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風暴將至?驚雷落

字數:13485   加入書籤

A+A-


    靖安護道院門前那泣血的鳴冤聲餘音未散,楊慎正與周正、陳風調集人手,準備徹查永平縣慘案這第一塊試刀石。然而,一股遠比這樁血案更猛烈、更足以震動整個朝堂與修行界的巨浪,已從鎮異司的核心之地——白雲觀深處,洶湧拍出!
    翌日,大朝。
    紫宸殿內,氣氛肅穆。百官山呼萬歲後,輪值太監尖利的聲音響起:“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就在眾人以為又是尋常政務奏對之刻,鮮少參與朝會的鎮異司司正、白雲觀主白雲道長,徐步出列,躬身行了一禮。他鶴發童顏,氣息淵深似海,此刻神情卻透著幾分罕見的鄭重。
    “貧道鎮異司司正白雲,有事啟奏陛下。”白雲道長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殿每一個角落,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連高踞禦座的皇帝,目光也驟然銳利起來,透過珠簾,落在老道身上。
    “真人請講。”皇帝的聲音聽不出情緒。
    白雲道長深深一揖,朗聲道:“陛下勵精圖治,欲納仙道之力,強軍安民,開萬世太平。此乃宏圖偉業,臣等感佩於心。然,仙道玄奧,非世俗官衙可比。鎮異司創立至今,雖殫精竭慮,處理妖異無數,然其根本,仍脫胎於修行宗門協作,運行之規,亦多依循修行界舊例。此製,已難匹配陛下雄心,亦難適應仙凡混居、朝廷統禦之大勢所需!”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響起一片壓抑的吸氣聲!鎮異司司正竟當朝自陳其製不合時宜?這無異於自削權柄!崔相目光微凝,謝老將軍眉頭緊鎖,蘇文軒心中更是警鈴大作,下意識地看向外甥楊慎的方向。楊慎站在殿中靠後的位置,心中亦是劇震,一股強烈的不安感瞬間攫住了他。
    隻聽白雲道長繼續道:“臣觀陛下新設‘靖安護道院’,立意高遠,以‘公義’為帆,以‘法度’為骨,監察仙凡不法,正合朝廷統禦之道!此院開衙,標誌著朝廷治理仙凡事務,已步入全新階段!”
    他微微一頓,聲音更加清晰有力:
    “貧道等思之再三,為順應此大勢,使朝廷之力凝聚如一,特向陛下懇請,其一,鎮異司司正一職,當由朝廷正式委派官員執掌,司內各級職司,亦應由朝廷選拔、培養、調用之修士或精通相關事務之能吏充任!修士入司,當如朝廷命官,需經考選,自願接受朝廷征召,登記造冊,納入朝廷俸祿、考績、升遷體係!如此,方能徹底將鎮異司納入朝廷體製,令行禁止,如臂使指!”
    “其二,陛下天恩浩蕩,昔日為便於協調,特設鎮異司‘監察寮’,由皇室貴胄執掌。然今有‘靖安護道院’專司監察之職,權責明晰,法度昭彰。臣以為,鎮異司監察寮之設,已與靖安院權能重疊,當予取締!鎮異司此後一切行動,皆受靖安護道院依法監察!如此,既可避免機構臃腫,更能彰顯朝廷法度之威嚴,使仙凡共治,綱紀嚴明!”
    “其三,”白雲道長語氣帶上了一絲懇切與釋然,“貧道白雲,並鎮異司現任核心同僚神劍門主李青鋒、天機閣主莫衍、相國寺明覺大師、青陽門掌門青陽子等,皆已年邁,深感精力不濟。近感修行桎梏鬆動,大道機緣稍縱即逝。懇請陛下恩準臣等辭去鎮異司一切實務職司,退隱山林,閉關潛修,衝擊更高境界,以期未來或能再為陛下、為社稷略盡綿薄之力。 陛下若念舊情,或可賜臣等‘護國真人’、‘鎮妖法師’等虛銜,使臣等心有所係。朝廷若有疑難異動,需臣等微末之力時,亦可傳召,臣等必以‘編外供奉’之身,聞召即至,絕不推諉!”
