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1章 青樓裏的英雄救美
字數:4900 加入書籤
在由美女的疏影暗香、芬芳的胭脂粉香和酒香、菜香組成的一股嫋嫋香風中,孫臨點的姑娘和酒菜都上齊了,夏華正襟危坐著,一臉嚴肅、目不斜視地看著孫臨,視線完全不瞄向孫臨旁的那個軟玉溫香,因為丁宵音在旁虎視眈眈地盯著他,一旦他眼睛亂瞟,肯定會很慘。
“夏兄,來!”珠盤玉落猶如鳳鳴鶴唳的瑤琴輕撥淺彈音樂聲中,孫臨向夏華舉起酒杯。
“孫兄,請。”夏華也舉杯。
兩人連飲數杯,酒入愁腸,孫臨的話立刻多了起來,夏華已經看出來了,這種高幹子弟,滿腔報國之心卻報國無門,又連連受挫,心情苦悶,於是,縱情聲色就是他們常選的方式了。
孫臨已來南京多日,一直等史可法回來,他向史可法求救是為他的內兄也就是他妻子的哥哥、他嶽父方孔炤的兒子方以智的事。這位方以智是個不簡單的人物,位列“明末四公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北京城被攻破前,他在北京當官,城破和崇禎帝自盡後,他在崇禎帝靈前大哭,被李自成軍俘獲並遭到嚴刑拷打,被折磨得“兩髁骨見”、幾乎喪命,
但他寧死不屈,不久後,李自成軍被吳三桂軍和清軍打敗,他僥幸逃出北京,逃到南京,投奔弘光朝,想繼續為國效力,不想把持弘光朝大權的那幫人裏有他昔日的政敵,誣陷他在北京貪生怕死、從賊附逆、“已經不幹淨了”,給他定了“從逆罪”並通緝抓捕,導致這位大才子、大忠臣不得不四處躲藏。孫臨是方以智的妹夫,當然想方設法地要幫內兄洗清冤屈。
“大明眼下的狀況,簡直正如諸葛武侯當年說的那般!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至社稷丘墟,蒼生塗炭!”孫臨酒不醉人人自醉地罵道,“看看吧,都是些什麽屁事!我嶽父、我兄長、我內兄,個個都是精忠報國之人,卻落得什麽下場?應天府朝廷上,那些人模狗樣的東西,都是什麽貨色!”
夏華笑道:“孫兄口出如此‘大逆不道’話語,不怕我去告發?”
孫臨一臉看破生死的無所謂表情:“告發就告發吧,誰在乎!這個鬼世道,誰稀罕活著!”他既憤世嫉俗又心灰意冷,所以口無遮攔。
夏華又笑著問道:“滿洲人現已全麵入關了,孫兄對此有何看法?”
一提到這茬,孫臨當即氣不打一處來:“吳三桂叛明降清、引狼入室,消息傳到應天府,朝廷上居然歡聲一片!真是愚蠢透頂!他們居然認為韃虜入關是幫他們打流寇的!太可笑了!一隻羊被一匹狼威脅,這時候又來了一頭虎,虎狼打了起來,這羊居然在旁興高采烈,認為虎是幫它咬死狼的,它的豬腦子就沒想過,那虎咬死了狼,下一個會放過它嗎?愚蠢至極啊!”
夏華已經完全摸清孫臨的底了,他不想再兜圈子浪費時間,開門見山道:“孫兄,男兒大丈夫,世道再爛,再怎麽令人絕望,咱爺們不挺身而出,難不成讓娘們頂上去?你想報國,好,龍椅上的那位給不了你機會,史閣部也是有心無力,但我可以,隻要你不嫌廟小,來我這裏跟我一起幹吧。”
孫臨十分驚奇:“夏兄,你究竟是何方神聖?”
夏華也不藏著掖著:“遼東人,現居揚州,我是從北方逃難到南方的,在北方,我親眼看到流寇就像蝗蟲群一樣,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我親眼看到韃虜就像殺豬宰狗一樣地殺戮我漢家同胞,我親眼看到漫山遍野的死屍和白骨,看到老百姓賣兒鬻女甚至易子而食,所以,我來到南方不是為了苟且偷生,而是想聯合跟我一樣的人,一起改變這個暗無天日的世道!”
“叮咚!”現場的琴聲顫動了一下。
孫臨聽得目光熾熱如火:“那夏兄你...”
夏華知道想靠這些話說服孫臨還欠些火候,所以毫不謙虛地道:“揚州前陣子剛結束的高傑之亂,孫兄知道不?”
“知道!聽說高傑侵揚的近萬兵馬被揚州的一個少年英雄打得落花流水,那英雄憑一己之力保住了揚州,真乃豪傑猛士也!”
“那豪傑猛士現就坐在你跟前。”
孫臨一驚,他騰地起身,上上下下地看著氣定神閑的夏華,眼神中浮現出極度的驚喜和發自肺腑的敬服:“真沒想到就是夏兄你!請恕在下有眼不識泰山!失敬!失敬!”他說著,向夏華深深地彎腰鞠躬行了一個大禮。
夏華扶起孫臨:“好了,孫兄,願意跟我去揚州嗎?我正在奉史閣部的命令,組建團練、厲兵秣馬,不久後就會奔赴前線戰地與流寇韃虜交戰,你要不要加入?想報國,得付諸行動,而不是天天鑽在溫柔鄉裏喝酒。”
“願意!願意!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孫臨把腦袋點得跟雞啄米一樣,他興奮至極。
“那就別喝了,走吧!”夏華擺擺手,拉攏孫臨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還留在這地方幹啥?
