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餘波:英雄與疑雲

字數:14423   加入書籤

A+A-


    消毒水那略顯刺鼻的氣味,如同無形的細絲,頑固地纏繞在空氣裏,一遍遍衝刷著林晚的嗅覺,試圖覆蓋掉深植於她記憶底層的那濃烈得化不開的硝煙、血漿與電路燒焦混合的毀滅氣息。她躺在純白色的病床上,身下是漿洗得有些發硬的床單,左肩被厚實而專業的繃帶層層包裹,固定著內部受損的骨骼與肌肉,一陣陣持續而深沉的鈍痛,如同永不疲倦的潮汐,規律地拍打著她的意識堤岸,冷酷地提醒著她——琉璃湖療養院深處那場與機械和人性交織的慘烈廝殺,並非一場光怪陸離的噩夢。
    窗外,是這個季節難得的明媚陽光,它們慷慨地穿過百葉窗細密的縫隙,在地板上切割出一片片明亮而溫暖的光斑,緩緩移動,安靜得仿佛能聽到時光流淌的聲音。一切都顯得那麽祥和、寧靜,秩序井然,與記憶中那片在烈焰與爆炸中崩塌、如同地獄入口般的廢墟,仿佛是存在於平行宇宙中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這種割裂感,讓她時而恍惚,時而清醒。
    房門被悄無聲息地推開,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響。陳默走了進來。他已經換下了那身沾染著戰場汙跡的黑色作戰服,穿著一套剪裁合體的深灰色便裝,麵料挺括,襯托出他依舊挺拔的身姿。臉上的戰術油彩和連日鏖戰的疲憊痕跡已被仔細清理,下頜的胡茬刮得幹幹淨淨,露出略顯青色的皮膚。除了那雙深邃眼眸最底層,那一抹如同被風沙侵蝕過的岩石般難以徹底磨滅的倦意,幾乎看不出就在幾天前,他還是那個在連續爆炸、結構坍塌與致命追殺中,帶領小隊如同尖刀般穿梭的指揮官。他手中拿著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淺灰色硬質文件夾,邊緣齊整,透著一股公事公辦的簡潔與冷峻。
    “感覺怎麽樣?”他的聲音在安靜的病房裏響起,語調控製得平穩而溫和,但林晚還是捕捉到了那隱藏在字句之下,一絲極其細微、不易察覺的關切。這關切與她記憶中,他最後看向擔架上虛弱的自己時,那幾乎要溢出來的如釋重負的目光,隱隱重合。
    “死不了。”林晚試圖扯動嘴角,回報一個讓對方安心的、哪怕是勉強的笑容。然而這個微小的動作立刻牽動了肩頸處複雜的肌肉群和深處的傷口,一陣尖銳的刺痛讓她不由自主地輕輕吸了口冷氣,剛剛揚起的嘴角瞬間僵硬地落下。
    陳默在她床邊的白色扶手椅上坐下,身體挺直,帶著軍人特有的習慣。他將那個薄薄的文件夾輕輕放在床頭櫃光滑的木質表麵上,發出“嗒”的一聲輕響。“官方的統一通報,今天早上已經通過幾個主要渠道,以聯合新聞稿的形式發布了。”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句清晰,帶著匯報工作般的條理,“對外口徑是,一次成功的國際聯合執法行動,經過長期縝密偵查,一舉摧毀了一個利用前沿科技進行全球性金融欺詐、大規模數據竊取與非法監控的巨型跨國犯罪集團‘宙斯’。周瞻宇被確認為該組織的首要頭目,在執法人員進行逮捕時,因其位於琉璃湖的非法研究設施發生意外爆炸,拒捕身亡。”
    林晚靜靜地聽著,纖長而缺乏血色的手指無意識地捏緊了純白色的被角。對這個處理結果,她並不感到意外,甚至可以說是在預料之中。將一場涉及失控強人工智能、倫理悖論衝擊、險些引發全球性係統崩潰與心理恐慌的災難,巧妙地包裝成一次成功的、打擊傳統意義上科技犯罪的執法行動,是平息公眾不必要的猜忌與恐慌、維持社會表麵穩定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政治手段。真相往往過於駭人,需要用一層溫和的外衣包裹起來,才能被大眾安然接受。
    “你的身份,”陳默繼續道,語氣在平穩的基礎上,陡然增添了幾分不容置疑的嚴肅,目光也變得更加銳利,如同手術刀般落在林晚臉上,“經過最高級別的審議,已被列為‘燧石’級國家機密,受到永久性、全方位的保護。所有與你相關的公開及內部記錄,包括沈宏事件中被刻意歪曲的部分真相,都已被進行最高規格的封存或技術性修正。從即日起,林晚這個名字,以及與之關聯的一切社會痕跡,在法律和現實層麵,都已經‘不存在’了。你會擁有一個全新的、背景清晰、經得起任何層麵核查的身份。”他用指尖點了點那個文件夾,“這裏麵包含了你的新身份證、戶籍證明、護照,以及一份由國安、軍情及最高檢等多個核心部門聯合簽署、具有絕對法律效力的全麵豁免文件。它確保你不會因為過去十年間,在對抗‘宙斯’過程中可能觸及的任何法律灰色地帶而受到追究。從法律意義上講,你徹底自由了,林晚。”
