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聯絡員

字數:5870   加入書籤

A+A-


    從李澤嵐辦公室出來時,已是晚上八點。周明握著手裏的茶葉盒,腳步比來時輕快了不少。剛才李澤嵐那句“以後跟著我在陽山幹活,少不了讓你‘為難’”,讓他心裏既感受到信任,也清楚接下來的工作擔子更重——隨著調研深入,要對接的部門、要跟進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單靠他一個人,恐怕難以兼顧。
    回到家,周明簡單吃了點晚飯,便坐在書桌前,對著電腦裏縣政府各科室人員名單琢磨起來。李澤嵐的調研節奏快、隨機性強,需要一個“跟得上節奏”的聯絡員:既要熟悉基層情況,能快速對接鄉鎮;又要細心周到,能把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農戶的訴求及時記錄整理;最重要的是,得像自己一樣,認同李澤嵐“務實不務虛”的工作風格,不會被基層的“抱怨”帶偏。
    翻了幾頁名單,周明的目光停在“農業農村局 林薇”這個名字上。林薇是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股的股長,三十出頭,名牌農業大學畢業,在陽山工作了八年,跑遍了全縣12個鄉鎮的田間地頭,對種養殖產業、農戶訴求了如指掌。去年周明跟著前任縣長調研時,曾和林薇打過幾次交道,印象裏她說話直、做事穩,匯報工作從不說空話,遇到農戶反映的問題,會當場記在筆記本上,第二天就去村裏核實,是出了名的“實幹派”。
    “就她了。”周明心裏有了譜。林薇熟悉農業領域,正好能跟上李澤嵐聚焦“農”字頭問題的調研節奏;而且她常年跑基層,和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的人熟,對接工作能少走不少彎路。
    第二天一早,周明提前半小時到了辦公室,剛把“調研問題台賬”發給各部門,就拿著林薇的簡曆去找李澤嵐。敲開辦公室門時,李澤嵐正在看青蓮鎮漁業的信訪資料,抬頭見是他,笑著問:“昨晚沒少被鄉鎮幹部‘追問’吧?”
    “您都料到了。”周明笑著把簡曆遞過去,“李縣長,這幾天跟著您調研,我發現要對接的事情太多了,單靠我一個人,怕顧不過來。我給您物色了個聯絡員,農業農村局的林薇,她對基層情況熟,尤其是種養殖這塊,做事也紮實,您看看合不合適。”
    李澤嵐放下手裏的資料,拿起簡曆仔細翻看。簡曆上,林薇的工作經曆很簡單:大學畢業後考到陽山縣農業農村局,從辦事員做到股長,八年裏牽頭解決過七拱鎮陽山雞疫病防治、大塘鎮優質稻品種改良等多個民生問題,去年還被評為“全縣優秀基層幹部”。
    “這個林薇,我有點印象。”李澤嵐回憶起來,剛到陽山時,縣農業農村局匯報工作,林薇作為股長列席,當時提到陽山雞銷路問題,她沒跟著說“正在協調”這類套話,而是直接拿出養殖戶的銷售數據、收購商的壓價記錄,直言“問題出在渠道太單一,得建本地銷售網絡”,當時就覺得這個年輕人“敢說真話”。
    “她對基層的熟悉度,比咱們都強。”李澤嵐把簡曆放在桌上,“讓她來當聯絡員,正好能補上咱們對陽山農業情況的‘短板’。你去跟農業農村局局長說一聲,借調林薇到縣政府辦,專門跟著調研,負責記錄問題、對接鄉鎮和部門,你則側重統籌協調和行程安排,兩個人分工配合,效率能高不少。”
    “好,我這就去辦。”周明心裏鬆了口氣,看來自己的眼光和李澤嵐對上了。
    不到一小時,周明就帶著林薇走進了李澤嵐的辦公室。林薇穿著一身淺藍色職業裝,手裏拿著一個舊筆記本,看到李澤嵐,微微躬身:“李縣長,我是農業農村局的林薇,以後請您多指教。”
