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老家門口的墜龍事件

字數:2541   加入書籤

A+A-


    ()    至於李安福如何穿越的,他是一點兒也記不清楚了。隻記得喝醉酒躺床上睡的死死地,再醒來就變成了一個用綠底小紅花的粗布被子緊緊包裹著跟煎餅果子似的小娃娃了。後來李安福聽親戚說,他小時候特別愛睡覺。基本上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也特別特別的乖,除了拉了尿了餓了會吭吭幾聲之外,完全沒有別的小孩兒成天半宿哭不停的時候。而且讓人嘖嘖稱奇的是,拉了尿了的時候,是兩聲兩聲的哼哼,餓了渴了,是一聲一聲的叫。就因為這事兒,時至今日依然在村子裏流傳著,不知道被多少家長當做教育孩子的典範。自打一歲左右記事兒起,李安福用了六天夜來給自己洗腦讓自己接受了變成小孩兒這個事實。然後又通過觀察親戚聊天的語氣內容,家居擺設習慣以及款式,根據夜間星宿移動以及地球自轉周期,晝夜溫差和空氣濕度變化等等一係列的因素,確定了自己是在一九九零年的東北某山村。哦,確定下來自己現在是在哪年,還有一個不咋重要的原因,是當天晚點的新聞聯播,這一點李安福一般情況下不會承認的。李安福兩周歲斷奶之後,父母就把他送到了鄉下的爺爺家,由爺爺奶奶照顧了。父母都有工作,也沒時間看孩子。這對李安福來說,卻也是好事一樁。在鄉下爺爺奶奶家,少了父母的看顧,省了李安福不少力氣。讓一個兩輩子加一起快十歲的成年人無時無刻不賣萌裝正太,估計除了心理變態沒人能受得了。李安福一路小跑,邊上跟著大黃狗,在落日餘暉下回到了爺爺家。自從李安福能站著走路之後,能跑的時候就盡量跑著,鍛煉從娃娃抓起麽,先人一步有意識的鍛煉身體,想必對身體的開發也是有好處的,再說了,閑著也是閑著麽。。。爺爺家門前不遠處有一條小河,小河通著黑龍江的支係水脈的支係水脈。順著小河走不出五裏,小河便匯入一條叫做溝沿兒河的水脈,聽說這溝沿兒河,直通黑龍江。爺爺家門前穿過的小河沒有名字,叫起來也就是小河小河的稱呼。河水不深,最深不過兩米多點有限,河流也是不急不緩,水質清澈,魚蝦豐富。小孩兒們夏天往往脫得光溜溜的在河邊撲騰來折騰去的,自從李安福兩歲那年村頭老王家老二的第二個兒子淹死在小河裏之後,這條河對十六歲以下的孩子們成了禁區。小孩子們玩兒水,時不時的就能聽見大人們離得老遠傳來的叫罵聲,每年夏天不知道多少孩子在河邊被憤怒的家長啪啪幾嘴巴子鐺鐺兩腳收拾的痛哭流涕的。至於清江河,雖然沒有激流險灘,但也沒誰閑的沒事兒去裏麵戲水。傳說之,在爺爺小的時候曾經有龍從天而降,墜落在小河裏。話說當夜電閃雷鳴烏雲遮天,哢嚓一聲霹靂緊隨而來的是一陣淒厲的哀鳴,其聲聞之惶惶然。方圓百裏走獸飛禽盡皆匍匐於地,瑟瑟發抖不能自已,甚至屎尿橫流肝膽俱裂。當夜全村人都沒睡好,都在斷斷續續的嘶吼之苦捱到天亮。天亮的時候村民裝著膽子出門,發現清江河邊上躺著一條怪獸,蟒蛇似的身子卻又粗壯有力的多,頭部猙獰棱角冷厲,腦袋上麵兩根樹枝狀的角,尖端銳利,像是傳說之的龍。一半身子在岸邊的泥地上,另一半身子在淺水灘,要不是時不時的能看到嘴邊類似龍須的東西動彈一兩下,跟死了一樣。