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唇槍舌戰

字數:7307   加入書籤

A+A-


    正月十五。陽山縣常委會議室的紅木長桌被擦拭得鋥亮,銅製台燈的暖光透過燈罩,在桌麵上投下一圈圈光暈,卻驅不散空氣裏濃得化不開的凝重。十一位常委按職務高低依次落座,麵前攤開的人事調整方案上,“財政局”三個字被紅筆圈出,像一道醒目的標記——擬免去趙天成財政局局長職務,調任縣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縣委辦副主任黃濤、審計局副局長林建軍、坦洲鎮鎮長張磊為局長擬任人選,其中黃濤的名字旁用小字標注著“重點推薦”,字跡是組織部長林文斌的,卻帶著不容錯辨的“一把手意圖”。
    陳衛國坐在主位,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麵前的青瓷茶杯。杯身是淡青色的釉彩,繪著幾枝墨竹,是去年他過五十歲生日時,下麵人送的賀禮。他今天穿了件深灰色的夾克,沒係領帶,看起來比平時多了幾分隨和,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份隨和背後,藏著比往常更盛的威嚴。周誌強自殺已經過去半個多月,表麵上風波漸平,可他心裏清楚,趙天成手裏握著的財政憑證、李澤嵐明裏暗裏的調查,還有張勁鬆那雙盯著紀律的眼睛,都像一根根刺,紮得他坐不安穩。
    這次人事調整,表麵是“優化幹部結構”,實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敲山震虎”。財政局是縣裏的“錢袋子”,趙天成在這個位置上坐了五年,手裏攥著全縣的財政收支明細,更清楚2009年交通項目撥款時,他讓周誌強走的那些“特殊流程”。年前他想從財政局臨時調撥一筆資金補充縣委接待經費,趙天成頂著不辦,說“要按預算流程走”,明擺著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這要是換了黃濤,早就麻溜地把錢劃過來了。
    可他不能直接動趙天成。趙天成在財政係統幹了二十年,從鄉鎮財政所的會計一步步做到局長,人脈盤根錯節,跟市裏的財政部門也熟。要是沒個合理的理由就把他擼了,難免會引火燒身。所以他才拖了這麽久,一邊讓林文斌做方案、走流程,擺出“按規矩辦事”的樣子;一邊找了黃濤、林建軍、張磊三個“陪跑”人選,讓方案看起來“公平公正”——他要的不是真的馬上換掉趙天成,而是通過這場人事討論,讓趙天成知道誰是陽山的“一把手”,也讓李澤嵐和張勁鬆明白,陽山的事,還輪不到他們來做主。
    “人都到齊了,開始吧。”陳衛國放下茶杯,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他的目光掃過眾人,在李澤嵐身上停頓了兩秒——這位從市裏派來的年輕縣長,自從周誌強自殺後,就像變了個人,以前開會很少主動發言,現在卻總在關鍵問題上跟他“唱反調”,尤其是在財政和政法工作上,處處透著“不配合”。
    組織部長林文斌連忙站起身,手裏捏著方案的手指微微發緊。他今天穿了件深藍色的西裝,領帶打得一絲不苟,可額角還是滲出了一層薄汗。這份方案他改了三稿,每一稿都在揣摩陳衛國的心思——既要突出黃濤的“優勢”,又不能把趙天成貶得太狠;既要符合組織程序,又要讓常委們看出“一把手的意圖”。
    “根據全縣幹部年度考核結果和縣委初步研究,擬對三個崗位進行調整,重點是財政局。”林文斌的聲音比平時低了半分,卻足夠清晰,“趙天成同誌任財政局局長五年,熟悉財政業務,工作勤勉,擬調任縣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主要負責政協經濟領域的調研和監督工作,進一步發揮他的專業優勢;財政局局長擬任人選方麵,經過多方麵考察,初步確定了三位同誌——縣委辦副主任黃濤同誌,長期在縣委核心部門工作,熟悉全縣重點工作部署,執行力強,能夠快速響應縣委決策;審計局副局長林建軍同誌,有十年審計工作經驗,熟悉財務監管流程,能夠確保財政資金合規使用;坦洲鎮鎮長張磊同誌,在基層工作多年,了解鄉鎮財政需求,能夠更好地銜接縣鄉兩級財政工作。”
    林文斌說到這裏,刻意頓了頓,目光看向陳衛國,見他微微點頭,才繼續說:“綜合考慮工作需要和幹部培養方向,黃濤同誌作為重點推薦人選,後續將承擔更多財政管理職責。”
