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榕城之旅-4】

字數:3593   加入書籤

A+A-




    果斷不要!

    當初他們也說了,最後要不要照片,也是他們的自由。

    明珺和室友沿著山路,繼續往前遊玩,結果到了下一個景點,奇跡般地又見到那對“攝影師”夫婦,已經掛在繩子上晃晃悠悠的照片。

    他們竟然一路追來,在沿路的設點把剩下的照片一路展覽出來。

    這樣的鍥而不舍,也是讓人佩服。

    本來嫌棄照片上那副變形尊容的明珺,也不好意思不拿走自己的照片了。然而,依然有一些“頑固派”,堅決抵製自己那一副“人不人、鬼不鬼”尊容的,被追了好幾個景點,仍舊不要那些“醜照”。

    眼看他們一行人就要離開寨子了,“攝影師”拿出了“殺手鐧”——再有不要照片的,當場被剪刀“斷|頭”……

    “厲害!”明珺當時感歎了一句,這下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忍受被這樣對待的,即使是照片,也覺得心塞,就算是鐵公雞,也不得不掏腰包了。

    那一次的照相經曆簡直是刻骨銘心,雖然其他地方的“攝影師”未必都會有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強迫著遊客一定要拿走自己的照片,但明珺是從此再也不參加任何旅遊區的“免費拍照”了。

    ——

    從記憶中回過神來,船已經泊岸了,不是在原來登船的碼頭。

    導遊站在小巴士前,見眾人下了船,揚著醒目的小旗子,招呼眾人過來。

    晚間可以自由活動,明珺已經對一整天走過程式的瀏覽觀光感到了無限的厭煩,難得有一點自己的私人時間,於是也不跟小巴士回酒店了,自己一個人沿著漓|江堤岸,掃了輛共享單車,一路騎到美食街、東西巷那一帶。

    在華夏國,美食街算是每一個旅遊地的標配。

    民以食為天!而對泱泱華夏的絕大多數人來說,旅遊就是換過地方吃東西,再順手拍幾張照片發朋友圈。

    這時候,已然夕陽西下,空氣還帶著盛夏的炎熱,但陽光已經不像下午那樣,毒辣得刺眼了。

    明珺一個人,自在是很自在,但又免不了有幾分寂寞,不禁又想起了和室友們笑語喧騰、成群結隊走在鳳|凰古城街頭時候的情景,因為有交心朋友的相伴,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一間街邊小店也值得流連駐足。

    走入東西巷,一下從現代化的氣息中嗅到了一點明清時期的複古味道。

    東西巷是榕城明清時代遺留下的唯一的一片曆史街巷,空間尺度宜人,包含了正陽街東巷、江南巷、蘭井巷等榕城傳統街巷。

    不過地方不大,規規整整的幾條巷子,半小時內就能走完。

    臨街的商鋪都是在出售著一些民族服飾,民族特色的耳環,民族特色的當地特產。

    明珺悠悠然地走著,見到裝潢得有意思的小店,就停下來拍拍照片,路過一家買薑糖的小店,門口擺著一個大大的銅桶,兩個穿著苗族服飾的小夥子,兩人扛著一條大木棍,一邊舞動著身體,一邊捶打著銅桶裏麵的薑糖。

    而旁邊,一大條熱辣辣、還處於軟融狀態的薑糖,就掛在木門的柱樁上,目測至少有上百斤的重量,被扭成了麻花狀,一個戴著少數民族帽飾的老伯正從巨無霸薑糖身上擰下原料,手指一扭,做成一塊塊的小薑糖,小薑糖幾乎在成形的那一刹那間,就凝固了。

    這樣的薑糖,在湘西以及雲西一帶都比較常見。

    塞一顆含入嘴裏,微微的甜,帶著微微的薑辣,在口腔中慢慢地融化。甜中帶辣,辣中有甜,而且濃濃的薑味充溢口腔,那滋味……喜歡薑味的人,肯定覺得過癮,譬如說,明珺。

    相對於世界美食名都——花城來說,在榕城這裏,大多的美食、小吃,明珺差不多都見過了,一路走下來,明珺隻挑了一些能觸動自己味蕾的,淺嚐即止。

    一路走走停停,逛下來,嚐試過的品類倒也不少。

    比如說,玉|林肉蛋,一種草根食品,然而味道卻一點都不草根,白嫩嫩的丸球,底下墊著一片綠油油、脆生生的生菜葉,嫩滑、鬆脆、無渣、味鮮美,而且彈性十足。

    要製作出正宗的肉蛋,不僅在材料上要精選上好的小黃牛後腿肉,遵循嚴格的加工工藝,實際製作時也是一種體力挑戰。製作過程需要攪打,直到擲地能反彈十至二十厘米才算合格。

    把選好的牛肉剔筋去膜,切成厚片,捶成肉漿。置肉片在平滑的青石板上,用木槌邊捶邊翻動。用力均勻,快慢適度,過快則其熱不散,易成腐渣,食之無味。肉漿以用手抓起放下,肉不粘手為度。

    再把肉漿移置大瓦缽,加入水、鹽、胡椒粉、味精適量,製作者叉開五指,插入肉漿中,順同一方向不斷攪拌,以使肉漿的微孔增加,形成網狀結構,使水分與調料均勻;然後把整團肉漿掀起,在缽中摔打,連續十幾次,以把肉漿拉開,能自動收縮為度,以增加肉蛋的脆度。

    把鍋中水燒至溫度五十度之後,一隻手抓肉團,稍用力一抓,讓肉團條從拇指與食指合成圈中冒出,另一隻手持湯匙迅速一勺,即得拇指大小的肉丸,落入鍋中。把鍋水加溫至微沸,待肉丸浮起,撈放容器中。

    明珺正好看了一場別出生麵的肉丸現場製作,老板還當場表演了一番把肉蛋(煮熟)扔在地上,讓它蹦起老高的表演。

    和聞名遐邇的潮|汕牛肉丸、牛筋丸以及港島的瀨尿丸比起來,正宗的肉蛋也毫不遜色。

    明珺還破天荒地嚐了一下炒田螺,其實明珺的家人倒是一個個都喜歡炒田螺這玩意,每年的中秋佳節,朗朗月色底下,桌子上總少不了炒田螺這道菜,但明珺從來不碰,就是覺得要用牙簽將裏麵的螺肉叉出來,費事。

    現在在異鄉,可能是孑孑一人,形單影隻,見到田螺肉,突然想起了和親朋好友在一起的熱鬧,鬼使神差地萌生了要嚐一嚐炒田螺的味道。

    廣(GX)西人愛吃田螺,也很會吃田螺,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等條件,這裏出產先上好的大田螺,和明珺在廣府見到的那種小小的炒田螺有些區別。

    敲掉螺尾煮熟,將豬肉、木耳等配料剁成餡釀入田螺內,再和雞肉、螃蟹一同下鍋煮熟,加上紅彤彤的辣椒絲。

    用砂鍋裝著,黑色的田螺殼一個個蜷縮著,冒著騰騰的熱氣,據說營養豐富,味美鮮甜。

    ***

    【3|2018.3.4】(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