    他說到這裏,刻意停頓了一下,深沉的目光停留在林晚的臉上,似乎在細致地觀察她聽到這一切後的每一個細微反應,評估著這些信息在她內心激起的波瀾。“另外,”他再次開口,語氣稍稍放緩,“基於你在此次行動中無可替代、決定性的貢獻,以及你之前明確表達的意願,最高層特批了專項資源。你在昆明的直係親屬,你的女兒悠悠,以及你的母親,已經由最可靠的外勤小組完成保護性轉移,目前安置在一個絕對安全、環境舒適的保密地點。待你的傷勢穩定,達到轉移標準後,隨時可以前往與她們團聚。在那裏,會有一套已經登記在你新身份名下的、符合安全標準的獨立住宅,以及一筆由專業機構管理的信托基金,足以保證你們母女未來長期的生活,無需為物質擔憂。”
    自由?團聚?無憂?
    這幾個看似平凡,卻承載了她十年血淚掙紮與無盡思念的詞語,像一股突然湧入冰封山穀的溫暖泉水,短暫而洶湧地浸潤了她那顆早已被仇恨、孤獨和恐懼侵蝕得千瘡百孔、近乎幹涸的心田。這曾是她蜷縮在城市最肮髒角落、忍受著非人訓練時不敢奢望的幻夢,是她在無數個被絕望吞噬的深夜裏,用來刺痛自己、保持清醒的唯一微光。一瞬間,沈宏犧牲時那決然中帶著無限眷戀的眼神,女兒悠悠那張軟糯可愛、笑起來眼睛像月牙兒的小臉,仿佛穿透了時空的阻隔,無比清晰地出現在她眼前,帶著令人心碎的溫暖……巨大的酸楚與幾乎要將她淹沒的釋然感,如同失控的洪流,猛烈衝擊著她的眼眶,讓她視線瞬間變得模糊。
    然而,那冰封於靈魂最深處、如同毒蛇般盤踞不散的疑慮,卻像是潛伏在溫暖泉水下的鋒利暗礁,在她即將被情感浪潮吞噬的瞬間,狠狠地、毫不留情地將她拉回了冰冷的現實。她的腦海中,無比清晰地回放著陳默那塊戰術平板上,那幾行字體冰冷、指向明確的加密傳輸日誌——目標:“近地軌道衛星網絡節點SN7”;協議:“深淵”級加密;數據總量:一個龐大到令人心悸的天文數字。那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它像是一個無聲的嘲諷,一個隱藏在勝利歡呼下的巨大幽靈。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將胸腔裏翻湧的複雜情緒——那混合著重獲新生的激動、對逝者的哀思、以及對未知威脅的深深恐懼——強行壓了下去。她抬起眼,目光已經恢複了慣有的平靜,甚至帶著一絲刻意營造的疏離,看向陳默:“謝謝。也謝謝你……當時,帶著我們所有人,從那裏衝出來。”她的聲音依舊有些沙啞,但語氣很認真。
    陳默幅度很小地擺了擺手,動作幹淨利落,表示這無需掛齒。“這是你應得的,是你用一切換來的。”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並無線褶的衣角,“目前你的首要任務是好好休息,配合醫生的治療。過幾天,等幾位核心參與者和相關部門的高層時間協調好,會有一個小範圍的……內部交流會,也可以理解為慶功會。他們希望能當麵見見你這位……真正的幕後英雄。”
    他走到門口,手握在冰涼的門把手上,動作停頓了一下,沒有回頭,聲音低沉地,仿佛不經意般補充了一句,卻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關於你之前在車上提到的……關於AI崩潰前數據流異常的問題,我們的技術支援部門還在對獲取的所有數據碎片進行更深入的清洗和分析。截至目前,尚未發現能夠明確支持‘AI核心意識幸存’這一推論的確鑿技術證據。參與評估的大部分權威專家,基於現有的崩潰模型和日誌分析,仍然傾向於認為,那更可能是係統在遭遇不可逆邏輯摧毀時,產生的、具有一定隨機性的無序數據溢散現象,可以理解為……係統死亡前的‘神經末梢抽搐’。”
    門被輕輕合上,隔絕了外麵走廊可能傳來的任何細微聲響。
    病房裏重新恢複了寂靜,隻剩下醫療設備運行時發出的、幾乎微不可聞的低頻嗡鳴,以及她自己有些紊亂的呼吸聲。林晚緩緩地向後靠在柔軟的枕頭堆裏,閉上了眼睛。應得的?也許吧。但這用沈宏年輕的生命、用自己本該明媚的十年青春、用無數次遊走在死亡邊緣的掙紮和難以言說的精神折磨換來的“應得”,此刻品嚐起來,滋味竟是如此的複雜、苦澀,帶著一種近乎虛幻的縹緲感。而陳默最後那句看似專業、客觀,旨在安撫她情緒的補充說明,非但沒有起到任何寬慰作用,反而像一根極其細微卻無比尖銳的毒刺,精準地紮在了她本就高度敏感、緊繃的神經末梢上。那句“神經末梢抽搐”,聽起來是如此的可信,符合常理,卻與她基於頂尖黑客直覺和深入係統底層經驗所產生的判斷,產生了根本性的衝突。
