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初三

字數:3597   加入書籤

A+A-


    大年初三的北京,陽光把胡同裏的積雪曬得微微發融,空氣裏飄著淡淡的水汽和糖炒栗子的甜香。李澤嵐陪著蘇晴走進“京味小館”時,老板正隔著櫃台招呼老主顧,竹編的燈籠在門框上輕輕搖晃,映得玻璃窗上的“福”字格外鮮亮。這家開了二十多年的小館,是蘇晴大學時和趙磊、方卉常來的地方,一碗炸醬麵、一碟糖蒜,就是他們當年最解饞的“改善夥食”。
    “澤嵐,蘇晴!這兒呢!”靠窗的桌子旁,趙磊已經揮起了手。他今天沒穿平時跑公益時的衝鋒衣,換了件幹淨的深藍色毛衣,頭發也打理得整整齊齊,隻是笑起來時眼角的細紋,還帶著常年在戶外奔波的痕跡。方卉坐在他身邊,穿著米白色的針織開衫,手裏正把玩著一串紅繩手鏈,見他們進來,立刻起身拉開椅子:“快坐,剛給你們點了北冰洋,加了冰碴兒,解膩!”
    李澤嵐在蘇晴身邊坐下,指尖碰到玻璃杯壁的涼意,瞬間驅散了身上的暖氣。桌上已經擺好了幾碟小菜:醬肘子切得厚薄均勻,裹著透亮的醬汁;涼拌藕片撒著白芝麻,透著清爽;還有一碟炸咯吱,金黃酥脆,是老北京過年常吃的小吃。趙磊拿起北冰洋的瓶子,“嘭”地一聲打開瓶蓋,氣泡滋滋地冒出來:“嚐嚐,還是當年那味兒不?咱們上學時,每次考完試就來這兒,一人一瓶北冰洋,能聊到天黑。”
    蘇晴笑著接過瓶子,喝了一口,眼睛彎成了月牙:“沒變!就是那會兒你總搶我的炸咯吱,說‘女生吃多了胖’,結果自己全造了。”方卉也跟著笑:“可不是嘛,他還說幫我分擔醬肘子,最後骨頭都沒給我剩一根。”趙磊撓了撓頭,嘿嘿笑著擺手:“那不是年輕胃口好嘛,現在想搶也搶不動了,上次在房山幫老鄉蓋書屋,搬兩箱書就喘得不行。”
    說起房山的老鄉,方卉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你們是沒見,村裏的老鄉們多熱情。我們去量書屋的尺寸時,張嬸非要拉我們去家裏吃餃子,韭菜雞蛋餡的,香得很。她家小孫子才五歲,抱著我的腿說‘姐姐,書屋能放繪本嗎?我想看小熊的故事’,聽得人心都化了。”
    “還有李大爺,七十多了,天天來工地幫忙遞釘子、搬木板,說‘娃們能有地方看書,我累點算啥’。”趙磊補充道,眼裏帶著笑意,“我們本來想給大爺點酬勞,他說啥也不收,最後塞給我們一袋子自己種的紅薯,甜得能當糖吃。”
    李澤嵐聽著,想起自己老家青川縣的鄉親們,也是這樣熱情實在。小時候他放學晚了,總被鄰居王嬸拉回家吃飯;秋收時人手不夠,全村人都會互相幫忙,誰家的玉米先熟,大家就先去誰家的地裏忙活。他拿起一塊炸咯吱,咬下去脆生生的,嘴裏滿是油脂的香氣:“老鄉們都這樣,看著話不多,心裏卻熱乎。我老家那邊,誰家蓋房子,全村人都來搭把手,中午就蹲在院子裏吃大鍋飯,熱鬧得很。”
    蘇晴也跟著點頭,掰著手指頭數:“我上次去河北采訪,住的那家老鄉,早上五點就起來給我煮玉米粥,還煎了荷包蛋,說‘城裏姑娘細皮嫩肉,得吃好點’。臨走時,大娘塞給我一籃子紅棗,說‘這是自家樹上結的,甜’,我推都推不掉。”
    正說著,老板端著炸醬麵走了過來,三大碗麵碼得整整齊齊,上麵鋪著黃瓜絲、胡蘿卜絲、豆芽菜,還有滿滿一勺炸醬,醬香撲鼻。“得嘞,三位老主顧,還是老規矩,炸醬多放肉!”老板笑著放下碗,又指了指李澤嵐,“這位是蘇晴姑娘的愛人吧?第一次來,嚐嚐咱這炸醬麵,地道老北京味兒!”
    李澤嵐拿起筷子,拌了拌麵條,醬香味瞬間散開。他嚐了一口,麵條筋道,炸醬鹹香,配上清爽的菜碼,確實好吃。趙磊一邊呼嚕嚕地吃麵,一邊含糊地說:“澤嵐,你別看這小館不起眼,老板的手藝是祖傳的,當年我們宿舍聚餐,十個人能吃二十碗麵,老板都怕我們把他吃破產了。”
