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考量

字數:4654   加入書籤

A+A-


    青蓮鎮調研結束的當晚,李澤嵐坐在辦公室裏,看著林薇提交的漁民訴求登記冊——字跡工整、分類清晰,連每戶漁民的漁船噸位、漁網破損程度都標注得一清二楚,工作顯然做得紮實。但他摩挲著頁麵邊緣,眉頭卻微微蹙著,心裏始終縈繞著一絲顧慮。
    這時,周明敲門進來,手裏拿著明天去嶺背鎮的調研準備資料:“李縣長,這是嶺背鎮生態旅遊項目的信訪記錄,主要問題集中在景區周邊農戶征地補償、民宿審批慢,還有遊客投訴的基礎設施差……”
    “周主任,坐。”李澤嵐打斷他,把登記冊推到桌對麵,“林薇的工作能力沒問題,做事細致,對基層也熟,但你有沒有覺得,讓她跟著長期跑調研,有些不太方便?”
    周明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李澤嵐剛過三十,正是幹事業的年紀,調研常要深入山村,有時遇到突發情況要在鄉鎮過夜,或是和農戶、施工隊一起在田間地頭、工地現場解決問題,男女同事朝夕相處,確實容易有不便之處,尤其基層熟人多,難免會傳出閑言碎語。
    “您是擔心……工作中的不便,或是影響不好?”周明斟酌著開口。
    “都有。”李澤嵐坦誠道,“咱們跑調研,經常要走山路、住鄉鎮,有時和村幹部、農戶一聊就是大半天,涉及征地、施工這些需要‘紮現場’的事,男同誌更方便些。林薇是個好同誌,但讓她長期跟著風吹日曬跑一線,既委屈了她,也可能給工作帶來不必要的掣肘。”
    他頓了頓,補充道:“不是否定她的能力,農業農村局的工作更適合她發揮專長,咱們需要的聯絡員,得是能‘扛事’、能‘紮下去’,跟鄉鎮幹部、農戶、施工隊都能‘打成一片’的男同誌,溝通起來少些顧慮,處理突發情況也更靈活。”
    周明明白了李澤嵐的意思,心裏快速篩選著合適的人選:“您看縣政府辦的陳浩怎麽樣?他今年28歲,退伍軍人出身,在辦裏幹了三年,之前跟著前任縣長跑過基層,熟悉鄉鎮情況,為人踏實,話不多但做事靠譜,去年還幫著調解過杜步鎮的征地糾紛,跟農戶打交道很有一套。”
    “陳浩?”李澤嵐回憶了一下,印象裏是個身材高大、說話幹脆的年輕人,上次政府工作會,他負責會場協調,做事有條不紊,沒出一點差錯,“他有沒有基層工作經曆?能不能扛住調研的強度?”
    “有,他老家就是小江鎮的,對農村情況很熟悉,退伍回來後還在村裏當了半年網格員,幫著處理過鄰裏糾紛、醫保登記這些事,跟各鄉鎮的年輕幹部也都認識。”周明解釋道,“而且他體力好,跑山路、熬通宵都沒問題,上次杜步鎮征地糾紛,他跟著鎮幹部在村裏住了一周,天天上門給農戶講政策,最後硬是把矛盾化解了,農戶都很信任他。”
    李澤嵐點點頭,心裏有了譜:“就他吧。你明天一早就跟陳浩說,讓他交接手頭的工作,後天開始跟著調研。林薇那邊,你也跟她好好說,感謝她這段時間的辛苦,就說農業農村局的工作更需要她,讓她回去後重點跟進陽山雞銷路、漁民漁網補貼這些事,咱們這邊有需要農業方麵的支持,還會找她對接。”
    “好,我會處理好,不讓林薇有想法。”周明應道,心裏鬆了口氣——陳浩確實是合適的人選,既能滿足李澤嵐“男聯絡員”的要求,又能勝任一線調研的工作。
    第二天一早,周明先找到了林薇,把她叫到辦公室,語氣誠懇:“林薇,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李縣長對你的工作很認可,說你做事細致、對基層情況熟,幫了大忙。但考慮到接下來調研要重點盯征地、施工這些‘硬骨頭’,需要經常紮在鄉鎮、工地,李縣長覺得,農業農村局的工作更適合你發揮專長,漁網補貼、陽山雞電商銷售這些事,還得靠你盯著才能放心。”
    林薇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過來,心裏雖有一絲失落,但也知道周明說的是實話——這幾天跟著調研,她確實覺得有些不便,尤其是去工地、養殖場時,穿著高跟鞋走山路很吃力,和男農戶、施工隊溝通時,也總覺得隔著一層。她笑著點點頭:“周主任,我明白,能幫上忙就好。回去後我會重點跟進養殖戶和漁民的事,有需要隨時找我。”
    “謝謝你的理解。”周明鬆了口氣,“李縣長說了,以後農業方麵的調研,還會請你當顧問,你的工作成果,大家都看在眼裏。”
    安撫好林薇,周明又找到了陳浩。陳浩正在辦公室整理文件,聽說要當李澤嵐的聯絡員,既驚訝又興奮:“周主任,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幹,絕不給李縣長拖後腿!”
