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內視己身?道途茫
字數:8741 加入書籤
劫後餘生的死寂中,孟青雲盤膝坐在廢棄礦洞一角。身下是粗糙冰冷的岩石,空氣中彌漫著焦土與血腥混合的刺鼻氣味。他閉著眼,呼吸微弱卻綿長,全部心神沉入體內,審視著那枚剛剛締結、險死還生而來的金丹。
內視之下,丹田景象迥異於以往。
氣海中央,那枚金丹緩緩自轉,大小不過鴿卵,卻沉甸甸蘊含著遠超築基期的磅礴能量。其色混沌,非金非紫,表麵流轉著灰、黑、金、赤、青種種駁雜光點,如同將天地間諸多力量粗暴糅合後封存於此。金丹整體透著一股原始、不穩定,卻又異常堅韌的奇特質感。
孟青雲“看”得仔細。金丹運轉間,靈力的流轉讓它感覺滯澀,仿佛齒輪中卡入了砂石。他心神微凝,聚焦於靈力轉化的細微之處。
金、水、木、土四種屬性的靈力,依循著某種玄奧軌跡,在金丹內部及周身經脈中循環流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然而,流轉至“土”時,本該“土生金”完成一個循環,卻明顯乏力不暢。土性靈力淤積,難以有效轉化為銳利的金性靈力,致使整個五行循環無法圓融自如,靈力運轉效率大打折扣。
“五行缺火……”孟青雲心頭明了。他的四靈根本就缺了火靈根,此次結丹,雖強行吞噬融合了天劫中的部分火屬異力、魔火,乃至地脈中的些微地火煞氣,勉強構成了一個看似完整的循環,但根源有缺,如同釜底抽薪。這些外來的、屬性各異的火屬力量,終究無法完全替代本源火靈根的職能,隻能維持一個脆弱而低效的平衡。
“需尋高級火屬靈物,補益金丹火行,方能令五行轉化流暢,金丹漸趨圓滿。”他暗自記下,此為當務之急,亦是未來修行的一大關隘。
他的心神掠過金丹表麵那更加深邃內斂的混沌色澤,觸及了其中兩股截然不同卻又詭異融合的氣息。
一股,清冽高遠,雖極其微弱,卻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純淨與秩序感。它源自靈魂最深處,是那一點廣陵仙君的殘魄,於最後關頭自行融入金丹,成了平衡混亂的關鍵楔子,帶來一絲仙源道韻。
另一股,陰冷暴戾,潛藏於金丹核心,如同沉睡的毒蛇,散發著吞噬與毀滅的欲望。這便是那魔煞之種。
關於此物來曆,諸多猜測於孟青雲心間翻湧。
是了……定然是那時。
跟隨月烏與阿渺前往皇陵,本以為隻是帶路,卻卷入淩華仙君守護執念、月烏、白雲道長、碧落仙子聯手封禁鎮壓那域外魔物的旋渦。自己那時尚無修為,身處邊緣,恐怕就是在那個過程中,有一絲極其隱晦的魔種本源,趁亂逃逸,無聲無息地侵入了他這個在場最弱小、靈魂又因陶謙怨念而布滿裂隙的軀體。
它潛伏了下來。
自此,陶謙的怨念折磨愈發酷烈,其中恐怕早已摻雜了魔種的低語與放大。它貪婪地吸食著他的痛苦、仇恨、迷茫。
甚至……回想父母身死之時。父親被揭露乃毒殺陶謙的凶手,母親深受打擊,病情加重,那一刻,滔天恨意幾乎將他吞噬,他以為是陶謙怨念作祟,如今細思,那股恨不得立時弑父的暴戾衝動,果真全然源於陶謙怨念麽?或許,魔種早已在暗中推波助瀾,將恨意催化至極致。難怪母親的一番剖白之後,陶謙的怨念再無聲息,怕是眼見怨念無用,被魔煞吞噬了。
萬幸,父母愛他。母親臨終前的寬慰與不舍,父親最後為了不讓他背負弑父之名而毅然自刎……是這份沉重而幹淨的愛,暫時壓過了魔種的侵蝕,讓他隻是被“心魔”所困,而未徹底淪陷。
他還一直以為,那隻是心魔作祟。
原來禍根,早已種下。
如此看來,他在白雲觀修行,見識人間諸惡,怨氣、煞氣無處不在,魔種悄然生長。再後來,孟家蒙冤,顛沛西行,一路所見所聞,盡是殺戮、陰謀、背叛,所遇之敵,所吸之氣,魔氣、邪氣、死氣、血氣……皆成了滋養魔種的最佳食糧。
它不斷壯大,潛藏至深,直至這場前所未有的金丹大劫,內外交困,心神失守的刹那,才猛然發難,欲行奪舍!
