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調整

字數:2767   加入書籤

A+A-


    從北京回來的高鐵上,李澤嵐手裏的《2010年涉農企業合規指引》被翻得邊角發卷,蘇明遠強調的“廉潔底線”“合規監管”,像警鍾一樣在他心裏反複回響。他望著窗外掠過的農田,腦子裏已經開始盤算:青石鄉的公司不能隻靠“自覺”守規矩,得建個專門的監督機構,把風險防控的“閘門”焊死——這個想法,在回到青石鄉的第二天,就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
    李澤嵐先找穀書記和縣長匯報了去北京的情況,重點說了蘇明遠關於“強化監管”的建議,接著拿出自己草擬的《青石鄉馬鈴薯精深加工廠監督機構設立方案》:“咱們公司涉及外資合作、財政資金,光靠鄉紀委監督不夠,我想請縣裏檢察院派專人牽頭,成立一個‘合規監督小組’,專門盯資金使用、采購流程、合作履約這些關鍵環節,從源頭杜絕風險。”
    縣長翻著方案,眼裏滿是認可:“這個想法好!現在國家對鄉鎮企業監管收緊,有檢察院介入,既能幫咱們把好關,也能讓辛普勞更放心——畢竟國際公司最看重‘合規性’。我看可以請縣檢察院的張副檢察長來牽頭,他常年負責涉農案件,對基層企業的風險點摸得透,能幫咱們少走彎路。”
    穀書記補充道:“不僅要請人牽頭,還得明確監督小組的權責——不能隻‘查問題’,還要‘提建議’,比如資金使用流程怎麽優化、采購招標怎麽更透明,都得讓他們參與進來,做到‘監督與指導並重’。”
    得到縣裏支持後,李澤嵐立刻去縣檢察院拜訪張副檢察長。張副檢察長剛看完蘇晴寫的報道,對青石鄉的薯條廠早有印象,聽完李澤嵐的想法,當即表態:“基層企業能主動請監督,這是好事!我願意牽頭,再從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科抽調2名骨幹,咱們一起把這個監督小組建起來,既要守住‘不腐’的底線,也要保障企業能正常運營,不能讓監督變成‘束縛’。”
    兩人當天就細化了監督小組的運作機製,首先明確了“三大監督重點”:
    資金監管:所有資金支出包括縣財政扶持資金、銀行貸款、辛普勞未來可能投入的設備升級費用),必須先報監督小組審核,審核通過後才能走支付流程;每月監督小組要會同第三方會計事務所,對資金流向進行複盤,形成《資金合規報告》,報縣檢察院和鄉黨委雙重備案。
    采購合規:種薯采購、設備維修、原材料采購等涉及花錢的項目,隻要金額超過5萬元,必須走公開招標流程,監督小組全程參與——從招標文件製定,到投標企業資質審核,再到開標評標,每一步都要簽字確認,杜絕“暗箱操作”。
    合作履約:與辛普勞的合作約定,監督小組要建立“履約台賬”,比如“設備調試進度”“合格率達標情況”“技術培訓次數”等,每季度對照協議核查一次,確保雙方都按約定執行,避免因履約不到位引發糾紛,也防止有人借“合作”之名搞利益輸送。
    為了避免監督小組“越權幹預”企業運營,他們還特意劃定了“監督邊界”:監督小組隻負責“合規性審查”,不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比如薯條的定價、訂單的承接、人員的日常管理等,都由公司自主決定。用張副檢察長的話說:“咱們是‘保駕護航’,不是‘掌舵劃槳’,不能替企業做決定,但要確保企業走的每一步都合規合法。”
    監督小組成立的消息傳到公司時,有些員工心裏犯嘀咕:“這是不是不信任咱們?還要檢察院的人來盯?”李澤嵐特意召開員工大會,把蘇明遠的提醒、縣裏的支持和監督小組的權責一五一十說清楚:“請監督小組來,不是為了找咱們的茬,是為了保護咱們——現在政策收緊,一旦出點合規問題,不僅公司要受影響,咱們每個人的工作都可能沒著落。有他們把關,咱們幹工作更踏實,老鄉們也更放心,辛普勞也更願意跟咱們合作,這是一舉三得的事!”
    大會結束後,監督小組立刻開展了第一次工作——核查公司前期的種薯采購賬目。張副檢察長帶著兩名檢察幹警,坐在公司的臨時辦公室裏,把5月到8月的采購記錄、付款憑證、農戶簽字單一一擺開,逐筆核對。遇到金額較大的采購單,還會給農戶打電話核實:“王大爺,7月份公司收了您家3噸種薯,是不是按1.8元斤付的款?錢有沒有按時到賬?”
    核實到最後,張副檢察長在《核查報告》上寫下:“前期種薯采購流程規範,價格統一,資金支付及時,未發現違規操作。建議後續采購招標時,可在鄉公告欄和縣政府網站同步發布信息,擴大投標企業範圍,進一步提升透明度。”
    這份報告讓公司上下都鬆了口氣,也讓大家對監督小組的態度從“抵觸”變成了“認可”。負責采購的小馬說:“以前采購怕別人說閑話,現在有監督小組盯著,每一步都有記錄,咱們幹事更有底氣了!”
    辛普勞的湯姆聽說青石鄉成立了由檢察院副檢察長牽頭的監督小組,特意給李澤嵐發了封郵件:“這是我見過最專業的基層企業合規舉措,你們對‘合規’的重視,讓我們對合作更有信心。後續的設備升級費用,我們願意按約定盡快落實,因為我們相信,這些資金會用在實處,會真正助力薯條廠的發展。”
    李澤嵐把郵件轉發給張副檢察長和穀書記,心裏滿是感慨——當初聽從蘇明遠的建議成立監督小組,不僅守住了廉潔底線,還贏得了辛普勞的信任,更讓公司的運營走上了“合規化”的軌道。他站在車間裏,看著監督小組的幹警正在核對油炸鍋的采購合同,看著工人師傅們按標準操作設備,看著金黃的薯條從傳送帶上滑下來,心裏格外踏實。
    他知道,青石鄉的公司要走的路還很長,和辛普勞的合作也麵臨著不少挑戰,但隻要守住“合規”“廉潔”這兩條線,有監督小組保駕護航,有老鄉們的支持,這座大山裏的薯條廠,一定能像蘇明遠期望的那樣,不僅“建起來”,更能“走得穩、走得遠”,最終把金黃的薯條,變成老鄉們手裏實實在在的“好日子”。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