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通氣

字數:4482   加入書籤

A+A-


    2012年的春節正常的進行,轉眼就到了又要上班的日子,年味還沒散盡,辦公桌上的玻璃下壓著幾張燙金福字,牆角紙箱裏堆著沒拆封的杏仁、核桃禮盒,窗外偶爾傳來零星鞭炮聲,卻沒衝淡林文斌心裏的凝重。他剛把全縣幹部年度考核表按部門分類整理好,縣委辦的電話就追了過來,語氣急促:“林部長,陳書記讓您現在過去一趟,說是有要緊事談。”
    林文斌心裏“咯噔”一下——年後上班第一天就被一把手急召,十有八九跟人事調整有關。他揣好考核表,快步往縣委大樓走,樓道裏碰到拱手拜年的幹部,也隻匆匆點頭回應。陳衛國的脾氣他摸得透,讓領導等久了,少不了一頓嚴厲敲打。
    “進來。”辦公室裏傳來陳衛國的聲音,帶著年後特有的鬆弛,卻藏著不容錯辨的威嚴。
    林文斌推開門,見陳衛國正靠在沙發上把玩紫砂杯,茶幾上擺著一盤砂糖橘和剛泡好的碧螺春。“陳書記,新年快樂。這是您要的全縣幹部年度考核表,按黨群、政府、鄉鎮三個係統分好了。”他把表格遞過去,順勢在旁邊的單人沙發上坐下,後背不自覺地繃緊。
    “新年快樂。”陳衛國接過表格,卻沒翻看,隨手放在茶幾一角,目光落在林文斌身上,話鋒一轉,“年後上班,得先把幹部隊伍的事理順。去年周誌強那事鬧得沸沸揚揚,交通局班子算穩住了,但其他部門不能掉以輕心——有些同誌在一個崗位上幹久了,容易有惰性,挪一挪位置,才能盤活整個隊伍的活力,你說是不是?”
    林文斌立刻明白過來,陳衛國這是要動人事了。他連忙點頭:“您說得對,幹部輪崗既是培養複合型人才,也是推動工作提質的好辦法。您心裏要是有方向,我這邊可以先做初步梳理,把人選和崗位對應起來,確保調整合理。”
    “財政局的趙天成,在局長位置上幹了五年了吧?”陳衛國呷了口茶,語氣漫不經心,卻精準戳中核心,“財政是縣裏的‘錢袋子’,現在要推鄉鎮財政改革,還要保障飲水工程、鄉村道路重修這些重點項目,得有個能扛事、思路活的人來抓。趙天成同誌經驗是夠,但上次跟我匯報改革方案,翻來覆去還是老一套,沒什麽新想法,跟不上現在的工作節奏了。”
    這話看似點評工作,實則是給趙天成“定性”。林文斌心裏門清——年前陳衛國想從財政局“臨時調一筆錢”補充縣委接待經費,趙天成沒鬆口,堅持“財政資金要專款專用,需按預算流程審批”,顯然是得罪了這位一把手。他沒接話,隻等著陳衛國繼續往下說。
    “政協經濟委員會最近缺個牽頭的,正好需要懂財政的同誌去搭班子。”陳衛國話鋒一轉,給出“安排”,“讓趙天成去那邊,既能發揮他的老本行,也能幫政協把經濟監督的活兒抓起來,不算屈才。至於財政局局長的位置,我看了幾個人選,你先琢磨琢磨——縣委辦的黃濤、審計局的林建軍,還有鎮裏上來的張磊,這三個人各有優勢。黃濤年輕,跟著我幹了三年,縣裏的重點工作門清;林建軍懂審計,能把好資金的合規關;張磊在鄉鎮抓過項目,知道基層缺錢的痛點。你先把這三個人的材料調出來,做個對比分析。”
    林文斌心裏立刻有了數——黃濤是陳衛國秘書小孫的表哥,平時對陳衛國言聽計從,所謂“三個人選”,不過是找林建軍、張磊來“陪跑”,最終目標早就定好了。他連忙應下:“好,我今天就把這三位同誌的考核材料、任職經曆整理出來,明天一早給您過目。不過按規矩,財政局是關鍵崗位,調整前得先跟李縣長通個氣,也得聽聽分管領導的意見,免得上會時出現分歧,不好收場。”
    “這個自然要走流程。”陳衛國點點頭,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下周找個時間,你跟我一起去跟李澤嵐碰一下,把想法跟他說清楚。另外,趙天成那邊,你也私下透個風,就說縣裏考慮給他調整崗位,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作用,讓他有個心理準備——別到時候上會了,他鬧情緒,影響班子團結。”
    “我明白,這就去安排。”林文斌應道,心裏卻暗暗盤算——趙天成性子直、認死理,要是知道自己被調去政協,肯定會有意見;李澤嵐一直盯著財政改革和重點項目,未必會同意換負責人。這場人事調整,表麵是“輪崗”,實則是陳衛國要把“錢袋子”攥在自己人手裏,後續的阻力恐怕不小。
    從陳衛國辦公室出來,林文斌沒回自己的辦公室,而是直接去了縣政府大樓。他知道,這事必須盡快跟李澤嵐通氣,既是按規矩辦事,也是為了提前摸清李澤嵐的態度,免得後續被動。
