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書房偶遇
字數:2938 加入書籤
威遠鏢局的意外消息,像一盆冷水,暫時澆熄了沈清辭尋求外援的急切。她意識到,在情況不明時,貿然向外伸手,可能不僅徒勞無功,反而會暴露自己,引來不必要的危險。
當下最穩妥的策略,是沉下心來,將目光收回侯府內部。這座看似鐵板一塊的深宅大院,未必就沒有可供利用的縫隙。而突破口,或許就在世子蕭景珩那句意味深長的“囈語”裏——東南商路。
一個纏綿病榻的世子,為何會關心千裏之外的商路?這信息本身,就指向了侯府內部可能存在的、與外部商貿相關的聯係或事務。
沈清辭開始更加留意府中的信息流動。她依舊每日晨昏定省,在福禧堂扮演著安靜的背景板,但耳朵卻豎得更高。她留意趙氏與管家嬤嬤的對話,留意二奶奶王氏和三奶奶李氏偶爾透露的隻言片語,甚至留意往來仆役間低聲的交談。
然而,關於“商路”、“貨運”、“賬目”這類詞匯,在女眷活動的內宅範圍裏,幾乎絕跡。這很正常,這些被認為是“外頭男人”的事情,不是她們該過問的。
必須將觸角伸向更外圍的地方。沈清辭想到了一個地方——侯府的外書房。那裏是永寧侯蕭遠處理公務、接待外客的地方,偶爾也會有些管事前去回話,是府中信息交匯的重要節點之一。雖然女眷通常不會靠近,但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機會很快來了。過幾日是已故老侯爺的忌辰,府中要準備祭祀事宜。趙氏吩咐各房都要抄寫幾卷經文,在忌辰那日焚化,以表孝心。這差事自然落到了識文斷字的沈清辭頭上。
這是一個正當的、可以短暫離開內宅範圍的由頭。
祭祀前一日,沈清辭帶著抄好的經文,以需要尋找一本特定的《地藏經》核對某個生僻字為由,由春桃陪著,向後院通往前麵院落的垂花門走去。
把守垂花門的婆子見是世子妃,又聽聞是奉夫人之命去尋經書,查驗了手抄的經文後,便恭敬地放行了。這是沈清辭第一次真正踏出侯府內宅的範圍。
外院的景象與內宅迥然不同,少了脂粉氣和精巧裝飾,多了幾分開闊和肅穆。青石板路筆直,兩旁是高大的喬木,雖是冬季,依舊能想象春夏時的森然氣象。偶爾有穿著體麵的管事或小廝匆匆走過,見到她雖感意外,但都恭敬地行禮避讓。
沈清辭保持著溫婉端莊的姿態,由一個小丫鬟引著,向據說存放雜書的外書房偏院走去。她的目光卻不著痕跡地掃過沿途的院落匾額和往來人等的衣著神態。
快到外書房時,經過一處月亮門,門內傳來一陣壓低的爭執聲。沈清辭腳步微微一頓。
“……二爺這次也太心急了!東南那邊的款子還沒完全收攏,賬目也對不上,現在就要抽調這麽大一筆,若是出了紕漏,如何向侯爺交代?”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帶著焦慮。
“哼,父親如今心思都在大哥的病上,哪顧得上這些?再說,不過是暫時周轉一下,等南邊的貨到了,立刻就能補上。你隻管去辦,出了事有我擔著!”另一個年輕些的聲音不耐煩地打斷,語氣帶著幾分倨傲。
沈清辭的心猛地一跳!二爺?東南的款子?賬目?
是二爺蕭景瑜世子的二弟)和府裏的賬房或是管事在爭執!內容赫然與“東南”和“賬目”有關!
引路的小丫鬟也聽到了爭執聲,嚇得臉色發白,連忙示意沈清辭快走。沈清辭立刻收斂心神,做出渾然未覺的樣子,跟著小丫鬟快步離開了月亮門附近。
但方才那短短的幾句話,已經像一道閃電,劈開了她眼前的迷霧!
世子蕭景珩的“東南商路”囈語,並非空穴來風!侯府二爺蕭景瑜,果然在暗中經營著東南方向的生意,而且似乎資金周轉出現了問題,甚至可能涉及賬目不清!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把柄!
世子知道嗎?他肯定是知道的!他故意在她麵前“囈語”,是不是就在暗示她這一點?他想借她這把“刀”,去攪動二房這潭水?
沈清辭感到一陣寒意。蕭景珩這是把她當成了棋子,一枚可以用來試探、甚至攻擊他弟弟的棋子!而她,甚至沒有拒絕的餘地。因為知道了這個秘密,她就已經被拖下了水。
來到外書房偏院,沈清辭心不在焉地找到了那本《地藏經》,又隨意借了兩本無關的遊記,便帶著春桃匆匆返回了內宅。
回到墨韻堂廂房,關上門,沈清辭的心依舊怦怦直跳。信息量太大,她需要時間消化和權衡。
二爺蕭景瑜在東南生意上可能存在的虧空,是一個潛在的突破口。但如果她利用不好,很可能引火燒身。蕭景瑜絕非善類,從他方才與管事爭執的語氣就能看出其霸道。
而蕭景珩,將她置於這風口浪尖,目的何在?是單純利用,還是另一種形式的考驗?考驗她有沒有資格成為他的“合作夥伴”?
“小姐,您怎麽了?臉色這麽難看。”春桃擔憂地問。
沈清辭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危險與機遇並存。蕭景珩給了她一個難題,也給了她一個機會。如果她能妥善利用這個信息,或許不僅能自保,還能反過來為自己爭取到一定的主動權。
她現在不能輕舉妄動。必須更謹慎地觀察,確認信息的真實性,以及……等待一個最合適的時機。
同時,她需要讓蕭景珩知道,她“聽”懂了他的暗示,並且,正在“思考”。如何傳遞這個信號,又成了一個新的難題。
沈清辭的目光,落在了剛才借回的那幾本書上。或許……可以通過它們?
喜歡嫡女謀,掌家主母不好惹請大家收藏:()嫡女謀,掌家主母不好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