    話剛落地,會議室裏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空氣裏隻剩下空調的送風聲,還有幾位常委下意識翻動方案的紙張聲。誰都清楚,林文斌嘴裏的“重點推薦”,就是陳衛國的“內定人選”;而把趙天成調去政協,看似是“發揮專業優勢”,實則是“明升暗降”——政協經濟委主任雖然也是正科級,但手裏沒了實權,跟管著全縣“錢袋子”的財政局長比,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周明率先打破沉默。他今年五十多歲,頭發已經花白,平時開會很少主動表態,總是跟著多數人走。可今天,他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時故意發出了一聲輕響,語氣帶著試探:“陳書記,各位常委,我插一句。現在全縣的鄉村飲水安全工程正處在關鍵階段,五個鄉鎮的管網鋪設已經開工,後續還有一大筆資金要撥付,涉及五萬多村民的喝水問題。趙天成同誌跟著這個項目跑了大半年,從預算編製到資金調度,每個環節都摸得很透。這時候突然換負責人,新同誌能不能接得上手?會不會影響項目進度?我有點擔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明的話像一顆石子投進平靜的水麵,瞬間讓原本緊繃的氣氛更沉了幾分。常委們都清楚,鄉村飲水工程是李澤嵐牽頭的民生項目,趙天成是項目的資金保障負責人,兩人雖然不是一個派係,卻在工作上高度契合。周明這話,看似是擔心項目進度,實則是替李澤嵐遞話——他是看著李澤嵐從市裏下來的,知道這位年輕縣長背後有人,也不想看到陳衛國把事情做得太絕。
    陳衛國抬眼看向周明,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可眼神裏沒什麽溫度:“周縣長的擔心有道理,工作銜接確實是人事調整要考慮的重點。不過縣委在研究方案時,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方案裏明確寫了,調整後會有半個月的交接期,讓黃濤同誌跟著趙天成同誌熟悉業務,包括飲水工程的資金撥付流程、鄉鎮財政改革的試點情況,都會一一交接清楚。而且,幹部輪崗是組織原則,是為了培養複合型幹部,也是為了激發幹部隊伍的活力,不能因為某一項工作的階段性需求,就打破全縣的幹部調配大局。”
    他這話看似合情合理,卻堵死了周明的退路——提工作銜接,他說有交接期;提項目進度,他說要顧全大局。周明張了張嘴,還想再說什麽,卻看到陳衛國眼神裏的警告,最終還是把話咽了回去,端起茶杯假裝喝水,不再吭聲。
    會議室裏再次陷入沉默。這次的沉默比剛才更沉,連空調的送風聲都顯得格外清晰。常委們都低著頭,要麽看方案,要麽摳手指,沒人敢抬頭——他們都在等李澤嵐說話。這位年輕的縣長,是唯一敢跟陳衛國“叫板”的人,也是這場人事博弈的關鍵。
    李澤嵐終於開口了。他沒有像周明那樣拐彎抹角,而是直接拿起筆,輕輕敲了敲方案上“黃濤”的名字,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錯辨的分量:“陳書記說的組織原則,我認同;培養幹部,我也支持。但有個問題我想請教——財政工作,真的能靠半個月的交接期就‘熟悉’嗎?”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常委,最後落在陳衛國身上,繼續說:“財政局長不是普通的崗位,手裏管著的是全縣老百姓的‘血汗錢’。預算編製要懂國家的財政政策口徑,差一個百分點,可能就影響幾百萬的資金分配;資金調度要算準全縣的收支缺口,既要保證民生項目的資金需求,又要防止財政赤字,這需要對全縣的經濟情況了如指掌;還有鄉鎮財政矛盾調解,比如有些鄉鎮欠了工程款,老百姓堵門要債,財政局長得去跟鄉鎮幹部、施工方、老百姓三方協商,沒有幾年的基層經驗,根本鎮不住場麵。”
    李澤嵐頓了頓,拿起桌上的另一份文件——那是財政局上個月提交的《全縣財政工作年度報告》,他翻到其中一頁,推到桌子中間:“趙天成同誌去年冬天雪災時,連夜召開財政局班子會,調度了兩百多萬資金,給十個鄉鎮送了取暖設備和救災物資,沒讓一個老百姓凍著;今年初推進鄉鎮財政改革試點,他帶著科室的人跑了二十三個村,跟村幹部、農戶、合作社負責人聊了半個多月,才拿出了《陽山縣鄉鎮財政改革試點方案》,市裏的財政專家看了都說‘接地氣、可操作’。這些工作,不是‘熟悉業務’四個字能概括的,是靠一天一天跑出來、一件一件幹出來的。”
    陳衛國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敲——這是他不耐煩的表現。他原本以為李澤嵐會跟他繞繞圈子,沒想到卻直接把趙天成的“實績”擺了出來,明擺著是跟他對著幹。
    “李縣長的意思,是覺得黃濤同誌能力不夠,擔不起財政局長的擔子?”陳衛國的聲音比剛才冷了幾分,“還是覺得,趙天成同誌在財政局局長的位置上,就不能動了?”
