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破解之法

字數:4938   加入書籤

A+A-


    蘇墨這句擲地有聲的話,讓還沉浸在悲傷中的溫氏,以及院子裏聞聲而來的蘇明哲都愣住了。
    他們看著眼前一臉堅毅的兒子,一時間都忘了做出反應。
    回到三房那間熟悉的土坯房,溫氏終於從茫然中回過神來。
    她蹲下身,撫著兒子的肩膀,既擔憂又好奇地問道。
    “墨兒,你剛剛說的話是什麽意思?我們怎麽用筆墨換錢?”
    蘇明哲也拖著腿走了過來,他看著兒子,眼神複雜。
    他沒有像妻子那樣直接發問,但是眼中那份探尋的意味,卻是不言而喻。
    蘇墨也沒有賣關子,他知道這件事情,自己必須得給父母打打氣才行。
    他冷靜地開口,將自己在那一瞬間,想到的種種想法說了出來。
    “爹,娘,鎮上不是有幫人代寫書信的嗎?我的字,應該能換幾個銅板。”
    這是一個最穩妥,也最容易想到的辦法。
    缺點是來錢慢,但暫解燃眉之急夠用了。
    聽了這話,溫氏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但蘇明哲不愧是曾經的讀書人,很快便看出了缺點。
    他立刻搖了搖頭,並且指出了其中的問題。
    “代寫書信來錢太慢,而且鎮上識字的人雖然不多,但也沒那麽少,掙不了幾個錢。”
    “而且,眼下馬上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誰家還有心思寫信……”
    他的話語是基於現實的判斷,而非自怨自艾的消沉。
    然而,正是這句“馬上就要過年了”,給了蘇墨靈感,讓他原本還有缺點的計劃,瞬間變得完善了起來。
    “對了對了,爹,您說得對了!”
    蘇墨的眼睛亮了起來,連忙激動的說道。
    “就是因為要過年了,才有大生意可做!我們不寫書信,我們改成寫對聯!畢竟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啊!”
    “對聯?”
    聽到了蘇墨的話,溫氏和蘇明哲同時一怔。
    “對啊!”
    蘇墨肯定地說道,信心十足。
    “鎮子上那些人賣的對聯,年年翻來覆去就那麽幾句吉祥話,字也普通的很。”
    “但我們不一樣啊!我的字,爹你的學問!我們一起寫,肯定比鎮上賣的那些普通對聯要好得多!”
    “隻要東西足夠的好,難道還怕賣不出去嗎?”
    越是往下說,蘇墨的眼中就越發的明亮。
    越是去想他就越發覺得,這個辦法能行。
    溫氏聽著蘇墨的描述,也不自覺的帶入了進去,呼吸都急促了些,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蘇明哲的心神也為之巨震。
    他看著兒子那雙亮得驚人的眼睛,信心十足的樣子,自己那早就認命的心,也忍不住劇烈地跳動起來。
    賣對聯……賣對聯......
    對啊!這個想法他怎麽就沒想到呢?
    他深知一副好的對聯,不僅字要好,內容更要好。
    不僅要有文采,還要有意境才行。
    而他的才華雖然不高,但是和那些賣對聯的商人比,還是要遠遠超出的。
    可是一想到要重新拿起筆,這三年來的生疏感,讓他心中又不自信起來。
    蘇明哲有些遲疑的問道。
    “可是……我已經好幾年沒碰過筆了,手都生了……”
    “爹,放心吧,您可是考中過準童生的,那些學問早就刻您在骨子裏了。”
    蘇墨立刻出言鼓勵道,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信任。
    “隻要拿起筆熟悉熟悉,就一定能恢複過來。而且我們不試一試,又怎麽知道不行?”
    “是啊,他爹!”
    溫氏也在一旁幫起腔來,她緊緊抓住丈夫的手說道。
    “為了墨兒,也為了我們這個家,你就試試吧!我相信你!”
    看著妻子和兒子那充滿期盼的眼神,蘇明哲心中的遲疑,也是被兩人的信任所壓倒。
    他那被生活壓彎的腰,此時似乎都變得挺直了不少。
    蘇明哲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重新煥發了神采,咬著牙說道。
    “好,那我們就試試!”
    見父親答應,蘇墨立刻趁熱打鐵的說道。
    “那我們先做準備工作,額,現在就差筆墨和紅紙了。”
    蘇墨一頓翻找,將能夠用得到的東西都拿了出來,有些不甘的說著。
    筆墨和紅紙是最重要的材料,別的東西根本不能替代。
    一聽到這話,原本還滿心歡喜的溫氏,臉上的笑容淡了不少。
    蘇明哲也沉默下來,眉頭皺起。
    他們都忘了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沒有本錢。
    然而一旁的溫氏,卻是慢慢站起身來,一言不發走到牆角。
    撬開了一塊鬆動的磚,從底下摸出一個,用油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小包。
    她回到桌邊顫抖著手,一層層地打開油布。
    當最後一層布被揭開,出現在三人麵前的是幾十枚大小不一的銅錢。
    這是這個家最後的積蓄,是溫氏一點點攢下來,準備在寒冬裏用來救命的錢。
    想到這裏,溫氏的眼圈又紅了,但她沒有絲毫猶豫。
    將所有的銅錢,都推到了丈夫和兒子麵前。
    “他爹,墨兒,你們都拿去。”
    她用顫抖的聲音說著,但語氣卻無比堅定。
    “這是咱們家最後的錢了,要是這個事能成,咱們就能過個豐收年。”
    “要是不成,大不了就和往年一樣,往後的日子,我們就喝稀的挺過去。”
    “而且,我相信你們。”
    這份沉甸甸的信任,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更是讓父子倆更加謹慎。
    一定要成功。
    次日一早,天還未亮,蘇明哲便帶著蘇墨,踏上了去往鎮上的路。
    這是三年來,他第一次主動走出村子,不是為了去做工,也不是為了去借糧。
    而是為了真真正正想做自己的事。
    清河鎮是附近最大、最繁華的鎮子,父子倆出來的很早,但路上就已經有了不少趕路的村民。
    蘇明哲的腿腳不便,走得不快。
    而蘇墨則緊跟在父親身旁,好奇地打量著眼前的一切。
    天色微亮時,他們終於抵達了清河鎮。
    與村裏的寂靜不同,鎮上早已人聲鼎沸。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
    挑著擔子的小販,和推著獨輪車的農人川流不息。
    空氣中混雜著炊餅的麥香、早點的熱氣和牲畜的氣味。
    蘇明哲顯然對這裏很熟悉,輕車熟路地領著蘇墨,避開擁擠的人潮,穿過幾條小巷。
    他們沒有在熱鬧的集市停留,因為他們的目標很明確。
    那就是鎮上唯一一家,販售筆墨紙硯的店鋪。
    蘇明哲一邊走著,一邊低聲對蘇墨介紹著鎮上的情況,告訴他哪家鋪子的點心最實惠,哪家布行最公道,言語間流露出一種久違的熟悉。
    終於,他們在一個相對清淨的街角停下了腳步。
    一塊掛著三個燙金大字的牌匾映入眼簾。
    墨竹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