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到底是熟人作案,還是外地人流竄作案
字數:6568 加入書籤
會議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當黃建喜點名章恒發言時,所有人的目光,帶著審視、好奇、期待,或許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質疑,齊刷刷地聚焦在這位年輕得過分的副大隊長身上。
很多熟悉章恒的老同事都屏息凝神,他們見識過這位年輕人屢次創造奇跡,很想聽聽,在這個陷入僵局的案子上,他又會有什麽獨到的見解。
章恒感受到匯聚而來的視線,臉上卻不見絲毫慌亂。
他沉穩地放下手中的筆,在筆記本上輕輕點了一下,似乎將散亂的思緒歸攏。
然後,在眾人無聲的注視中,他緩緩站起身,身姿挺拔如鬆。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而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篤定,打破了會議室的沉寂。
“黃局,各位領導,同事們,那我就說一說我個人對本案的一些初步看法。”
他的開場白簡潔有力,“首先,我認為,這起案件大概率不是熟人作案,而是外來人員流竄作案,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和偶然性。”
“嗡……”
此話一出,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原本勉強維持安靜的會議室瞬間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嘈雜議論聲。
不少人麵露驚愕,紛紛側頭與身旁的人低聲交換意見。
因為在此之前,包括李鵬威大隊長在內的多數人,基於“和平入門”和“了解店內情況”這兩點,都傾向於“熟人作案”的判斷。
章恒這開門見山的一句話,幾乎是直接推翻了許多人先入為主的推論基礎。
新上任不久的刑偵大隊長李鵬威更是眉頭緊鎖,臉上有些掛不住。
他幾乎是立刻站了起來,聲音因為急切而顯得有些高亢,非常明確地反駁道:“章副大隊長的觀點,我不敢苟同!我認為這分明就是典型的熟人作案!理由我剛才已經闡述得很清楚了:現場門窗完好無損,沒有任何暴力闖入的痕跡!這說明什麽?說明死者夫婦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主動為凶手打開了門!他們認識凶手,或者至少對凶手沒有戒心!”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會場,試圖爭取更多支持,繼續加強自己的論點:“另外,凶手選擇這對年過花甲、抵抗能力弱的老年夫婦下手,目標明確地洗劫了經營款,這顯然是熟知店內情況,知道這家小賣部平日現金流不錯,並且摸清了店主是弱勢老人,這難道不正是熟人作案的特征嗎?”
他的這番推斷邏輯清晰,符合很多常規搶劫殺人案的模式,會場內確實有不少人跟著點頭,表示認同。就連主位上的黃建喜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
但黃建喜還是更想聽聽章恒完整的分析,他再次抬手,沉穩地向下壓了壓,一股無形的威勢讓現場的嘈雜聲漸漸平息下去。
“鵬威同誌,先不要急,讓小章把話說完。”他的目光轉向章恒,帶著鼓勵,“小章,你繼續,詳細說說你的理由,為什麽認為是流竄作案?”
