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改造
字數:6381 加入書籤
老城區改造項目開工後,機器的轟鳴聲便沒斷過。挖掘機在青石板路上小心翼翼地挖開溝槽,工人們戴著安全帽,用小鏟子細細清理著老牆根下的碎磚,劉景明教授的學生小林每天蹲在牆根前,盯著工人用糯米灰漿加固牆麵,時不時掏出卷尺量一量灰漿的厚度,嘴裏念叨著:“再薄點,太厚就蓋不住磚紋了,得讓老牆還能看出原來的樣子。”
陳明和李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這天一早,兩人剛走到東街口,就見一群住戶圍在施工擋板前,跟王啟年的施工隊隊長吵得麵紅耳赤。人群最前麵的是東街的趙師傅,他手裏攥著扳手,額頭上的青筋都繃了起來:“我跟你們說了多少遍,這麵牆不能拆!這是我修車鋪的承重牆,拆了我的鋪子就塌了!你們要是敢動一磚一瓦,我今天就躺在這兒了!”
施工隊隊長也急得滿頭大汗:“趙師傅,這不是我們要拆,是規劃圖上就這麽標著!這麵牆擋住了管網路線,不拆沒法鋪管道,到時候整個東街都得淹水!”
“我不管什麽規劃圖!”趙師傅往地上一蹲,雙手抱住膝蓋,“要麽你們改路線,要麽我就不讓你們施工!”
周圍的住戶也跟著附和:“是啊,這牆拆了多危險!”“我們的房子會不會也受影響?”“要是施工把我們家的牆震裂了咋辦?”
陳明和李明趕緊擠進去。李明先拉住施工隊隊長,讓他先把工人撤到一邊,然後走到趙師傅身邊,蹲下來遞了瓶水:“趙師傅,您先喝點水,別急,咱們慢慢說。這牆是不是承重牆,咱們得先弄清楚,不能憑感覺說拆就拆,說不拆就不拆。”
趙師傅接過水,沒喝,隻是悶聲說:“李主任,你是知道的,我這修車鋪開了二十年,這麵牆從一開始就有,要是拆了,房子肯定不穩。我一家人就靠這鋪子吃飯,要是塌了,我們喝西北風去?”
陳明也蹲下來,指著擋板後麵的施工區域說:“趙師傅,您的顧慮我們理解。但這管網改造是老城區改造的重中之重,要是不鋪新管道,今年雨季一來,東街還是得淹水,到時候您的鋪子照樣沒法做生意。這樣,我們現在就聯係周偉,讓他帶著住建局的工程師過來,現場檢測這麵牆是不是承重牆,再看看有沒有別的辦法,既能鋪管道,又不用拆牆,您看行嗎?”
趙師傅抬頭看了看陳明,又看了看周圍的住戶,終於點了點頭:“行,我信你們一次。但要是工程師說必須拆,那我也不答應!”
“好,咱們就按工程師的檢測結果來。”陳明立刻給周偉打了電話,讓他帶著工程師趕緊過來。
不到半小時,周偉就帶著兩位工程師趕到了。工程師們拿出專業儀器,在牆上敲敲打打,又量了量牆的厚度,還翻看了老城區的建築檔案。折騰了一個多小時,為首的工程師對陳明說:“陳縣長,這麵牆確實是承重牆,不能拆。不過我們剛才看了管網路線,其實可以稍微改一下,從旁邊的巷子繞過去,就是施工難度大一點,成本也會增加一些。”
陳明心裏一鬆,轉頭對趙師傅說:“趙師傅,您看,工程師說了,這牆不用拆,我們改路線就行。”
趙師傅臉上的怒氣終於消了些:“真的?那太好了。不過改路線會不會影響施工進度?到時候別耽誤了工期,雨季還是淹水。”
“不會耽誤。”王啟年也趕了過來,剛才的情況他已經從施工隊隊長那裏聽說了,“陳縣長,李主任,改路線的事我同意。雖然成本增加了點,但能解決老百姓的顧慮,值得。我馬上讓設計團隊重新調整路線,保證不耽誤工期,雨季前一定把管網鋪好。”
陳明拍了拍王啟年的肩膀:“老王,謝了。咱們搞施工,就是要多為老百姓著想,不能隻圖省事。”
周圍的住戶見問題解決了,也都散了。趙師傅站起來,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陳縣長,李主任,剛才是我太衝動了,對不住啊。”
李明笑著說:“沒事,趙師傅,您也是為了自家的鋪子,我們理解。以後施工要是有啥問題,您隨時找我們,別跟施工隊起衝突,咱們好好商量。”
解決了東街的阻工問題,陳明和李明剛想往西街走,就見小鄭急急忙忙跑過來:“陳縣長,李主任,西街的李奶奶家出事了!施工隊在她家旁邊挖溝,把她家的水管挖斷了,現在家裏沒水用,李奶奶正坐在門口哭呢!”
