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磷粉危機終化解

字數:5365   加入書籤

A+A-


    李瑤合上賬冊的瞬間,風沙正卷過隘口,車隊尾燈隱入黃塵。她未動,隻將指尖壓在冊頁邊緣,目光沉靜。半刻鍾後,李毅踏入議事廳,靴底沾著工坊特製的灰泥,步履無聲。
    “人查過了。”他將一份手錄名冊置於案上,“三日前調入火藥工坊的七名新匠中,有一人籍貫登記為幽州柳縣,與鎮北王轄地接壤。其掌紋與夜影衛慣用偽裝手法吻合,指縫曾檢出微量磷灰。”
    李震端坐主位,手指輕叩桌麵。他未看名冊,隻問:“工坊現況?”
    “火藥生產已停。庫房外圍布有雙崗,內層地麵按您吩咐撒了石灰粉。新配方的硝石堿土混合物已試製三爐,燃速穩定,無自燃跡象。”
    李震點頭,轉向李驍:“你帶衛隊巡檢的事,傳出去沒有?”
    “昨夜已令親兵在酒肆提起,說今晨要全庫查驗,火藥明日啟運前線。”
    “好。”李震起身,“就按原計劃行事。今夜子時,撤走明哨,留暗樁埋伏庫房四角。若他不動,我們等三日。若他動,必觸堿土。”
    李驍領命而去。李瑤卻未離席,她翻開隨身攜帶的工坊出入日誌,指尖停在一條記錄上:“昨日申時,一名匠人領走半袋‘研磨料’,用途登記為‘清理藥桶殘渣’。”
    “那袋料,現在在哪?”
    “據報已倒入廢料井,但井口無磷粉特有的焦臭。”她抬眼,“若真是磷粉,遇潮該自燃。除非……他根本沒倒。”
    李震目光微凝:“他留著,是要等今夜動手時,混入新藥?”
    “極有可能。”李瑤合上日誌,“我已命人將今日入庫的藥桶編號登記,若發現未登記的桶被動過,立即示警。”
    李震沉默片刻,道:“你去工坊,親自盯著那批新藥。若出事,第一時間封井斷路。”
    夜未至,工坊已靜。李瑤立於庫房暗角,身披灰袍,與牆影融為一體。她麵前是三排藥桶,桶身貼有新製編號,地麵白灰如霜。兩名暗衛伏在屋頂,另三人藏於通風口後。
    子時將至,風漸止。遠處傳來輕微腳步聲,由遠及近,踩在灰地上,留下淺痕。那人穿匠人粗衣,帽簷壓低,右手提一布袋,步態略顯僵硬。
    他停在第三排中間,蹲下,從袋中取出一包暗黃色粉末,正要掀開桶蓋——
    指尖觸地刹那,粉末遇灰,冒起青煙。他猛地縮手,煙霧已順袖口竄上,燎著布料,火光騰起,映出他左腕內側一道狼頭刺青。
    屋頂弓弦輕響,一支麻索箭釘入他腳前,將他釘在原地。李毅從梁上躍下,鐵鏈甩出,纏住其臂,反擰至背後。
    “果然是你。”李毅扯下其帽,露出一張北境牧民麵孔,“掌心繭在正中,騎馬握韁的老手。夜影衛,報上名來。”
    那人冷笑,咬破唇間毒囊,卻未倒下——李瑤早令暗衛在茶水中下了解藥。
    “不必白費力氣。”她從暗處走出,手中托著一隻小瓷瓶,“你帶的磷粉,純度不夠。若用高純磷,此刻早已炸了整庫。你主子,舍不得真貨?”
    那人瞳孔微縮。
    李瑤將瓷瓶置於案上:“我們換了配方。硝石摻堿土,磷遇之即燃。你不是來破壞的,你是來點亮我們的燈的。”
    李震踏入庫房,身後跟著李驍。他看也不看俘虜,隻俯身檢視地麵殘留的灰燼。
    “堿土反應完全,火勢可控。”他直起身,“押下去,嚴加看管。供詞要一字不落記下,尤其——是誰提供磷粉處理之法。”
    李毅應聲領命,拖人而去。
    李驍低聲道:“就這麽算了?抓個細作,未必能動平西王一根手指。”
    “不。”李震搖頭,“我們要的不是他認罪,是讓別人信他有罪。”
    他轉身走向沙盤,李瑤緊隨其後。沙盤上,寧遠堡、雁門關、北境各部駐地清晰排列。
    “鐵木真不是蠢人。”李震取過一支令箭,置於北蠻主營位置,“他知道平西王一直想借他之手除我,如今火藥庫險些被炸,若我將證據送過去,他會怎麽想?”
    “他會信。”李瑤道,“北蠻與平西王雖有暗盟,但從無信任。若讓他以為平西王想借他之手背鍋,他必反咬。”
    “正是。”李震提筆寫信,墨跡沉穩:“就說,平西王許諾,若北蠻毀我火藥庫,可分三成戰利。另附磷粉樣本與細作口供,密封加印。”
    “若鐵木真不信呢?”
    “他會信。”李震擱筆,“因為這世上最怕的,不是敵人聯手,而是盟友背後遞刀。”