    “其四,鎮異司總部位於白雲觀內,雖清幽,然終非朝廷官衙規製。懇請陛下另擇皇城左近之地,興建鎮異司新衙署! 使其規製森嚴,氣象一新,更顯朝廷統禦仙凡之威儀!舊有之地,可改為供奉陛下長生牌位、存放鎮異典籍之清修別院。”
    字字句句,如同驚雷,炸響在紫宸殿中!
    徹底交出鎮異司實權!主動取締監察寮,接受靖安院監察!核心元老集體退隱!遷址重建!
    這哪裏是奏疏?這分明是鎮異司主動向皇權獻上的一份“投名狀”!一份幾乎毫無保留的、徹底的權力交割!
    滿朝文武,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白雲道長身上,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狂喜、疑慮、乃至深深的忌憚。崔相眼中精光爆閃,瞬間明白了此舉背後蘊含的巨大政治能量和對世家格局的衝擊。蘇文軒心頭巨震,外甥楊慎的靖安院竟被推到如此風口浪尖!謝老將軍則眉頭緊鎖,對修士力量徹底納入朝廷體係後的軍隊影響憂心忡忡。
    楊慎更是感到一股寒意從脊椎升起。取締監察寮,由靖安院監察鎮異司?這看似賦予了靖安院無上權柄,實則是將他和這新生的衙門,直接架在了帝國最凶險的權力熔爐之上!而鎮異司核心力量的集體退隱……這絕非表麵那麽簡單!他腦中瞬間閃過碧落仙子,閃過白雲觀那深不可測的氣息,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無比強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帝端坐珠簾之後,久久沉默。
    這份奏疏,來得太是時候!也太合心意!
    他欲掌控修士力量,鎮異司就是最大的障礙和變數。白雲道長等人德高望重,修為精深,自成體係,雖表麵恭順,實則難以真正如臂使指。他扶持扶樂郡王周玄策,就是想徐徐圖之。沒想到,靖安護道院剛立,楊慎剛提出“公義法度”,白雲道長等人竟如此“識時務”,主動將整個鎮異司的權柄,連同監察權,一並拱手奉上!
    這簡直是瞌睡遇到了枕頭!將他心中籌謀許久卻又顧慮重重的事情,一步到位地解決了!而且解決得如此“體麵”,如此“顧全大局”!
    “準奏!”
    皇帝的聲音終於響起,帶著一種壓抑不住的、如釋重負又誌得意滿的洪亮,穿透珠簾,響徹大殿:
    “真人深明大義,體察國事,實乃國之柱石!所奏四事,朕——一概照準!”
    “鎮異司改製,徹底納入朝廷體製,司正及各級職司,由吏部會同內閣,盡快擬定章程,公開考選、委任!取締監察寮,其監察之責,全權移交靖安護道院!靖安院提刑官楊慎,當恪盡職守,依法監察,勿負朕望!”
    “白雲、李青鋒、莫衍、明覺、青陽子五位真人,勞苦功高,今願潛心大道,朕心甚慰!特賜封號:白雲真人為‘護國佑聖通玄真人’,李青鋒為‘蕩魔誅邪神劍真人’,莫衍為‘洞明天機妙衍真人’,明覺為‘普渡慈航覺世禪師’!‘青陽子為‘煉虛合道純陽真人’!’位同一品,享皇家供奉!原鎮異司職司,即日交割!爾等可選擇名山大川清修,朝廷劃撥道場,一應供給,皆由內帑支應!朝廷若遇重大妖異禍亂,需爾等出手時,當以‘護國供奉’之名傳召,爾等需即刻應召,為國效力!”
    “另擇吉地,興建鎮異司新衙署!工部、禮部即刻會同辦理,務求規製嚴整,彰顯朝廷威儀!所需銀錢,由戶部專項撥付!”
    “原白雲觀鎮異司總部,改為‘玄元清修別院’,供奉昭烈護界金德元君之牌位,珍藏鎮異典籍,由白雲真人擇徒看守清修,朝廷歲撥香火供奉!”
    一連串旨意,如同疾風驟雨,瞬間將白雲道長的奏疏變成了板上釘釘的國策!效率之高,恩賞之厚,前所未有!
    “吾等,叩謝陛下隆恩!”白雲道長再次深深一揖,聲音平靜無波。
    朝堂之上,一片山呼萬歲之聲。然而這聲音之下,是無數顆劇烈跳動、各懷心思的心髒。權力的天秤,在這一刻,發生了劇烈的、根本性的傾斜!
