有風險共擔機製,能確保原料的穩定供應和品質。上次我在青石鄉采訪時,老鄉們說‘隻要能多賺錢,再嚴格的標準都願意遵守’,這種農戶的積極性,是原料供應的重要保障。”
    她還拿出相機,調出之前拍的青石鄉種薯田照片:“您看,這是去年秋收時的場景,5000畝種薯田連片種植,都配有灌溉和病蟲害防治設備;這是農戶分紅大會,大家拿到分紅時的笑容,能看出他們對產業的認可。”
    馬克看著照片裏老鄉們真摯的笑容,又翻了翻報告裏的“種植戶名單”和“產業規劃圖”,臉上的猶豫漸漸消散:“李鄉長,你的誠意和青石鄉的基礎,確實讓我很感興趣。這樣,我會把你的邀請和青石鄉的資料帶回公司總部,下周召開高管會議討論。如果討論通過,我會親自帶隊去中國,咱們好好聊聊合作的具體方案。”
    “太好了!”李澤嵐心裏一鬆,連忙伸出手,“馬克先生,我在青石鄉等著你們!到時候,我讓老鄉們給你們做最地道的馬鈴薯美食,讓你們嚐嚐‘中國脫毒馬鈴薯之鄉’的味道!”
    馬克握著他的手,笑著說:“我很期待!要是合作能成,這會是辛普勞進入中國鄉鎮市場的重要一步,對咱們雙方來說,都是雙贏。”
    當天晚上,李澤嵐就給趙書記打了越洋電話,把邀請辛普勞訪華的事詳細說了一遍。“趙書記,隻要辛普勞能來,咱們就能把合作的事往前推一大步——不管是引進他們的深加工技術,還是讓他們幫咱們把種薯賣到國際市場,對青石鄉都是天大的好事!”
    電話那頭的趙書記格外興奮:“澤嵐,你幹得好!我這就跟縣農委匯報,讓他們提前準備接待工作;深加工園區那邊,我會盯著施工進度,確保下個月能讓辛普勞的人看到像樣的廠房!”
    考察團返程的前一天,湯姆特意找到李澤嵐,遞給他一份《病毒快速檢測技術手冊》和一張名片:“李鄉長,這是我們實驗室的核心技術資料,裏麵有檢測試劑的配方和儀器操作方法。要是辛普勞能和你們合作,我願意帶隊去青石鄉,幫你們升級組培中心的檢測設備,培訓技術人員。”
    李澤嵐接過手冊,心裏滿是感動:“湯姆先生,太謝謝您了!這份資料對我們來說,比什麽都珍貴。等你們來青石鄉,我一定讓陳教授跟您好好交流,咱們一起把脫毒種薯的技術做得更好。”
    蘇晴把這一幕拍了下來,笑著說:“這就是‘以薯為媒’的友誼吧!等辛普勞來中國,我一定要把你們的合作故事好好報道,讓更多人知道,基層產業也能和國際巨頭並肩合作。”
    返程的飛機上,李澤嵐靠在窗邊,手裏翻著寫滿筆記的本子,心裏已經開始規劃辛普勞訪華的接待細節——要帶他們去看組培中心的二維碼追溯係統試點他打算回去後立刻啟動),去看種薯田的標準化種植流程,去深加工園區看生產線的規劃圖;還要組織農戶代表和他們座談,讓他們聽聽老鄉們的想法和期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晴坐在旁邊,正在寫此次考察的第一篇報道,標題擬為《赴美考察辛普勞:青石鄉取來“馬鈴薯產業真經”》。“我打算在報道裏提一下邀請辛普勞訪華的事,既能讓市縣領導知道你的努力,也能為後續的合作造造勢。”她對李澤嵐說。
    “好啊,不過別寫得太滿,等辛普勞那邊正式答複了,咱們再重點報道。”李澤嵐笑著說,目光望向窗外的雲海——他知道,邀請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很多事要做:完善合作方案、準備接待細節、升級產業基礎,但他一點都不慌。因為他知道,隻要保持著這份“實幹+真誠”的勁頭,隻要能讓老鄉們受益,就沒有談不成的合作,沒有幹不成的事。
    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時,李澤嵐收到了馬克的郵件:“公司高管會議初步同意訪華計劃,具體行程下周確定後發給你。期待與你在青石鄉相見!”
    他立刻把郵件轉發給趙書記和穀書記,又給蘇晴看:“你看,有戲!咱們的‘跨國合作夢’,離實現又近了一步!”
    蘇晴笑著點頭:“這都是你一步一個腳印幹出來的——從建組培中心到辦鄉企,從開招商會到赴美考察,每一步都紮實,所以才能贏得辛普勞的認可。接下來,咱們一起加油,把合作的事落實,讓青石鄉的馬鈴薯,真的能走向世界!”
    李澤嵐握著手機,心裏滿是期待。他仿佛已經看到,下個月辛普勞團隊走進青石鄉種薯田的場景,看到老鄉們圍著湯姆請教技術的場景,看到“青石薯源”與辛普勞簽訂合作協議的場景——這些場景,不是空想,而是即將實現的未來。隻要他繼續帶著初心、帶著實幹,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青石鄉的馬鈴薯產業,一定會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老鄉們的日子,也一定會越過越紅火。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