兩人趕緊往西街跑。剛到李奶奶家門口,就見李奶奶坐在門檻上,抹著眼淚,地上放著一個空水桶。施工隊的工人站在旁邊,手足無措。
李明趕緊走過去,扶住李奶奶:“李奶奶,您別難過,我們這就給您解決。”
陳明則走到挖溝的地方,看到一根水管被挖斷了,水正順著溝往外流。他立刻給王啟年打電話:“老王,西街李奶奶家的水管被挖斷了,你趕緊讓水電工過來修,再送幾桶水過去,先讓李奶奶用上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啟年在電話裏連聲道歉:“對不起,陳縣長,是我們的工人沒注意,我馬上安排人過去。”
沒過多久,水電工就帶著工具和幾桶水來了。工人先把總閘關了,然後開始修水管。李明則提著水,幫李奶奶把家裏的水缸裝滿,又給她倒了杯熱水:“李奶奶,您放心,水管很快就能修好,以後施工前,我們會讓工人先摸清管線的位置,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李奶奶喝著熱水,眼淚又掉了下來:“李主任,謝謝你啊。我年紀大了,沒水用可真不行。”
“應該的,李奶奶,是我們沒安排好。”陳明也走過來,“以後您家裏有任何問題,不管是施工影響的,還是別的事,都可以隨時給我或者李主任打電話,我們隨叫隨到。”
處理完李奶奶家的事,已經快到中午了。陳明和李明坐在路邊的樹蔭下,啃著饅頭,看著工地上忙碌的身影,都有些感慨。
“陳縣長,這施工真是一波三折啊。”李明咬了一口饅頭,“剛解決了阻工,又出了挖斷水管的事,以後還不知道有啥問題呢。”
陳明笑了笑:“老城區改造就是這樣,老百姓的房子都住了幾十年了,家家戶戶的情況都不一樣,施工中難免會出問題。咱們能做的,就是把問題想在前麵,出了問題及時解決,不能讓老百姓寒心。”
正說著,陳明的手機響了,是李澤嵐打來的:“陳明,你現在在哪?趕緊來縣委一趟,有急事。”
陳明心裏一緊,連忙說:“李書記,我在老城區工地上,馬上過去。”
掛了電話,陳明對李明說:“你在這兒盯著,有啥情況隨時給我打電話。”然後就急匆匆地往縣委趕。
到了李澤嵐的辦公室,陳明才知道,原來是綠源集團的考察團隊提前來了,已經到縣委門口了。李澤嵐正在收拾文件,見陳明進來,說:“綠源的人本來下周三到,結果臨時提前了,說是想趁天氣好,多看看咱們的工業園。你趕緊跟我去門口接一下,然後一起去工業園看看。”
陳明趕緊跟著李澤嵐往外走。到了縣委門口,果然看到幾輛黑色的轎車停在那裏。為首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男人,穿著西裝,氣度不凡,正是綠源集團的董事長周綠林。
李澤嵐快步上前,伸出手:“周總,歡迎歡迎,沒想到您提前來了,我們都沒來得及準備。”
周綠林握住李澤嵐的手,笑著說:“李書記,打擾了。本來想提前跟你們說一聲,但臨時有個會,結束得早,就直接過來了。這位是?”他看向陳明。
“這是我們縣的陳明縣長,負責工業園和老城區改造的事。”李澤嵐介紹道。
陳明也伸出手:“周總,您好,歡迎來張北考察。”
“陳縣長,您好。”周綠林握了握他的手,“早就聽說張北在搞工業園建設,還有老城區改造,今天特意來看看。”
“周總,那我們現在就去工業園看看?”李澤嵐說。
“好。”周綠林點點頭。
一行人上車,往工業園駛去。路上,李澤嵐向周綠林介紹了張北的投資環境和工業園的規劃。周綠林聽得很認真,時不時提問:“李書記,工業園的土地審批都辦好了嗎?”“水電供應能跟上嗎?”“有沒有什麽優惠政策?”