    “我既不否定黃濤同誌的能力,也不認為趙天成同誌不能動。”李澤嵐抬眼看向陳衛國,目光沒有絲毫回避,“我隻是覺得,選人用人,要選‘合適’的,不是選‘聽話’的;要看‘能不能幹事’,不是看‘能不能銜接’。黃濤同誌在縣委辦的工作很出色,寫材料、辦會議、協調事務,都是一把好手,這一點我承認。但讓他去管財政局,就像讓擅長寫材料的人去抓工程建設,不是他能力不行,是專業不對口。”
    他頓了頓,語氣更重了幾分:“財政資金是民生資金,容不得半點試錯。如果因為‘輪崗’而輪崗,把一個不熟悉財政業務的人放在局長位置上,導致資金撥付出錯、財政改革滯後、民生項目停工,最後影響的是陽山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這個責任,誰來擔?是推薦人的責任,還是我們在座各位常委的責任?”
    “李澤嵐同誌!”陳衛國猛地拍了下桌子,茶杯裏的水濺出幾滴,落在桌麵上,暈開一圈圈深色的痕跡。他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明顯的怒氣:“縣委常委會議,討論的是全縣的幹部調配大局,不是讓你在這裏談‘專業對口’,更不是讓你質疑縣委的選人標準!黃濤同誌是縣委經過多方考察確定的重點推薦人選,難道縣委還會選錯人?難道縣委的決策,還需要你來教我們怎麽擔責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會議室裏瞬間安靜下來,連呼吸聲都變得清晰。常委們都低著頭,沒人敢抬頭看陳衛國的臉色——這位一把手很少在常委會上發這麽大的火,顯然是被李澤嵐的話徹底惹惱了。
    李澤嵐卻沒有退讓。他慢慢站起身,手裏的筆輕輕放在桌上,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陳書記,我不是質疑縣委的決策,也不是教誰擔責任。我是作為陽山縣的縣長,在履行我的職責——我的職責是保障全縣的民生工作,保障財政資金的安全使用,保障每一個項目都能順利推進,讓老百姓受益。如果為了所謂的‘幹部輪崗大局’,犧牲老百姓的利益,這樣的‘大局’,我不認同;這樣的決策,我也不能支持。”
    兩人的目光在空氣中激烈交鋒,像兩柄出鞘的劍,帶著毫不掩飾的鋒芒。會議室裏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連空調的送風聲都像是停了,隻剩下兩人之間無聲的對峙。
    分管教育的常委王芳悄悄拉了拉身邊紀委書記張勁鬆的衣角,示意他開口緩和氣氛。張勁鬆卻像是沒看見,依舊端著茶杯,目光落在桌麵上的方案上,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杯沿——他在等,等一個合適的時機開口。他知道,現在開口太早,隻會被陳衛國懟回來;開口太晚,這場對峙隻會鬧得更僵,最後沒法收場。
    終於,在兩人對峙了將近半分鍾後,張勁鬆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兩位領導都冷靜一下,我們今天開會是為了討論人事調整方案,不是為了吵架。我覺得,李縣長的顧慮有道理,陳書記的考慮也沒錯——幹部輪崗要推進,工作銜接也不能忽視,財政資金的安全更要保障。”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常委,繼續說:“不如我們換個思路——不直接免去趙天成同誌的財政局局長職務,讓他繼續擔任局長,同時任命黃濤同誌為財政局副局長,協助趙天成同誌工作。黃濤同誌可以重點負責縣委交辦的專項工作,比如飲水工程的資金撥付監督、鄉鎮財政改革的協調推進,這樣既能讓他熟悉財政業務,也能發揮他執行力強的優勢;趙天成同誌則繼續統籌全局,保證財政工作的連續性。等半年後,根據黃濤同誌的表現和財政工作的實際需求,再研究是否調整局長人選。這樣既兼顧了幹部培養和輪崗,又保證了工作銜接和財政安全,算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張勁鬆的提議像一個緩衝墊,瞬間讓緊繃的氣氛鬆了些。常委們都悄悄抬起頭,眼神裏帶著“認同”——這個方案既沒否定陳衛國的“重點推薦人選”,也沒駁回李澤嵐的“工作顧慮”,還給了雙方一個台階下,確實是目前最合適的選擇。
