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黑帝登基?貼臉開大!
字數:6084 加入書籤
太後似乎早已知曉,她微微抬手,聲音帶著幾分得意炫耀。
“今日乃是我兒登基的大喜日子。”
“新州行省那邊剛好派使者過來,哀家想著,木文正公乃是我大明聖人,咱們大明能有今日,木公功不可沒。”
“所以,哀家就順便把木文正公的第十八世孫給喊了過來。”
“聽說木家家學淵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太後輕笑一聲,目光掃過殿下眾人。
“哀家特意讓他,為新皇獻奏一曲,以示新州與朝廷,同心同德。”
她以為,隻要木家的人來了,隻要木家的人在這殿上奏了樂。
那就代表著木家承認了這位“新君”,承認了她的統治。
然而,這話一出,殿內眾人的臉色徹底變了。
本來皇帝是個黑皮膚,就已經夠讓人很難崩的了。
現在還要讓木聖的後人,給這麽個玩意兒演奏助興?
助興?木家人給你助興?
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你配嗎?!
一名老臣手裏的酒杯“啪”地一聲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但他沒敢動,隻是死死地壓著頭,雙肩顫抖。
就在眾人驚疑不定之際。
太後沒理會這些,隻是揮了揮手。
“宣。”
大殿門口,一道屏風被緩緩抬入。
而屏風後,緩緩跟著一隊樂師。
為首的一人,抱著一把長琴,身形隱沒在屏風之後,看不真切。
隨著第一聲弦音撥動。
“錚——!”
一聲金戈鐵馬般的銳響,瞬息撕裂了大殿內的靡靡之音。
緊接著,鼓聲起。
咚!咚!咚!鼓點如雷,琴音如刀!
那一瞬間,在場的所有文武百官,頭皮發麻,汗毛倒豎!
就連大殿兩側的禦林軍,手中的長戟都差點沒握住,一個個羞愧地低下了頭。
這曲子……
這特麽哪裏是助興的曲子?!
這是——《奉天靖難曲》!
這首曲子,在大明的曆史上,有著極為特殊的含義。
當年永樂大帝朱棣,以藩王之身起兵,奉天靖難,一路殺進南京。
在登基大寶之時,木聖親自帶領樂人,在奉天殿上演奏的,便是此曲!
那是革故鼎新之曲!
那是撥亂反正之曲!
而在一百多年前,當順王李自成被困邊城,明中祖朱玖親自率領火龍駒誓師出征時,全軍高唱的,也是這首曲子!
這曲子一響,代表的隻有一個意思——
清君側!誅奸佞!
誰是君側?誰是奸佞?
這還用問嗎?!
龍椅上坐著那個黑不溜秋的玩意兒,還有簾子後麵那個自以為是的蠢婦,不就是最大的奸佞嗎?!
木家這位使者,哪裏是來助興的?
這分明是貼臉開大啊!
太後的臉色也變了。
雖然她不懂曆史,但這曲子裏透出來的那股子殺伐之氣,那股子要砍人腦袋的狠勁兒,她還是聽得出來的。
“停下!給哀家停下!”
太後在簾後尖叫,“這彈的什麽亂七八糟的?難聽死了!一點喜慶勁兒都沒有!”
“木家人就這點本事嗎?換一首!給哀家換一首《百鳥朝鳳》!”
然而。屏風後的樂聲非但沒有停,反而更加激昂高亢。
大殿之下,文武百官一個個低著頭,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沒有人敢說話。
沒有人敢站出來指責太後的無知。
更沒有人敢附和太後去嗬斥木聖子孫。
他們是讀聖賢書長大的,知道這曲子的含義,也知道上麵的皇帝是個什麽貨色。
但他們怕丟了烏紗帽,怕掉了腦袋,更怕被抄家滅族。
於是,這滿朝的朱紫貴胄,這滿殿的國之棟梁,竟在這一刻,集體失聲,成了啞巴。
可就在這時。
“夠了!”