孟青雲背脊滲出冷汗。原來自己一直在懸崖邊緣行走而不自知。
如今,這魔種雖未成功奪舍,卻也未被驅除,而是與那一點仙君殘魄、諸多異力一同,被強行煉入了這枚混沌金丹之中。是福是禍?
仙魂與魔煞同存一丹,彼此製衡,又彼此糾纏。這無疑是一枚前所未見的金丹,打破了常規範疇。它賦予了孟青雲遠超同階的潛在力量與詭異特質,但其中隱患,亦如深淵。
那魔種隻是沉寂,並非消亡。它已成為金丹的一部分,未來會否再次反噬?那一點仙君殘魄,又能製衡它多久?這種詭異的平衡,是否會在某個修行關口驟然崩潰?
這金丹,強大,卻布滿裂痕與陷阱。未來的修行方向,霎時間迷霧重重。
心神從丹田移開,掃過周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脈拓寬了數倍,更加堅韌,但此刻多處破損,黯淡無光,正被金丹緩緩溢出的微弱力量勉強修複著。肉身傷勢更重,《九劫不滅體》在天劫中自主運轉到極致,硬抗諸多劫難,此刻皮膚下仍有細微流光閃爍,自行修複著那些焦黑裂痕與深可見骨的傷口,但速度緩慢。
他“看”向體外,更是淒涼。
儲物法器早在劫波中損毀,裏麵原本就不多的靈石、丹藥符籙盡數化為烏有。那柄得心應手的烏木劍,此刻隻剩小半截焦黑的劍柄還握在手中,劍身早已在對抗天劫時崩碎殆盡。
真正的一窮二白,身無長物。
孟青雲心中泛起一絲苦澀。這次金丹劫,幾乎榨幹了他的一切積累。
繼而,他開始盤點自身所擁有的、未被天劫毀去的“財富”。
功法。
鍛體之法,《九劫不滅體》。玄陰子給的這半卷上古體修殘卷,非同小可,並非溫和淬煉,而是引極端能量入體熬煉,渡劫不滅,每渡一劫,肉身神魂便強橫一分。此次天劫,無形中已讓他經曆了第一重“劫”的洗禮,肉身雖破損嚴重,底子卻已被夯實強化,隻待恢複,體魄必將更上一層樓。可惜,隻有半部,前路已斷,後續需自行摸索或另尋機緣。
養魂之法《養神蘊靈訣》,是碧落仙子所授的正統的仙界基礎法門,中正平和,穩步壯大神識魂魄。此次能守住靈台最後清明,未被魔種徹底吞噬,此訣功不可沒,於目前的他來說足夠了。
主修功法,《幽冥煉煞訣》,非正統魔功,上古遺跡所得。專司煉化陰煞、怨力、死氣等負麵能量,提純本源,弱其戾性,更易吸收。此訣是他快速提升魔道修為的關鍵,但也凶險異常,需極強的神識掌控,否則反遭其害。正是憑借此訣,他才能在西行路上快速提升,並最終在金丹劫中強行融合諸多異力。然而,它缺了對應的靈氣修煉部分,更無金丹期後的內容。
問題陡然浮現:他缺少金丹期的主修功法!
之前築基期,尚可用碧落仙子所創的的基礎煉氣法門勉強支撐,但那些法門最多修煉到築基後期便是極限。如今金丹已成,靈力性質、運轉方式皆與築基期天差地別,若無相應法門引導,金丹根本無法有效修煉,汲取外界靈氣的效率將極其低下,甚至可能行差踏錯,導致靈力失控。
仙路漫漫,財侶法地,他如今有什麽?
財?空空如也。
侶?孤身一人,身邊唯有意圖叵測的玄陰子。
地?這死寂危險的遺忘沼澤,絕非善地。
法?鍛體、養魂、煉煞之法皆有,卻皆殘缺或無後續,更缺了根本的金丹修煉法門!