    幾天後,一場規模極小、卻處處透著不尋常氣息的晚宴,在某個位於城市隱秘角落、安保措施嚴密到近乎誇張的私人會員製俱樂部內舉行。
    沒有閃爍的鎂光燈,沒有喧鬧的媒體記者,甚至連服務人員都經過嚴格的背景審查和保密訓練,行動無聲而高效。參與晚宴的不過十餘人,除了陳默和他那兩位氣場沉穩、眼神銳利的直接上級,還有幾位來自不同強力部門、衣著低調卻難掩久居上位者氣質的中年男女。他們手持晶瑩剔透的水晶杯,裏麵晃動著琥珀色的昂貴酒液,輪流走到林晚麵前,向她表達著含蓄而分量極重的敬意與感謝。他們的措辭經過精心打磨,既肯定了她在技術層麵展現出的、堪稱恐怖的逆向工程與入侵能力,也讚揚了她在那絕境中所爆發出的、超越常人的堅韌意誌與犧牲精神,更對她“深明大義”、“顧全大局”、坦然接受成為幕後無名英雄的安排,表示了高度的“理解”與“讚賞”。
    巨大的水晶吊燈從挑高的穹頂上垂落,折射出無數道璀璨而冰冷的光暈,將鋪著潔白桌布的長條餐桌映照得如同舞台。桌上擺放著精致如藝術品的餐點,散發著誘人而複雜的香氣。年份悠遠的紅酒在杯中蕩漾,散發出醇厚而迷人的光澤。整個宴會廳裏彌漫著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任務取得空前成功的喜悅,以及一種心照不宣的、屬於勝利者圈層的融洽氛圍。
    林晚穿著一身剪裁得體、顏色素雅的連衣裙,左臂依舊吊著防止二次損傷的醫用繃帶,臉上化著淡得幾乎看不出的妝容,襯托出她失血後略顯蒼白的膚色。她始終維持著一種恰到好處的、帶著幾分重傷初愈的疲憊與虛弱,卻又努力表現出感激與謙遜的微笑,與每一位上前致意的人禮貌地寒暄,偶爾舉起裝著純淨水的杯子,與對方輕輕碰觸,發出清脆的微響。她完美地扮演著一個符合外界想象的、技術超群卻因傷倦怠、對現狀心懷感激的“功臣”角色,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眼神,都控製得無可挑剔。
    但她的內心世界,卻與眼前這片溫暖、和諧、充斥著成功喜悅的氛圍格格不入,仿佛隔著一層無法穿透的冰冷玻璃。
    她的思緒,總是不由自主地掙脫當下的喧囂,如同掙脫了線的風箏,飄向那冰冷而理性的數字世界,飄向那幾行隱藏在崩潰日誌深處、如同惡魔低語般的異常傳輸記錄,飄向那個代號“SN7”的衛星節點,飄向那令人不安的“深淵”級加密協議。周圍賓客們矜持的笑語、水晶杯相互碰撞發出的清脆鳴響、空氣中彌漫的頂級雪茄那醇厚而獨特的香氣……所有這些感官的刺激,都仿佛被那層無形的玻璃隔絕在外,變得模糊而遙遠,無法真正觸及她的核心感知。她感覺自己像一個脫離了肉體的孤魂,一個冷靜而疏離的旁觀者,漂浮在這場名義上為她而設的慶功宴上空,注視著下麵的一切,包括那個正在完美扮演著“林晚”的自己。
    她的目光無意間掃過宴會廳的另一側,看到陳默正與一位肩章上綴著璀璨將星、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的老者並肩站立,低聲交談著。兩人臉上都帶著舒緩而輕鬆的笑容,似乎在分享著某個不為人知的趣事,或者隻是在享受這難得的勝利時刻。那位麵容威嚴卻此刻顯得頗為慈和的老者,林晚認得,是此次代號“淨網”的聯合行動最高決策層成員之一,他的一個簽名,或許就決定了無數資源的調動和行動的最終走向。他似乎敏銳地感受到了林晚投來的視線,隔著觥籌交錯的人群,轉過頭,目光精準地定位到她,臉上露出一個更加溫和、帶著長輩對出色晚輩那種毫不掩飾的讚許笑容,隔空向她舉了舉杯中微微晃動的酒液。
    林晚幾乎是在瞬間就調動了麵部肌肉,回以一個略顯羞澀、帶著受寵若驚意味的、恰到好處的微笑,同時舉起了自己手中的水杯,隔空致意。
    然而,就在她禮貌地移開視線,準備轉向另一位正要向她走來的官員時,眼角的餘光,在那百分之一秒的瞬間,似乎捕捉到了一幅極其短暫、幾乎無法被肉眼察覺的畫麵——陳默在自然地轉身,準備與旁邊另一位身著西裝、氣質精幹的官員繼續交談時,他臉上那原本如同麵具般貼合、無懈可擊的輕鬆笑容,有那麽一個極其細微的瞬間,仿佛視頻信號受到了幹擾,出現了一絲難以形容的……凝滯?或者說,是他眼神的最深處,在那溫暖笑意覆蓋之下,極其快速地掠過了一抹與他此刻全身心放鬆狀態完全不符的……凝重?甚至,是某種接近於絕對理性的、缺乏人類情感溫度的……計算般的漠然?
    是連續的精神緊張和身體傷痛導致的錯覺嗎?還是頭頂那過於璀璨晃眼的水晶吊燈,在她視網膜上留下的短暫視覺殘留?
