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山雨欲來

字數:7382   加入書籤

A+A-


    盛豐農業的電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祝十三心裏激起層層漣漪。他握著還發燙的手機,站在溫棚裏愣了足足半分鍾——對方不僅知道他和綠源公司的合作,還精準點出“苗的秘密”,這絕非偶然。夜風吹得塑料膜“嘩嘩”作響,棚內的草莓苗在月光下泛著淡綠的光暈,祝十三突然想起趙磊白天提到的“商業對手”,一個念頭瞬間清晰:綠源公司內部,一定有盛豐農業的眼線。
    “必須馬上告訴趙磊。”祝十三當機立斷。他掏出手機,翻出白天存下的趙磊聯係方式,手指懸在撥號鍵上又停住了——現在已經是晚上十點,趙磊說不定已經休息,而且這事在電話裏說不清楚,萬一被監聽反而麻煩。他琢磨片刻,給趙磊發了條短信:“趙總監,有緊急情況,關乎你公司機密,明天早上八點我在草莓園等你,事關重大,務必前來。”
    短信發出不到兩分鍾,趙磊的電話就打了過來,聲音裏滿是警惕:“祝先生,出什麽事了?是不是苗的問題?”“苗沒問題,是你公司的問題。”祝十三壓低聲音,“具體情況明天麵談,你最好單獨來,別帶太多人。”趙磊沉默了幾秒,果斷道:“行,我明天七點就出發,八點準時到。”
    掛了電話,祝十三沒心思休息。他看著溫棚裏長勢喜人的草莓苗,突然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用布雨術集中催生一批新苗。之前培育的兩萬棵苗本就夠交付,但若能在短時間內催生出更多苗,不僅能彰顯“培育技術”的厲害,還能為後續大規模供貨做準備。更重要的是,先交兩萬棵苗試水,能摸清趙磊的付款誠意,避免後續麻煩。
    他轉身回屋,從床底的木箱裏翻出聚靈扣——這枚玉佩經過多日靈氣滋養,表麵的紋路愈發清晰,觸手溫潤。祝十三將聚靈扣貼身戴好,又換上防水的膠鞋,提著一盞充電馬燈再次來到草莓園。阿黃不知何時跟了過來,蹲在溫棚門口,尾巴輕輕掃著地麵,像是在為他站崗。
    “阿黃,看好門,別讓任何人進來。”祝十三摸了摸它的頭,掀開塑料膜走進溫棚。他走到溫棚中央的空地上,盤腿坐下,雙手結印,口中默念布雨術的口訣。胸口的聚靈扣突然發出耀眼的淡藍光暈,一股磅礴的靈氣從玉佩中湧出,順著他的四肢百骸流遍全身,最終匯聚在掌心。祝十三將掌心對準地麵,大喝一聲:“起!”
    下一秒,溫棚頂部的塑料膜上突然凝結出細密的水珠,像被施了魔法般,“沙沙沙”地落了下來。這雨很奇特,隻在溫棚範圍內飄落,雨滴大小均勻,落在葉片上不濺水花,落在土壤裏不陷泥坑,每一滴都帶著淡淡的靈氣光暈。祝十三能清晰地感受到,草莓苗的根係正在瘋狂吸收雨水裏的靈氣,莖稈微微顫動,像是在歡呼雀躍。
    他不敢大意,一邊維持著布雨術,一邊觀察著苗情。第一批催生的是之前育在營養缽裏的幼苗,原本隻有兩葉一心,在靈雨的滋養下,葉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舒展。不到一個小時,第三片葉就冒了出來,葉尖嫩黃,邊緣帶著細小的絨毛;又過了兩個小時,第四片葉也舒展開來,莖稈加粗了一圈,顏色從淺綠變成了深綠。
    淩晨一點,祝十三終於收了術法。他站起身,揉了揉發酸的膝蓋,走到營養缽旁仔細查看——原本五萬棵兩葉一心的幼苗,已經全部長成了標準的四葉一心壯苗,葉片濃綠厚實,根係從營養缽底部探出來,盤根錯節卻不雜亂。他拿出卷尺量了量,莖稈基部直徑達到0.7厘米,比普通培育的苗還要壯實,完全符合賣給趙磊的標準。
    “這布雨術真是太神奇了。”祝十三忍不住感歎。他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距離趙磊過來還有七個小時,足夠他做好準備。他叫醒在溫棚外打盹的阿黃,回家簡單洗漱了一下,剛走進堂屋,就看見祝升福坐在桌邊等他,桌上擺著一碗熱粥和兩個茶葉蛋。
