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蔡府拜義父

字數:6060   加入書籤

A+A-




    蔡府雖談不上高庭內閣,卻也是院落整齊,十分雅致,院中從落數座碑石,都是出至名家手筆。

    蔡邕穿著儒服,從後院緩緩而出。“不孝女,辱沒家門,焉敢回家,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是!是!母親何在?為何不上演一出,父嚴母慈之劇”!

    “真是氣詫老朽,咳!咳……,真是可氣。還不去取我家法杖棍”!

    跟在蔡邕身後的丫環,跪於地上,不住哀求,“請老爺莫要持行家法,小姐體弱,恐有閃失”!

    “好好!都不聽我的是吧!看我不用拐杖打死你,今日拐杖不折,我絕不罷手”。

    蔡文姬一看父親真的動了肝火,立即蹲在地上,假惺惺的哭訴起來。“我命真苦呀!隻是出去遊玩幾天,就要被人打斷腿呀!別人家都是兄弟姐妹熱熱鬧鬧的,我家隻有我一個,還不準我出門,每天對著嚴父板著的長臉,母親也不管不故,我真是沒有人疼的孩子呀”!

    陳俊楠此時躲在門旁,也不知如何是好,就瞪著兩隻眼睛看著,“心想這蔡家真是一家子都古靈精怪的”。

    蔡文姬邊哭,蔡邕邊舉拐杖,倆人就這樣像唱戲似的,蔡邕也不打,蔡文姬也不落淚,但動靜可不小。

    這一老一少父女,演到幾個拐杖舉起了。

    這時從屋後,才走出一人,聲音低沉道:“一對遭人恥笑的父女,這是唱那出戲呢?今天我就看看這個拐杖如何折的”?

    “娘!父親要打折我的腿,我命好苦呀!隻恐沒嫁人就成了瘸子,娘快求情救我”!

    蔡邕歎了一口氣。“愛妻五娘呀!這頑女老夫是管教不了啦!你來打她,我給你持棍”!

    “真是慈父多敗兒,我們不是說好的,要打得她在也不敢走出家門一步嗎”?

    蔡邕把拐杖遞予蔡文姬母親麵前,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

    老婦人急喘了幾口氣,抓起拐杖,快走幾步,便來到蔡文姬近前,“我趙五娘昔日千裏尋夫,曆盡艱辛都不曾皺過眉頭,今天還管教不了你一個小丫頭了”。說完還重重的在蔡文姬身上打了一棍。

    蔡文姬受此一棍,“哇”的一下就哭了,這眼淚和鼻涕泡一起往外冒。而且越哭越大聲。

    蔡邕雙手捂著心髒,皺著眉頭,好像比打在他身上還疼一樣。這老頭眼看著眼淚就要掉下來了。

    趙五娘雙手不住的顫抖,“咣噹”!拐杖掉在地上。趙五娘蹲在地上,也哭上了。“我的兒呀!可痛死娘親了。看看身上打壞了沒有。娘親不是故意下手這麽重的,都怪你父親,竟然用激將之法”。

    趙五娘想了想,抓起拐杖,追著蔡邕打了好幾棍,這才罷休。

    蔡文姬這才站起身,“唉呦著往屋裏走”!

    陳俊楠完全石化,隻當自己是一尊石像。

    蔡邕此時才看到陳俊楠,“這位公子是何人,怎麽和小女一同回府”?

    趙五娘也是一愣,隨後笑道:“看這位公子,真是風流倜儻,一表人才,為何一言不發”!

    陳俊楠吱唔起來。“這個……那個……”。

    蔡邕突然麵色泛起紅光,哈哈大笑。“蔡家有女賽過兒呀!蔡家有女賽過兒呀!沒想到給老夫招來一個上門女婿”!

    陳俊楠臉一下子紅了,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趙五娘也是上一眼下一眼,不停的打量,不停的點頭。

    蔡文姬拿著一個蘋果,一邊啃咬著,一邊大大咧咧說道:“這是我請來的貴客,可不是你家的女婿,看給人家嚇得”!

    陳俊楠立即說道:“在下陳俊楠,字祥龍,仰慕蔡家小姐的才學,特禮賢下士,請小姐相助於吾,故耳登門造訪”!