頭半埋在岸邊的泥土裏,看不清全貌,頭上那一對類似鹿角的東西,上麵還掛著幾根帶著新鮮樹葉的小樹枝。當時村裏的村民都嚇得不知道如何才好,一個個的都惶恐不安。那時候谘詢並不發達,人們對未知事物是抱著很強烈的敬畏心態的。好在是村長當過兵膽氣還算壯,走了二十裏路請來了鎮子裏的和尚道士在村口河邊登台做法。村裏人也在這龍獸身邊搭棚子替龍遮擋陽光,又不停的個龍身上澆水,忙忙活活的直到深夜。村民生怕‘龍王爺’死在村子裏,給村子裏招來禍事,都強撐著膽子圍著‘龍王爺’伺候著。當天晚上大雨又傾盆而至,這一次驟雨連綿日不停。間或電閃雷鳴狂風怒號,類似‘龍王爺’的生物,哀鳴聲也斷斷續續的日不絕。天之後的白天,刹那間雨過天晴,一聲迥異於這日村民們已經聽習慣了的要死不活的音調,,而像是隻剩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看到了太上老君駕雲而來給你送仙丹時喜悅的聲音,霎時間鳴叫之聲繚繞於天地之間。正所謂:但見一黑龍破水而出直衝天際,繞河圈兒依依不舍。有言巨蟒化龍渡劫於此,日暴雨雷鳴乃雷劫。又有言孽龍遭刑落難於此,日暴雨雷鳴乃天刑,刑滿而飛騰。這段話隔壁老王頭兒每次喝完酒就拽著人翻來覆去的講啊將講,李安福五歲了,聽了不下二十遍。想到此處,李安福不禁抬頭向清江河的方向望了望,撇了撇嘴心道:“難為老王頭了,在村兒裏講這個事兒講了六十來年了,居然到現在依然一個字都沒有改變過,喝的找不著家進錯了門都能一字兒不差語言生動的講故事,也算是高人呐~”。李安福跟大黃狗回到了家。李安福爺爺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道一米半多的木籬笆,籬笆牆上一扇兩米左右對開的簡單木門,正對著門口的是一條半米多寬的石板小路。小路左邊是豬圈,裏麵養著兩頭白白胖胖的小肥豬,想必過年的時候也該挨刀了。小路右麵是一片小菜園,種著西紅柿豆角茄子大蔥之類的。正對著院門的是一排兩間大瓦房,瓦房左右各一間廂房。房子後麵還有一個小小的後院,裏麵種著一顆山楂樹一顆棗樹一顆李子樹,還有一小片香瓜,一點兒草莓。話說農村這點就是好,基本不用買菜,家家戶戶都有綠色蔬菜可用。爺爺奶奶名下也是有田的,隻是奶奶身體不怎麽好,而爺爺又不願意伺候田地,便承包了出去,落了個清閑。奶奶正在院子裏喂豬,看到一人一狗到家了,上加快了速度把最後一點兒豬食倒進了食槽,直起身來一臉慈祥的道:“大孫子回來啦,快去洗洗,奶奶今天給你燉的豬肉。”相對於爺爺的硬朗,年齡小了爺爺十多歲的奶奶,身體情況卻不容樂觀。爺爺今年也十多歲快八十了,身體硬朗得很,不但眼不花背不坨,更厲害的是一顆牙都沒掉!奶奶才六十歲,卻麵色蠟黃眼睛昏黃,雖然平時喂豬喂雞做些簡單的活兒不顯得吃力,卻總給人不健康的感覺。在上一世李安福的奶奶還沒到十歲便過世了。“哎,奶奶,我這就洗去。”李安福也滿臉乖巧的答道。這滿臉乖巧可不是賣萌賣出來的,所有家裏親戚都對奶奶很親,無論是刁蠻的二嬸還是寡言的小姑夫,對奶奶一向都是親昵得很。奶奶性情和善,相對於爺爺的火爆脾氣,家裏人對爺爺畏懼大於親近,奶奶更受家裏麵人的敬重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