李澤嵐一一解答:“周總,土地審批已經辦好了,水電供應也沒問題,我們專門為工業園修了新的變電站和供水管道。優惠政策方麵,隻要綠源願意來投資,我們可以免除前三年的土地使用費,還會幫忙協調銀行貸款。”
周綠林滿意地點點頭:“李書記,你們的誠意我感受到了。不過我還是想先看看工業園的實際情況。”
到了工業園,周綠林下車,看著眼前正在平整土地的工地,又看了看周邊的交通情況。陳明在一旁介紹:“周總,我們工業園的位置很好,離張石高速隻有五公裏,交通很方便。這邊規劃了三個區域,分別是生產區、研發區和生活區,以後員工上班、生活都很方便。”
周綠林走到一塊空地前,蹲下來抓了把土,放在手裏撚了撚:“這土地質量不錯。陳縣長,你們老城區改造的事,我也聽說了,聽說你們用土地換投資,這個思路很新穎啊。”
陳明笑了笑:“沒辦法,縣裏財政緊張,隻能想辦法創新。不過這樣既能解決老城區改造的資金問題,又能帶動經濟發展,一舉兩得。”
周綠林點點頭:“不錯,你們是真心為老百姓做事,也真心想發展經濟。這樣,我回去後就跟集團的董事會商量一下,盡快給你們答複。如果沒問題,我們想在工業園建一個農產品加工基地,既能利用張北的農產品資源,又能帶動老百姓就業。”
李澤嵐和陳明都很高興:“太好了,周總!我們歡迎綠源來張北投資!”
從工業園回來,送走周綠林,李澤嵐對陳明說:“綠源要是能來投資,對張北的發展可是大好事。不過老城區改造那邊,你還是要多盯著點,施工中難免會有問題,一定要及時解決,不能出岔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您放心,李書記,我每天都在工地上盯著,有啥問題會及時處理的。”陳明說。
回到老城區,陳明剛走到臨時辦公點,就見王啟年在那裏等著他。王啟年臉上帶著歉意:“陳縣長,今天真是不好意思,上午出了兩件事,都是我們的責任。我已經批評了施工隊隊長,還製定了《施工安全細則》,以後施工前會先摸清管線位置,還會派專人跟住戶溝通,避免再出現類似的情況。”
陳明笑著說:“老王,不用這麽客氣。施工中出點問題很正常,關鍵是要及時解決,還要吸取教訓。你製定的《施工安全細則》很好,以後就讓工人嚴格按照細則來施工。”
“好,我馬上就讓人把細則貼在每個施工點,讓工人都看看。”王啟年說。
接下來的幾天,施工果然順利了很多。施工隊嚴格按照《施工安全細則》來操作,每次施工前都會跟周邊的住戶溝通,還派了專人負責安全巡查。李明和小鄭也每天在工地上轉悠,遇到住戶有疑問,就及時解答;遇到施工影響到住戶生活,就趕緊協調解決。
有一次,施工隊在南巷施工時,不小心把一戶住戶的院牆震裂了一道縫。住戶找到李明,李明立刻聯係了王啟年,讓他派維修隊過來。維修隊當天就來了,不僅把裂縫修好了,還幫住戶把整個院牆都加固了一遍。住戶很滿意,還特意送了一筐水果到臨時辦公點。
七月初,老城區的管網改造終於完成了。看著新鋪好的管道,陳明心裏很踏實。他知道,今年雨季,老城區再也不會淹水了。
這天下午,天空突然烏雲密布,下起了瓢潑大雨。陳明和李明趕緊跑到老城區,查看管網的排水情況。隻見雨水順著新鋪的下水道流走了,路麵上沒有一點積水。張老爺子站在雜貨鋪門口,看著幹淨的路麵,笑著對陳明說:“陳縣長,還是你們厲害!你看這雨下得這麽大,路麵一點水都沒有,以前早就淹到膝蓋了!”
陳明也笑著說:“張大爺,這都是應該的。以後咱們老城區再也不用擔心淹水了。”
雨停後,夕陽出來了,把老城區的牆麵染成了金黃色。工人們還在忙碌著,加固老牆麵,修複老招牌。陳明站在街邊,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裏滿是感慨。他知道,老城區改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隻要他們始終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一定能把老城區改造成老百姓滿意的樣子。
這時,李明走過來,遞給陳明一份文件:“陳縣長,這是下階段的施工計劃,主要是修複老招牌和建設景觀帶,您看看。”
喜歡從窯洞到省府請大家收藏:()從窯洞到省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