    “啊!求才的,不是娶親的。還禮賢下士這套,不行”!

    蔡邕聲音嚴肅道。

    趙五娘也皺著眉頭,“小女年芳才十四,正值妙齡,這出仕之事,切不可行”。

    陳俊楠隻感尷尬,呆立當場。

    “行啦!都進屋吧!我們坐下來,詳談一二”。

    蔡邕說道:“小女即然請公子來府上,吾等必以厚禮相待,請進屋品茶聆音”。

    陳俊楠慌忙應諾,邊向內屋走,邊掏出無字天書。

    隻見上麵寫著,蔡邕字伯喈,武力10,智力85,體力80,魅力80,所屬漢靈帝,忠心50。

    東漢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精通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變,未嚐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母卒,廬於塚側,動靜以禮。

    趙五娘,武力8,智力80,體力60,魅力70。

    趙五娘出身名門閨秀,琴技、繪畫造詣較高。趙五娘乃天界靈物下凡,是王母娘娘所吃瑤台蟠桃的桃核灑向人間。

    蔡邕上京趕考,皇榜得中,被相府小姐看中,成為當朝相府的駙馬,蔡邕有心推托婚事,無奈皇上親點,金口玉言,隻得勉強應諾。其妻趙五娘在家艱難度日。適逢中原大旱,其父母雙亡,趙五娘靠彈琴、畫像、唱《琵琶記》為生,進京尋夫,曆盡艱辛。假扮女尼,深入相府見牛氏,備述前情。牛氏賢,以趙五娘所畫公婆真容題詩示蔡邕,夫妻得團圓。蔡邕請旨歸祭,適張廣才代為掃墓,嚴責不孝,經趙五娘講情,張廣才怒始釋。聖旨複下,滿門榮封。

    看著無字天書所記,陳俊楠一愣一愣的,原來《琵琶記》是趙五娘所作,當中的陳世美原型就是蔡邕,這蔡邕曾經被皇上親點為駙馬,為了趙五娘給推了,最後還是趙五娘給求的情,才沒被斬首。

    果然這蔡家一家都不是凡人,才有蔡文姬這文曲星下凡。

    趙五娘見陳俊楠臉色有異,才緩緩說道:“我與相公十分恩愛,但是我倆卻無子嗣,我多次讓老爺納門小妾,相公均是不允。好在受精靈之造化,固神明之所使。”蔡相公45歲時,我生下了獨生女,便是蔡琰,字文姬。叫我倆如何不視她為掌上明珠,這才讓公子見笑了”。

    陳俊楠立即說道:“兩位都非凡人之軀,才有這文姬之女,乃是別人修德幾世也妄不回的造化,何有見笑之理”!

    蔡邕說道:“小女略有才學,但身為女兒身,就不能為使為吏,所以請公子早些放棄求賢之舉”!

    蔡文姬故意賤笑,晃著小腦袋,看著陳俊楠。

    陳俊楠“霍”的一下站起身。“文姬雖是女兒身,卻才智無雙,心有大誌,兩位大賢莫要阻止,今日我陳祥龍即敢登府,那有放棄之說。我陳祥龍肩負天下黎民之饑苦,豈可一點小小汙辱就可放棄。今日之請,乃順應天意,我夜夢一條巨蟒阻我去路,是梧桐樹上的鳳凰教我斬青蟒之子,這梧桐樹上的鳳凰不是別人,正是蔡家小姐。我若得小姐相助,可得天下,介時黎民不在忍饑,天下將繁榮安康”。

    “亂神之說,休得唬予老夫。老夫年歲臨界60,還有幾日活頭,膝前就此小女一人,焉有遠行之理”。

    陳俊楠心中暗道:“我用鬼神之說,占一個神鬼莫測之機,沒想到這老頭竟用古人最尊重的孝道壓我。我若說天下之任才是重中之重,這老頭就敢罵我不仁不孝趕我出門。看來我還真說不過這個智力85的蔡邕”。