    “咋才回來?我聽阿黃叫了幾聲,還以為出啥事了。”祝升福遞過筷子,眼神裏滿是關切。自從喝了加了洗髓丹的米酒,他的體質好了不少,不僅咳嗽的老毛病沒了,精神頭也比以前足了,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幹活,一點都不覺得累。
    祝十三把盛豐農業來電和催生新苗的事跟父親說了一遍,祝升福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綠源公司有內鬼?這可不是小事。趙磊要是查不出是誰,咱們以後的合作也不安穩。”他頓了頓,又說:“你先交兩萬棵苗試水是對的,現在的人心思複雜,咱們不得不防。”
    父子倆正說著,陳桂蘭也起來了。她聽說要給趙磊準備兩萬棵苗,立刻張羅起來:“我去叫張嬸和秀蓮姐來幫忙,她們手巧,捆苗又快又好。你爸去把拖拉機開出來,裝苗用得著。”祝十三趕緊攔住她:“媽,不用這麽早,趙先生八點才到,咱們六點開始準備都來得及。您先歇著,我去村裏的小賣部買些捆苗用的草繩和標簽。”
    清晨六點,祝家村的公雞剛打鳴,草莓園就熱鬧起來了。張嬸帶著王秀蓮、桂英嫂子等十幾個婦人來了,每個人手裏都拿著自帶的小板凳和剪刀;李大爺和趙鐵牛推著板車,負責把營養缽裏的苗運到空地上;孫師傅則帶著木工房的幾個徒弟,臨時搭了個簡易的稱重台,確保每一棵苗都符合標準;劉老栓也來了,他主動承擔起挑揀的工作,把不符合要求的弱苗都挑出來,嘴裏還念叨著:“這可是咱村的金疙瘩,絕不能讓次品壞了名聲。”
    “大家聽我說一下標準。”祝十三站在高台上,手裏舉著一棵壯苗,“莖稈直徑必須達到0.6厘米以上,四葉一心,根係完整沒有病蟲害,符合這個標準的才能裝袋。每五十棵一捆,係上咱們村的標簽,別和其他苗混了。”
    眾人齊聲應和,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張嬸和王秀蓮負責捆苗,她們的手指靈活,草繩在手裏翻飛,不一會兒就捆好一捆,標簽上的“祝家村優質草莓苗”字樣工工整整;桂英嫂子帶著幾個年輕媳婦負責挑苗,她們眼神好,一眼就能分辨出強弱苗,不符合標準的苗都被單獨放在一邊,準備留給村裏人種;李大爺和趙鐵牛則把捆好的苗搬到拖拉機上,碼放得整整齊齊,避免運輸過程中受損。
    七點五十分,趙磊的黑色帕薩特準時停在草莓園門口。他果然單獨來了,穿著一身休閑裝,臉上沒了昨天的職業化笑容,多了幾分凝重。“祝先生,到底出什麽事了?”他剛下車就快步走到祝十三身邊,聲音裏滿是急切。
    祝十三把他領到溫棚旁邊的小屋裏,關上房門,才把盛豐農業來電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昨天晚上十點,一個自稱盛豐農業的人給我打電話,說知道我和你簽了供苗合同,還說願意出十塊一棵買我的苗。顯然對你公司的情況和我的苗情都了如指掌。”
    “什麽?”趙磊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上劃出刺耳的聲音,“他還說什麽了?有沒有提到我們公司的具體情況?”“他說讓我明天去鎮上的清風茶館詳談,還暗示知道我的培育秘密。”祝十三遞給他一杯水,“趙總監,我懷疑你公司內部有盛豐的人,不然他們不可能這麽快知道我們的合作細節。”
    趙磊接過水杯,手都在發抖。他低頭沉思了片刻,突然一拍桌子:“我知道是誰了!肯定是采購部的劉經理!他前幾天剛和盛豐的人吃過飯,還向我申請過你的苗情資料,當時我沒多想,現在看來,他就是內鬼!”他掏出手機,立刻撥通了一個電話:“讓劉經理馬上到公司來,我有重要的事找他!”