一個尖細卻透著一股子悲涼的喊聲,在大殿的角落裏突兀地響起。
眾人愕然望去,隻見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太監,顫顫巍巍地從角落走了出來。
他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是這皇宮裏伺候了三代帝王的老人。
老太監沒有看龍椅上的太後和皇帝,而是徑直走到大殿中央,對著那扇屏風,整理衣冠,鄭重其事地行了一個大禮。
“老奴,恭聽木家仙音!”
行完禮,老太監轉過身。
那雙渾濁老眼緩緩掃過兩旁那些低著頭的文武百官,眼中露出一抹濃濃鄙夷。
“好啊,真好啊。”
老太監冷笑一聲,“祿祿明臣!袞袞諸公!”
“爾等食朝廷俸祿,享萬民供養!平日裏一個個引經據典,高談闊論,自詡為國之棟梁,滿口的仁義道德,動不動就是‘文死諫,武死戰’!”
“可今日!”
“妖後當道!異種竊國!扶持這等不知所謂的偽帝!”
“木公後人以曲明誌,欲喚醒爾等良知!”
“可爾等呢?!”
老太監一口唾沫狠狠啐在地上。
“呸!”
“一個個縮著脖子,低著頭,裝聾作啞,連個屁都不敢放!”
“咱家實在沒想到,這滿朝文武,竟盡作女兒態!”
“爾等膝蓋骨都軟了!脊梁骨都斷了!”
“甚至不如咱家一個身體殘缺的閹人!!”
這番話,罵得太狠了,太毒了!
不少官員的臉,“刷”地一下紅到了脖子根,火辣辣的疼。
更有老臣,被罵得老淚縱橫,渾身顫抖。
是啊。他們讀了一輩子的聖賢書,講了一輩子的氣節。
到頭來,居然被一個太監指著鼻子罵沒卵蛋!
“放肆!放肆!”
簾後的太後終於反應過來了,“反了!都反了!”
“來人!禦林軍!給哀家把這個瘋奴才拖下去!亂棍打死!連坐三族!”
大殿兩側,禦林軍們猶豫了一瞬。
但在太後那歇斯底裏的叫喊中,他們還是硬著頭皮衝了上去,架起老太監就往外拖。
“什麽?打死咱家?”
老太監被拖著,卻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大明啊!大明!”
“咱家先走一步!去地下伺候成祖和中祖爺了!”
“死又何妨?!咱家去地下見木聖,那是昂著頭的!”
“爾等這些懦夫!等死後下了黃泉,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
“天朝大明……魂兮歸來!!”
聲音漸行漸遠,直至消失。
大殿內,經此一役,氣氛徹底崩了。
本來文武百官就沒有閑情雅致,現在被一個老太監指著鼻子罵了一通,更是如坐針氈,臉上火辣辣的疼。
不少人的手,已經開始在袖子裏顫抖。
那是羞愧,更是即將爆發的前兆。
太後也察覺到了氣氛不對。
她強壓下心頭的慌亂,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好了,一個瘋奴才,別壞了大家的興致。”
“接著奏樂,接著舞。”
就在這時。
屏風後的樂聲,戛然而止。
沒了音樂的遮掩,那股子即將爆發的風暴,已經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裝神弄鬼!”
太後強撐著一口氣,指著屏風喝道。
“既然彈完了,還不出來領賞?難不成還要哀家請你不成?”
“噠、噠、噠……”
清脆的腳步聲,從屏風後傳來。
屏風被緩緩推開。
那位傳說中的木聖第十八世孫,終於露了麵。
麵容消瘦,眉宇間帶著一股子書卷氣,正是木正居十八世孫。
或許這本身並沒有什麽。
但是,當眾人看到他身上穿的衣服時,紛紛愣在了原地。
在他胸前赫然掛著一幅畫像。
畫像上,一位老人身穿紅色官袍,手持書卷,目光深邃地注視著前方。
那是——木聖遺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