    “跟著李縣長調研,可不是輕鬆活,要天天跑鄉鎮,吃住在村裏是常事,還得隨時記錄問題、對接工作,不能怕苦怕累。”周明叮囑道,“李縣長做事務實,不喜歡搞虛的,你跟著他,多聽多看多做,少說話多幹活,遇到問題及時匯報,跟農戶、鄉鎮幹部打交道,要實在,別擺架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知道,我在村裏當網格員時就知道,跟老百姓打交道,就得真心實意。”陳浩用力點頭,“我這就交接工作,保證後天準時跟上調研。”
    當天下午,陳浩就把手頭的工作交接完畢,還主動找到林薇,向她請教調研中的注意事項:“林姐,跟著李縣長調研,需要重點記錄哪些問題?跟農戶溝通時,有什麽要注意的?”
    林薇很爽快,把自己的調研筆記借給陳浩:“你看,李縣長最關心的是民生問題,像補償款、銷路、基礎設施這些,都要記清楚,農戶說的話哪怕是‘抱怨’,也要原原本本記下來。跟農戶溝通,別講大道理,就用咱們本地話聊,他們更容易接受。”
    陳浩認真地記著筆記,心裏對接下來的工作充滿了期待。
    第三天一早,陳浩準時出現在縣政府門口,手裏拿著整理好的嶺背鎮調研資料,背著一個裝滿礦泉水、麵包和雨傘的背包——這是他提前打聽好的,調研常要在外麵跑,這些東西都用得上。
    李澤嵐看到他,笑著點點頭:“陳浩,以後就辛苦你了,跟著調研,要多看多聽多記,有什麽問題隨時說,不用有顧慮。”
    “李縣長,您放心,我一定做好本職工作!”陳浩聲音洪亮,態度誠懇。
    當天的調研地點是嶺背鎮,重點看生態旅遊項目的征地補償和基礎設施問題。車子剛到鎮政府,陳浩就主動下車,跟鎮幹部對接:“王書記,李縣長今天想先去征地農戶家裏看看,不用安排示範點,就找幾戶有意見的農戶,我們直接過去。”
    鎮黨委書記王強愣了一下——以往聯絡員都會先問“有沒有準備好”,陳浩卻直接要找“有意見的農戶”,顯然是摸清了李澤嵐的工作風格。他連忙點頭:“好,我這就帶你們去,村裏的張老漢、劉嬸都對補償款有意見,正好讓他們跟李縣長說說。”
    跟著李澤嵐走進張老漢家,陳浩主動拿起筆記本,站在一旁認真記錄。張老漢一開始還有些拘謹,陳浩見狀,用本地話跟他聊起來:“張大爺,我是小江鎮的,跟您兒子還是小學同學呢,您別拘束,有啥話就跟李縣長說,他就是來幫咱們解決問題的。”
    張老漢一聽是“老鄉”,頓時放鬆了不少,打開話匣子抱怨起補償款的事:“征地補償款去年就說要發,到現在還沒動靜,我家就靠這幾畝地過日子,沒了地又拿不到錢,以後可咋活啊……”
    李澤嵐耐心聽著,陳浩則快速記下“補償款拖欠”“農戶無收入來源”等問題,還特意標注了張老漢的聯係方式和家庭情況。離開張老漢家,李澤嵐對陳浩說:“做得不錯,用本地話跟農戶溝通,能拉近不少距離。”
    陳浩心裏一暖,更有幹勁了。接下來的調研中,他跟著李澤嵐跑遍了嶺背鎮的景區、農戶家、施工工地,遇到需要爬山的路段,他主動上前扶著李澤嵐;看到農戶家的水缸空了,他默默拿起水桶去井邊打水;晚上在鎮政府整理調研資料,他主動幫李澤嵐分類梳理,把問題按“緊急程度”“責任部門”列得清清楚楚。
    周明看著陳浩很快進入角色,心裏很滿意——這個安排既解決了李澤嵐“男聯絡員”的需求,也讓調研工作更加順暢。
    當天晚上,李澤嵐看著陳浩整理好的調研台賬,對周明說:“陳浩是個好苗子,踏實、眼裏有活,跟農戶打交道也有方法,以後就讓他長期跟著吧。林薇那邊,你讓她重點跟進七拱鎮養殖協會的組建,有進展隨時匯報。”
    “好。”周明應道,心裏清楚,李澤嵐看似“挑剔”聯絡員的性別,實則是為了讓調研工作更高效、更順暢,避免不必要的幹擾,而他選人的標準,始終圍繞“務實”“能幹事”,這也正是陽山當前最需要的幹部作風。
    第二天一早,陳浩背著背包,準時出現在縣政府門口,手裏還多了一份嶺背鎮問題整改的建議——這是他昨晚跟鎮裏的年輕幹部聊出來的,裏麵提到“用景區收益反哺征地農戶”“簡化民宿審批流程”等具體辦法,都是農戶和鄉鎮幹部的真實想法。
    李澤嵐看著建議,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剛來就有想法,以後就按這個思路來,多聽基層的聲音,多提實在的建議,咱們調研的目的,就是要把問題解決在一線。”
    車子駛離縣城,朝著下一個調研目的地——杜步鎮出發。陳浩坐在後排,看著窗外的田野,心裏充滿了幹勁。他知道,跟著李澤嵐這樣務實的領導,雖然辛苦,但能真正為老百姓做實事,這比什麽都值。而李澤嵐看著身邊認真翻看資料的陳浩,心裏也踏實了不少——有了合適的聯絡員,接下來的調研之路,能少些顧慮,多些順暢,也能更專注地解決老百姓的“愁心事”。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