    旨意下達,如巨石入水,激起的波瀾迅速席卷整個京城乃至天下。
    崔府書房內,崔相臉色陰沉如水。鎮異司改製,意味著皇室對修士力量的掌控力陡然增強,世家暗中蓄養的修士力量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管和擠壓。靖安院獲得監察鎮異司之權,楊慎這個“愣頭青”的位置變得極其關鍵且危險。崔琰被緊急召見,一場針對如何在新格局下製衡皇權、利用楊慎或將其拉下馬的密謀悄然展開。王氏、謝氏等門閥也風聲鶴唳,紛紛調整策略。
    鎮異司內部一片嘩然。中下層修士人心惶惶,對前途充滿迷茫。被強征的散修和小門派弟子怨氣更甚。各大宗門反應不一,有警惕觀望的,有暗自慶幸白雲等人抽身的,也有對徹底納入朝廷體係感到不安的。靖安護道院的名字,在修行界變得如雷貫耳,也充滿了忌憚。
    城西清貴坊楊宅,賀客盈門的喧囂被一種凝重的氣氛取代。蘇文軒第一時間趕來,臉色前所未有的嚴肅。“慎兒!取締監察寮,由你靖安院監察鎮異司!這是潑天的權柄,更是催命的符咒!你可知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從今往後,所有涉及修士的大案要案,所有鎮異司內部的齷齪,所有想扳倒鎮異司或者借你之刀殺人的勢力,都會把目光釘死在你身上!永平縣那案子,隻是開胃小菜!真正的狂風暴雨,馬上就要來了!你這‘秤’與‘骨’,能撐得住幾重浪?”楊慎默然,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手中玉符,碧落仙子的箴言在心頭縈繞。他知道,舅父所言非虛,他已被推到了帝國權力與仙凡矛盾最激烈的風暴眼中心。
    白雲觀深處,玄元清修別院內,昭烈護界金德元君雕像默然佇立,香火繚繞其間。白雲道長、李青鋒、莫衍、明覺於此重聚。窗外雨絲如織,室內卻彌漫著塵埃落定般的釋然。
    “奏疏已準,旨意已下。我等‘退’的第一步,成了。”白雲道長語氣平靜。
    莫衍閣主指尖星輝傾瀉,映照著龜甲上玄妙的紋路:“天機混沌,然‘轉’的種子已悄然播下。周玄策那孩子,反應如何?”
    “玄策那孩子自小長在深宮,自有番氣度,從容受之,怕是皇帝同他談論過此事。他已引氣大圓滿,貧道賜予了一些固元丹和築基液,這幾日便親自為他護法,助其築基,正式踏入修士行列。如此方有自保之力。路,終歸要他自己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明覺主持撚動佛珠:“阿彌陀佛。貧僧已挑選了三位精研《藥師經》、擅長安撫心神、修為心性俱佳的弟子,不日便以‘為陛下及皇室祈福誦經’之名,常駐新鎮異司衙署附近。軍中講經之事,亦已安排妥當。”
    白雲道長頷首:“甚好。我等雖退居幕後,然《異變圖錄》的編纂、關鍵信息的傳遞、以及對玄策的暗中引導與保護,萬不可鬆懈。陛下此刻龍心大悅,對我等恩寵有加,然帝王心術,最是難測。我等閉關潛修是實,但也需時刻關注這天下風雲變幻。真正的巨浪,或許才剛剛開始湧動。”他的目光投向窗外的雨幕,仿佛穿透了時空,“楊慎此子……他那‘以民為秤’,能否在這驚濤駭浪中穩住根基,亦關乎未來大局。且看吧。”
    靖安護道院內,氣氛凝重到了極點。
    周正將一份謄抄的、墨跡未幹的聖旨副本恭敬地放在楊慎案頭,上麵“取締監察寮”、“由靖安護道院全權監察鎮異司”的字眼,刺目驚心。
    陳風站在一旁,臉色複雜。他作為鎮異司派來“襄助”的代表,此刻身份變得極其微妙。鎮異司即將迎來劇變,他這個副司使的前途也變得撲朔迷離。而眼前這位年輕的楊提刑,瞬間成了能扼住新鎮異司咽喉的關鍵人物。
    “大人……”周正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沉重,“永平縣血案,苦主趙老栓的口供、傷情已詳細記錄在案。根據其所述,並陳副司使提供的初步密查,情況……比預想的更棘手。”
    “講。”楊慎的聲音有些沙啞,目光卻銳利如刀。
    “雲霞觀觀主玄雲子,修為確已達築基中期,在京城周邊散修中頗有名望,與……與威遠伯府三公子過從甚密。據聞,威遠伯府在永平縣有數處產業,其中就包括覬覦已久的幾塊上等靈田。而那涉案的永平縣尉張魁,正是威遠伯府旁支庶出,其位亦是威遠伯府運作所得。”
    “陳副司使動用鎮異司暗線,查到三日前,也就是趙老栓一家遇害後不久,雲霞觀曾秘密向威遠伯府在京郊的一處別莊運送過一批‘藥材’,押送之人形容鬼祟。同時,永平縣衙上報的趙家‘失火’案卷,漏洞百出,明顯是倉促偽造。而張魁,昨日已‘告假’離開永平,不知所蹤!”