    李澤嵐的辦公室裏,還堆著年後要推進的項目文件,筆記本上記滿了重點工作的時間節點。聽到林文斌說明來意,他放下手裏的筆,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了幾秒,語氣平靜卻帶著分量:“文斌同誌,你說趙天成‘思路跟不上’,有具體的例子嗎?年前鄉鎮財政改革的試點方案,是他帶隊跑了二十多個村,跟村幹部、農戶聊了半個月才拿出來的,市裏的專家都說方案接地氣,能解決基層財政混亂的問題;飲水工程的資金,他提前三個月就做了預算預留,還協調了銀行貸款,就怕項目中途缺錢停工。這個時候調走他,誰來接這個攤子?黃濤同誌在縣委辦幹得不錯,但財政工作專業性強,不是光‘熟悉情況’就能扛起來的——資金調度、預算編製、政策解讀,哪一樣不需要時間積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文斌早就料到李澤嵐會有異議,連忙解釋:“這是陳書記的想法,我隻是傳達。您要是覺得不合適,我可以在方案裏把您的顧慮加進去,也把趙天成的工作實績、財政改革的進度附在後麵,上會時讓大家充分討論,畢竟崗位調整得符合工作實際。”
    “加進去是應該的。”李澤嵐目光堅定,“人事調整不能隻看‘誰聽話’,更要看‘誰能幹成事’。財政局是關鍵部門,負責人一動,整個財政工作的節奏都會受影響,甚至可能耽誤重點項目推進。你做方案時,把鄉鎮財政改革的試點村名單、飲水工程的資金需求明細都列清楚,讓大家看看,這個時候調整負責人,到底合不合理。”
    “我記住了,今晚就補充材料。”林文斌點點頭,又說,“趙天成那邊,我一會兒就去找他談話,聽聽他的想法,盡量安撫好情緒。”
    離開縣政府後,林文斌直接去了財政局。趙天成正在辦公室核對年後第一筆項目撥款的明細,計算器按得“噠噠”響,桌上攤著厚厚的賬本。看到林文斌進來,他連忙起身讓座,笑著說:“林部長,新年快樂!怎麽今天有空過來?是不是要給我們財政局派新任務了?”
    “新年快樂。”林文斌坐下,沒繞彎子,直接把來意說了出來,“天成同誌,有個事跟你提前通個氣,縣裏考慮給你調整一下崗位,讓你去政協經濟委員會任主任,發揮你的財政經驗,幫政協把經濟監督和調研工作抓起來。財政局局長的位置,初步考慮了黃濤、林建軍、張磊三位同誌,後續會按程序上會討論。”
    趙天成手裏的計算器“啪”地掉在桌上,眼裏滿是震驚和不解,聲音都提高了幾分:“林部長,是不是我哪裏工作沒做好?財政改革剛進入試點階段,各村的台賬還沒核對完;飲水工程、道路重修的資金剛批下去,後續還要盯著撥付進度,這個時候調我走,工作怎麽銜接?黃濤同誌沒接觸過財政業務,他來接,能搞清楚預算編製的邏輯嗎?能協調好鄉鎮的財政矛盾嗎?”
    “不是你的工作問題,是縣裏的整體幹部調配考慮。”林文斌連忙安撫,“你先別激動,按規矩我得提前跟你說,讓你有個心理準備。你要是有想法,可以找陳書記或李縣長談談,把你的顧慮說清楚。但記住,態度要誠懇,別跟領導硬碰,畢竟人事調整是組織決定,得顧全大局。”
    趙天成沉默了很久,臉色漸漸沉了下來。他心裏清楚,自己年前拒絕陳衛國“臨時調錢”的事,肯定被記恨上了。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裏的火氣,對林文斌說:“我知道了,謝謝你提前告訴我。我會找李縣長談談,財政工作不能斷檔,這關係到全縣的民生項目,我得為陽山的老百姓負責。”
    林文斌離開財政局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街道上的紅燈籠亮了起來,映著行人的笑臉,可他心裏卻滿是沉重——這場看似普通的人事調整,背後藏著的是權力博弈。陳衛國要借“輪崗”之名,把財政局抓在手裏;李澤嵐要保趙天成,實則是保財政工作的穩定;而他這個組織部長,不過是按一把手的意圖走流程,還要平衡各方情緒,這場“戲”,從來都不好唱。
    回到辦公室,林文斌打開電腦,開始起草人事調整方案。他把趙天成的工作實績、財政改革的進度詳細附在後麵,又把黃濤、林建軍、張磊的材料做了對比——林建軍的審計資質、張磊的鄉鎮項目經驗都寫得詳實,唯獨黃濤的材料裏,多了一句“熟悉縣委重點工作部署,執行力強,能快速響應工作要求”。他知道,這樣既符合陳衛國的意圖,也能讓方案看起來“公平公正”,至於最後誰能當選,從一開始就沒懸念。
    而此時的陳衛國辦公室,小孫正彎腰匯報:“陳書記,林文斌已經跟李澤嵐和趙天成都談過了。李澤嵐提了不少顧慮,趙天成反應很大,說要找李澤嵐談。”
    “找李澤嵐談也沒用。”陳衛國冷笑一聲,手指在茶幾上輕輕敲擊,“常委會上我占著多數,他反對也翻不了天。趙天成要是識相,就乖乖去政協;要是不識相,我有的是辦法讓他‘聽話’。你再去盯著趙天成,看看他最近跟誰接觸,有沒有什麽小動作,別讓他把年前調錢那事捅出去,壞了我的事。”
    “好的,陳書記,我這就去安排人盯著。”小孫點點頭,轉身快步離開。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