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見家長

字數:4482   加入書籤

A+A-


    11月的青川縣,冷風吹得路邊的楊樹葉打著旋兒落,李澤嵐老家所在的化肥廠家屬院,卻早早飄起了飯菜香。自從上周李澤嵐說要帶蘇晴回家,母親周慧就沒閑著——前一天特意去縣東頭的農貿市場趕了早集,把青川本地的散養土雞、曬幹的椴木木耳、剛從地裏挖的蜜薯都買了回來,連父親李建國都提前跟化肥廠的車間主任請了半天假,在家把陽台堆了半季的舊化肥袋清幹淨,還把家裏的老八仙桌擦得能照見人影。
    李澤嵐的老家在家屬院第三排老樓的四樓,樓梯扶手被幾十年的手掌磨得發亮,牆角還留著早年孩子們畫的粉筆塗鴉。父親李建國在縣化肥廠當了三十年造氣車間工人,手上常年帶著股淡淡的氨味,指關節因為常年搬卸原料有些變形,虎口處的老繭厚得能磨破砂紙,明年就要退休的他,現在還習慣每天早起去廠裏看看造氣爐的壓力表,總說“多盯一眼,化肥的純度才夠,老鄉們用著才放心”;母親周慧以前在廠食堂幫廚,後來食堂外包,就在家幫鄰居縫補衣物、照看孩子,聽說兒子要帶“對象”回來,頭天晚上翻出了壓箱底的紅碎花桌布,連給蘇晴準備的棉拖鞋,都特意放在暖氣片上烘得暖暖的。
    “晴晴,咱們從青石鄉到縣城得走四十多分鍾山路,你要是暈車就跟我說,咱們停路邊歇會兒。”車上,李澤嵐一邊幫蘇晴把圍巾往脖子裏掖了掖,一邊絮絮叨叨地叮囑,“我媽這人熱心腸,一會兒肯定拉著你問東問西,你別嫌煩;我爸話少,平時跟我都沒幾句正經話,但他要是主動給你夾菜,就是心裏認你這個孩子了。”
    蘇晴笑著晃了晃手裏的帆布袋子——給周慧的是一條淺駝色羊絨圍巾,她特意選了軟乎乎的羊絨材質,想著老人冬天出門買菜圍著暖和;給李建國的是個印著“平安”字樣的不鏽鋼保溫杯,知道他在廠裏值夜班時總用搪瓷缸子裝茶水,冬天涼得快,保溫杯剛好能派上用場。“放心吧,上次去北京見我爸,你緊張得連話都說不利索,這次該我給你打圓場了。再說叔叔阿姨都是實在人,咱們就說實在話,不搞那些虛的。”
    兩人剛走到家屬院門口,就看見周慧站在老槐樹下張望,身上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藍布棉襖,手裏還攥著個灌了熱水的玻璃瓶子。看到他們,周慧立刻快步迎上來,先是拉著蘇晴的手上下打量,眼睛都笑成了月牙:“這就是晴晴吧?長得真俊!手怎麽這麽涼?快跟我上樓,我把電暖器開著呢,再喝碗紅糖薑茶暖暖身子。”
    蘇晴被周慧拉著,掌心觸到老人粗糙卻溫暖的手,心裏一下子踏實了:“阿姨好,給您和叔叔添麻煩了,這是一點心意,您別嫌棄。”
    “還帶什麽東西呀!人來就行!”周慧嘴上說著客氣話,卻還是接過袋子,轉頭塞給跟在後麵的李建國,“老東西,快把晴晴的東西拿上樓,別杵在這兒跟根電線杆似的!”