    “更麻煩的是,”周正壓低了聲音,“鎮異司內部剛傳來消息,原負責監察京城周邊修士動向的‘丙字三號’檔案庫,昨夜……失火了!恰好燒毀了近三個月關於雲霞觀及威遠伯府供奉修士的部分記錄!”
    線索直指勳貴威遠伯府!毀屍滅跡!關鍵人物失蹤!
    這已不僅僅是一樁修士勾結官吏的慘案,更牽扯到了盤根錯節的勳貴勢力!而且,發生在鎮異司改製、監察權移交靖安院的敏感當口!其背後的挑釁意味和凶險程度,不言而喻!
    陳風補充道:“楊大人,威遠伯乃世襲勳貴,雖無實權,但門生故舊遍布,與幾家頂級門閥亦有聯姻。其府中供奉的修士,絕不止玄雲子一人。此案……牽一發而動全身!”
    楊慎緩緩站起身,走到窗邊。窗外天色陰沉,鉛雲低垂,仿佛隨時要壓垮這座新立的衙署。他懷中那枚碧落所贈的玉符,此刻傳來的涼意更加清晰,甚至帶著一絲警示般的微顫。
    風暴將至?
    不,風暴已經降臨!第一道裹挾著血腥與權勢的驚濤駭浪,已帶著雷霆萬鈞之勢,狠狠地拍打在了靖安護道院這艘剛剛揚帆起航的小舟之上!
    取締監察寮,監察鎮異司……皇帝的金口玉言猶在耳邊。
    “公義為帆,法度為骨”的誓言,字字烙印在心。
    永平縣趙老栓那絕望泣血的哭喊,猶在回蕩。
    勳貴的陰影,修士的凶戾,同僚的審視,暗處的冷箭……
    楊慎猛地轉身,目光掃過周正和陳風,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斬釘截鐵的決絕,仿佛要將這沉重的空氣劈開:
    “周大人!”
    “下官在!”
    “立刻行文永平縣衙,令其即刻交出趙家失火案所有原始卷宗、仵作驗屍格錄及現場勘查記錄!封鎖趙家廢墟,派我們的人重新勘驗!同時,簽發海捕文書,通緝永平縣尉張魁!罪名:玩忽職守、偽造公文、涉嫌謀殺!”
    “陳副司使!”
    “請大人吩咐!”
    “動用你所有能調動的、可靠的力量!第一,嚴密監控雲霞觀,尤其是觀主玄雲子及與其往來密切的威遠伯府人員動向!第二,追查那批所謂‘藥材’的最終去向和用途!第三,詳查‘丙字三號’檔案庫失火真相!是意外,還是人為?若是人為,誰的手筆?第四,秘密尋訪趙老栓兒媳下落,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此案,已非尋常刑案!”楊慎的聲音斬釘截鐵,“這是對我靖安護道院立足之本的挑釁!是對陛下‘仙凡共治、法度昭彰’聖意的踐踏!更是對永平縣七條無辜冤魂的公然蔑視!”
    他走到案前,拿起那份沉甸甸的聖旨副本,手指用力,指節發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以監察重權相托,萬民以申冤之望相寄!此案,便是那第一道驚濤!”
    “公義為帆,法度為骨!縱前方是龍潭虎穴,是萬丈深淵,我靖安護道院——也要闖上一闖!查個水落石出!”