    方卉笑著瞪了他一眼:“就你話多,快吃你的麵,小心醬蹭到衣服上。”說著,她從包裏拿出一個小盒子,遞給蘇晴:“給,這是我去年在雲南支教時,當地老鄉給的手工銀鐲子,一對,你和澤嵐一人一個,算是我們的新婚禮物。”
    蘇晴打開盒子,裏麵放著兩隻小巧的銀鐲子,上麵刻著簡單的花紋,透著質樸的美感。她拿起一隻遞給李澤嵐,眼裏滿是歡喜:“真好看!謝謝你,卉子。我們本來還說找機會請你們吃飯,結果倒先收了你們的禮物。”
    “跟我們客氣啥!”趙磊擺擺手,“你們倆能好好的,比啥都強。對了,年後春暖花開,我們打算組織城裏的孩子去房山的書屋體驗生活,摘摘野菜、聽聽老鄉講過去的事,你們要是有空,也來湊個熱鬧?”
    “好啊!”蘇晴立刻答應,轉頭看向李澤嵐,“咱們到時候去給孩子們講講農村的趣事,再幫老鄉們摘摘香椿,怎麽樣?”李澤嵐笑著點頭:“沒問題,正好也能看看你們建的書屋,說不定還能跟老鄉們學幾招醃菜的手藝,我媽總說我醃的蘿卜幹不好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幾人邊吃邊聊,從大學時的糗事聊到現在的生活,從房山的老鄉聊到雲南的支教經曆,偶爾也會提到工作,但更多的是輕鬆的家常。趙磊說他去年在安徽幫老鄉賣橘子,學會了編竹筐,現在家裏還擺著一個自己編的果籃;方卉說她跟著雲南的老鄉學做了普洱茶,回頭給蘇晴和李澤嵐寄點嚐嚐;蘇晴則說起自己采訪時學的剪紙,過年時剪了好幾張窗花,貼在四合院的窗戶上,特別喜慶。
    吃到後半程,老板又送來了一碟驢打滾,糯米軟糯,豆沙香甜。李澤嵐看著桌上說說笑笑的三人,心裏格外踏實。他以前總覺得,過年就是一家人團聚,吃頓熱鬧的年夜飯,放放煙花。但現在他發現,過年也可以是和誌同道合的朋友坐在一起,吃著簡單的飯菜,聊著輕鬆的家常,不用聊工作的壓力,不用想政策的細節,隻享受這一刻的溫暖和自在。
    “對了,澤嵐,你會下棋不?”趙磊忽然問道,“年後有空的話,來我們家下棋,我爸下棋可厲害了,上次贏了小區裏的老棋王,得意了好幾天。”李澤嵐笑著說:“會一點,不過水平不高,到時候可得讓大爺手下留情。”
    方卉也跟著說:“我們家還種了不少花,開春的時候,月季、薔薇都開了,你們來賞花、喝茶,我給你們做我最拿手的紅燒肉。”蘇晴眼睛一亮:“好啊!我還想學做紅燒肉呢,每次做都燉不爛,澤嵐總說我做的是‘石頭肉’。”
    幾人越聊越投機,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三點多。陽光漸漸西斜,透過玻璃窗灑在桌上,給空了的麵碗和剩下的驢打滾鍍上了一層金邊。趙磊看了看時間,笑著說:“喲,聊了這麽久,都快耽誤接我爸去公園遛彎了。”方卉也站起身,收拾好包:“那我們就先撤了,年後再約,記得來房山看我們!”
    送走趙磊和方卉,李澤嵐和蘇晴並肩走出小館。胡同裏的積雪已經化得差不多了,露出青灰色的石板路,偶爾有幾隻麻雀落在牆邊,嘰嘰喳喳地叫著。蘇晴挽著李澤嵐的胳膊,腳步輕快:“今天真開心,好久沒跟學長學姐聊這麽痛快了,感覺又回到了大學時候。”
    李澤嵐握住她的手,感受著掌心的溫度:“我也很開心,不用想工作,不用想數據,就單純地聊天、吃飯,這種感覺真好。”蘇晴抬頭看著他,眼裏滿是笑意:“那咱們以後常約他們出來玩,春天去賞花,夏天去摘果子,秋天去看紅葉,冬天就來吃炸醬麵,怎麽樣?”
    “好啊,都聽你的。”李澤嵐笑著點頭,低頭在她額頭上輕輕吻了一下。胡同裏的風帶著淡淡的暖意,遠處傳來孩子們放鞭炮的笑聲,陽光正好,歲月安穩,這大概就是過年最好的樣子——有愛的人在身邊,有聊得來的朋友,有簡單的快樂,不用轟轟烈烈,卻足夠溫暖人心。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