    李建國接過袋子,對著蘇晴憨厚地笑了笑,聲音帶著常年在車間說話的沙啞:“姑娘,路上累了吧?樓道窄,我走前麵給你擋著點,別碰著腦袋。”他的手上還沾著點淡灰色的化肥粉末,顯然是早上去廠裏巡查造氣爐時沒來得及洗幹淨,說話時眼神有點躲閃,卻還是主動伸手,接過了蘇晴手裏的隨身包。
    到了家裏,客廳不大,卻收拾得整整齊齊,老八仙桌上鋪著周慧翻出來的紅碎花桌布,上麵擺著洗得發亮的橘子和剛炒好的瓜子。周慧拉著蘇晴坐在沙發上,又轉身去廚房端了碗冒著熱氣的紅糖薑茶:“姑娘,快喝了這碗薑茶,咱們青川冬天風硬,別凍著身子,回頭該感冒了。”
    蘇晴接過薑茶,熱氣順著杯壁傳到手上,又暖到心裏,她小口抿了一口,甜絲絲的薑味在嘴裏散開:“謝謝阿姨,您太細心了,這薑茶真好喝。”
    “跟阿姨客氣啥!”周慧坐在蘇晴旁邊,拉著她的手就沒鬆開,絮絮叨叨地問,“聽澤嵐說,你是記者?天天跟他在青石鄉跑那個薯條廠?那山裏路不好走,淨是坑坑窪窪的,你一個姑娘家,可得多注意安全,別摔著碰著了。”
    “不辛苦,澤嵐才辛苦呢。”蘇晴笑著看向李澤嵐,眼裏滿是溫柔,“他在青石鄉建薯條廠,跑貸款跑了二十多趟銀行,盯設備調試經常忙到後半夜,有時候連口熱飯都顧不上吃。我就是幫著寫寫報道,記錄一下廠裏的事,跟他比起來,我這點活兒算不得什麽。”
    周慧一聽,立刻轉頭瞪了李澤嵐一眼,語氣裏帶著心疼:“你看看你!跟你說過多少回,別總把活兒往自己身上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晴晴,你以後可得幫阿姨盯著他,他要是再熬夜不吃飯,你就給我打電話,我來好好罵他一頓!”
    李澤嵐無奈地撓了撓頭,笑著說:“媽,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再說有晴晴在,她總提醒我按時吃飯,比您還管得嚴呢。”
    正說著,廚房裏傳來“滋啦”一聲響——李建國不知什麽時候係上了周慧的碎花圍裙,正站在灶台前炒臘肉。蘇晴湊到廚房門口看了一眼,隻見李建國一手拿著鍋鏟,一手扶著鍋沿,動作不算熟練,卻格外認真,鍋裏的臘肉和青蒜翻炒著,油花濺起,香味瞬間飄滿了整個屋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叔叔,我來幫您吧?您看您都出汗了。”蘇晴說著就要進去搭手。
    李建國連忙擺手,臉上有點不好意思:“不用不用,姑娘你去坐著歇著,我跟你阿姨學過這道菜,今天讓你嚐嚐咱們青川的臘肉,比城裏買的香。”他嘴上說著,卻悄悄把燃氣灶的火調小了些,顯然是怕火太大把肉炒糊了,丟人。
    周慧走過來,笑著跟蘇晴說:“他呀,平時連碗都懶得洗,這次聽說你要來,昨天特意讓我教他炒臘肉、燉土雞,練了好幾遍,說一定要讓你嚐嚐他的手藝,別讓人覺得他這個當爹的不重視。”
    蘇晴心裏一暖,轉頭看向李澤嵐,兩人相視一笑,眼裏滿是默契——不用多說,都懂彼此心裏的那份在意。
    沒一會兒,菜就擺滿了一桌——青蒜炒臘肉、清燉土雞、涼拌木耳、蒸蜜薯,還有一碗周慧特意做的雞蛋羹,都是些家常小菜,卻透著滿滿的心意。吃飯時,周慧不停地給蘇晴夾菜,蘇晴的碗裏很快就堆成了小山:“晴晴,多吃點,這土雞是我托鄉下表妹養的,沒喂飼料,肉嫩得很;這臘肉也是去年冬天我自己醃的,用的是咱們本地的土豬肉,香得很,你多嚐嚐。”