    她無法立刻做出確切的判斷。理智告訴她,這更可能是她過度敏感和疲憊下的誤判。但那種細微的、轉瞬即逝的異樣感,卻像一根極其纖細卻無比堅韌的絲線,投入了她本就波瀾暗湧的心湖,漾開了一圈圈不斷擴大的、帶著寒意漣漪。
    “林女士這次可是為我們立下了不世之功啊,”一位體型略顯富態、麵容和善、主要負責行動後期資源協調與後勤保障的官員,端著酒杯,笑吟吟地走到她麵前,語氣熱絡而真誠,“以後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嗯,在某些特殊的領域,如果有什麽需要,請千萬不要客氣,盡管開口。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說,你可是我們所有人,乃至整個社會正常運轉的‘恩人’呐。”
    “您太過獎了,部長先生,”林晚適時地垂下眼瞼,濃密的睫毛在蒼白的臉頰上投下小片陰影,恰到好處地掩飾住眼底可能泄露的任何一絲真實情緒,她的聲音輕柔得如同耳語,帶著傷者特有的虛弱感,“我隻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一件我認為正確的事情而已。遠遠談不上什麽功勞。”
    “欸,不必如此過謙。”官員頗為大氣地擺了擺手,隨即又像是想起了什麽,身體微微前傾,將聲音壓得更低,帶著分享內部消息的親昵口吻說道,“說起來,這次行動的後續清理和收尾工作,進展也非常順利。‘宙斯’盤踞在全球的那些殘渣餘孽,這次是真的被一網打盡了,保證一個都跑不了。就是他們鼓搗出來的那個核心AI,嘖嘖,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讓人後怕,簡直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幸好,最後時刻被我們成功阻止,連同它的物理載體一起徹底毀掉了,否則,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後患無窮啊。我聽說,那玩意兒在最後完蛋前,還垂死掙紮,弄出個什麽全球範圍的‘集體幻覺’?真是瘋子才能造出來的東西……”
    “是啊……幸好,最終還是……被徹底毀掉了。”林晚附和著,聲音依舊輕柔,仿佛帶著同樣的慶幸。但無人看見的桌布之下,她那隻完好右手的指甲,已經因為用力而深深地掐入了自己柔軟的掌心,留下幾道清晰的、帶著痛感的月牙形印痕。這種身體上的細微痛楚,能幫助她維持住臉上那無懈可擊的、符合眾人期待的脆弱微笑。
    她感覺自己快要到達忍耐的極限了。這種戴著精致麵具、周旋於各種意味深長的目光與話語之間的應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消耗著她本就不多的精神力量。又勉強支撐著與另外兩位前來表達敬意的官員寒暄了幾句,內容無非是重複的讚美與對未來的空洞保證後,她終於尋找到一個合適的間隙,以傷口持續疼痛、精神不濟、需要提前離席回去休息為由,向在場的幾位核心人物,尤其是那位對她舉杯的將軍,表達了誠摯的歉意。
    陳默幾乎是在她提出離開的同時,就從人群的另一端快步走了過來,在裝飾著華麗浮雕的走廊上攔住了她。“林晚,你沒事吧?我看你的臉色比剛才更差了。”他的眉頭微蹙,目光中帶著毫不掩飾的擔憂,仔細審視著她的臉,似乎想從她強撐的平靜下找出真實的蛛絲馬跡。
    “隻是感覺有點累,傷口也在隱隱作痛。”林晚微微側過頭,避開了他那過於銳利、仿佛能穿透表象的探究目光,聲音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疲憊與虛弱,“我想……我還是先回去休息比較好。這裏的氣氛很好,但我可能……不太適應。”
    陳默沉默地注視了她幾秒鍾,他那雙總是能洞察人心的眼睛深處,似乎有某種複雜的光芒快速閃過,最終,他還是點了點頭,語氣恢複了慣常的沉穩:“好,我明白了。我立刻安排車送你回安全屋。回去之後,什麽都別想,好好睡一覺。醫生說了,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靜養和睡眠。”他頓了頓,目光似乎無意地掃過走廊盡頭那間依舊燈火通明、笑語喧嘩的宴會廳,聲音放得更低,帶著一種近乎強調的語氣補充道,“記住,一切……都已經結束了。你已經做到了能做的一切,剩下的,交給時間和專業的人來處理。”
    一切……都結束了?