    掛了電話,趙磊的情緒才平複了一些。他看著祝十三,眼神裏滿是感激:“祝先生,這次真是多虧了你,要是晚一步,我們公司的損失就大了。你放心,我今天就把劉經理查清楚,絕不讓他壞了咱們的合作。”
    “合作是雙贏的事,我自然要提醒你。”祝十三笑了笑,“對了,趙總監,你要的苗我已經準備好了,一共兩萬棵,都按咱們約定的標準挑出來了。你先驗收一下,沒問題的話,把十六萬貨款結了,我馬上安排人裝車。”
    “這麽快就準備好了?”趙磊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他昨天才簽的合同,沒想到祝十三一天時間就湊齊了兩萬棵苗,這效率遠超他的預期。“我帶你去看看。”祝十三領著他走出小屋,來到草莓園的空地上。
    眼前的景象讓趙磊徹底驚呆了——一萬棵捆好的草莓苗整齊地堆放在板車上,每一棵都莖葉飽滿,根係發達,比他昨天看到的苗還要壯實。張嬸遞給他一棵剛挑好的苗,趙磊蹲下身仔細檢查,葉片上的絨毛清晰可見,莖稈硬挺有彈性,根係上還帶著新鮮的泥土,完全符合優質苗的標準。
    “祝先生,你這培育技術也太厲害了!”趙磊忍不住感歎,“我見過不少苗場,從來沒見過這麽快的出苗速度,而且質量還這麽好。”祝十三笑了笑,編了個早已準備好的理由:“這些苗都是我提前育在營養缽裏的,就等著有訂單了集中催生。我用了姑父教我的特殊催苗方法,加上溫棚的環境好,所以長得快。”
    趙磊沒有多疑,他掏出手機,當場轉了十六萬貨款到祝十三的賬戶上:“祝先生,貨款我已經轉過去了,你查收一下。剩下的苗你也盡快準備,我們公司還需要大量的苗種。”祝十三打開手機銀行,看到十六萬到賬的提示,心裏鬆了口氣——趙磊的付款很爽快,看來後續的合作問題不大。
    “趙總監放心,我這裏還有三萬棵現成的苗,要是你需要,隨時可以來拉。”祝十三指了指溫棚裏的營養缽,“這些苗都是昨天剛催生好的,質量和你驗收的一樣。”趙磊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我回去就安排車輛,後天再來拉三萬棵苗,貨款我一並帶來。”
    正在這時,祝升福駕駛著拖拉機過來了,李大爺和趙鐵牛跟在後麵,準備開始裝車。趙磊走過去和他們打招呼,看著村民們熱火朝天的幹活場景,忍不住對祝十三說:“祝先生,你真是把村民們都凝聚起來了。有你這樣的帶頭人,祝家村想不富裕都難。”
    “都是鄉親們信任我。”祝十三笑著說,“我打算等這批苗賣完,就組織大家一起種草莓,統一提供苗種和技術,統一收購,讓大家都能賺到錢。”趙磊點了點頭:“這個想法好!要是你們形成規模,我們公司可以和你們簽訂長期供貨合同,保證你們的草莓有銷路。”
    裝車工作進行得很順利。李大爺和趙鐵牛負責把苗搬到拖拉機上,孫師傅則在旁邊指揮,確保苗堆得穩固;張嬸和王秀蓮則負責給每捆苗係上防潮布,避免運輸過程中被風吹幹;劉老栓跑得最勤,一會兒給大家遞水,一會兒幫忙扶苗,忙得滿頭大汗卻樂在其中。
    中午十二點,兩萬棵草莓苗全部裝上車。趙磊握著祝十三的手:“祝先生,合作愉快。我回去就處理內鬼的事,後天準時來拉苗。”“合作愉快。”祝十三笑著回應,“我隨時等你消息。”看著黑色帕薩特拖著滿載草莓苗的拖拉機駛遠,村民們都圍了過來,臉上滿是興奮。
    “十三,十六萬到賬了?”張嬸最關心這個問題,她搓著手,眼裏滿是期待。祝十三打開手機銀行,把到賬信息給大家看:“到賬了!這十六萬,一部分用來給大家發工資,一部分用來買肥料和農具,剩下的留著給鄉親們其它備用。”
    “太好了!”眾人歡呼起來。趙鐵牛撓了撓頭:“十三,我家那四畝地啥時候能種上草莓?我都等不及了。”“別急,”祝十三笑著說,“等我把趙磊的訂單完成,就立刻組織大家育苗。孫師傅已經幫我畫好了育苗棚的圖紙,咱們先把育苗棚搭起來,保證大家開春就能種上草莓。”
    中午的慶功宴擺在祝十三家的院子裏,陳桂蘭做了一大桌菜,有燉排骨、炒雞蛋、涼拌野菜,還有自家釀的米酒。王村長也來了,他端著酒碗,對祝十三說:“十三,你為咱村立了大功!鎮上領導聽說你一次性賣出十六萬的草莓苗,都誇你有本事,還說要把咱村樹成致富示範村。”
    “這都是大家的功勞。”祝十三站起身,端起酒碗,“沒有鄉親們的幫忙,我一個人也成不了事。我敬大家一杯,希望咱們祝家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幹杯!”眾人齊聲應和,酒碗碰撞的聲音清脆響亮,回蕩在祝家村的上空。