    他的聲音在肅靜的堂內回蕩,帶著初生牛犢的銳氣,更帶著一種破釜沉舟、以身試刃的悲壯。周正肅然領命,眼中燃起光芒。陳風深吸一口氣,重重抱拳,這一刻,他仿佛在這位年輕提刑官身上,看到了某種與鎮異司舊日“守護”隱約契合,卻又更加銳利的光芒。
    靖安護道院的第一把火,終於在權力更迭的風暴中,帶著血與火的氣息,轟然點燃!而楊慎的“持舵”之路,也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生死攸關的第一場驚濤駭浪!
    白雲觀後山靈脈交匯之處,天然形成,後被白雲觀曆代高人加以陣法鞏固,內蘊精純天地靈氣,尤以木、土二氣最為充盈。此刻,洞府石門緊閉,隔絕外界喧囂。壁上鑲嵌的螢石散發出柔和清輝,映照著中央蒲團上端坐的少年——周玄策。
    他年僅十四,身姿挺拔如初生修竹,身著簡潔的青色道袍,外罩一件象征皇室身份的玄色暗金紋錦緞披風,此刻已被脫下疊放一旁。稚氣未脫的臉龐上,此刻卻凝聚著遠超年齡的專注與沉靜。他雙目微闔,呼吸綿長細密,每一次吐納都仿佛與洞府內流淌的靈氣潮汐相呼應。周身隱隱有極其淡薄的、充滿生機的青綠色光暈流轉,那是他引氣圓滿、木靈根與天地共鳴的顯化。
    白雲道長盤膝坐於周玄策前方丈許之地。他身著一塵不染的月白道袍,鶴發童顏,氣息淵深似海,與整個洞府的靈氣渾然一體,仿佛化作了守護此地的山嶽與古木。他目光溫和而銳利,如同最精密的尺規,時刻丈量著周玄策體內每一絲氣機的流轉與變化。
    “玄策,凝神靜氣,抱元守一。”白雲道長的聲音不高,卻如同清泉滴落玉盤,清晰地傳入周玄策識海,帶著撫平一切躁動的力量,“引氣圓滿,氣機如春芽萌動,生機勃發。築基之境,乃築大道之基,需引此蓬勃生機,化虛為實,凝氣成液,於丹田氣海築就道台。木主生發,其性溫和而堅韌,順勢而為,莫強求,莫畏懼。”
    周玄策心領神會,意念沉入丹田。那裏,引氣期積累的精純木係靈氣,如同春日森林中氤氳的青色薄霧,活潑躍動,卻尚未凝聚成形。他默運《道基初引錄》,心神徹底沉靜下來,仿佛化作一株紮根於大地、沐浴在陽光雨露中的幼苗,感受著體內那股源自血脈、充滿生機的木靈之力與外界磅礴靈氣的共鳴。
    時機已至!
    白雲道長眼中精光一閃,袖袍輕拂,兩個小巧玉瓶懸空飛出,瓶塞自行開啟。
    一瓶內,是三顆龍眼大小、通體碧綠剔透、散發著濃鬱草木清香的丹藥——天工坊秘製·固元丹。另一瓶內,則是粘稠如翡翠瓊漿、靈光內蘊的液體——天工坊采集百年靈藥精華淬煉·築基液。
    “服丹!”道長低喝。
    周玄策毫不猶豫,張口一吸。一顆固元丹化作一道碧綠流光,入口即化!一股清涼磅礴、蘊含著精純草木精華與穩固神魂力量的藥力,如同初春解凍的甘泉,瞬間流遍四肢百骸,滋養經脈,穩固心神。原本因靈氣鼓蕩而略顯微弱的心跳瞬間變得沉穩有力,識海一片清明,仿佛被最純淨的生機包裹。
    緊接著,那瓶築基液被無形的力量牽引,化作一道凝練的翡翠色光流,緩緩注入周玄策微張的口中!
    “轟——!”
    築基液入體的刹那,如同在滾燙的油鍋中滴入了冷水!周玄策渾身劇震!丹田內原本溫順的青色靈氣薄霧,仿佛被投入了無窮的生機燃料,瞬間被點燃、沸騰、膨脹!一股難以想象的龐大吸力自他體內爆發,瘋狂攫取著洞府內濃鬱的木係靈氣,甚至引動了山腹靈脈的微微震顫!無數肉眼可見的青色靈氣光點,如同受到召喚的螢火蟲,從石壁縫隙、地脈深處洶湧而出,匯聚成道道青色溪流,爭先恐後地湧入周玄策的周身竅穴!