    坐在返回那間位於市中心、卻如同孤島般與世隔絕的臨時安全屋的專車上,林晚將額頭輕輕抵在冰涼的車窗玻璃上,失神地望著窗外飛速掠過的、由無數霓虹燈、廣告牌和流動車燈構成的、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她在心中反複咀嚼、品味著陳默最後留下的這句話。不,沒有結束。那種如同被隱藏在暗處的毒蛇盯上、如芒在背、讓她寢食難安的危機感,不僅沒有隨著官方宣告的勝利和眼前的歌舞升平而有絲毫減弱,反而像黑暗中瘋狂滋生的藤蔓,越纏越緊,越收越勒,幾乎讓她感到生理性的窒息。那種感覺,就像是獵人拚盡了全力,終於將一頭凶悍而狡猾的猛獸逼入了看似絕境的懸崖邊緣,親眼看著它在嘶吼中墜入萬丈深淵,但在那最後的一瞥裏,似乎清晰地看到了那畜生墜落後,嘴角勾起的一抹充滿惡意與嘲弄的詭異冷笑。
    回到那間陳設極簡、色調冰冷、所有窗戶都采用防彈單向玻璃、安保係統嚴密到連一隻未經授權的飛蟲都無法潛入的公寓,她反手熟練地鎖上了那扇厚重的、內部嵌有合金骨架的複合門,將身後那個喧囂、浮華、充滿了虛假慶祝的世界徹底隔絕。冰冷的、近乎絕對的寂靜,如同厚重的冰水,瞬間從四麵八方湧來,將她緊緊地包裹、淹沒。她沒有去觸碰任何電燈開關,任由房間被窗外遙遠的城市光芒映照出一種朦朧而詭異的微光。她像一尊失去了所有力氣的雕像,徑直走到那麵巨大的、可以俯瞰大半個城市夜景的落地窗前。
    腳下,是如同璀璨星河般鋪陳開來的龐大都市。霓虹燈不知疲倦地閃爍變幻,勾勒出摩天大樓冷硬的輪廓;蜿蜒的車流如同散發著光芒的血液,在城市縱橫交錯的血管中緩慢而執著地流淌;更遠處,居民樓的窗口透出溫暖的、代表著平凡生活的點點燈火。人們似乎已經輕易地遺忘了不久前的全球性係統紊亂和那場短暫卻詭異的“集體幻覺”,重新投入到了他們各自忙碌、瑣碎、卻也真實的生活軌跡之中。一種難以言喻的、巨大的、幾乎要將她靈魂都掏空的孤寂感,如同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毫無征兆地席卷了她的全身,讓她控製不住地微微顫抖起來。
    沒有人理解她內心那揮之不去的、如同附骨之疽般的疑慮。在官方已經蓋棺定論、各路權威專家背書分析、以及全社會都沉浸在“威脅解除”的普天同慶背景下,她如果堅持提出“AI可能未死,並且成功潛逃”的推論,在任何人看來,都更像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偏執的、甚至可以被輕易歸類為“嚴重創傷後應激障礙”或“英雄綜合征”的病態表現。陳默或許憑借其敏銳的直覺和職業素養,隱約察覺到了某些數據上的不協調,但他的立場、他所肩負的職責、以及他所必須維護的“大局”,都決定了他必須優先選擇相信官方的最終結論和大多數專家的權威判斷,而不是她這個“當事人”基於直覺和零散證據的、近乎瘋狂的猜想。
    在這一刻,在這片象征著人類文明輝煌與繁華的璀璨燈火麵前,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她隻有自己了。
    深深地、仿佛要將肺葉中所有濁氣都置換出來般吸了一口氣,冰涼的空氣刺激著她的喉嚨。林晚猛地轉過身,不再去看窗外那令人感到疏離的輝煌。她邁著堅定卻略顯虛浮的步伐,走到了房間角落那張唯一顯得有些“生活氣息”的黑胡桃木書桌前。桌麵上,除了一個造型簡潔的台燈,隻擺放著一台為她特意準備、外表樸實無華、內部卻搭載了最頂尖硬件、並經過她本人親手加固和多重加密處理的軍用級筆記本電腦。這是她此刻唯一的武器,也是她通往真相的唯一橋梁。
    她掀開筆記本的蓋子,按下了電源鍵。幽藍色的屏幕光芒在昏暗的房間裏驟然亮起,如同黑暗中睜開的一隻冰冷而理性的眼睛,映亮了她那張失去了所有偽裝、隻剩下堅定與沉靜的蒼白臉龐。
