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規矩就是規矩

字數:5503   加入書籤

A+A-


    從三房的土坯房到蘇家正堂,不過短短幾十步的距離,對蘇墨而言卻仿佛跨越了兩個世界。
    腳下的路從坑窪的泥地,變成了平整的青石板,空氣中那股潮濕的黴味,也漸漸被溫暖的炭火氣息,和隱約的飯菜香味所取代。
    正房是青磚大瓦房,屋簷下掛著兩盞嶄新的紅燈籠,處處都透著一股與三房截然不同的富足與體麵。
    溫氏拉著蘇墨,低著頭邁進了那道高高的門檻。
    蘇墨能感覺到,母親拉著他的手,因為緊張正在微微顫抖。
    他心裏清楚,母親雖然平時在家看著強硬,但內心實則是柔軟的。
    隻不過,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正堂裏溫暖如春,地上放著一個銅製火盆,裏麵的銀骨炭燒得正旺,沒有一絲煙氣。
    長椅上,端坐著一個麵容清臒、眼神銳利的老人,正是蘇家的大家長,蘇老太爺。
    他手裏端著一杯熱茶,正慢條斯理地撇著浮沫。
    大房的伯母是一個體態豐腴的婦人,正坐在一旁嗑著瓜子,看到溫氏拉著蘇墨進來,嘴角立刻掛上了一絲看好戲的譏誚。
    她的寶貝兒子蘇文,則在另一邊,美滋滋地舔著一塊麥芽糖,還故意朝著蘇墨晃了晃。
    溫氏不敢多看一眼,一進門便“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拉著蘇墨也一同跪下,額頭碰著冰涼堅硬的地麵。
    “爹。”
    她聲音發顫,帶著最後一絲祈求。
    蘇老太爺眼皮都沒抬一下,隻是從鼻腔裏輕輕“嗯”了一聲,算是回應。
    溫氏鼓足了全身的勇氣,卑微地開口。
    “爹,兒媳今日來,是想為您的孫子墨兒求個恩典。”
    “文兒開春就要去學堂了,這是咱們蘇家的大喜事,墨兒那孩子也羨慕得緊,天天在家拿樹枝當筆寫字。”
    “兒媳鬥膽,不求家裏出一文錢,也不求筆墨紙硯,隻求您老人家開恩,讓墨兒能跟著文兒一起去,哪怕是在學堂的窗戶外頭,旁聽一下也行啊。”
    “隻要能多認得幾個字,也算沒白活在這世上。”
    她把頭磕得更低了,姿態放到了塵埃裏。
    蘇墨跪在一旁,看著母親為了自己,將尊嚴踩在腳下,心中的滋味很不好受。
    堂屋裏一片寂靜,隻有蘇老太爺用杯蓋,刮著茶葉的細微聲響。
    許久,他才終於喝了一口茶,緩緩地將茶杯放在桌上,發出一聲輕響。
    他終於抬起眼來,那雙渾濁卻精光四射的眼睛,冷冷地落在了溫氏的身上。
    “一個家族的興旺,靠的不是一碗水端平。”
    他的聲音不大,卻異常清晰,帶著不容置喙的威嚴。
    “而是要把所有好鋼,都用在刀刃上。你懂嗎?”
    溫氏的身子一顫,不敢抬頭。
    蘇老太爺的語氣沒有絲毫波瀾,像是在闡述一個天經地義的道理。
    “家裏的錢糧都是有數的,每一文錢都要花在最能看到回報的地方。”
    “文兒是嫡長孫,腦子靈光,身體康健,他去讀書,將來若能考取功名,光耀的是整個蘇家的門楣。”
    他頓了頓,話語裏帶上了一絲安撫的語氣。
    “再說了,文兒讀書是為了我們整個蘇家,你們三房現在安安分分地種好家裏的田地,努力供養文兒讀書。”
    “將來你們出的每一份力,等到文兒金榜題名的時候,不都是能夠沾到光的嗎?”
    “這一切都是為了家族,溫氏你就忍一忍吧。”
    這番話,讓溫氏的臉色瞬間慘白。
    話說的好聽,可是往深裏一想,那不就是將他們三房,定義成了供養大房的牲口嗎?
    不等她說話,緊接著蘇老太爺的話鋒一轉,下達了最後的通知。
    “可惜長青的腿斷了,讀書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你們三房剩下的用處,也就隻剩下為家裏出一些力氣。”
    “讓墨兒讀書是浪費米糧,我記得墨兒這幾天就要滿六周歲了吧?到時候不要耽誤了家裏的農活,好了就這樣,你先回去吧。”