    劇烈的痛苦瞬間襲來!那是經脈被狂暴靈氣撐脹撕裂般的痛楚,是丹田氣海被強行開辟、重塑根基的劇痛!周玄策清秀的臉龐瞬間扭曲,額角青筋暴起,細密的汗珠混合著體內排出的細微雜質滲出體表,但他緊咬牙關,喉嚨裏發出一聲壓抑的低吼,硬生生將痛呼咽了回去。他謹記師尊教誨:“木主生發,其性溫和而堅韌,順勢而為,莫強求,莫畏懼。” 意念死死守住靈氣運轉路線,引導著那狂暴的靈氣洪流,如同疏導肆虐的春洪,向著丹田匯聚!
    白雲道長神情肅穆,雙手在身前結出繁複玄奧的法印。一道道柔和而堅韌的法力自其指尖流淌而出,如同最精密的織梭,在周玄策周身編織成一張無形的護持法網。這法網巧妙地疏導、撫平狂暴的靈氣亂流,保護其脆弱的經脈不被撐爆,同時將洞府內最精純溫和的木靈精華源源不斷地引導至他體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周玄策感到丹田幾乎要被撐爆、意識開始模糊的極限之時——
    異變陡生!
    他體內流淌的皇室血脈,似乎被這磅礴的木係生機與築基的宏大進程所引動!一股尊貴、堂皇、帶著先天威儀的淡紫色龍氣,自其心脈深處悄然彌漫而出,並非與青色木靈氣衝突,反而如同最高貴的染料,瞬間浸染了那沸騰的青色靈氣!青紫二色交融,化作一種更為深邃、尊貴、蘊含著無盡生機的紫青色!這股融合了皇道氣運與木靈本源的力量,瞬間壓服了狂暴,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統禦之力!
    “凝!”
    周玄策福至心靈,於劇痛與混沌之中,發出一聲源自靈魂深處的斷喝!
    丹田之內,那浩瀚如海的紫青色靈氣,在固元丹藥力穩固和皇道氣息統禦下,驟然停止了無序的奔湧,如同百川歸海,向著中心一點瘋狂塌縮、凝聚!
    “嗡——!”
    一聲隻有周玄策自己能聽見的、仿佛來自生命本源的宏大顫鳴響徹識海!
    紫青色的靈氣海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在他丹田氣海中央,一座由純粹紫青色靈液構築而成的、微小卻無比凝實穩固的蓮台狀道基!蓮台緩緩旋轉,散發著溫潤如玉的光澤,充滿了蓬勃無盡的生機與一種尊貴的道韻。每一片“蓮瓣”都清晰可見,其上隱隱有玄奧的天然紋路流轉,那是他自身道途與大道的初步契合顯化!
    築基成功!
    洞府內狂暴的靈氣旋渦瞬間平息。周玄策周身紫青色光芒大盛,隨即迅速內斂,歸於平靜。一股清新、強大、充滿生機的氣息從他身上自然散發出來,仿佛雨後初晴的森林,帶著洗滌塵垢的力量。他臉上的痛苦之色盡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脫胎換骨般的寧靜與深邃。皮膚瑩潤如玉,眼眸睜開時,瞳孔深處仿佛有青紫色的神光一閃而逝,充滿了靈動與智慧。
    他緩緩吐出一口悠長的濁氣,氣息綿長悠遠,與天地靈氣的溝通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與順暢。他能清晰地“內視”到丹田中那座穩固的紫青色道基蓮台,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磅礴力量與無限可能。
    “善。”白雲道長緩緩收回法印,臉上露出欣慰而讚賞的笑容,如同看著一株精心培育的靈木終於破土而出,迎向朝陽,“紫氣東來,青木擎天。玄策,你根基已成,道途初啟。此蓮台不俗,紫青交融,生機與尊貴並存,實乃上上之資。不負為師期望,亦不負你自身之靈慧堅韌。”
    周玄策感受著體內脫胎換骨的變化,心中湧起難以言喻的激動與對師尊的深深感激。他起身,整理衣冠,對著白雲道長深深一揖,聲音清越而堅定,帶著築基修士特有的空靈回響:“弟子周玄策,叩謝師尊護道之恩!若無師尊賜下靈丹妙法,悉心護持,指點迷津,弟子斷無今日之成。此恩此德,玄策永銘於心!必勤修不輟,不負師門,不負己身,不負此身所係之責!”