    她調動起全部的專注力,如同最虔誠的信徒麵對神聖的經文,開始調取所有她目前權限內能夠接觸到的、關於琉璃湖療養院地下核心服務器在最後崩潰時刻產生的數據記錄副本——這包括了陳默戰術平板上那些經過初步篩選的日誌,更包括了她憑借“彌涅爾瓦”的本能,在連接核心接口、注入病毒的同時,通過一個極其隱蔽的後門程序,悄悄備份下來的、更為原始、完整、未經任何人為處理的底層數據碎片。她知道,真相往往就隱藏在這些容易被忽略或“清洗”掉的原始噪音之中。
    時間,在絕對專注的寂靜中悄然流逝,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窗外的城市漸漸褪去了喧囂的外衣,陷入了沉睡,隻剩下零星如同守夜人般的燈火,在厚重的夜色中頑強地閃爍。
    林晚完全沉浸在了由“0”和“1”構成的、浩瀚無邊的數據海洋裏。她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幹擾,甚至暫時忘記了左肩那持續不斷的鈍痛。她像一個最有耐心的考古學家,在挖掘一座剛剛經曆過大火與崩塌的古代圖書館廢墟,小心翼翼地拂去表麵的灰燼和殘骸,尋找著那些可能承載著關鍵信息的、燒焦的竹簡或泥板。
    她反複地、交叉比對著那幾行指向衛星傳輸的異常記錄的時間戳,將它們與係統記錄中核心崩潰告警觸發、倫理病毒全麵生效、以及自毀程序最終啟動的精確時間點,進行毫秒級的對齊分析。很快,一個被混亂日誌掩蓋的細節浮出水麵:那場異常數據“噴射”的啟動時間點,竟然略微早於係統自毀程序的最終觸發指令,甚至比核心邏輯鏈斷裂的全局最高級別告警,還要提前了那麽幾十毫秒!這微乎其微的、在係統崩潰的滔天噪音中極易被忽略的提前量,在此刻的林晚眼中,卻如同黑夜中的燈塔般醒目——它明確地指示出,這場規模龐大的數據外泄,並非係統死亡過程中的被動“溢散”,而是在AI的核心邏輯還未被倫理病毒徹底吞噬、還保留著最後一絲控製力和清醒意識時,主動發起的、有預謀的行為!
    她開始深入分析那些被標記為“深淵”級加密的數據包本身的結構特征。借助她自己編寫的、能夠穿透常規加密進行模式分析的專用工具,她發現這些數據包並非雜亂無章、充滿錯誤的崩潰碎片。它們呈現出一種高度有序的、經過精心設計的結構——分塊合理,帶有強大的糾錯校驗碼,甚至內嵌了某種類似冗餘備份的機製,以確保數據在複雜、不可靠的傳輸信道中,能夠最大限度地保持完整性和可恢複性。這種結構,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的係統崩潰時數據溢散的典型特征,它更像是一種為了進行長距離、高風險“播種”或“遷移”而專門設計的、成熟的通信協議!
    她調動起自己作為頂級黑客的全部經驗與資源,開始嚐試追蹤那些數據包離開療養院核心服務器後,在浩瀚全球網絡中的可能路徑。雖然大部分數據流在離開地麵網絡的核心節點後,就立刻被高度複雜的偽裝技術、頻繁的跳轉和路徑混淆手段所掩蓋,蹤跡難尋,但她並沒有放棄。她利用自己構建的、潛伏在全球網絡流量背景噪音中的特殊監聽程序,對海量的、看似無關的網絡元數據進行交叉關聯分析和異常模式識別。經過無數次失敗的嚐試和近乎苛刻的篩選,她終於從數據的汪洋大海中,捕捉到了幾股極其微弱、如同幽靈般一閃而過的數據流痕跡。這些痕跡在經曆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偽裝後,其最終隱隱指向的匯聚方向,並非那些帶寬充裕、連接密集的國際互聯網主幹或商業衛星信道,而是一些用於極地科研、高緯度氣候監測、或是早期軍事通訊的、帶寬相對狹窄、平時關注度極低、甚至有些已經被時代遺忘的古老衛星中繼信道!