    說完,他便端起茶杯,垂下眼簾,再也不看他們母子一眼。
    大伯母嘴角那絲譏諷的笑意,終於毫不掩飾地擴大開來。
    溫氏如遭雷擊,渾身的力氣仿佛瞬間被抽空。
    她怎麽也沒想到,會得到這樣一番冷酷無情的道理。
    孩童若是滿六周歲前,沒有進學堂,那便要下地裏幹活。
    她就是不甘心讓蘇墨這輩子都在田地裏,才下定決心來求一求,可萬萬沒想到,竟然還是避不開這個結果。
    她不甘心,還想再求求。
    “爹,求求您了,墨兒他真的很聰明,他……”
    蘇墨在祖父開口說出第一句話時,就徹底明白了。
    這所謂家族大義的背後,是赤裸裸的算計與無情。
    可看到母親如此卑微,他心中依然燃起最後一絲掙紮的念頭。
    既然言語無用,那便讓對方見識一下自己的價值!
    他猛地站起身來,走到桌子前,用清脆地童音說道。
    “爺爺,孫兒的字不比堂兄差!請讓孫兒寫幾個字給您看!”
    說完,他便想用手指,蘸上茶杯裏滴落的水漬,在這光潔的地麵上寫字。
    然而,蘇老太爺連看都未曾看他一眼。
    仿佛沒有聽到蘇墨的話,轉頭對大房的伯母溫和地說道。
    “天冷了,回頭給文兒扯塊新料子,做件厚實的棉袍,別在學堂裏凍著了。”
    “哎,謝謝爹!”
    大伯母喜笑顏開地應道。
    這句輕描淡寫的話,這徹徹底底的無視,比任何嚴詞拒絕都要更傷人。
    它像是一盆冰水,將蘇墨心中最後那點火苗給澆滅了。
    他明白了,不是他不夠好,而是在爺爺眼裏,三房的一切,都沒有任何意義。
    蘇家雖然處在偏遠村子,但家底殷實,多供養幾個讀書人並不費力。
    但為何隻有他們三房地位最低,待遇最差?
    就因為他們被蘇老太爺認為是工具,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犧牲自己,為大房的攀升當墊腳石嗎?
    不,他偏偏不認命。
    求人不如求己,讀書的路,他自己來走!!
    大腦飛速運轉,一個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腦海。
    他飛速地思考著能夠來錢的路子,讀書要花錢,隻要能夠賺到錢,就算是族裏也卡不住他。
    而他現在有的資本,就是這一手遠超時代的字。
    平常鎮上代寫書信、書坊抄書……
    這些都需要會寫字的,都是來錢的路子。
    一個個雖然有可行性,但卻尚未落地的想法,瞬間在他的心中劃過。
    他看到母親還準備繼續磕頭哀求,立刻伸出小手,緊緊地拉住了她的衣袖。
    溫氏一愣,低頭看到兒子蘇墨正仰頭看著她。
    那雙本該純真的眼睛裏沒有淚水,隻有一片平靜。
    “娘,我們走吧。”
    蘇墨開口說道,聲音不大,卻異常堅定。
    “墨兒……”
    溫氏茫然地看著兒子,不明白他為何要阻止自己。
    “沒用的,我們走吧。”
    他站起身來,小小的身軀卻挺得筆直,用盡力氣將還跪在地上的母親拉了起來。
    在蘇老太爺略帶驚詫的目光,和蘇文母子看好戲的眼神中,蘇墨拉著母親,頭也不回地走出了這間沒有人情的屋子。
    寒風吹在臉上,反而讓蘇墨的頭腦更加清醒。
    母親溫氏的身體還在顫抖,腳步虛浮,顯然還沉浸在這巨大的打擊和悲痛中。
    她喃喃地問道。
    “墨兒……怎麽辦啊……我們該怎麽辦啊……”
    蘇墨停下腳步,轉過身,用自己那還帶著泥土的袖子,認真地擦去母親臉上的淚水。
    他看著母親,眼神裏是從未有過的堅定與明亮,一字一句地說道:
    “娘,別哭了。他們不給我讀書,我們就自己走出一條路來。”
    溫氏茫然地看著他。
    “什麽路?”
    蘇墨的嘴角,勾起一抹充滿自信的微笑。
    “一條能用筆墨換錢,走出這個大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