    李建國話少,卻一直默默關注著蘇晴,看到蘇晴總夾近處的雞蛋羹,就悄悄把遠處的涼拌木耳往她那邊推了推,還把燉土雞裏最大的那個雞腿夾到了蘇晴碗裏,聲音有點悶:“姑娘,吃個雞腿,補補身子,在山裏跑采訪,肯定累。”
    蘇晴連忙把雞腿夾給李建國,笑著說:“叔叔,您也吃,您在化肥廠上班,天天搬原料、盯造氣爐,比我辛苦多了,這雞腿該您吃。”
    李建國愣了一下,隨即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又把雞腿推了回去:“我不缺,你吃,你跟澤嵐在山裏幹事,比我累,得好好補補。”
    飯吃到一半,周慧拉著蘇晴的手,眼神變得認真起來:“晴晴,阿姨看你是個好姑娘,懂事、實在,還不嬌氣。澤嵐這孩子,從小就倔,認定的事八頭牛都拉不回來,有時候軸得很,但他心善,對人實在,沒什麽壞心眼。你們倆在青石鄉一起幹事,能互相有個照應,阿姨心裏踏實。以後要是澤嵐欺負你,你可別憋著,就跟阿姨說,阿姨幫你收拾他!”
    蘇晴臉頰微微泛紅,她看了眼身邊的李澤嵐,又看向周慧,認真地點了點頭:“阿姨,您放心,澤嵐對我很好,我們在青石鄉互相照顧,什麽事都一起商量,挺好的。”
    李澤嵐握著蘇晴的手,眼神堅定地對著周慧說:“媽,您放心,我肯定不會讓晴晴受委屈。以後我們倆一起把薯條廠辦好,讓老鄉們多賺點錢,也一起把咱們的小日子過好。”
    吃完飯,蘇晴主動起身,要幫周慧收拾碗筷,周慧卻拉著她的手不讓:“姑娘,你坐著歇著,這些活兒我來就行,哪能讓你動手。你跟澤嵐聊會兒天,一會兒我給你裝些臘肉和木耳,你帶回去在青石鄉吃,比外麵買的幹淨,也放心。”
    臨走時,周慧把早就準備好的布袋子塞給蘇晴,裏麵裝著一大塊臘肉、一袋幹木耳,還有她自己醃的蘿卜幹:“晴晴,這些都是咱們青川的特產,你帶回去嚐嚐,要是不夠吃,就給阿姨打電話,阿姨再給你寄過去。以後常來家裏,阿姨給你做你愛吃的。”
    李建國也從屋裏拿出一個保溫杯,遞到蘇晴手裏,還是蘇晴送他的那個印著“平安”的杯子,隻是裏麵已經灌滿了熱水:“姑娘,這個杯子你拿著,冬天在山裏跑,多喝熱水,別凍著了。要是澤嵐欺負你,也別客氣,跟叔叔說。”
    蘇晴接過保溫杯,指尖觸到溫熱的杯壁,心裏瞬間湧上一股暖流,眼眶有點發紅:“叔叔阿姨,謝謝你們,這麽照顧我。以後我會常來看你們的,也會跟澤嵐一起好好幹,不讓你們失望。”
    走出家屬院時,冷風依舊吹著,可蘇晴心裏卻暖暖的。李澤嵐握著她的手,笑著說:“我媽跟我爸,從來沒對誰這麽上心過,你這算是徹底過了他們的關了。”
    蘇晴笑著點頭,抬頭看向遠處的縣城夜景——路燈亮著暖黃的光,家屬院裏傳來鄰居們的談笑聲,遠處化肥廠的煙囪冒著淡淡的白煙,一切都那麽平和而溫暖。她知道,這裏不僅是李澤嵐的家,以後也會是她的家;而她和李澤嵐的未來,會像這桌上的家常飯一樣,平淡卻踏實,溫暖又長久。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