章恒對李鵬威激烈的反駁似乎毫不在意,他的目光平靜如水,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聲音依舊洪亮,帶著穿透力的自信:“我判斷是流竄作案,主要基於以下幾點反常跡象。”
他稍微提高了音量,確保每個人都聽得清楚,
“第一,作案手法的‘過度暴力’與‘熟人’心理不符, 如果真是熟人,哪怕有深仇大恨,通常也會有所顧忌,或者會選擇更‘直接’的方式。”
“但此案中,凶手對男死者使用了極端暴力的鈍器反複擊打,對女受害者則幹淨利落地割喉,這種混合了發泄性暴力與冷靜處決式的手法,更符合某些流竄犯案分子凶殘、漠視生命,且力求快速製敵的特點,他們與受害者之間沒有‘人情’紐帶,隻有赤裸裸的掠奪和滅口。”
“第二,現場‘刻意打掃’的疑點。 我仔細觀察過,凶手在離開前,有意識地清理或破壞了部分關鍵痕跡。”
“如果是臨時起意的熟人作案,在殺人後驚慌失措的情況下,很難做到如此冷靜地清掃現場,這更像是有一定反偵察經驗,或者習慣於作案後消除證據的流竄人員所為。”
“第三,目標選擇的‘普遍性’。 村頭小店,老年店主,存放現金,這些信息並非高度機密,任何一個在外圍觀察一陣子的陌生人,都不難得出同樣的結論。不一定需要非常‘熟’才能掌握。將目標鎖定為這種弱勢的鄉村小店,本身就是流竄作案分子常見的選擇。”
他總結道:“因此,我的建議是,偵破力量應當立刻轉向,迅速對案發現場周邊數個村莊,乃至通往外界的主要交通沿線村落,進行地毯式的排查走訪,核心是查找案發前後出現的、形跡可疑的外來人員。 ”
“我們要與時間賽跑,因為流竄作案的凶手,其最大特點就是‘動’,他很可能在得手後已經迅速逃離,甚至可能已經遠離了我們青陽區。”
章恒的分析角度刁鑽,條理清晰,尤其是對“過度暴力”和“刻意打掃”的解讀,讓一些原本支持李鵬威的人也開始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確實,熟人作案雖然符合“入門”邏輯,但很難解釋凶手為何要采用如此酷烈且混合的手段,以及那份離開時的“冷靜”。
李鵬威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他忍不住又想站起來反駁:“黃局,我還是堅持……”
“好了!”黃建喜這次沒有給他機會,直接揮手打斷,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偵查工作就是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既然存在不同思路,那就雙管齊下!”
“但是,目前看來,章恒同誌指出的流竄作案可能性,時效性更強,追逃的壓力更大!就按章恒同誌的建議,立刻抽調精幹力量,以椿樹村為中心,輻射周邊五公裏範圍,不,擴大到十公裏!進行大規模的摸排走訪,重點排查一切可疑的外來人員和車輛!動作要快,力度要大!散會!”
黃建喜雷厲風行,沒有給眾人更多爭論的時間,直接拍板定調。
會議在幾分鍾內結束,各項指令迅速下達,大規模的摸排走訪工作如同拉開的網,迅速鋪開。
散會後,李鵬威陰沉著臉,一言不發地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關上門,剛才在會上強壓下去的不滿和憤懣瞬間湧了上來。
他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尤其是在市局領導麵前,被一個資曆遠不如自己的副手駁了麵子,他重重地將筆記本摔在辦公桌上,胸口劇烈起伏。
“完全是一派胡言!嘩眾取寵!”他低聲罵了一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點燃了一支煙,狠狠地吸著。煙霧繚繞中,他越想越覺得自己的判斷沒錯。
“肯定是仇殺!肯定是熟人幹的!流竄作案?哪有那麽巧!”
幾分鍾後,他拿起內部電話,撥通了幾位一直跟著他的、信得過的下屬的號碼。很快,三名同樣參加了會議的心腹偵查員敲門走了進來。
“李隊,您找我們?”
“領導,有什麽安排?”
李鵬威看著他們,緩緩吐出一口煙圈,語氣低沉:“剛才會上的情況,你們都看到了。章恒那一套‘流竄作案’的理論,你們怎麽看?你們是更相信我的判斷,還是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人立刻表態:“李隊,我們當然更相信您的判斷!您工作了這麽多年,經驗比章副大隊長豐富多了!”
另一人也附和道:“是啊,我也覺得是熟人作案,仇殺的可能性很大。流竄作案太虛無縹緲了,怎麽查?”
李鵬威滿意地點了點頭,陰沉的臉色緩和了一些:“好!既然你們也認為這是熟人作案,是仇殺,那我們就不能跟著他們像無頭蒼蠅一樣去亂找什麽‘外來人員’。你們幾個,給我把重點放回椿樹村本身!”
他站起身,走到辦公室的白板前,拿起筆,重重地點了點“椿樹村”三個字:“你們的任務,就是給我深挖!挖地三尺也要把和死者郭老栓夫婦有過節、有矛盾的人給我找出來! 無論是經濟糾紛、口角衝突,還是陳年舊怨,一個都不能放過!重點排查那些有前科、遊手好閑、或者最近行為反常的本村人!我相信,凶手就在他們中間!”
“是,李隊!我們明白!”
“保證完成任務!”
