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八大回響之說

字數:3694   加入書籤

A+A-


    加入“秘序同盟”的決定,如同在陳維原本就波瀾起伏的命運長河中投入了一塊沉重的界碑,明確地劃分出了“之前”與“之後”。那枚滴血認主的黃銅徽章緊貼著胸口,與古玉、時之器並列,帶來一絲微弱的、代表“歸屬”的暖意,卻也帶來了更加具象化的責任與風險。
    維克多教授顯然認為,作為同盟的預備成員,陳維必須對支撐這個世界運轉的力量體係有一個更係統、更清晰的認知,這不僅是自我保護的前提,更是未來探尋真相的基礎。於是,在敲定了陳維的身份後,他立刻從身後那頂天立地的書架上,精準地抽出了一本厚重、封麵是深藍色絨布、燙著銀色標題的大部頭書籍——《維德拉通用回響概覽精要(非公開修訂版)》。
    “這是同盟內部整理的基礎教材,比市麵上流通的、被‘秩序鐵冕’審查閹割過的版本要詳實很多,但也僅止於八大已知回響。”維克多教授將書籍遞給陳維,語氣恢複了學者式的嚴謹,“你需要先徹底理解這‘八根可見的支柱’,才能更好地去感受那個‘缺失的基石’,以及你自身所走的‘燭龍之路’在其中所處的位置。”
    陳維鄭重地接過書籍,觸手沉重,仿佛承載著無數前人的智慧與這個世界的部分真相。他就在這第七閱覽室昏黃而安靜的燈光下,伴隨著書頁翻動的沙沙聲,以及維克多教授偶爾的補充講解,沉浸入了對八大回響體係的係統性學習之中。
    《概覽精要》開篇明義,闡述了“回響”的本質——它們是構成現實世界基底規則的八種本源力量顯化,是宇宙意識的不同側麵,彼此獨立又相互影響,共同編織並維係著存在的穩定。書中首次向陳維清晰地揭示了八大回響的名稱、本質及其主要領域:
    鑄鐵回響: 本質為物質、創造與毀滅。其道途踐行者擅長鍛造、操控金屬、賦予物質以臨時或永久的特性,是工匠、建築師和部分戰爭大師的力量源泉。侵蝕體現為情感如鋼鐵般冰冷堅硬,思維僵化。巴頓先生正是行走在此道途上的強者。
    鏡海回響: 本質為虛幻、鏡像與秘密。涉及幻術、精神影響、空間折射、信息隱藏與窺探。艾琳·霍桑的能力便源於此。侵蝕後果是逐漸混淆真實與虛幻,人格分裂。
    風暴回響: 本質為混亂、自由與海洋。掌控天象、氣流、雷電與部分水流,力量狂放不羈。侵蝕會導致情緒極端化,理性被獸性取代。
    萬物回響: 本質為平衡、交易與契約。強調等價交換,可訂立契約、轉移狀態、定義價值。維克多教授對此道途有深入研究。侵蝕體現為過度理性,將一切視為可量化籌碼。
    猩紅回響: 本質為生命、繁衍與饑渴。涉及血肉操控、生命力汲取與轉化、快速愈合等。侵蝕會被原始生命欲望支配,身體異變。
    永眠回響: 本質為終結、安息與記憶。與亡靈溝通、操控負能量、讀取死亡記憶相關。侵蝕會導致身體亡靈化,情感冰冷。
    虛無回響: 本質為空間、虛空與遺忘。掌控空間傳送、創造儲物空間、抹除信息與存在感。侵蝕體現為存在感稀薄,被世界遺忘。
    燭龍回響: 本質為時間、因果與秩序。這正是陳維自己所踏上的道路,涉及時間感知與微控、因果觀察與幹涉。侵蝕後果是情感淡漠,迷失於時間線。
    書中對每條回響路徑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包括其哲學意象、常見能力表現、已知的晉升階段——雖然高序列信息殘缺不全,以及典型的侵蝕特征。陳維如饑似渴地閱讀著,尤其是關於“燭龍回響”的部分,許多之前練習中遇到的困惑和維克多筆記中語焉不詳的地方,在這裏找到了相對係統的解答。
    他了解到,“時序學者”僅僅是“燭龍之路”的起點。後續還有“因果觀察者”、“時間漫步者”等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對應著對時間和因果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操控能力,也伴隨著更加嚴峻的侵蝕風險。
