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這鍋飯,得大家一起攪
字數:7576 加入書籤
暮春的風裹著新麥香鑽進相府偏院時,陳默正蹲在青石板上擦銅盆。
姑爺,首輔讓您去前院。小丫鬟捧著疊好的玄色錦袍,目光掃過他沾著水痕的袖口,語氣裏仍帶著三分輕視——畢竟三年前那個掃院劈柴的贅婿,就算如今常與蘇清漪閉門議事,在這些下人眼裏,終究還是吃軟飯的。
陳默接過錦袍,指腹輕輕摩挲衣料上暗繡的雲紋。
三天後就是共炊大典,整個京都的灶火都要在正午時分匯入禦街那口三丈銅鍋,煮一鍋天下飯。
這是蘇清漪力排眾議推行的新製,卻被禦史台參了八本,說以炊代祭,有辱祖製。
知道了。他應得溫吞,抬眼時眸底掠過一絲銳光——係統今早剛簽到了望氣術·進階,他站在偏院門口望了眼相府方向,漫天青氣裏裹著幾縷暗紅,像極了有人在暗中撒血咒。
前院正廳,蘇清漪的墨筆在奏疏上重重一勾。
她著月白官服,腰間玉牌墜著同平章事的銀綬,發間卻隻插了支竹簪——那是陳默去年用劈柴剩下的竹枝削的。
程雪傳來消息,龍脈附近的地脈異動提前了。她將密報推過去,今早太液池的錦鯉翻了白肚,靈性汙染的味道比上個月重了三成。
陳默掃過密報上的朱砂批注,指尖在案上輕叩三下。
窗外傳來更漏聲,他忽然笑了:讓程姑娘把那鍋天下飯的米,換成終南山的靈稻。
前日我在祖祠簽到,得了半袋能鎮邪祟的清和米
蘇清漪一怔,隨即明白過來——靈稻本就有淨化靈性的功效,再摻了係統獎勵的清和米,程雪破解汙染時能省七成力。
她執起筆在密報邊角添了兩行小字,抬頭時目光柔和了些:柳如煙那邊,查到是誰在往民間散布新製斷了祖宗香火的謠言了麽?
查到了。
門簾被風掀起一角,柳如煙踩著三寸繡鞋晃進來,腰間銀鈴叮當。
她素白裙裾上沾著星點墨跡,顯然剛從監察院的暗房出來:是左諫議大夫的嫡孫,昨日在醉仙樓說共炊大典是讓泥腿子跟貴人搶飯吃她拋來個檀木匣子,裏麵躺著半枚帶血的耳墜——左家那位嫡孫的左耳,此刻應該在監察院的刑訊室裏泡著鹽水。
做得漂亮。陳默將匣子收進袖中,但別殺他。
明日讓他在禦街跪半個時辰,舉著新製昌明,祖宗含笑的幡。
柳如煙眼尾微挑,忽然湊近他耳畔:陳公子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比直接砍頭痛快多了。她退開兩步,指尖繞著發梢輕笑,對了,沈老頭今早去了祖祠,把那方敬天法祖的古碑擦得能照見人影。
陳默頷首。
沈歸舟作為祖祠守碑人,最懂如何把新製和祖訓擰成一股繩。
他站起身,玄色錦袍垂落如淵:今日酉時三刻,我去祖祠找沈老。
清漪,你讓人把大典流程再核對一遍;如煙,盯著左家的動靜;程雪那邊,我稍後讓小廚房送碗參湯。
蘇清漪目送他出門,指尖無意識摩挲著竹簪。
三年前那個被她扔在相府門口的寒酸書生,如今連布置棋局都帶著三分雲淡風輕。
她忽然想起昨夜他在她案頭留的紙條:這鍋飯,得大家一起攪。
大典當日,禦街。
三丈銅鍋架在九尺高台上,十二名淨衣廚娘正往鍋裏添水。
陳默站在街角茶棚,用望氣術掃過人群——大多數人眼裏是好奇,少數老者眉間凝著陰雲,還有三道若有若無的黑氣,正往銅鍋方向飄。
吉時已到!
蘇清漪的聲音如鳴玉,在長街上蕩開。
她站在高台中央,官服被風掀起一角,露出裏衣的月白襯裙——那是陳默第一次為她贏來的布料,在黑市花了五兩銀子。
列位父老!她舉起酒盞,我大周自太祖皇帝起,便說民以食為天。
今日這鍋飯,不是要斷了祖宗香火,是要讓天下百姓的灶火,都燒進祖祠的香案裏!
