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鐵腕平定士族亂
字數:3763 加入書籤
李毅的手停在袖口,銅管的裂痕在指尖留下一道細微的劃痛。他沒有繼續前行,而是轉身折回府邸側門,腳步輕得如同踏在冰麵。密室燈影未熄,李震仍在案前批閱公文,仿佛昨夜未曾合眼。
“銅管被動過。”李毅將物件放在案上,聲音壓得極低,“封蠟有重熔痕跡,刮痕出自巡丁腰牌邊緣。”
李瑤立刻取來印泥與紙樣,比對片刻便抬頭:“是城南巡隊的劉七。他昨夜當值,負責傳遞軍情文書。”
趙德皺眉:“此人平日沉默寡言,從未顯露異樣。”
“正因如此。”李震手指輕叩桌麵,“越是不起眼的人,越容易被安插。既然他能接觸密令,那就讓他繼續送消息——送我們想讓王家知道的。”
李瑤迅速提筆擬令:“可稱李驍因糧倉修繕受困城中,巡防主力已調往東線。”
“不。”李震搖頭,“說得再鬆些。就說‘校場近日無將點兵,巡丁輪值減半’。要讓他們覺得有機可乘。”
趙德領會其意:“誘敵出巢,逼他們先動手。”
“火一起,便是叛跡自現。”李震站起身,“傳令李驍,今夜子時前,五百精銳潛入北嶺山脊,不得點火,不得喧嘩。連環弩拆解運出,組裝時限兩刻。”
李毅領命欲走,李震又道:“蘇婉明日仍去第七村巡診。”
“太險。”李瑤立刻反對,“若賊人直撲村塾……”
“正因為危險,才必須去。”李震打斷,“她若不去,賊人反而生疑。但不會讓她孤身涉險。”
次日辰時,醫館門前,蘇婉正清點藥箱。李震親自前來,當著數名學徒的麵說道:“昨夜得報,北境不穩,原想讓你暫緩下鄉。”
蘇婉抬眼:“可第七村還有三個孩子等著換藥。”
“百姓愈病愈信新政。”李震語氣沉穩,“你去,但多帶兩人隨行。”
兩名“遊方郎中”悄然立於藥車之後,衣襟內藏著聲障粉囊與短刃。李毅混在其中,左手始終貼在袖口,隨時準備應變。
與此同時,劉七悄然離崗,穿過半座縣城,將一張字條塞入王家別院後牆的磚縫。半個時辰後,王承業在書房拆信,嘴角微揚:“李驍被困,巡防鬆懈。天賜良機。”
三更未至,西南七村外火光衝天。糧倉守卒驚呼救火,一隊黑衣人持刀破門而入,高喊“誅暴政、複舊製”。另一路則直撲村塾,數十名蒙麵賊寇圍住講堂,刀尖指向正在為孩童施針的蘇婉。
“你們已被包圍。”為首的褐衣人冷笑,“今日若不死在此地,明日也難逃清算。”
蘇婉未動,手中銀針穩穩紮入最後一個穴位。她抬頭:“你們燒的是糧,傷的是民。朝廷賑災糧尚未發放,你們便先毀了百姓活路?”
話音未落,村口高地三聲銳響,連環弩齊發,三支鐵矢貫穿三名賊首咽喉。緊接著,馬蹄聲如雷滾至,李驍披甲執刀,率二百精騎衝入敵陣。
“救夫人!”一聲令下,親衛突前,刀光劈開夜幕。李驍直取褐衣首領,兩人交手不過五合,刀鋒已斬斷對方右臂。那人踉蹌後退,嘶吼:“撤!中計了!”
“一個不留。”李驍冷聲下令。
與此同時,另三百精銳已撲滅糧倉大火,當場擒獲兩名王家管事,搜出尚未燒盡的縱火憑證。李驍親自押解俘虜回城,沿途百姓佇立街邊,目睹賊寇鐐銬加身,無人再信“民變”之說。
次日辰時,縣衙前廣場人山人海。李震立於高台,趙德展開一卷密信原件,朗聲宣讀:“王承業勾結黑風寨,約定火起之時裏應外合,劫掠縣城,謀逆證據確鑿。”
台下士族列席,麵色各異。有人低頭不語,有人目光閃爍。
李震接過名冊,那是多年來士族私藏的門生錄、田契底賬、官職引薦名單。他當眾將其投入火盆。
火焰騰起,紙頁卷曲焦黑。
“自今日起,不問出身,唯功是舉。”李震聲音清晰傳遍全場,“順新政者,田可授,學可入,官可考。抗令者,無論門第,皆以同謀論處。”
人群中爆發出歡呼。幾名中小士族互視一眼,悄然離席,走向台前遞交田契自首書。
李瑤站在高台側翼,手中握著一份新擬的《清丈令實施細則》。她看向父親,見他目光掃過台下,最終落在一名白袍老者身上——那是王晏派來的觀察使,此刻正僵坐不動,額角滲出細汗。
李震走下高台,未回府衙,而是徑直走向第七村。村塾外,孩童已能下地行走,母親跪地叩謝醫者。李震未受禮,隻問:“藥還夠嗎?”
“夠了。”蘇婉答,“昨日送來的三箱藥材,足夠支撐一月。”
“再調五箱。”李震道,“從今日起,凡參與清丈的村子,醫館隨診優先。”
他轉身離去時,李驍策馬趕來:“北嶺殘寇已退入深山,是否追擊?”
“不必。”李震搖頭,“讓他們走。黑風寨一日不滅,士族便一日不敢輕舉妄動。”
李瑤隨後抵達,呈上一份名單:“劉七供出另兩名內應,均已控製。巡防體係需重組。”
“交給你。”李震點頭,“另設‘直報司’,繞過巡丁層級,情報直達縣衙。”
趙德追上幾步:“王承業如何處置?”
“明正典刑。”李震語氣溫和卻不容置疑,“三日後,當眾斬首,頭懸南門。”
“王晏恐有動作。”
“讓他動。”李震停下腳步,“他若敢公然發難,便是自承主謀。屆時,我不隻燒名冊,還要拆門閥。”
李毅悄然靠近:“暗部已發現兩名陌生麵孔在城外徘徊,疑似王晏信使。”
“放他們進來。”李震淡淡道,“我要讓所有人看清,誰在背後撐腰。”
當夜,李瑤在府中整理案卷,忽聞窗外輕響。她未抬頭,隻問:“是誰?”
“是我。”李毅翻窗而入,手中握著一塊染血的布條,“北嶺有人埋伏接應殘寇,這是他們留下的標記。”
李瑤接過細看,布紋特殊,經緯間織有極細的金線。“這不是民間織物。”
“是王家祠堂專用的祭幡。”李毅聲音低沉,“他們還在聯絡。”
李瑤將布條收入匣中,提筆在冊上加注一行:“四月十七,王氏暗通北嶺,殘寇未清,圖謀再起。”
她合上冊子,吹熄燈火。窗外,一輪冷月懸於屋脊之上。
李毅站在簷下,右手緩緩按上刀柄。
喜歡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請大家收藏:()李氏霸業:全家定鼎新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