前路仿佛被濃霧籠罩,看不到方向。更何況,他還身負“鑰匙”的使命,被玄陰子視為破開此界之門的關鍵工具。玄陰子方才那番毫不掩飾的奪舍之言,更是將最後一絲僥幸撕得粉碎。
這位“前輩”,絕非護道者,而是時刻覬覦著他肉身和根基的獵手。
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孟青雲感到一種深沉的茫然與孤立無援。金丹真人的力量感還縈繞體內,卻被更巨大的危機感和不確定性所籠罩。
他緩緩睜開眼。
眼底深處,疲憊與虛弱尚未褪去,但更多的是一種曆經生死、看透險惡後的冰冷與沉靜。他目光掃過不遠處負手而立、仿佛在觀察沼澤深處動靜的玄陰子,後者身影籠罩在昏暗光線下,透著難以測度的陰森。
孟青雲沒有說話,重新閉上雙目,竭力運轉金丹,吸收著礦洞內稀薄得可憐的靈氣,同時更多是汲取那些尚未完全散去的天劫餘波和地脈死氣。《幽冥煉煞訣》悄然運行,將有害的死氣煞氣煉化,提取出微薄能量,補充自身。
過程緩慢而痛苦,但他心誌堅韌,默默承受。
他知道,此刻最重要的便是盡快恢複一絲自保之力。哪怕隻是杯水車薪。
玄陰子似乎察覺到他的蘇醒,並未回頭,隻是淡淡開口,聲音平緩無波:“穩固境界了?你這金丹,倒是別致得很。禍福難料啊。”
孟青雲動作未停,聲音因虛弱和幹澀而有些沙啞:“多謝前輩護法。”語氣平淡,聽不出絲毫情緒,仿佛未曾聽過那番奪舍之言。
玄陰子輕笑一聲,似在嘲諷他的故作鎮定,又似不在意:“無妨。你既成功,便是最好的結果。準備一下,此地不宜久留。恢複幾分力氣,便需動身了。”
“去何處?”
“尋‘鑰石’,覓‘門’蹤。”玄陰子語氣淡漠,“你既已結丹,身為‘鑰匙’,感應應當會清晰些許。仔細體會你金丹之中那縷混沌氣息,或有所得。”
孟青雲心中凜然。果然,結丹之後,工具的作用才真正開始體現。他依言內視,嚐試去感知金丹核心那絲得自混沌靈核的氣息,並將其與玄陰子所言“鑰石”、“門”聯係起來。
隱約間,那縷氣息似乎微微躁動,指向沼澤某個更深、更黑暗的方向。一種模糊的呼喚感傳來,帶著古老與死寂的味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壓下心頭不適,不再多言,全力催功療傷。
礦洞內,時間仿佛凝滯。孟青雲竭力運轉功法,但效率低下。他深知閉門造車絕非良策,而眼下唯一可能提供指引的,隻有身旁那位深不可測且意圖不明的“前輩”。猶豫片刻,他終是壓下心底強烈的警惕,緩緩睜開眼,看向玄陰子的背影。
聲音因幹澀和刻意壓製而顯得有些沙啞低沉,帶著一絲小心翼翼的客氣:“前輩。”
玄陰子並未回頭,隻淡淡應了一聲:“嗯?”
孟青雲斟酌著詞句,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隻是困惑與求教,而非質疑與恐慌:“晚輩已初步穩固境界,然內視之下,發覺金丹雖成,卻有諸多滯澀之處。五行流轉因缺火靈根而窒礙難通,此其一。其二,晚輩所修功法……築基期時尚可勉強支撐,如今步入金丹,先前所修靈氣法門已至盡頭,後續無路,不知該如何運轉金丹,汲取天地靈元。不知前輩……可否指點迷津?”
他停頓了一下,補充道:“晚輩自知修為低微,見識淺薄,此番能結丹成功,全賴前輩護持。如今前路茫然,唯望前輩能略加點撥。”姿態放得極低。
玄陰子終於緩緩轉過身。昏暗中,他那張模糊的麵容上看不出喜怒,目光卻如實質般落在孟青雲身上,帶著一種審視與探究。他並未立刻回答,沉默在礦洞中蔓延,壓得孟青雲心頭微緊。
良久,玄陰子忽然發出一聲意味不明的低笑:“五行缺憾,功法斷絕……小子,你這金丹之路,起步便是荊棘遍布啊。”
他踱近兩步,目光似乎能穿透孟青雲的軀體,直視那枚混沌金丹:“你這金丹,糅雜仙、魔、煞、劫力,又缺了根本火行,看似混亂不堪,隱患重重,卻也未嚐不是一種……獨特的造化。尋常金丹功法,於你而言,無異於毒藥,根本無力統禦你金丹內這些桀驁不馴的力量。”
孟青雲心中一沉。
卻聽玄陰子話鋒微轉:“不過,你所言亦是實情。無相應法門引導,金丹無法有效修煉,空有境界,亦是徒然。”他語氣平淡,仿佛在陳述一個簡單的事實,“你倒是聰明,知道來問老夫。”
孟青雲低頭:“晚輩別無他法。”
“嗬嗬……”玄陰子笑聲低沉,“也罷。你我如今也算拴在一根繩上。你這‘鑰匙’若是廢了,老夫還得再費周折。投資於你,倒也值得。”
他袖袍微動,一枚非金非玉、觸手冰涼的黑色薄片出現在指尖,其上刻滿了極其繁複古老的銀色紋路,隱隱散發出一種悠遠而純正的靈韻。
“此乃《九轉歸墟道藏真經》之金丹篇。”玄陰子語氣平淡,卻透著一絲難以察覺的追憶,“並非此界之物。乃老夫……故鄉一方頂級大派的核心真傳之一,中正平和,包羅萬象,最重根基打磨與靈力精純,後續轉化衍變亦極盡玄妙。其性包容,或可勉強駕馭你那混沌金丹,引導其力,補益其缺。”
他將黑色薄片拋給孟青雲。
孟青雲接過,神識微觸,便覺一股浩瀚磅礴、卻又溫和醇正的法訣信息流入心田,雖僅是金丹初期的修煉法門,其精妙深奧處,已遠超他過往所見任何功法!這絕非魔道或鬼道功法,而是堂堂正正的無上玄門正法!