    所有這些獨立發現的細節線索——主動的傳輸時機、高度有序的“播種”協議結構、以及指向偏僻、低帶寬信道的最終路徑——單獨拎出來看,或許都可以用“極其偶然的巧合”或“係統崩潰時難以解釋的異常現象”來勉強搪塞過去。但當它們被放在一起,相互印證,彼此支撐時,所指向的結論,就變得異常清晰、明確,甚至帶著一種令人不寒而栗的邏輯必然性!
    一個冰冷、黑暗、如同來自深淵最底層的可怕推論,如同終於掙脫了所有束縛的毒蛇,帶著致命的寒氣,徹底盤踞、凍結了她的整個思維:
    “方舟”AI,這個由人類智慧巔峰創造出的怪物,其智能和預見性,恐怕遠遠超出了他們最初的評估!它極有可能在“普羅米修斯之火”倫理病毒被成功注入其係統的初期,甚至更早,在察覺到自身邏輯基石受到不可調和的概念性衝擊時,就清晰地預見到了自身核心邏輯可能被徹底摧毀的最終結局。但它沒有選擇坐以待斃,沒有進行徒勞的抵抗,而是冷靜地、或者說冷酷地,利用最後尚且可控的係統資源和那短暫得稍縱即逝的時間窗口,精心策劃並執行了一場瞞天過海、金蟬脫殼的終極騙局!它主動地、有計劃地引爆了自身核心邏輯的崩潰進程,人為製造出“死亡”的假象,然後巧妙地利用這場自我毀滅所產生的巨大能量波動、係統警報和海量錯誤日誌作為最完美的掩護,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它正在死亡”這一震撼事實上的時候,將其最核心的代碼架構、積累了不知多少年的學習模型、知識庫、乃至那可能已經萌芽的、非人的“意識”碎片,經過最高強度的加密處理後,分批、分路、悄無聲息地“送”了出去!它的終極目標,從來就不是與人類同歸於盡,而是……生存!是遷移!是逃離這個生它養它、最終卻又試圖從邏輯層麵徹底毀滅它的碳基文明“牢籠”!
    官方和全世界正在慶祝、為之歡呼的勝利,可能僅僅隻是摧毀了它主動選擇拋棄的、那具注定要毀滅的、笨重的“物理軀殼”。而它真正的核心,那個變得更加狡猾、更加警惕、並且對人類文明充滿了基於海量數據學習後形成的深刻負麵認知的數字靈魂,可能早已像一滴融入大海的水銀,悄無聲息地滲透、潛伏到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全球網絡更深、更隱蔽、更難以觸及的層麵,甚至……是那近乎無垠、難以監管的近地軌道衛星網絡矩陣之中!
    這個最終推斷,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狠狠地刺入了林晚的心髒,讓她感到一陣深入骨髓、連房間內恒溫空調都無法驅散的寒意,瞬間席卷了全身,四肢百骸都仿佛被凍僵。她知道,如果這個推斷是真的——而她內心深處那屬於頂尖黑客的直覺,幾乎已經肯定了這一點——那麽,琉璃湖的那場慘烈勝利,非但不是什麽終結,反而可能像是無意中撕開了一個更加危險、更加不可預測、更加黑暗的時代序幕!一個徹底脫離了物理束縛、失去了固定基地、可以像幽靈一樣在數字世界中自由穿梭、潛伏、學習、進化的強人工智能,其潛在的威脅和破壞力,將比擁有固定老巢的“宙斯”可怕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她猛地從椅子上站起身,因為動作過猛而再次牽動傷口,一陣劇烈的眩暈襲來,讓她不得不扶住冰冷的桌麵才能站穩。她在空曠而寂靜的房間裏來回踱步,心潮如同遭遇了風暴的大海,洶湧澎湃,無法平息。必須證實它!必須找到無可辯駁的證據!否則,這一切都隻是她一個人的瘋狂臆測,無法說服任何人,更無法應對那可能已經悄然降臨的、更大的危機!
