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慈幼莊(三)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當日從義莊回來後,慶安王又去往神機營督造火器。他人雖不在城中,卻是一天也未曾真正離開過。
林馥每日早起,便聽楊桃笑嘻嘻道:“殿下又遣人送了東西過來呢!”說罷放下手中的錦盒便跑。
想來燕榕第一次遣人送禮之時,林馥並未回避旁人,當著楊桃的麵打開來看,卻是窘迫到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但見裝幀精致的錦盒之內,安靜地躺著一隻黑色緞麵肚兜,以大紅的絲線繡著兩隻交頸的鴛鴦。可女子貼身的小衣大都是紅色,南楚國水德尚黑,能穿黑衣的也隻有宮中那幾位。這……這般觸感的緞麵,莫不是慶安王貼身衣物的餘料剪裁?
林馥瞬時覺得臉上燒得厲害,楊桃卻是捂著眼道:“我沒看到。”說罷便往外跑,慌不擇路地撞在門柱之上。
而後她便收到各式物件,發簪吊墜、襦裙小衣,甚至還有……月事布,他可能當真以為她什麽都不懂,從小被當作男童一般養大。更何況這人平時便喜歡自己動手製作些小巧物件,莫不是……林馥閉上眼,腦海中浮現出燕榕擺弄針線的模樣,不由笑出了聲。
“太傅。”楊桃悄悄探入半個腦袋,“我可以進來了嗎?”
林馥見她眼裏帶著笑,卻是問道:“見了誰這般歡喜?”
“哪有歡喜。”楊桃笑道:“陸小姐在書房等著太傅,似有心事一般。”
“你連她有心事都看得出來?”
“這是自然。”楊桃得意道:“太傅也有心事。”
“我能有什麽心事?”林馥望著她笑。
楊桃不由想起,自從上元夜將太傅送回府上,殿下就不一樣了。從前他見了她,難免有幾分如臨大敵似的警惕,後來再見她,卻和煦如早春的溫熱春風。
太傅也一樣,有時她分明在讀書,卻忽然揚起嘴角微笑。甚至當她每日打開錦盒之時,臉上的神情也變得絢爛。
“太傅近來似乎很歡喜,卻苦於不能為外人道,憋在心裏便有了心結。”楊桃笑得狡黠。
“依你所說,我若說給你聽,這心結便解了?”林馥問。
楊桃點頭,卻見太傅招手道:“過來,我悄悄告訴你。”
她歡歡喜喜地湊上前去,卻被太傅用食指在額上點了一記,“半月後便是禦試,書讀完了沒有?”
楊桃“哎呦”一聲,捂著額頭道:“這便去讀。”
楊桃聰慧,故而小主公將她留下,平日照顧她的起居。因為皇後也知曉,她這做姐姐的,除了從政與行軍,實在一無所長。她緩步往前堂而來,隻見陸景岫漂亮的眉毛鎖在一處,果真是有心事。
陸景岫一看見她,隻覺得眼前恍惚一片,自從上元節遠遠的一瞥,她還未與太傅單獨相處過,今日再見,太傅愈發豐神俊逸,教她的一顆心“砰砰”亂跳。陸景岫連忙福身道:“多謝太傅救命之恩。”
林馥想起當日之事,又想到陸景岫對她有幾分執念,連忙改口道:“當日救你的是慶安王。”
“雖是慶安王救了我性命,可太傅卻是不管不顧、第一個入了水。”當日畫舫之上的人太多,貴族子女又爭相一睹太傅的容貌。可是陸景岫知曉,這些人大都是聽了市井小報的流言,說什麽太傅沒有男兒根本,是個中看不中用的。
陸景岫豈會不知這流言的出處,她又氣又惱,若不是自己當日之過,又怎會連累太傅被人這般議論。
林馥隻見陸景岫目光盈盈地看著她,顫抖著嘴角似要哭了,“太傅,我對不住你。”
陸景岫說著便要伏地而跪,林馥一把扶起她道:“陸小姐有話好說,這般大禮我可受不住。”
“若非我一己之私,也不至於教太傅成為眾矢之的,景岫自知罪孽深重,也不知如何才能贖罪。”陸景岫抹了一把眼淚。
“那些捕風捉影的流言,隻需兩三個月便會平息。”林馥安慰她道:“這世上多的是長耳、長舌之人,小姐不必自責。”
見太傅這般平和豁達,陸景岫不由鬆了一口氣,“若是哥哥也能同太傅這般想,該有多好。”
“輔國將軍怎麽了?”聽陸景岫這般說,倒似是陸景明近來遇到了難事。林馥須臾之間便想到,自上元節的第二日起,陸景明便代替她日日登上朝報。
陸景明久居寧遠城,自是不知明城這般休閑浮誇的風氣,想來被人指指點點的滋味並不好受。
但見陸景岫從袖中取出一方薄箋,“我打聽過了,那明城朝報的老板在朝中有人,故而才敢這般議論朝臣之事。我身上並無功名,也不能為兄長分憂,因而擬了這一方狀紙,打算去往大理寺鳴冤。”
林馥未曾想到,陸景岫的嬌柔身軀之下,竟是如此剛烈的性子。她連忙勸道:“陸小姐且先聽我說,大理寺承接的乃是呈予天子的大案,輔國將軍並未受過冤屈,這等案件不會被受理。”
“那該怎麽辦,難不成就看著那些人胡說八道,詆毀哥哥?”陸景岫愈發委屈。
“天子主張不禁止民間言論。”明城朝報雖然喜歡找林馥的麻煩,她從前卻也並不在意,但是經陸景岫這樣一說,她便留心了起來,“如若要禁止言論,須得有充足的理由。”
林馥接過薄箋來看,這文書雖然措辭準確,表情達意流暢,但是力度實在不夠。通篇是對輔國將軍的讚美與肯定,不需多看,也能猜得出下筆之人是他的從眾。
“小姐筆力不俗。”林馥道:“隻是你下筆的角度,僅僅是輔國將軍一人,起不到為他辯護、感化旁人的作用。”
陸景岫焦急道:“那我該如何是好?”
“小姐希望何人能讀到你的文章?”林馥問道。
“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陸景岫仰起臉,目光堅定。
“太子與百姓所處的立場雖然不同,但是大方向卻不相悖。”林馥緩緩道:“若是有人惡意煽動民眾,誣陷忠良,世人皆不能忍。”
陸景岫聰慧敏捷,一點即透,不過半日的功夫,便又呈給了她一份修改後的文章。與先前不同,這一次的立意極高,從南楚國每年有十萬戍邊兒郎切入主題。因著征人遠去、將軍不回,多少婦人哭紅了眼,多少孩童不知生而有父,多少老人孤苦無依、盼兒歸來。而後文章急轉直下——縱是征戰艱險,生死未卜,總有飽食終日的無恥文人,以編排忠良、散布謠言為樂……
林馥覺著陸景岫寫得很不錯,她翻來覆去看了幾遍,心道陸小姐堅韌又正直,她倒是可是順手幫上一把。
手上的薄箋忽然被人奪了去,來人當即坐在案上道:“這麽晚還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