“嗯,事不宜遲,你們現在就去!我等著你們的好消息!”李鵬威親自將這幾位心腹送到辦公室門口,用力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眼神中充滿了期望。
目送他們離開,李鵬威靠在門框上,心中暗暗發狠:“章恒,黃局……等著瞧吧。等我順著仇殺這條線把嫌疑人揪出來,把案子破了,看你們到時候是什麽表情! 這頭功,必定是我的!”
與此同時,章恒對李鵬威私下裏的安排一無所知。
散會後,他先是送走了麵色凝重的黃建喜等市局領導,隨後便去了胡誌華的辦公室,兩人又就案子的一些細節和接下來的安排溝通了十來分鍾。
從胡誌華那裏出來,章恒沒有片刻停歇,直接去了技術中隊。
他從負責痕跡檢驗的同事那裏,拿到了從現場提取到的全部32枚指紋和17個鞋印的高清照片和電子版資料。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反手關上門,將外界的喧囂隔絕開來。
窗外已是下午,陽光斜照進來,在辦公桌上投下溫暖的光斑,但章恒的心卻如同浸在冰水裏。
他打開台燈,調整好光線,然後將那些照片在寬大的辦公桌上一一鋪開。
一時間,辦公室內隻剩下紙張翻動的沙沙聲,以及章恒偶爾調整呼吸的細微聲響。
他仿佛進入了一種忘我的狀態,左手拿著一個高倍放大鏡,右手拿著一支強光手電,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如炬,如同一位在古籍中尋找微言大義的學者,又像一位在戰場上搜尋敵人蛛絲馬跡的偵察兵,開始極其專注地審視這些來自犯罪現場的無聲證物。
他的眼睛,似乎天生就是為了刑偵而生,堪比最精密的專業儀器,不僅觀察入微,而且處理信息的速度快得驚人。
他首先聚焦於那32枚指紋。一枚一枚,仔細甄別其紋型、中心、三角、細節特征點……他的大腦飛速運轉,進行著比對和分類。
很快,他心中便有了初步輪廓:除了少數幾枚確認屬於兩名死者外,剩下的二十多枚指紋,至少來自十幾個不同的個體,這印證了現場人員混雜的判斷。
接著,他的目光轉向那17個鞋印照片。這些沾染了泥土、血汙的印記,在普通人眼中或許隻是模糊的輪廓,但在章恒眼裏,卻仿佛是一張張動態的素描,能讀出大量的信息。
通過鞋印的長度和步幅,他可以大致推斷出留下腳印者的身高;通過鞋印的深淺和壓力分布,可以分析其體重和行走時的姿態、發力習慣;甚至從鞋底的磨損程度和花紋樣式,能對嫌疑人的年齡、職業特點、經濟狀況做出初步推測。
他的目光銳利地掃過一張張照片,大腦如同高速計算機處理著這些信息。
突然,他的動作停了下來,目光牢牢鎖定在其中一張鞋印照片上。
這是一個相對清晰的右腳鞋印,拍攝於商店側門內側不遠的位置。
鞋底花紋比較常見,是一種廉價的運動鞋底。但章恒的眉頭卻微微蹙起,他拿起放大鏡,幾乎將鏡片貼在了照片上,仔細審視著這個鞋印的幾個特定部位——前掌內側的磨損、腳跟後緣一個不太明顯的缺口、以及整個腳印在泥土上留下的獨特壓痕……
他就這樣保持著這個姿勢,一動不動,仿佛石化了一般,辦公室裏安靜得能聽到他自己的心跳聲。
良久,他才緩緩放下放大鏡和那張照片,眼神中閃過一絲難以捕捉的亮光,若有所思。
他小心翼翼地將這張鞋印照片單獨抽出來,放在辦公桌的一角,用筆筒輕輕壓住。
然後,他深吸一口氣,繼續以極高的效率看完了剩下的所有鞋印照片。
當最後一張照片被歸攏,章恒抬手看了看腕表,時間是下午四點二十一分。
他沒有猶豫,立刻拿起辦公桌上的內部電話,熟練地撥通了一個號碼。
“飛亮,叫上周康,帶上勘查箱和必要的裝備,五分鍾樓下集合。”他的聲音果斷而清晰,“隨我再去一趟案發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