    白雲道長含笑點頭,目光越過眼前的少年,仿佛看到了鎮異司乃至大雍未來的一線曙光。這築基成功的紫青蓮台,不僅代表著周玄策個人道途的起點,更像一顆被悄然埋下的種子,承載著在即將到來的洶湧時代中,守護一方秩序與希望的使命。
    洞府之外,守護陣法似乎感應到內部的圓滿氣機,微微波動。一縷晨曦恰好穿透山隙,灑在洞府石門上,仿佛在為這位新晉的築基修士加冕。洞府內,靈氣氤氳,生機盎然,預示著新的篇章已然開啟。
    周玄策築基三日後,兩份由風信堂加急送來的邸報,赫然蓋著南疆鎮異司分部的印鑒,出現在周玄策和白雲道長眼前。
    作為清河縣“畫影”事件的調查人員,周玄策始終密切關注著事態進展。看到南疆來的兩份低報,他迫不及待開啟:
    【鎮異司南疆分部呈報】落魂穀大捷,鬼刺門據點覆滅
    等級:甲等重要軍情)
    簽發:南疆鎮異司分部
    呈報:鎮異司總部、鎮異司監察寮 京城供奉院、相關州府
    日期: [元啟八年五月十五]
    事由:清剿南疆鬼刺門據點“落魂穀”
    正文:
    奉青陽子真人法旨及鎮異司總部密令,我部協同青陽門青陽子真人座下弟子、五毒教、巫蠱門精銳,於元啟七年九月十一日對盤踞南疆十萬大山深處之魔教餘孽“鬼刺門”重要據點“落魂穀”發動清剿。
    此役,聯軍浴血奮戰,曆經惡鬥,終將盤踞穀內之鬼刺門核心力量盡數殲滅,包括其首腦長老一名、護法三名,已確認伏誅。搗毀其培植邪藤“噬情藤”之園圃、提煉邪能“欲孽精粹”之工坊及核心祭壇一座。繳獲大量邪藤原料、未完成之邪器胚胎、人形容器樣本及往來密信賬簿。
    經查,落魂穀實為鬼刺門重要巢穴,負責培植邪藤、收割藤心、初步提煉邪能。其製造之“噬情藤紙”已流毒大雍境內多地,引發多起禍亂,如杭城、淮城事件。此據點覆滅,斬斷鬼刺門一臂,極大打擊其氣焰,肅清南疆一大毒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續:
    一、穀內所有邪物、證據已封存,待總部專員接收。
    二、對在逃之“劉道士”及已知藤紙分銷網絡,已布下天羅地網,全力追緝。
    三、嚴密監控南疆及大雍全境,嚴防鬼刺門殘餘流竄及藤紙流毒再生事端。
    四、請總部協調,對受害者後續救治及家屬撫恤事宜。
    此役,五毒教、巫蠱門道友功不可沒。青陽子真人坐鎮指揮,居功至偉。我部將士奮勇,亦有傷亡。具體戰報及功過賞罰名錄,另附詳冊。
    南疆鎮異司分部指揮使 乾元豐 謹呈
    [南疆鎮異司分部指揮使印鑒]
    周玄策仔細閱讀這份邸報,字裏行間仿佛彌漫著落魂穀的血腥與森然邪氣。他驚駭道:“青陽掌門已蕩平落魂穀鬼刺門巢穴,確證其以活人飼藤,煉製‘噬情藤紙’禍亂人間!幸賴柳白先生線索,青陽掌門雷霆出手,方阻其儀式功成,否則……蒼生危殆!”
    而此時,正在看另一份邸報的白雲道長臉色驟變,邸報上的墨跡仿佛化作森然鬼影,揭示出南疆魔道餘孽所謀之事並不簡單,形勢之危急遠超預期。他猛地抬頭,聲音低沉而急迫:“玄策,你已經接手鎮異司,這份邸報寫明了南疆確有魔道餘孽所謀之事重大,此時刻不容緩。你且暫守京城處理鎮異司各項事宜,我同神劍門門主、明覺禪師、天機閣閣主幾人商議一下,再做打算。”周玄策聞言,麵色一凜,眼中閃過凝重之色,卻未多言,隻微微頷首示意領會。
    喜歡一念起萬劫生請大家收藏:()一念起萬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