    信使當夜出發,快馬加鞭,直奔北境。三日後,戰報送至寧遠堡。
    李驍展開戰報,眉頭舒展:“鐵木真親率五千騎,夜襲平西王駐雁門關偏師。敵軍未及布防,營寨被破,斬首一萬兩千,俘獲輜重無數。平西王急調主力回援,邊境空虛。”
    李瑤接過戰報細看:“戰報提及,北蠻軍中有人高呼‘平西賣我’,士卒皆憤。”
    李震立於窗前,手中握著那封已封好的回執副本。他未笑,隻道:“他們以為磷粉是火種,卻不知流言才是引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驍將戰報置於沙盤旁,目光落在寧遠堡西側防線:“接下來,是趁平西軍亂,奪關?還是按兵不動?”
    “不動。”李震道,“讓他們打。我們修工坊,產新藥,等下一個想動手的人。”
    李瑤忽道:“那批堿土,庫存還夠三爐。若敵再改手段,比如用酸性物催化,我們未必能及時應對。”
    “所以要快。”李震轉向她,“你即刻召集工坊老匠,把堿土防燃之法寫成規程,每一步都記清楚。今後凡入庫火藥,必須經三重查驗,記錄在冊。”
    “若有人故意漏檢?”
    “那就讓他漏一次。”李震聲音低沉,“我們不防人,我們設局。誰碰,誰自燃。”
    李驍忽覺袖口一熱,低頭看去,一星火苗正從內襯竄出。他迅速扯下外袍,踩滅火星。
    “是磷粉。”他將衣角翻起,布料上有焦黑斑點,“剛才在庫房,袖子掃過地麵。”
    李瑤立刻取來瓷瓶,倒出少許堿土粉末,撒在焦痕上。白煙升起,隨即熄滅。
    “殘留量極低,但足夠致命。”她抬頭,“若今夜那人帶的是高純磷,火勢不會隻燒袖子。”
    李震盯著那片焦痕,良久道:“他們學乖了。下次不會用磷粉,會用別的。”
    “那我們也要變。”李瑤將瓷瓶收起,“我已命人試製三種新配方:堿土加炭灰、硝石混雲母粉、硫磺裹蠟殼。明日出結果。”
    李震點頭:“工坊不能停。但每批藥,必須留樣三份,一份存庫,一份送醫署驗毒性,一份埋於地下,十日後開驗。”
    “若有人在後續環節動手?”
    “那就讓地下那份,成為他的催命符。”李震目光沉定,“我們不追,我們等。誰動火藥,誰就是下一個自燃的人。”
    李驍將外袍投入火盆,火焰騰起,映紅半壁。他道:“鐵木真這一擊,平西王元氣大傷。但若他緩過氣,必會再尋手段。”
    “那就讓他來。”李震走向門邊,“我們不怕火藥炸,隻怕沒人敢動手。動手了,我們才有證據。”
    李瑤忽道:“我剛收到工坊回報,那口廢料井清理時,在井底石縫中發現一小包未燃盡的磷粉,外包油紙,封口有蜂蠟。”
    她將紙包置於案上:“蠟上有個印記——不是平西王的蟠蛇,也不是北蠻的狼頭。”
    李震俯身細看,指尖撫過蠟麵。印記清晰,是一把倒懸的斧頭,斧刃朝上,柄端刻著一個“工”字。
    他抬眼,聲音未變:“查這個印記。從工坊老匠開始,一個一個問。”
    李瑤應聲記下。李驍卻道:“若這印記是新的勢力,他們為何不直接動手,而要藏粉於井?”
    “或許。”李震直起身,“他們也在等,等我們先動。”
    李瑤將紙包重新包好,放入鐵匣。她合上蓋子,鎖扣“哢”地一聲咬合。
    李驍轉身走向兵器架,取下一把新製火銃。他拉動機括,扣動扳機,空響一聲。
    “這銃,用新藥能打多遠?”
    “試射三百步,穿三層皮甲。”李瑤道,“但若藥不純,炸膛風險仍存。”
    李驍將火銃放回架上,銅膛口在燈下泛著冷光。
    李震最後看了一眼沙盤,轉身走向內室。
    李瑤站在原地,手指仍壓在鐵匣邊緣。她忽然想起,那口廢料井的井繩,磨損極新,像是近日才換。
    她低聲喚來文書:“去查,井繩何時更換,由誰經手。”
    文書領命而去。
    她抬頭,見李驍仍立於兵器架前,手搭在火銃槍管上。燈影晃動,槍管內壁反射出一道細長的光痕,像裂開的縫隙。
    她正要開口,李驍忽然側耳。
    遠處,傳來一聲悶響。
    不是爆炸,是重物墜地的聲音,來自工坊方向。
    李驍立刻抓起火銃,衝出門外。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