    “不用拘謹,坐。”李澤嵐指了指對麵的椅子,“找你來當聯絡員,主要是因為你熟悉基層,知道農戶真正需要什麽。咱們調研不搞虛的,你跟著我,看到什麽、聽到什麽,都如實記下來,不用怕‘揭短’,也不用刻意‘粉飾’,有問題就直接說,有解決不了的,咱們一起想辦法。”
    “您放心,我一定如實記錄,絕不打折扣。”林薇打開筆記本,露出裏麵密密麻麻的字跡——這是她多年來跑基層記下的農戶訴求、產業問題,“我手裏有全縣種養殖戶的聯係方式,還有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的對接人,以後調研時,您想找哪個農戶、哪個合作社,我能第一時間聯係上。”
    李澤嵐看著筆記本上的字跡,滿意地點頭:“就是要這種‘接地氣’的準備。今天下午去青蓮鎮調研漁業,你提前聯係一下鎮裏的漁業合作社,不用讓他們準備,就說我們隨便看看,順便找幾個漁民聊聊。”
    “好,我現在就聯係。”林薇立刻拿出手機,走到辦公室門口打電話。她的語氣很直接,對著電話那頭的青蓮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說:“王主任,下午李縣長去調研漁業,不用安排示範點,也不用通知合作社特意準備,讓漁民該幹嘛幹嘛,我們隨機找幾個人聊就行。”
    掛了電話,林薇回到辦公桌前,對李澤嵐說:“李縣長,都聯係好了,青蓮鎮有三個漁業合作社,主要集中在連江沿岸的漁民村,我們下午直接去碼頭,漁民們大多在那裏卸貨、賣魚,正好能看到真實情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這麽定。”李澤嵐站起身,拿起外套,“周明,你通知司機備車,咱們下午一點準時出發。林薇,你把青蓮鎮漁業的信訪資料帶上,尤其是漁民反映‘收購商壓價’‘漁網補貼沒到位’的問題,到了現場一一核實。”
    走出辦公室時,周明看著身邊的林薇,心裏踏實了不少。有了這個“基層通”當聯絡員,以後調研能少走很多彎路;而林薇跟在李澤嵐身後,看著這位代縣長雷厲風行的樣子,心裏也多了幾分期待——她在農業農村局幹了八年,見過不少“走過場”的調研,像李澤嵐這樣“直奔問題”的領導,還是第一個。
    三人剛走到辦公樓門口,就遇到了縣財政局局長張勇。張勇看到李澤嵐,連忙上前:“李縣長,您要的大塘鎮灌溉渠維修資金測算,我們昨晚加班做出來了,35公裏渠段,總預算285萬,您看看能不能批?”
    李澤嵐接過測算表,快速掃了一眼,直接在上麵簽字:“盡快撥付,先給100萬啟動資金,讓大塘鎮立刻開始清淤和破損渠段修補,剩下的資金分兩批撥付,確保秋收前把灌溉渠修好,不能影響農戶種稻。”
    張勇愣了一下,沒想到李澤嵐這麽快就簽字了——以往縣裏撥大額資金,總要開會討論好幾次,至少拖上一周。他連忙點頭:“好,我今天就安排人走流程,爭取明天把啟動資金撥下去!”
    看著張勇匆匆離開的背影,林薇心裏更佩服了——這位代縣長不僅“敢找問題”,更“敢解決問題”,不像有些領導,遇到需要花錢的民生事,總想著“再等等”“再研究研究”。
    下午一點,銀色商務車準時駛向青蓮鎮。路上,林薇給李澤嵐和周明介紹情況:“青蓮鎮有800多戶漁民,大多靠在連江捕魚和網箱養殖為生。最近半年,一方麵,珠三角的魚販壓價,草魚、鯽魚的收購價比去年低了兩成;另一方麵,縣裏去年承諾的‘漁網更新補貼’,因為財政緊張,到現在還沒發下來,漁民們意見很大,不少人都打算轉行了。”
    “漁網補貼為什麽沒發?”李澤嵐眉頭微蹙。
    “去年縣裏預算了50萬補貼,後來因為其他項目超支,就把這筆錢挪用了。”林薇直言不諱,“漁民們去鎮裏、縣裏反映了好幾次,都被‘再等等’打發了,現在怨氣很重。”
    李澤嵐沒說話,拿出手機給財政局局長張勇發了條信息:“青蓮鎮漁民漁網更新補貼50萬,優先從財政預備費裏撥付,一周內必須發到漁民手裏。”
    很快,張勇回複:“收到,李縣長,我立刻安排!”