台下有人起哄:首輔大人,您說灶火進香案,可祖祠的規矩是賤籍不得近香
陳默眼尾微跳。
這是左家埋的釘子,專門挑動世家與寒門的矛盾。
他正要使眼色,卻見沈歸舟拄著拐杖從人群裏走出來。
老人白發被風吹得蓬亂,懷裏卻抱著塊黑黢黢的石碑。
閉嘴!沈歸舟重重頓了頓拐杖,當年太祖皇帝在滁州討飯,是賣炊餅的王阿婆給了他半塊餅。
後來太祖建了祖祠,親自在碑上刻一粥一飯,皆承天恩他掀開蓋在碑上的紅布,你們看!
這是太祖手書的《炊餅銘》,我守了四十年!
人群嘩然。
陳默望著碑上斑駁的字跡,嘴角微勾——這碑是他前日在祖祠機緣簽到時發現的,沈歸舟守了半輩子,卻因碑身被塗了厭勝漆,始終沒看清上麵的字。
他用係統獎勵的除垢丹溶了漆,這才讓太祖的真跡重見天日。
添米!
蘇清漪一聲令下,十二名廚娘捧著木盆魚貫而出。
陳默看到程雪混在其中,她指尖輕輕劃過米堆,幾縷黑氣從米粒裏飄出,被她袖中取出的青銅小鼎吸了個幹淨——那是她用龍脈精鐵鑄的淨穢鼎,專門克製靈性汙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一捧米,取自隴右軍屯!蘇清漪聲音拔高,那裏的兵卒,去年用半塊餅撐過三天,換來了邊境三十裏的麥浪!
第二捧米,取自江南繡娘!柳如煙不知何時站到了人群最前端,她扯著嗓子喊,她們織的錦緞換了糧種,今年能多喂飽十萬孩子!
第三捧米——陳默走上高台,接過最後一個木盆,取自相府掃院人。他掀開盆蓋,金燦燦的米粒在陽光下泛著柔光,三年前,有個贅婿在相府劈柴,總把剩米攢起來,喂給翻牆討食的小叫花子。
台下忽然安靜。
有人認出他是蘇清漪的贅婿,開始竊竊私語。
陳默卻望著遠處的城牆,目光穿透層層青霧:今日這鍋飯,要讓兵卒的血、繡娘的汗、叫花子的笑,都煮進米粒裏。
因為這不是一鍋飯,是——
是天下人的灶火!
不知誰喊了一嗓子。
人群裏有人開始鼓掌,接著是第二聲、第三聲,最後連成一片轟鳴。
陳默望著台下攢動的人頭,忽然激活了係統的百日連簽獎勵——武道真眼。
他看見漫天青氣裏,那些陰雲正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縷縷暖黃的光,像極了灶膛裏跳動的火苗。
起鍋!
蘇清漪揮下令旗。
十二口小鍋同時沸騰,蒸汽裹著飯香衝上雲霄。
陳默望著那團裹著飯香的白霧,想起係統簽到時獲得的天子望氣術——這團氣,分明是國泰民安的祥瑞之象。
分飯!
柳如煙帶著監察院的人端著陶碗跑下高台,沈歸舟扶著老人,程雪幫著盛飯,蘇清漪親自給最前麵的老婦遞了碗。
陳默站在高台上望著這一切,忽然覺得三年前那個被人扔在相府門口的寒酸書生,終於在今天,把這鍋飯,攪成了天下人的團圓。
陳郎。蘇清漪不知何時站到他身邊,手裏端著碗飯,嚐嚐?
他接過碗,米香混著若有若無的清和米氣息,暖得人心尖發顫。
遠處傳來孩童的笑聲,有人舉著碗喊:這飯裏有我家灶火的味道!
陳默望著漫天飄飛的飯香,忽然輕聲道:清漪,等這鍋飯的熱氣,飄到祖祠的香案上時......
