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我是李世民的人
字數:4519 加入書籤
「唐朝人物都這麽說了,後麵朝代對唐代皇帝的評價基本也是從太宗開始。」
我們可以很敏銳的發現:大家怎麽都在說李世民如何如何,把李淵給直接忽視掉了呢?
到了這裏,肯定有小夥伴們會說了:
李淵不弱,他隻是因為玄武門之變,讓兒子李世民架空了。
然後李世民再修改史料,把李淵的功績都給搶走了。
所以才顯得李淵很弱。
......
“朕倒不至於去做這種事情。”
李世民發笑,他雖然幹出了玄武門之變這樣的禍事。
但李淵已經是他老子,父母為大,李唐就是因為李淵而來的,他總不能不認這個爹了。
抹除父親的一切功績,未免太小看他這位天可汗的氣量了。
群臣臉上亦帶著微笑,他們也聽得出來這位主播講述時的語氣多在調侃。
想必這樣的言論定不是後世主流。
「但是,你們就沒發現這句話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漏洞嗎?」
你都能讓你兒子玄武門之變了,這件事的發生本身不恰恰就是你太弱的最大證明嗎?
你作為一個開國皇帝,你能讓你兒子給變下去,你還鬼叫什麽啊?!
主播在這裏懶得說什麽了,咱們直接看史料《冊府元龜》中怎麽說的吧。
《冊府元龜》是北宋四大部書之一,為政事曆史百科全書性質的史學類書,是宋真宗時期命十八位博學多聞的大學士編纂的。
“唐李桀,高祖時為左監門大將軍。初,高祖問桀見幾,對曰:八十。”
你能讓八十歲的老頭來給你守城門,這能守得住嗎?
真當每個人都是廉頗啊!
說白了,你不被宮變,誰被宮變啊!
話到這裏,也肯定會有人反駁,說什麽不要看《新舊唐書》,那些都是被李世民篡改過的,要看就看溫大雅的《大唐創業起居注》。
大哥,咱們先不說早在李淵還活著的時候,溫大雅就已經明確站隊李世民這邊了。
“太宗以隱太子、巢刺王之故,令大雅鎮洛陽以候變。大雅數陳秘策,甚蒙嘉賞。太宗即位,累轉禮部尚書,封黎國公。”——《舊唐書·溫大雅傳》
人家溫大雅就差腦門上寫七個大字:“我是李世民的人!”
然後咱們再來科普一下,《舊唐書》乃五代十國時期後晉朝編篡,《新唐書》乃宋朝定鼎之後編篡。
既然李世民都能穿越時空去修改《新舊唐書》了,那他憑啥放過《大唐創業起居注》啊?
事實上,《新舊唐書》和《大唐創業起居注》的區別就在於太原起兵,到底誰才是主謀?
《大唐創業起居注》上說的是李淵是主謀,但到了根據唐史料編篡的《新舊唐書》上,就成了李世民是主謀了。
所以就有一群人得出了結論:哎呀,李世民怎麽把他老子李淵的功勞給搶了?
但,這個其實是真的有點以現代的價值觀去代入古人了。
這裏可以參考陝師大牛教授的一個結論:
李世民並不是要搶他爹李淵的主謀之功,而是他爹李淵再怎麽說也是隋朝的臣子,世襲的唐國公,就憑他娘和文獻皇後獨孤氏的關係,完全可以說隻要大隋朝不倒,他家就是世受皇恩的那種。
李淵如果是主謀,他家在太原反隋,這屬於是標準的亂臣賊子。
盡管李氏當時反隋的時候,是在隋煬帝已經喪盡天下民心,勢力最大的李密都已經攻占洛陽了,北方盡揭反旗。
但在這個講究“君為臣綱”的古代,尤其是楊堅還是李淵的親姨丈,親上加親的關係下,這才是真正危險的大黑點。
所以,李世民是為了美化他爹,才說:“我爹什麽都不知道,當初太原起兵我是主謀,是我攛掇父親的,我大哥也不知道。”
“都是我逼我爹的,他也是無可奈何啊!”
這樣,就把大隋朝唐國公,公爺和世子不是反賊給摘了出去。
他爹李淵就是大隋的忠臣了,當初反隋也隻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才是唐代史書改主謀的真相。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李世民這樣一改,他就成了孝子,於是他們老李家忠臣孝子全都占完了。”】
趙飛一臉壞笑,拿起手機劈裏啪啦的打字:“我就說了,最孝順的皇帝就是太宗爺!是吧,李老二?朱老四?”
......
貞觀年間
甘露殿裏的群臣麵麵相覷,盡管眾人都知道,起兵是老李家一大家子一起造的反,但這個主謀是誰,在當時並不重要。
如果換到如今來講,大唐已經坐穩了天下之後,誰是主謀就很重要了!
房玄齡欣慰的心底慨歎:陛下長大了,知道主動背鍋了,是個大孝子。
謀臣們倒是覺得李世民主動背鍋這個事情做的很對,盡管沾點搶功績的嫌疑,但盡全了孝道。
看到了後麵,群臣束手無語,怎麽還有溫大雅的事兒啊!
老溫頭貞觀三年就沒了,升禮部尚書還沒捂熱乎呢,次年就嘎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弟弟本事也很大,隻是剛封郡公次月就嘎了。
一家子算是出盡了力,到了苦盡甘來時候沒享幾天福。
以至於他倆的哥哥溫彥博,至今都沒有身受公爵,嚷嚷著讓陛下等他死了再追封也不遲。
沒辦法,倆老弟都是一封公就噶。
杜如晦回神過來:老溫死得早,後來肯定摻和不到陛下修主謀的事情。
說不定當時修改主謀時,還有他出力呢!
李世民看到溫大雅的名字出現時,不由得怔道:“彥弘......”
天幕上的後人總是說他極度的自信,實際上他的自信正是源於他的實力和年紀。
為什麽李世民從來不妒忌臣下呢?
比他強的沒他年輕,比他年輕的沒他功績大,絕大部分的又沒有他自身本事大。
有什麽可妒忌的?
溫大雅,就屬於追隨日久,又年長他三十多歲的臣下。
想到這裏,李世民不由得有些傷悲,鼻子抽動:
“一晃不知經年,大雅也離朕而去好久了......”
“陛下,臣下朝之後就去弟弟的遺產裏翻翻找找,定然不會讓陛下受此委屈!”
大唐皇帝還在感懷,溫彥博已經如坐針氈了。
他老溫家當時一門三傑,全投注給了李唐,一點都沒學諸葛家兵分三路,不就是看好李世民嗎?
壞事了啊!
老弟自幼就對史學尤為癡迷,當年陛下讓他留守洛陽,其一的原因也是他更懂這些典籍經典的價值。
可溫彥博萬萬沒想到,老弟之前一直寫寫畫畫做筆記,居然寫了一本《大唐創業起居注》!
這不把陛下的老底兒給揭了嗎?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