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速戰速決
字數:5602 加入書籤
當站在號舍前,蘇墨的腳步卻僵住了。
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惡臭味,隔著牆壁撲麵而來,熏得一陣頭暈。
很顯然,這間號舍正緊挨著考棚後院的茅廁。
這便是縣試中,所有考生聞之色變的廁號!
過往的考生中,凡是被分到這個位置的,十有八九都會因這刺鼻的惡臭,導致心神不寧。
五日考下來,不死也要脫層皮,能發揮出三成水平已是僥幸。
想到這裏,蘇墨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也不知道是真的點背,還是有人暗地裏搞鬼。
他壓下心中的疑慮。
此時的當務之急,還是要保持好狀態考完。
從考籃中拿出溫氏備好的幹淨布巾,忍著熏天的臭氣,將號舍內那張老舊不堪的桌椅板凳,仔仔細細的擦拭幹淨。
接著,他將考卷鋪開,用帶來的鎮紙壓平四角。
最後,他看向考籃中,那兩個用粗布包裹好,溫氏早起來親手做的白麵饅頭。
深深歎了一口氣,三下五除二開吃起來。
若是不趁著開考前吃掉,怕是一會就吃不下去了。
勉強吃完一個饅頭,蘇墨又扯下那塊粗布,折疊了幾層,緊緊地蒙在了自己的口鼻上。
雖然呼吸變得有些不暢,但那股惡臭味,總算被勉強隔絕了幾分。
他坐了下來,調整著狀態。
“當!!”
開考的鍾聲響起,厚重而沉悶,壓過了所有的議論和咳嗽聲。
“都肅靜!考題到!!”
一名衙役的高喊聲傳來。
蘇墨抬起頭,隻見兩名衙役一組,正捧著一塊高大的木牌,從他所在的號舍巷道緩緩走過。
木牌上用加粗的黑墨,寫著三道題目。
衙役的腳步很慢,確保每一間號舍的考生都能看清。
蘇墨的目光飛速掃過,憑借著他那遠超常人的記憶力,隻看了一眼,便將三道題目牢牢記在心中。
沒有絲毫遲疑,提起筆將考題工整地抄錄在草紙上。
第一道是四書題。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第二道則是五經題,根據每位考生所學而定。
蘇墨學的的周易,因此他的題目則是取自周易中的內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三道題目則是五言八韻試帖詩。
以“篤實”為題。
衙役捧著木牌,緩緩走過了這一列號舍。
當三道題目都抄寫下來後,整個考場徹底安靜下來,隻剩下遠處巡視衙役,偶爾走動的腳步聲。
蘇墨放下筆,不再理會外界,開始審題。
他的目光落在了第一道四書題上。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此句,出自《論語?學而》。
蘇墨的眉頭一挑,瞬間便領會了這道題的深意。
做這道題目不能隻看卷麵,還要根據現實去考慮。
清河縣剛經曆了科舉舞弊案,這對本地的學子求學之心是一個打擊。
而新任縣尊李正德,此時怕不是急需要,重塑本地的科考風氣。
這道務本的題,就出得極有水平。
它既貼合勸學的主旨,又暗合了縣尊為官需守本、治學需務實的政治訴求。
蘇墨立刻確定了文章的立意。
治學之本,在於勤學善思,而非投機取巧。
為人之本,在於守正篤實,而非攀附鑽營。
他要將這個本字,與縣試選拔踏實學子的目標,牢牢地綁定在一起。
有了思路,這道題就簡單多了。
接著,他便看向五經題。
他選擇的是《周易》,題出自《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見此,蘇墨的精神一振。
這道題,正中他的下懷。
他迅速拆解題目核心。
天行健,是天體運行不息的自然規律。
君子以自強不息,是為人效仿天道的處世準則。
文章必須從治學與處世兩層展開。
治學,需如天道般持之以恒,方能攻克經義難關。
處世,需憑自強之心應對困境,不被外物挫折所動搖。
他腦中飛速閃過陳山長,關於此句的諸多注疏,以及那些用以佐證的典故。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將兩道題挨個審過,蘇墨已經做到心中有數,於是便不再猶豫,當即鋪開草紙。
針對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他提筆寫下了破題。
“君子治學處世,必以本為根基,根基穩固,則正道自顯。”
既避開了題麵上的字詞,又精準點明了本與道的邏輯關係。
他緊接著寫下承題。
“蓋本者,非虛浮之表,乃立身之根也。昔仲尼言此,實勸世人棄浮華、守根本,方得長久之道。”
基調已定!
蘇墨文思泉湧,他結合自身求學經曆,將陳山長踏實讀經的教導,與寒門學子以勤為本的實例融入其中。
整篇文章一氣嗬成,邏輯嚴謹,完美貼合了縣尊李正德的政治導向。
試帖詩對蘇墨而言,更像是按規則填公式。
經過了陳山長一個月的魔鬼特訓,他早已將五言八韻的平仄與對仗,掌握得爐火純青。
在飛快地寫完四書、五經題的文章草稿後,便以勸學要篤實為主題,迅速創作了一首試帖詩。
他自知此詩意境不足,但勝在格律嚴謹,在童生試可謂是挑不出半分錯處。
落下筆,此時已近午時。
秋日的正午十分,太陽格外的熱。
本來是個好事,但奈何位置不對。
隔壁茅廁在日曬的發酵下,那股惡臭變得愈發濃烈。
熏的蘇墨胃一陣翻江倒海。
看了一眼考籃中白麵饅頭,卻毫無胃口。
不禁讚歎自己提前吃飯的明智。
既然吃不下,那索性也就放棄了吃飯,轉而開始修改草稿。
他再次拿起筆,將四書題的文章增刪了幾個例證,調整了句式,使其更為鏗鏘有力。
又依次修改了五經題和試帖詩。
確認無誤後,他略微休息了片刻,調整好狀態便開始謄寫。
過程中不敢有絲毫馬虎,一筆一劃皆用最標準的館閣體,謄抄在考卷之上。
當最後一個字落下,蘇墨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
他抬頭看了看天色,剛過未時。
一刻也不想再待。
蘇墨當即起身,收拾好考籃,拿著考卷,大步走出了這間令人窒息的號舍。
“交卷!”
負責收卷的學官,正趴在桌上打盹,被他嚇了一跳。
“什麽?交卷?”
學官抬起頭,看了看外麵的日頭。
“這才未時!你……你不再檢查檢查?”
曆年縣試,不是沒有提前交卷的,但那都是些自暴自棄的浪蕩子。
如此早的交卷,簡直是聞所未聞。
“學生已檢查完畢。”
學官狐疑地接過考卷,核查了姓名、籍貫、保人信息,見無錯漏,便將考卷卷起,扔進了卷筒。
“罷了,那你先到那邊等著吧。”
學官指著考棚入口處的一塊空地,說道。
“按規矩,需湊夠十人,方可離場。”
蘇墨行了一禮,快步走到了對方指著的地方。
這時的陽光依舊刺眼,他站在那裏腹中空空,餓得兩眼冒金星。
等了足足半個時辰,曬得他快要承受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時。
不遠處,終於有一個考生的身影走了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