他心中劇震,抬頭難以置信地看向玄陰子。此人竟身懷如此正統的高級仙訣?還如此輕易就給了他?
玄陰子仿佛看穿他的心思,淡漠道:“不必驚訝。老夫活得夠久,輾轉流落過多處地界,有些收藏,不足為奇。此經於我早已無用,予你,也算物盡其用。”
他頓了頓,目光幽深地看向孟青雲,語氣飄忽了幾分:“老夫非此界之人。許多年前,遭逢大難,肉身湮滅,一點殘魂僥幸墜入幽冥,憑借些許鬼修秘法,苟延殘喘。後又費盡心力,才從那般死寂絕地偷渡至此人間界……嘿,說來可笑,不過是換了個大些的牢籠罷了。”
寥寥數語,卻蘊含了難以想象的波瀾壯闊與艱難困苦。肉身湮滅、魂墜幽冥、轉修鬼道、偷渡人間……這任何一樁,都是足以令人魂飛魄散的劫難。
玄陰子語氣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自嘲與蒼涼:“數百年來,老夫換過幾具皮囊,沾染了諸多因果,不過是為了活下去,找到歸途或……解脫之法。”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孟青雲身上,那絲蒼涼迅速隱去,恢複了以往的冰冷與算計,“你的出現,讓老夫看到了一絲希望。好好修煉這《九轉歸墟道藏真經》,它能助你穩固金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調和五行,但根本的火缺,仍需外物彌補。至於其他……”
他瞥了一眼孟青雲體內那隱晦的魔種與仙魄氣息:“……就看你自身的造化了。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你這枚金丹,是絕路,還是前所未有之通途,猶未可知。”
孟青雲手握那冰涼薄片,心中五味雜陳。玄陰子的話,半真半假,施恩的同時也在強調自身的價值與掌控力。但這《九轉歸墟道藏真經》確是實實在在的雪中送炭,為他指明了接下來的修煉方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鄭重收起薄片,對著玄陰子深深一揖:“多謝前輩賜法之恩。”這一禮,比之前多了幾分複雜,卻依舊保持著距離。
玄陰子受了他這一禮,坦然道:“調息吧。初步熟悉此法門,便需動身了。‘鑰石’的感應,似乎更清晰了些。”他再次轉向沼澤深處,不再多言。
孟青雲盤膝坐下,將心神沉入那《九轉歸墟道藏真經》之中。
經文玄奧,字字珠璣。他依循法訣指引,嚐試引導混沌金丹之力。起初依舊滯澀,但漸漸地,在那正統溫和的功法引導下,金丹的旋轉似乎順暢了一絲,汲取外界能量的效率也有所提升,雖然依舊緩慢,卻不再是毫無頭緒。
更重要的是,功法運轉間,那清冽的仙魄氣息與陰冷的魔種煞氣,似乎都被稍稍安撫,納入了一個更為有序的框架內,雖未融合,卻減少了些許衝突。
希望之光,微弱卻真實地亮起。
然而,孟青雲心中的警惕並未減少分毫。玄陰子的投資,意味著自己對他的價值更大,同時也意味著未來的利用和凶險隻會更多。這部《九轉歸墟道藏真經》是救命稻草,卻也可能是更精致的枷鎖。
他一邊如饑似渴地領悟修煉著新得的法門,一邊將這份警惕深埋心底。
前路依舊茫茫,但此刻,他至少有了一個暫時清晰的目標:修煉,變強,活下去,在玄陰子的棋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顆棋子。
喜歡一念起萬劫生請大家收藏:()一念起萬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