    同時,他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其他回響的可怕與詭異。“鏡海”的虛實變幻,“風暴”的天災之力,“猩紅”的生命扭曲,“永眠”的死亡寒意,“虛無”的存在抹殺……每一種力量走到高深處,都擁有匪夷所思的威能,也暗藏著將使用者拖入非人深淵的陷阱。
    “看明白了嗎?”維克多教授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沉思,“八大回響,如同八種顏色不同的絲線,共同編織著我們所在的現實。它們本身並無絕對的善惡,關鍵在於使用者如何理解、如何駕馭。但毫無疑問,每一條道路都充滿荊棘,越是深入,越要警惕來自回響本身的反噬。”
    陳維合上書本,揉了揉因長時間閱讀和思考而再次隱隱作痛的太陽穴,點了點頭:“明白了許多。隻是……書中似乎刻意回避了各回響之間的具體克製與生克關係?”
    維克多教授讚賞地點了點頭:“你很敏銳。具體的生克關係屬於更高階的應用知識,而且並非一成不變,往往取決於使用者自身的理解、實力以及具體情境。過早了解固定的生克,反而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同盟更鼓勵成員去理解每種回響的本質,從而在實戰中靈活應對。”
    他頓了頓,指著書本,又指了指陳維:“你現在要做的,是夯實基礎。理解它們的本質,觀察它們在現實中的顯現,尤其是結合你自身的‘時序感知’,去體會不同回響力量在時間層麵留下的獨特‘波紋’。這對於你未來的判斷和應對至關重要。”
    陳維若有所思。他回想起之前遭遇“鏡海”波動窺探時,那種虛幻而扭曲的時間感;麵對“鑄鐵”造物(機械構造體)時,其內部能量流轉在時間線上的穩定與混亂並存;還有巴頓那純粹“鑄鐵”力量帶來的、如同熔岩般熾熱而沉重的時間壓迫感……每一種回響,確實都在時間的織物上,留下了獨一無二的印記。
    “此外,”維克多教授的語氣變得更加深沉,“你需要特別注意,‘回響衰減’並非均勻地作用於所有回響。根據同盟的觀測和一些古老記載,在遠古時期,‘九柱’完整時,各回響之間存在著一種動態的、完美的平衡與循環。但自從‘第九回響’沉寂後,這種平衡被打破,衰減的速度和表現形式,在不同回響之間開始出現差異,甚至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會產生相互加劇的惡性循環。”
    陳維心中一動,這似乎解釋了他感知中,那八大哀鳴雖然同趨衰敗,但其“音調”和“強度”卻略有不同的現象。
    “更重要的是,”維克多教授的聲音幾乎低不可聞,帶著一種揭示終極秘密的肅穆,“所有的記載都指向同一個結論——那被抹去的‘第九回響’,其本質與‘終結’、‘歸宿’、‘平衡’、‘循環’密切相關。它很可能是維持整個係統穩定,負責‘回收’、‘淨化’和‘重啟’的關鍵環節。它的缺失,不僅導致了衰減,更可能導致……其他回響力量在失去製約後,走向更加極端和危險的畸變。”
    陳維的腦海中,瞬間閃過了那個詭異的、融合了“鏡海”、“鑄鐵”甚至“虛無”碎片的機械構造體!那是否就是回響力量失去“基石”製約後,走向瘋狂畸變的例證?
    就在這時,陳維懷中的時之器,似乎感應到了他激烈的思緒和對“回響本質”的深入理解,突然傳來一陣極其輕微、卻帶著某種“驗證”意味的共鳴。與此同時,他貼身存放的那卷古老卷軸,也仿佛被無形的手指撥動了一下,散發出一絲微弱的、帶著蒼涼與悲愴的波動。
    維克多教授似乎也察覺到了陳維身上那極其細微的異常波動,他金絲邊眼鏡後的目光銳利地掃過陳維的胸口,最終定格在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探究,緩緩問道:“陳維,我注意到……你對這些回響本質的理解,似乎……異乎尋常地迅速和深刻?尤其是在涉及‘平衡’與‘循環’這些概念時。難道你……在此之前,就已經接觸過某些……與此相關的,非同尋常的知識或物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