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幕後人(三)

字數:3311   加入書籤

A+A-


    除夕開始,原本應該是長達七日的元日假期,可是皇帝卻於初一召集幾位重臣於乾明殿議事。眾人麵上雖然不敢表露出半點不滿,可是哪個不想在家中陪伴妻兒老小。過年也不得安生,說到底還是因為北齊太子至今還在驛館躺著。太傅投毒案有些日子了,可是自從刑部受理以來,非但沒有進展,反而愈發撲朔迷離。

    太傅雖然也稱得上曠世之才,可畢竟是皇後的心腹。當今北齊天子遲榮,乃是名不正言不順地篡位而立。他篡的不是旁人,正是竊了兄嫂的江山,逼得侄女兒遲悅無處可去。竊國之恨、父母之仇尚未得報,皇後憎恨太子遲玉也在情理之中。可皇後畢竟貴為一國之母,怎麽可能髒了自己的手,如此看來,指使太傅做出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也不是不可能。

    乾明殿朝見天子的乃是丞相及諸位尚書,唯有兩個品階低下的官員混跡其中。一個是大理寺卿甄猷前,另一人是監察禦史葛靈。眾人入座之後,唯獨不見刑部尚書嶽臨江。

    吏部尚書姚振低聲道:“嶽大人雖然是青年才俊,可若是仗著自己是嶽家族長,又不知按時議事,便太過囂張了。”

    坐在他身旁的丞相並未接話,隻是抬頭望向天子,但見他正襟危坐,一隻手搭在膝蓋上,有一下沒一下地輕輕敲擊。據餘堯這幾年的觀察,每當皇帝百無聊賴之際,便會將手指輕輕抬起,複又落下,如此周而複始。

    “啟稟陛下,自嶽尚書奉命督察投毒案以來,包庇下屬、誣陷朝廷命官。經臣多方查處,證據確鑿……”

    餘堯的目光被那七品小官吸引了去,不過是督察院的禦史葛靈,竟是大膽包天,要彈劾二品的刑部尚書!

    “監察百官,臣職責之所在。”葛靈今年不過二十幾歲,高且清瘦,他捧著奏折在天子麵前跪下,“望陛下明鑒。”

    “包庇下屬,誣陷朝廷命官?”皇帝看了葛靈一眼,這個年輕人目光如炬,神情凜冽,倒像是憋了一肚子的話要說。

    “微臣與刑部尚書嶽大人、大理寺卿甄大人共同查辦投毒一案,發現其中疑點重重,甚至有多處紕漏。”葛靈道:“其一,岑侍郎在緝捕嫌犯之時,曾查驗其隨身衣物,並未發現異常;然而衛侍郎卻於衣物當中翻找出嫌犯投毒的物證。試想刑部大牢固若金湯,若非嶽尚書默許,又豈敢有人栽贓陷害?”

    大理寺卿甄猷前亦是附和道:“葛大人所言屬實。”

    “其二,臣今日一早便打探到,刑部大牢有一個獄卒暴斃,嶽尚書非但沒有命仵作查驗屍身,卻是要將屍體火化。”葛靈朗聲道。

    “竟有此事?”丞相餘堯十分震驚,卻見皇帝仍舊是麵不改色。遙想太上皇當年便是喜怒不形於色的性子,當今陛下卻是個心思更加難捉摸的。

    “臣所言屬實,那獄卒的屍體被微臣攔下,就在宮外!”葛靈高聲道。

    堂堂監察禦史,大過年的去攔一具屍體,當真胡鬧!正在葛靈滔滔不絕之時,刑部尚書嶽臨江姍姍來遲,於眾人的注視下大步上前,跪在天子麵前道:“臣因徹查投毒一案來遲,望陛下恕罪。”

    皇帝緩緩掃了他一眼道:“莫不是因為一具屍體來晚了?”

    “陛下明察秋毫,的確是因為一具屍體。”嶽臨江叩首道:“天牢中有獄卒身染惡疾,今日一早暴斃了。”

    姚振不由看了丞相一眼,難道嶽臨江果真教葛靈抓住了把柄?

    “然而臣要稟報的不是此事。”嶽臨江道:“太傅亦是身染惡疾,與那獄卒之症一模一樣。”

    此話一出,眾皆嘩然。方才葛靈還在說,有人在太傅的衣物當中翻找出投毒的物證,難不成太傅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傳染病?隻是這病好生霸道,竟是教人感染致死!

    死去的獄卒名喚張強,渾身上下長滿了紅疹,猶如時疫,然而以嶽臨江為官多年的經驗來判斷,他並非死於什麽時疫,恰是中毒而亡。林馥當日墜馬,而後又被人當街衝撞了車駕,最後甚至被誣陷投毒。這三件事情看似毫無聯係,可是當嶽臨江暗中查訪之後,每件事情的主使都指向同一個人。此人不好得罪,也不好緝拿,若不將事情鬧得大些,由陛下親自授權,他又怎敢再向前一步?

    慶安王昨夜似是看出了他的猶豫,卻是嗤笑道:“你身為大理寺卿之時,尚且能大義滅親,彈劾了自己的親哥哥,而今怎麽怕了?”

    嶽臨江苦笑,“當日隻我一人,何來畏懼?而今我身後是百餘族人性命,如何不怕?”

    慶安王忽然壓低了聲音道:“我的法子上不得台麵,你要不要試試?”

    慶安王的法子果真別具一格,今日一早,葛靈便說要彈劾他這吃空餉的庸才。事已至此,太傅投毒乃是冤案一事人盡皆知,嶽臨江要做的,不過是借由時疫,將林馥放出天牢。

    議事結束之後,刑部傳喚了張強的夫人蔣氏。蔣氏哭哭啼啼,稱丈夫幾日前便開始渾身痛癢難耐,但是身體尚且硬朗。然而昨夜去刑部侍郎府上走動過後,便再也沒有回家,今日再見,卻是夫妻陰陽兩隔,難續前緣。

    張強走動的不是別處,恰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刑部侍郎衛平的宅院。衛平尚且沉浸於漫長的休沐假期之中,哪知刑部尚書率眾親至,更是連他未曾來得及銷毀的物證也搜了出來。

    及至夜裏,嶽臨江便查驗出張強所中之毒、北齊太子所中之毒,恰與林馥衣物中搜出的是同一種。而這劇毒的來源不是旁人,恰是刑部侍郎衛平。

    衛平再也不複往日的伶牙俐齒,既不求饒也不喊冤,反是懨懨地索瑟在天牢中,等待著第二日的問審。

    為了防止衛平生出意外,當夜原本是以鐐銬束縛了他的手腳,牢房內甚至利器和茶器都未曾出現過。可是第二日一早,刑部侍郎衛平卻意外死於獄中。

    嶽臨江到達之時,衛平已經是一具僵硬的屍體,他的模樣與死去的張強一模一樣,同樣是中毒。嶽臨江忽然意識到,那劇毒並非即刻害人性命,而是在中毒之後的幾個時辰內才會有反應。否則北齊太子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暈厥,張強不會在第二日一早暴斃,衛平也不會在守衛森嚴的天牢內死去。

    衛平一死,所有的線索都好似斷了一般。嶽臨江思前想後,張強乃是被衛平投毒而亡,衛平報著一死的決心束手就擒,可是北齊太子又是在何時何地中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