    周明和林薇坐在後排,看著李澤嵐幹脆利落的樣子,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安心”——跟著這樣的領導幹活,不用猜心思,不用搞形式,隻要把問題解決好就行。
    車子駛進青蓮鎮,遠遠就看到連江岸邊停著十幾艘漁船,幾個漁民正蹲在碼頭,把剛捕上來的魚裝進筐裏,旁邊站著幾個穿著西裝的魚販,正和漁民討價還價,氣氛有些僵。
    “李縣長,前麵就是漁民村的碼頭了。”林薇指著前方,“那些穿西裝的,就是從珠三角來的魚販,他們壟斷了本地銷路,漁民們隻能按他們給的價格賣。”
    李澤嵐點點頭,對司機說:“把車停在路邊,咱們步行過去。”
    三人剛走到碼頭,就聽到一陣爭吵聲。一個中年漁民指著魚販的鼻子罵道:“你這是搶錢!去年草魚還賣8塊一斤,今年就給6塊,我這一船魚,除去油錢、網錢,根本不賺錢!”
    “嫌少你別賣啊,有的是人等著賣!”魚販抱著胳膊,語氣囂張,“全縣的魚,都是我們收,你不賣給我,難道扔水裏?”
    李澤嵐快步上前,拍了拍漁民的肩膀:“老鄉,別激動,我是縣裏來的李澤嵐,來聽聽大家賣魚的事。”
    漁民愣了一下,看到李澤嵐身後的林薇林薇常來青蓮鎮,漁民們都認識她),才相信眼前的人真是縣長。他眼圈一紅,忍不住訴苦:“李縣長,您可得為我們做主啊!魚販壓價就算了,縣裏承諾的漁網補貼也不發,我們真沒法活了!”
    周圍的漁民聽到動靜,紛紛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倒苦水。李澤嵐沒打斷他們,耐心地聽著,林薇則在一旁快速記錄,把漁民反映的問題一條條記在筆記本上:魚販壟斷、補貼未發、網箱養殖許可證辦理慢、漁船維修難……
    等漁民們說完,李澤嵐轉向那個囂張的魚販,語氣平靜卻帶著威嚴:“你是哪個公司的?有沒有合法的收購資質?全縣的魚都由你們收,這是壟斷經營,違反市場規律,也損害漁民利益。”
    魚販沒想到會遇到縣長,頓時慌了神,支支吾吾說不出話。李澤嵐沒再為難他,對著漁民們說:“老鄉們,漁網補貼的事,縣裏一周內肯定發下來;魚販壓價的問題,我們會聯係市場監管局,查處壟斷行為,同時幫你們聯係外地的收購商、電商平台,打開銷路,不會讓你們再被‘掐著脖子’賣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漁民們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一個老年漁民激動地握住李澤嵐的手:“李縣長,您說的是真的?要是真能解決銷路,我們就不用轉行的!”
    “是真的,我向大家保證。”李澤嵐用力點頭,“接下來,林薇會留在青蓮鎮,統計大家的漁網更新需求、魚的存欄量,你們有什麽問題,直接找她就行。”
    林薇立刻上前,拿出筆記本:“老鄉們,咱們一個個來,把名字、家裏的漁船數量、需要更新的漁網數量都報一下,我登記好,補貼下來了第一時間通知大家。”
    看著漁民們圍著林薇登記信息,臉上滿是期待,李澤嵐對周明說:“你看,找對聯絡員,事半功倍。林薇熟悉基層,能很快和漁民打成一片,咱們也能騰出精力,去解決更核心的問題。”
    周明點點頭,心裏徹底認可了這個安排。夕陽西下時,三人準備返回縣城,林薇拿著厚厚的登記冊,對李澤嵐說:“李縣長,共登記了236戶漁民的需求,需要更新漁網500多張,網箱養殖的魚大概有15萬斤待售。我已經聯係了縣市場監管局,明天他們就來查處壟斷的魚販;電商平台那邊,也會盡快上架青蓮鎮的鮮魚。”
    “做得好。”李澤嵐讚許地說,“接下來,你重點跟進這兩件事,有進展隨時匯報。咱們調研的目的,就是要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不能讓他們空等。”
    車子駛回縣城,周明看著窗外的夜景,心裏感慨:有了林薇這個“基層通”,李澤嵐的調研之路更順暢了;而李澤嵐這種“發現問題就解決”的作風,也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和基層幹部,開始真正認可這位“不按常理”的代縣長。
    第二天一早,青蓮鎮漁民的手機裏就收到了一條短信:“漁網更新補貼將於7日內發放,請攜帶身份證到鎮政府登記領取。”短信下方,附著林薇的聯係方式。漁民們看著短信,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們知道,這位新來的代縣長,是真的在為老百姓辦事。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