“好!”孫臨滿懷憧憬、興衝衝地跟夏華一起走人。
兩人邊走邊繼續談,夏華道:“孫兄,你的嶽父、兄長、內兄都是棟梁之才,你的朋友們裏肯定也有很多仁人誌士,如果可以,希望你能幫我介紹、說服、安排他們同到揚州助我,我承認,我那裏現在廟還很小,但用不了多久就很大了。”
“沒問題!”孫臨連拍胸口。
“三位公子!”這時,兩人身後響起一個清脆和急切的聲音,“你們...能否帶上小女子?”
夏華、丁宵音和孫臨一起回頭,看著說話的那個孫臨點的姑娘。
“好一個天生麗質、桃羞杏讓的美人呀!”這是夏華第一眼正視該女子,頓時眼前一亮,忍不住暗暗讚歎,隻見此女十六七歲,生得宛若明珠美玉,杏腮桃臉、山眉水眼,手如柔荑、楚腰衛鬢,肌膚粉光若膩、月中聚雪,舉手投足間既柔媚嬌俏又有一股霞姿月韻的脫俗氣息。
看著此女,夏華潸然淚下,因為丁宵音正在暗暗地狠掐著他腰間的肉,痛得他眼淚汪汪。
“你想讓我們帶上你?”孫臨感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那女子重重地點了點頭,神色十分堅定,然後直接跪下,淚水漣漣哽咽道:“三位公子,我本良家人,姓葛,名嫩娘,字蕊芳,家父葛挺昱本是大明邊關武將,數月前,韃虜軍入關,家父寧死不降,與敵交戰,終因孤立無援而馬革裹屍,小女子在一家丁保護下逃離京師家宅,輾轉半月餘來到應天府,舉目無親、流落街頭,那家丁日久心變,將我誘騙賣進這家玉香院,
小女子雖是女兒身且淪落風塵,但自幼受父教導,深知家國大義,渴望長纓在手以報國仇家恨,聞三位公子都是胸懷大誌、抱負不凡的英豪人傑,小女子懇求三位收留,拜謝不盡!大恩大德,沒齒不忘!”說著,淚如泉湧。
夏華、丁宵音、孫臨都聽得心生敬意:“原來姑娘是忠烈之後!快請起!”
衝著葛蕊芳那位為國捐軀的父親,夏華必須英雄救美。
叫來老鴇後,夏華示意了一下葛蕊芳:“本公子要給她贖身,把她的賣身契、戶籍路引什麽的都拿來吧!”
老鴇一愣,麵露不舍:“哎呀,這位公子,我們家嫩娘可是才貌雙絕呀,不但長得花容月貌,還會吟詩作對,又會彈琴吹簫,而且冰清玉潔,這贖身費嘛...”
夏華掏出兩個銀元寶遞過去:“她已經告訴我們了,她那個惡仆當初是用一百兩的價錢把她賣給你的,我現在花一百兩買走,你不吃虧。”
老鴇當即變色:“公子,你開玩笑呢!世上哪有售貨的價錢跟進貨的一樣的道理!她在我這兒吃我的、喝我的、穿我的、住我的...”
夏華打斷對方坐地起價的廢話:“廢話!她沒給你掙錢麽?直說吧,你要多少?”
老鴇舉起一隻手:“五百兩!”
這純屬獅子大開口,陳圓圓的贖身費也不過一千兩。
夏華冷笑著收回手裏的銀子:“五百兩,本公子完全出得起,但本公子可不想當冤大頭。”
老鴇也冷笑:“公子想搶人不成?”
隨著她的話,十幾個滿臉橫肉的彪形大漢一起跑了過來,都是這家青樓裏看場子的打手。
夏華看向孫臨:“孫兄,練過武嗎?”
孫臨開始擼袖子:“練過。”
夏華點頭:“好得很,音兒,保護葛姑娘,趙兄,搭把手。”
一分鍾後,眾打手全都鼻青臉腫、筋斷骨折地倒在地上打滾掙紮鬼哭狼嚎,夏華、趙炎、孫臨個個麵不改色氣不喘。
“現在可以了嗎?”夏華皮笑肉不笑地看向老鴇。
老鴇已嚇得麵如土色,瑟瑟發抖地道:“可以,可以...”趕緊叫人去拿葛蕊芳的賣身契、戶籍路引等物。
一兩銀子也沒給,夏華、丁宵音、趙炎、孫臨帶著葛蕊芳大搖大擺地揚長而去。
夏華對孫臨和葛蕊芳不太了解,所以不清楚此二人在曆史上的英雄事跡。曆史上,孫臨常到葛蕊芳所在的玉香院,兩人因此而相識,葛蕊芳後嫁給孫臨為妾,揚州城破、清軍大舉南下後,孫臨從軍與清軍作戰,葛蕊芳伴其左右並以女將身份親上戰場,最終,兩人都被俘,雙雙寧死不屈、壯烈殉國,孫臨正妻方子耀得知丈夫犧牲後投水自盡幸而被救起。
因為遇到夏華,孫臨和葛蕊芳的命運都必然被徹底地改變了,英雄不該落得悲壯的結局,悲壯該留給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