    “我同意張書記的意見。”分管農業的周明第一個附和,“先任副職過渡,既能讓黃濤同誌熟悉業務,又不影響當前的重點項目,確實穩妥。”
    “我也同意。”分管衛生的常委李紅梅也跟著表態,“財政工作專業性強,確實需要一個適應期,半年的時間不算長,能讓黃濤同誌更好地進入角色。”
    隨後,分管宣傳、政法的常委也相繼表態,支持張勁鬆的提議。隻剩下分管組織的林文斌和分管統戰的常委沒說話,兩人都看向陳衛國,等著他做最後的決定。
    陳衛國的臉色鐵青,手指在桌麵上攥得發白。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精心策劃的“敲山震虎”,最後會變成這樣——不僅沒嚇到趙天成,沒壓住李澤嵐,反而讓張勁鬆借著“緩和氣氛”的名義,把他的方案改得麵目全非。他看向在場的常委,除了林文斌,其他人都支持張勁鬆的提議,顯然,沒人想跟他一起“硬剛”李澤嵐和張勁鬆。
    “看來大家都更傾向於過渡方案。”陳衛國強壓下心裏的怒火,聲音裏帶著明顯的不甘,“既然如此,那就按這個方案調整。林部長,會後你重新梳理方案,把‘黃濤任財政局副局長’的內容加進去,下周再上會討論。散會!”
    話音剛落,陳衛國沒再看任何人,起身就往會議室外麵走。他的腳步很快,皮鞋踩在地板上發出“噔噔”的聲響,帶著毫不掩飾的怒氣。
    常委們陸續站起身,沒人敢多說話,都低著頭往外走。李澤嵐和張勁鬆走在最後,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都沒說話——他們都清楚,這場對決隻是開始,陳衛國絕不會善罷甘休。
    走出縣委大樓,林文斌追上李澤嵐,壓低聲音說:“李縣長,您今天這麽直接跟陳書記對著幹,他肯定會有想法。接下來的工作,您可得多注意,尤其是飲水工程和財政改革,別讓他抓住把柄。”
    李澤嵐停下腳步,看向林文斌。這位組織部長一直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今天能把方案做出來,已經算是盡了本分。他笑了笑,語氣平靜:“文斌同誌,謝謝你的提醒。不過我不怕他有想法,我怕的是工作沒做好,老百姓有意見。隻要能把民生項目推進下去,把財政資金管好,其他的,沒什麽好怕的。”
    林文斌看著李澤嵐堅定的眼神,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再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
    而此時的陳衛國辦公室,秘書小孫正彎腰站在一旁,手裏拿著紙巾,小心翼翼地擦拭著桌麵上的茶水痕跡。陳衛國坐在沙發上,臉色依舊鐵青,手裏捏著一支煙,卻沒點燃——他很少在辦公室抽煙,除非是特別生氣的時候。
    “陳書記,林部長剛才打電話來,說會按張書記的提議修改方案,下周再上會。”小孫的聲音很低,帶著小心翼翼的試探,“還有,剛才在樓下看到李縣長跟周縣長、張書記聊了一會兒,不知道在說什麽。”
    “聊什麽?還能是聊怎麽跟我作對!”陳衛國猛地把手裏的煙扔在煙灰缸裏,雖然沒點燃,卻還是發出了一聲悶響,“李澤嵐、張勁鬆,還有那些跟風的常委,真以為能跟我鬥?陽山的天,還輪不到他們來翻!”
    小孫嚇得不敢說話,隻能低著頭,繼續擦拭桌麵。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