    蔡文姬見陳俊楠啞口無言,笑過之後,才說道:“都不要吵了,父親的身體十分硬朗,拄著拐棍,無外乎欺兩世旁人,好落一個眼不見為淨的輕閑。如今天下即將大亂,我們不早些謀個出路,它日受戰火聯累豈不是晚矣!今日我之所以讓陳祥龍大哥登門,就是讓大哥知道我門楣清潔,高貴可攀。它日也請陳祥龍大哥按此殊榮,厚待我的家人,我願舉家遷移漢中,放棄漢中的一切虛名,輔佐陳大哥”。

    蔡邕與趙五娘驚訝莫名,卻也不出言阻止,看來這兩位早就知道自己女兒才思敏銳,也不知道怎麽才能歸勸住自己的女兒。

    半響趙五娘才說道:“文姬呀!你是女兒身,至古就沒有女人為官之說,還有河東衛家的親事,怎麽可無故罷婚”!

    “女子為官乃徒增笑耳,我若出仕必為相為公為卿,就算這般職位也得擅加太傅一職。河東衛家之親,不要也罷,隻是漢靈帝下的腐臣,焉有久乎。昔日劉邦年近40乃鄉間一潑皮,窮得不能付酒帳,是呂雉父親呂公慧眼,把兩個女兒分別嫁予屠狗的樊噲與潑皮劉邦,事實證明呂公之眼光久遠乎,以呂公家室可選縣令,偏偏為何卻覷予他們二人?這目光短淺隻會招來殺身之禍”。

    趙五娘現在以是一個小老太太,臉上的皺紋差點沒伸開也沒想到好的說辭。讓女兒幾句話,說得一點動靜也沒有。

    蔡邕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自己的老伴趙五娘,又看了看女兒蔡文姬,沉吟了半響,心想:“我也是儒學大家呀!就這樣讓女兒一個照麵搞定了,也太讓人家笑話了,不行我得說幾句場麵話,找找麵子”。

    “女兒之話,雖然很有道理,不過我們蔡家,世代受漢世恩惠,又得儒學楷模之尊稱,豈可置漢世王朝棄之,似問天下飽讀儒學之人將如何看我們”?

    蔡邕之言十分刁鑽,首先說這個儒家信以孔子為先師,聲稱與此相關的思想道德準則,這儒學講究的就是愛人之道即忠恕之道。即然世代都是漢朝的臣子,焉有明知漢世有難,而棄之躲開之理。

    蔡文姬笑了,笑得十分邪惡,用手拽著父親的胡子,“父親這麽大歲數了,還和我講起學究了,好像從我記事起,您老人家就沒有入過朝,請過願,發過束,您現在恐怕都不記得皇上長相了吧!不然您寫個皇上昏庸的貼子,發上去。順便把女兒也嫁給皇上得了”。

    “休得胡鬧,以我女兒之才貌,給那個昏君當偏妃?隻是我這份家業棄之可惜了”。

    陳俊楠立即撩衣身,跪拜於地,“蔡家之賢天下聞名,儒子陳俊楠願跪於二位賢長膝前,甘當義子,從此您二老不止有一個乖巧才貌的女兒,還有一個兒子,我必以敬父母之禮厚待二老,略有半點差池,天打五雷擊我頭顱”。

    “完嘍!女兒呀!人家要與你義兄義妹相稱,你說我收是不收呀”!

    “父親您還是收他為義子吧!我將來一定找一個比他好的上門女婿,蔡家有女賽過兒,絕非浪得虛名”!

    蔡邕用雙手攙起陳俊楠,“好一個義子,昨日蔡文姬以給我送來書信,對洛陽局勢作了詳細分析,太平道將起戰亂,洛陽絕非久留之地,並且向我推薦了漢中陳祥龍,今日一見果真人才了得,它日必能護佑一方百姓安居。我們老夫妻決心投奔漢中,小女蔡文姬機智過人,但生性頑皮,你要多加愛護,今日我便命仆從收拾行理,明日便可起程。蔡某精研書法與數理,我夜觀天象,四日後必有一場大雨,望公子早作準備”。

    “義父深明大義,請受義子一拜”!

    陳俊楠作勢又拜,蔡邕緊緊拉著陳俊楠的手臂。“莫要拜了……莫要拜了”。

    ;