    下午,祝十三帶著李大爺和趙鐵牛去鎮上買肥料和農具。剛走進農資店,老板老陳就熱情地迎了上來:“十三,你可真成大名人了!綠源公司的趙總監剛來過,說你家的草莓苗是他見過最好的苗種。”祝十三笑了笑:“陳老板過獎了,都是運氣好。”
    買完東西,三人正準備回去,祝十三的手機突然響了,是個陌生號碼。他接起電話,裏麵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祝先生,我是盛豐農業的,你考慮得怎麽樣了?十塊一棵的價格,可比綠源公司高多了。”
    祝十三皺起眉頭:“我已經和綠源公司簽訂了合同,不能違約。”對方輕笑一聲:“違約?祝先生,你真以為綠源公司能保住你嗎?趙磊現在自身難保,他公司的內鬼不止一個,用不了多久,綠源公司就會被我們盛豐農業吞並。到時候,你還是得和我們合作。”
    “你什麽意思?”祝十三的心裏咯噔一下。對方的語氣充滿了自信,不像是在說謊。“沒什麽意思,隻是提醒你一句,良禽擇木而棲。”對方頓了頓,又說,“明天上午十點,清風茶館,我等你。要是你不來,後果自負。”
    電話掛斷後,祝十三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盛豐農業的話讓他心裏不安——如果綠源公司真的出了問題,他的草莓苗銷路就會受到影響,跟著他種草莓的鄉親們也會受牽連。他抬頭看向遠處的祝家村,心裏暗暗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保住祝家村的草莓產業。
    回到村裏,祝十三立刻給趙磊打了個電話,把盛豐農業的威脅說了一遍。趙磊的聲音裏滿是憤怒:“這個盛豐農業,真是太囂張了!祝先生,你別擔心,我已經查到劉經理把我們公司的核心數據賣給了盛豐,現在正在收集證據,很快就能把他送進監獄。至於盛豐的威脅,你不用理會,我們綠源公司也不是好欺負的。”
    “趙總監,我擔心的不是威脅,而是你的公司能不能頂住盛豐的壓力。”祝十三誠懇地說,“我已經把希望都寄托在草莓產業上了,要是你的公司出了問題,我的苗就沒銷路了。”趙磊沉默了幾秒,認真地說:“祝先生,我向你保證,綠源公司一定能挺過去。而且,我已經聯係了其他幾家農產品公司,他們也對你的草莓苗很感興趣,就算綠源公司出了問題,你的苗也不愁賣。”
    得到趙磊的保證,祝十三的心裏稍微安定了一些。他掛了電話,來到草莓園,看著溫棚裏茁壯成長的草莓苗,心裏盤算著——不管綠源和盛豐的競爭多激烈,他都要盡快擴大培育規模,掌握主動權。隻有手裏有足夠的苗,有足夠的產量,才能在這場商業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
    晚上,祝十三再次使用布雨術催生草莓苗。這一次,他把目標放在了更大麵積的育苗床上。聚靈扣的藍光再次亮起,靈雨淅淅瀝瀝地落下,滋潤著每一棵幼苗。祝十三能清晰地感受到,幼苗們在靈氣的滋養下,正在瘋狂地生長,莖稈不斷加粗,葉片不斷舒展,根係在土壤裏肆意延伸。
    淩晨三點,祝十三收了術法。他走到育苗床邊,用手電筒照了照——又是五萬棵四葉一心的壯苗誕生了。看著眼前一片翠綠的草莓苗,祝十三的心裏充滿了底氣。他知道,這些苗不僅是他的財富,更是祝家村鄉親們的希望。
    就在這時,阿黃突然對著溫棚外狂吠起來。祝十三趕緊拿起手電筒,往溫棚外照去——月光下,一個黑影正鬼鬼祟祟地往溫棚裏張望,看到手電筒的光柱,立刻轉身就跑。祝十三帶著阿黃追了出去,可黑影跑得太快,轉眼就消失在了夜色裏。
    “是誰?”祝十三喘著粗氣,心裏滿是疑惑。這個黑影是誰?是盛豐農業的人,還是綠源公司的內鬼?他看著空蕩蕩的田埂,突然意識到,這場圍繞草莓苗的風波,才剛剛開始。而明天的清風茶館之約,注定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回到溫棚裏,祝十三再也沒有了睡意。他坐在育苗床邊,看著眼前的草莓苗,心裏盤算著明天的應對之策。盛豐農業的邀約是陷阱還是機遇?他該不該去?去了該怎麽應對?一連串的問題在他的腦海裏盤旋。最終,祝十三下定了決心——無論前方是刀山還是火海,他都必須去一趟,為了自己,也為了祝家村的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