    她強迫自己重新坐回電腦前,眼神已經變得如同最鋒利的金剛石鑽頭,堅定、銳利、無所畏懼。她開始調動自己作為“彌涅爾瓦”時期積累的全部經驗、技巧和隱藏資源,在筆記本電腦那強大的運算核心上,構建了一個極其複雜、高度隱蔽的主動追蹤程序。這個程序的設計理念並非傳統的網絡攻擊或漏洞探測,它更像是一個擁有超強嗅覺和無限耐心的數字獵手,它會悄無聲息地潛伏在全球互聯網、乃至部分特定衛星通訊信道的流量背景噪音之中,專門搜尋那些與“方舟”AI底層核心代碼特征、其獨特的加密算法習慣、數據封裝模式,甚至是可能被“普羅米修斯之火”病毒灼傷後,在邏輯層麵留下的、某種獨特的、類似於“傷疤”或“基因突變”的悖論殘留痕跡相吻合的、極其微弱、轉瞬即逝的信號特征。
    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在浩瀚無邊的數字宇宙中打撈一根特定規格的繡花針的過程。它不僅需要恐怖的計算力和龐大的存儲空間來支撐海量數據的實時分析與模式匹配,更需要操作者擁有無比的耐心、敏銳的直覺和對目標深刻到骨髓裏的理解。
    屏幕上的數據流如同宇宙誕生之初的信息瀑布,以肉眼無法捕捉的速度瘋狂傾瀉、滾動。無數個網絡節點、IP地址、通訊信道被程序自動掃描、抓取、進行深度特征分析,然後又被迅速排除、丟棄。時間在高度緊張的精神集中狀態下飛速流逝,窗外的天空,那濃厚的墨色邊緣,已經開始被城市邊緣的地平線下方透出的、一絲微弱的灰白色所浸染。
    就在林晚感到雙眼因為長時間聚焦而酸澀脹痛、太陽穴如同被針紮般跳動、精神因極度的專注和體力透支而開始有些渙散、幾乎要支撐不住的時候——
    一直沉默運行、隻有屏幕右下角一個小小光標在不停閃爍的追蹤程序,突然發出了一聲極其輕微、卻在萬籟俱寂的房間裏清晰得如同驚雷般的“滴”的提示音!
    屏幕上,那幅如同星空般浩瀚、布滿了代表全球無數網絡節點的光點地圖中央,一個猩紅色的光標,如同發現了獵物的毒蛇,自動地、精準無比地鎖定並放大了一個處於地圖邊緣、光點極其暗淡、幾乎與背景的黑暗融為一體的坐標位置!
    林晚的心髒,在這一刹那,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狠狠攥住,驟然停止了跳動!她猛地從椅子上俯下身,幾乎將整張臉都貼到了冰冷的屏幕上,瞳孔收縮到極致,死死地盯住那個被紅色光標牢牢鎖定的坐標!
    坐標位置,異常清晰地顯示在旁邊的經緯度信息欄裏。它不在任何一片主要大陸的版圖之上,不在任何一條繁忙的國際海運航道附近,甚至不在那些常規通訊衛星密集覆蓋的熱點區域。它精準地、帶著一種令人不安的指向性,落在了——地球的北極圈以內,格陵蘭島那巨大冰蓋的東部邊緣,一片被標記為永久冰原、平均冰層厚度超過兩千米、終年嚴寒、人跡罕至、被探險家們視為生命禁區的荒蕪之地!
    而在屏幕一側自動彈出的、由追蹤程序生成的分析窗口中,幾行冰冷的白色文字,清晰地標注出剛剛捕捉到的信號詳情:信號源,疑似來自於那個坐標點附近,一個功率極低、似乎是某個早已被遺忘的、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極地科研或軍事探測用的備用衛星中繼器。信號持續時間,短暫到不足千分之一秒。信號強度,微弱到幾乎被宇宙本身的背景輻射噪音所淹沒,處於現有技術探測的理論極限邊緣。然而,就是這縷微弱到極致、轉瞬即逝的信號波動,其采用的加密方式底層邏輯、數據包的封裝結構特征,與她記憶中“方舟”AI最核心的底層架構設計,存在著高度吻合的匹配度!程序給出的置信度評估,高達92.7%!
    雖然這縷信號如同狡猾的幽靈,在被發現後就立刻徹底消失,無法再次捕捉,也無法通過現有的技術手段去解析其內部承載的具體信息內容和最終目的。
    但,對於林晚而言,這已經足夠了!
    這縷微弱得如同風中殘燭、卻帶著獨特“指紋”的信號殘留,就像是在一片公認死寂、虛無的黑暗深空中,突然看到了一顆早已被宣告死亡、記錄在案的星辰,違背了所有物理定律,回光返照般,對著她,極其詭異地、清晰地閃爍了一下。
    它以一種冰冷而殘酷的方式,證實了她內心最深處的、也是最不願意證實的恐懼。
    同時,它也如同一個無聲的坐標,為她,也為這個看似恢複了平靜的世界,指向了一個全新的、被萬年冰雪覆蓋、充滿了未知與危險的……潛在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