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炮術革命
字數:267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甲午之軍工霸世 !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即使西方列強還不知道裝甲材料的變化,也不清楚開啟強壓通風時的極限航速,聖人級戰列巡洋艦的基本參數也足以讓他們深受震撼。【愛去△小↓說△網w qu 】
英國皇家海軍寄予厚望的新式裝甲巡洋艦克雷西級還未徹底完工就已經過時了,對外公開的噸位、航程、速度、火力,每一項都無法與聖人級戰列巡洋艦相提並論,而沒有公開的裝甲防護等性能同樣有所不及。不僅僅裝巡如此,甚至就連同時設計建造的新型戰列艦“老人星”級與之正麵交鋒也同樣沒有多大勝算,因為它的主炮火力竟然還不及聖人級戰列巡洋艦的一半
與注重齊射能力的李暉不同,英國的軍艦設計師更傾向於盡可能地增強火力,因此即便跟風采用了菱形主炮布局,也沒像中國主力艦那樣四座炮塔完全一樣,而是前後主炮選用了口徑更大的305mm主炮,兩側所用的主炮卻為10英寸口徑的速射炮(左右各一個雙聯裝主炮塔),叫做二級主炮,法國人所用的菱形布局基本都是這樣。
看上去小一號的二級主炮是個不錯的主意,因為這樣可以部分消除菱形布局對主炮威力的限製,可是即使采用了全裝甲炮塔,305mm艦炮的射速也不到1發/分,跟聖人級戰巡最大射速可達3發/分的275mm主炮根本就沒得比,而且因為對付表麵硬化裝甲的難題至今仍未得到解決,其穿甲能力的優勢也發揮不出來,真要跟聖人級戰巡對轟的話,火力還是會吃很大的虧。
一級主炮尚且如此,二級主炮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號稱是速射炮,但最大射速不過5發/分,真的隻配作為二級主炮,跟聖人級戰巡的275mm主炮相比,那差距就更大了
有心的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老人星”級戰列艦的二級主炮正是之前全軍覆沒了的英國百夫長級二等戰列艦所用的主炮,而305mm主炮也與威嚴級戰列艦的主炮是同一型號。都過去這麽幾年了,難道英國人還沒有研製出一款更大口徑的速射炮嗎?
呃,這個還真沒有,口徑大到一定程度之後,想要大幅提升射速可沒那麽容易,除了火炮設計上底蘊深厚的法國人,其他國家都隻能按部就班地逐步改進,英國直到幾個月前才終於推出了更加先進的305mm艦炮,但最大射速也就1發/分和2發/分,算不上是真正的速射炮。而且即使是這樣的過渡產品,也不可能用到即將完工的兩款新式主力艦上。因為現實中隻能根據現有的子係統設計艦體,不可能先把艦體設計好,再於建造過程中調整以換用新的子係統,這是李暉的係統獨一無二的優勢,對於建造周期很長的主力艦來說,僅此就可以多獲得幾年的技術領先,這也是李暉堅持直接利用係統來建造主力艦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船塢裏建造的速度實在太慢了,如果是在戰爭期間,哪怕是世界大戰,一般也就來得及補1~2批,這怎麽行?
也正由於這個原因,軍艦設計很難有太大的前瞻性,經常是“發現問題~新艦型作出改進~時代變化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這樣的循環。
二級主炮這樣的設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就眼前的需求來說,是有一點用的,但隨著軍艦交戰距離越來越遠,注重齊射而非各自為戰的現代炮術終將出現,這種沒法齊射的兩級主炮搭配就會立即過時,而李暉寧可浪費一點空間和載重也要保證所有主炮都是同一型號,也正是身為穿越者早就明白這一點。
早在甲午戰爭後期,由於那些生化兵的傳授,中國海軍就已經掌握了近代炮術的極致,而英國皇家海軍在印度洋大海戰的慘敗之後沒過多久,也由地中海艦隊的斯科特上校引發了一場海軍炮術革命,通過持續瞄準方式大大提升了速射炮近距離炮擊的精度、模擬訓練法大大節約了海軍炮術訓練的花費、光學瞄準具和光學測距儀則提升了較遠距離上的炮擊精度,使得英國皇家海軍的炮術水平有了脫胎換骨般的進步,雖然跟中國海軍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經十分有限了,而且這個差距還在繼續縮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斯科特上校還將這些發明毫不保留地告訴了美國人,正如曆史上他所做的一樣。這令美國海軍的炮術也有了質變,由於原先的水平太差,炮術的提升幅度以相對比率來說,甚至比英國皇家海軍還大,訓練中的炮擊命中率普遍較前增加了十幾倍,最多的甚至可達幾十倍!
不過無論是英國海軍還是美國海軍,這次炮術革命帶來的炮術提升都僅限於較近的距離內,當軍艦的交戰距離達到五六千米、甚至更遠的距離後,情況就不太一樣了。
由於距離太遠,校射這一環節變得不可或缺,而如果要每門火炮逐一校射,為了防止水柱混淆,必須要遵循嚴格次序逐一開火,這將浪費大量的時間,實戰中根本不可能這樣做,因此齊射就成為了唯一的解決方法。而在齊射模式下,艦上的火炮口徑越單一越好,因為隻能有一種型號的火炮進行齊射,這樣一來,二級主炮在遠距離炮戰時就跟沒有差不多,這損失就太大了
就連英國的新式主力艦都遠遠無法與聖人級戰列巡洋艦抗衡,其他國家的就更不用說了,德國軍艦性能還差不少,法國人沒錢建造了,沙俄工業基礎薄弱,至於意大利,上一代的主力艦都才剛剛造好首艦,嗯,是甲午戰爭之前的上一代主力艦
如果隻有卓越的性能,西方各國的海軍還能接受,但是李暉一貫都是批量生產,一下子就造了8艘出來,頓時就令其實已經悄然開始了的造艦競賽愈發激烈起來(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