我們的天下,就真的穩了。
本章完) 續)
監察院暗房的燭火忽明忽暗,柳如煙捏著半塊焦黑的信箋,指甲在羊皮紙上掐出月牙印。
信裏的朱砂字還帶著墨香——亥時三刻,禦灶下埋怨脈雷,引民氣為凶兆。
她忽然笑出聲,銀鈴耳墜撞在青花瓷燈上,碎成一串脆響。
來呀。她對著陰影處招招手,兩個黑衣衛從梁上翻下,把這信原樣封好,再往反民氣同盟的密道裏撒點引路粉她指尖蘸了蘸案上的金粉,在信背畫了道火紋,告訴他們,禦灶下第三塊青石板鬆了,正好藏雷。
黑衣衛領命要退,她又補了句:再給程姑娘送份禮——她從袖中抖出疊黃符,淨火符陣的陣眼圖,讓她把雷埋得越深越好。說到最後,她眼尾上挑,等他們按動機關......她屈指彈向燭火,火星炸響,監察院的鏡審台會替天收了他們的罪證。
同一時刻,祖廟的青銅燈樹被夜風吹得搖晃。
沈歸舟跪在蒲團上,手中《民祀儀典》的絹帛被攥出褶皺。
他抬頭望向夜空,忽覺後頸發涼——三十六顆星子正緩緩連成一線,銀芒如劍,直刺祖廟後的碑林。
列位大人,讀!他顫聲喝令,禮官們慌忙捧起新撰的儀典。
當民以食為天,天以民為眼的誦讀聲撞破夜霧時,碑林方向傳來的輕響。
沈歸舟轉頭,隻見那尊立了百年的清廉侯石像,左眼竟沁出一滴血淚,順著腮幫砸在青石板上,濺起細小的紅霧。
先賢哭了!不知哪個守廟的小沙彌喊出聲。
跪在廟外的百姓地全趴下去,額頭抵著沾露的草葉。
有白發老婦抹著淚念叨:當年我爹在災年偷了半袋米,是清廉侯在夢裏說餓肚子的百姓不算賊......她的聲音被風吹散,卻像火星落進幹草堆,等這一天太久了的私語很快漫過整座祖廟。
沈歸舟摸著石像上的血痕,掌心傳來灼燒般的溫度。
他忽然明白陳默前日說的要讓祖訓活過來——不是刻在碑上,是流進百姓的骨頭裏。
大典當日的禦街,人聲比鼎沸的油鍋還熱鬧。
十二口小鍋的蒸汽裹著百種米香衝上雲霄,在天空凝成乳白的雲。
蘇清漪站在高台下,望著皇帝踩著紅毯走來,腰間玉圭上的受命於天四個篆字被陽光照得發亮。
起勺。皇帝接過金漆木勺時,目光掃過台下攢動的人頭。
第一勺攪向東南方,敬天地滋養;第二勺轉向西北,敬農夫躬耕;第三勺懸在半空,他忽然頓住——人群最末尾,有個穿青布短打、拄著木杖的身影。
阿默叔!
不知哪個紮羊角辮的小丫頭喊了聲。
原本安靜的人群突然炸開,請阿默叔落座的呼聲像滾石下山,越聚越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賣炊餅的王阿婆擠到最前麵,她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花:三年前要不是阿默把相府的剩米攢給我們,我那小孫子早餓壞了!
陳默望著眼前的浪潮,喉結動了動。
他記得三年前跪在相府門口時,也是這樣的人潮,隻不過那時的聲音是吃軟飯。
他摸了摸腰間——那裏還別著當年劈柴用的斧頭,木柄被掌心磨得發亮。
諸位。他舉起木杖,人群瞬間靜得能聽見銅鍋裏米湯的咕嘟聲。
他彎腰接過皇帝遞來的飯碗,吹了吹飄著油花的熱氣,低頭咬了一口。
米香混著清和米的甘冽在舌尖炸開,他閉了閉眼,想起昨夜在祖祠與沈歸舟的對話:這飯裏煮的,是兵卒的血、繡娘的汗,還有小叫花子的笑。
這一口,值了。他輕聲說。
碗底忽然泛起金光。
殘留的米粒脫離瓷碗,像被無形的手托著,緩緩沉入腳下的泥土。
百姓們地發出驚呼,有眼尖的發現,米粒落處的青石板上,竟生出了極小的綠芽。
蘇清漪站在高台上,望著陳默發頂的碎金陽光,忽然想起三年前他蹲在偏院擦銅盆的模樣。
那時他的影子縮在牆角,現在卻像棵大樹,把整個人群都攏在了樹蔭裏。
三日後的清晨,晨霧還未散盡。
幾個掃街的役夫路過城門口的回音碑,其中一個突然揉了揉眼:碑......碑上的字變了?
其他人圍過來,隻見青黑的碑麵上,新刻的民氣值三個大字泛著玉色光澤,後麵的數字還在緩緩跳動——
突破古籍記載極值......
本章完)
喜歡贅婿,開局簽到絕世兵法請大家收藏:()贅婿,開局簽到絕世兵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